卷 四
辨少阴病脉证篇
少阴之为病, 风寒伤于少阴而为之病。 脉微细, 薄而不厚谓之微,神气微也。窄而不宽谓之细,精气虚也。此少阴之病脉。六经唯太阳、少阴言脉,盖太阳与少阴为先后二天之妙用,阴阳水火之神机也。 但欲寐也。 少阴主神机,病则神机内入而不能出,故见但欲寐之病形。欲寐加以但字 , 则有欲寐不寐之情,非若嗜卧多眠睡,但欲眠睡之比。
此节言少阴病之脉与病情,为少阴之提纲。
少阴为病,欲吐 感寒水之气。 不吐, 得君火之气。 心烦, 肾水不能济心火。 但欲寐, 阴枢内逆。 五六日, 少阴、厥阴主气之期。 自利 感阴寒之气。 而渴者, 感君火之气 。属少阴也。 虽至六日,病非厥阴。 虚, 指渴而言,虚者,胃中之津液虚也。下利虽属少阴,所下者皆胃中之津液,故曰胃虚。 故引水自救。 一以制君火,一以救胃液 。若小便白者, 下利则津液并于肠胃,小便当数少而赤,今其色白,可知为寒水在下之利,非太阳篇脉调和、下利而小便利者比。 少阴病形悉具。 指以上诸证。 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 申明所以白之故。 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火不下交以制水。
此节论少阴标本、水火之病证也。
病人脉阴阳俱紧, 紧多无汗。 反汗出者, 应无而有谓之反。 亡阳也, 阳气外亡。 此属少阴, 凡亡阳证,多入少阴 。法当咽痛 少阴之脉挟咽,汗出则上焦之精汁伤,故咽痛。 而复吐利。 亡阳于外,则里之阴寒独盛,无阳气以化之,则寒水无制,上吐而下利矣。
此节论少阴亡阳之证,示人不可以有汗而为非少阴也。
上第一章凡三节,论少阴标本、阴阳水火之为病,而为少阴之总纲。
少阴病,咳 咳为肺病,肾上连肺,肾肺之相通也。 而下利, 寒水射肺而又下趋 。谵语者, 君主之神明散乱,咳利而见谵,危候也。 被火气劫故也, 火劫其汗,又伤其心液,故谵语。 小便必难, 津液被劫而竭矣。 以强责少阴汗也。 少阴之汗,精也;责,劫也,强劫之,劫其精也,其害有不可胜言者。
此节言少阴强汗之变证也。
少阴病,脉细沉数, 细为阴虚,沉则在里,数为阳虚。 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凡病在里者,皆不可发汗,不特少阴,况脉之细沉数者,亦无发汗之法,亦不特少阴,少阴为尤甚者。
此节言以脉而知其不可发汗也。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 微亦属阴,不特细沉数。 亡阳故也。 不特汗出为亡阳,即脉微亦为亡阳。 阳已虚, 承上句言。 尺脉弱涩者, 下焦之气血不足。 复不可下之。 言虽有下证亦不可下,盖少阴主神机又主脉,少阴病必须凭脉以施治也。
此节亦以脉而审其不可汗、下也。
上第二章凡三节,论少阴不可发汗复不可下之证。
少阴病,脉紧, 阴阳相搏。 至七八日, 来复阳明主气之期。 自下利, 寒邪从阳明之阖 。脉暴微, 紧脉转微,利时诊也 。手足反温, 不厥逆而反温,土气内发也 。脉紧反去者, 紧去则阴阳和 。为欲解也。 诊其阴阳和而断之。 虽烦, 阳气初复,必见暴烦。 下利, 阳胜阴,邪从利去。 必自愈。
此节言少阴病得阳明之热化者可愈也。
少阴病下利, 病阴寒之在下者 。若利自止, 得下焦之阳气而止。 恶寒而蜷卧, 病阴寒之在外者。 手足温者, 得中焦之土气。 可治。
此节言少阴病得火土之生气者可治也。
少阴病,恶寒而蜷, 病阴寒之在外。 时自烦, 时,有时也。自烦,无故而烦也。 欲去衣被者, 君火之气欲出以御寒气也 。可治。
此节言少阴病得君火之气者可治也。
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 谓之阳得阴,阴得阳,阴阳和也。 为欲愈。
此节言少阴病得阳脉者为欲愈也。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子为一阳生,至寅则三才合正气旺矣。
此节言少阴之愈时。
上第三章凡五节,论少阴欲愈、可治之证并言其愈期。
少阴病,吐利, 阴寒为病。 手足不逆冷, 土气未伤。 反发热者, 得中见太阳之标热也 。不死。脉不至者, 少阴生气下陷 。灸少阴七壮。 太溪穴。
此节言少阴病得太阳之热化者不死,并明灸法。
少阴病,八九日, 来复少阳、阳明主气之期。 一身手足尽热者, 少阴本热,合太阳标热 。以热在膀胱, 太阳主膀胱,少阴亦主之。 必便血也。 阳热过盛,合在膀胱,迫动胞中之血。
此节言少阴得三阳之气而为阳热太过之病也。
少阴病,但厥, 病少阴阴寒在外。 无汗而强发之, 强责少阴汗。 必动其血, 汗本血液 , 强迫之自必动血。 未知从何道出, 言血随处皆有。 或从口鼻, 则动冲脉之血。 或从目出, 则动任脉之血 。是名下厥 生阳下伤。 上竭, 血液上泄。 为难治。
此节言强发少阴汗而动胞中之血,而为危证也。
上第四章凡三节,论病少阴而及于三阳之热化也。
少阴病,恶寒身蜷 病阴寒在外 。而利, 病阴寒在内 。手足逆冷者, 冷至肘膝。 不治。 有阴无阳也。
此节言少阴病外象,纯阴无阳之死证。
少阴病,吐利, 阴阳不交于中土。 躁烦, 水火之气不归于中土。 四逆者 土气内绝。 死。
此节言少阴病土气内绝者死。
少阴病,下利止 此自止乃水竭于下,非上文之自止。 而头眩, 阳气上越。 时时自冒者, 冒,晕也,虚阳上脱。 死。
此节言少阴病孤阳上脱者死。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 外无阳也。 脉不至, 阳气不至于脉也。 不烦 君主无阳也 。而躁者, 无根之阳外扰也 。死。
此节言少阴病神机化灭者死。
少阴病六七日, 来复太阳主气之期 。息高者, 生气上奔,吸气不入于肝肾。 死。
此节言少阴病生气上脱者死。
少阴病,脉微细沉, 微细为少阴病本脉,加之沉则阴极。 但欲卧, 阳气微而神机不振,较但欲寐尤甚。 汗出, 阳气外脱。 不烦, 君火无阳 。自欲吐, 阴寒上逆 。至五六日, 少阴、厥阴主气之期。 自利, 阴气下泄。 复烦躁, 水火不交。 不得卧寐者, 真阳飞越。 死。
此节言少阴病阳气外脱者死。
上第五章凡六节,论病少阴阴寒而涉于上下内外不得阳热之化者为不治之证。
少阴病,始得之, 初病也。 反发热, 少阴病本恶寒而蜷,今发热,故曰反,见太阳之标阳也。 脉沉者, 太阳标热外发,脉应浮,今沉,故为少阴病。 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此节言少阴病阴阳内外不能相接,而出其方治也。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麻黄 二两,去节 细辛 二两 附子 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 三阳主气 。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其汗 ,此少阴发汗之方也。 以二三日无里证, 无欲吐、下利之证。 故微发汗也。
此节言少阴病无里证外合太阳,而出其方治也。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麻黄 二两,去节 甘草 二两,炙 附子 一枚,炮,去皮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 言在三阳主气之期之内。 心中烦, 病少阴之君火。 不得卧, 君火不能入于阴中。 黄连阿胶汤主之。
此节言少阴之水不能上济君火而为病,出其方治也。
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 四两 黄芩 二两 芍药 二两 阿胶 三两 鸡子黄 二枚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 太阳、阳明主气。 口中和, 三焦无病。 其背恶寒者, 背属太阳,背恶寒乃病少阴之里寒与太阳之表寒相合。 当灸之, 病三阴有灸法,膈关、关元。 附子汤主之。
此节言少阴之标阳虚不能与君火相合,而出其方治也。
附子汤方
附子 二枚,炮 茯苓 二两 人参 二两 白术 四两 芍药 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少阴病,身体疼, 阴盛阳虚,气不通行于一身。 手足寒, 且不能通行于四肢 。骨节痛, 神机为阴寒所束,不能游行于关节。 脉沉者, 属阴也。 附子汤主之。
此节言病少阴君火之神机内逆,亦用附子汤证也。
少阴病下利, 本属水寒下泄。 便脓血者, 君火无制则伤经脉,入膜原,乘势下趋而变为脓血矣。 桃花汤主之。
此节言病少阴君火热伤经脉,而出其方治也。
桃花汤方
赤石脂 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 干姜 一两 粳米 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少阴病,二三日, 三阳主气。 至四五日, 入太阴、少阴主气之期。 腹痛, 病在太阴。 小便不利, 脾不转输。 下利不止, 病邪陷于下焦 。便脓血者, 土虚不能制水,水下泄则不能济君火,君火无制,则伤经脉,入募原,而便脓血。 桃花汤主之。 此病少阴并伤太阴者。
此节言君火伤于脾络,亦桃花汤之证也。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 病少阴在经脉也。 可刺。 幽门、交信,亦曰期门。
此节承上文言,以明凡伤经脉者皆有刺法也。
上第六章凡八节,论少阴始得之邪不能上合太阳之阳,上济君火之热,随其在气在经而施救治之法也。
少阴病,吐利, 中土虚,不能交通上下。 手足逆冷, 不能运阳气于四末 。烦躁欲死者, 神机协寒邪而内逆于中土。 吴茱萸汤主之。
此节言少阴不能会合于中土之病,而施救治之法也。
少阴病,下利, 阴寒在下。 咽痛, 君火上迫 。胸满, 神机内逆。 心烦者, 水下泄,不能上济君火。 猪皮汤主之。
此节言少阴神机不能内合三焦而为病,出其方治也。
猪皮汤方
猪皮 一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斤,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少阴病,二三日, 病在阴而气在阳。 咽痛者, 不因下利而痛,乃君火逆于经脉。 可与甘草汤, 清火热而调经脉。 不瘥者 ,甘草调经脉,不能上达于咽。 与桔梗汤。 加以开提肺气之品。
此节言少阴神机逆于经脉不能从内达外,而出其方治也。
甘草汤方
甘草 二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少阴病咽中伤, 君火甚而上迫。 生疮 热甚则溃脓。 不能语言, 言主于肾而出于肺,君火刑金而肺痿。 声不出者, 金伤则无声。 苦酒汤主之。
此节言少阴神机不能从下达上,而出其方治也。
苦酒汤方
半夏 洗,破如枣核大,十四枚 鸡子 一枚,去黄内上苦酒,著鸡子壳中
上二味,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瘥,更作三剂。
少阴病咽中痛,亦有协寒而痛者。半夏散及汤主之。
此节言少阴经脉不能流通,而出其方治也。
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 桂枝 去皮 甘草 炙,各等分
上三味,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煎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上第七章凡五节,论少阴神机逆于经脉而为病,以施救治之法也。
少阴病,下利, 阴寒在下者。 白通汤主之。
此节言少阴病阴寒之方治也。
白通汤方
葱白 四茎 干姜 一两 附子 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少阴病,下利 ,承上文。 脉微者 ,补言脉阴寒者。 与白通汤 ,如上法。 利不止, 服白通仍不止。 厥逆无脉, 得汤反剧,阳气不通。 干呕, 经脉内逆,虚阳上出。 烦者, 君火在上不能下交,且不能通于经脉。 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 加以滋养君火之品。 服汤已, 继服此汤方。 脉暴出者死, 复灯反照无根之脉,出而即去。 微续者生。 生阳渐复,斯为有根。
此节言病少阴水火不相济之危证,而施救治之法也。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葱白 四茎 干姜 一两 附子 一枚,生用,破八片 人尿 五合 猪胆汁 一合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 阳尽之期未愈。 至四五日 ,太阴、少阴主气之期 。腹痛, 少阴病涉于太阴。 小便不利 ,太阴之气不能转输。 四肢沉重 寒协湿而内著。 疼痛, 太、少之机俱不利。 自下利者, 阴寒协土虚而下利。 此为有水气, 少阴水邪干于太阴。 其人或咳, 水邪干于手太阴肺。 或小便利, 病少阴下焦之水寒。 或下利, 病水邪趋下 。或呕者, 少阴水气挟太阴湿气而上逆 。真武汤主之。
此节言少阴病水气,而施其方治也。
真武汤加减法 方见上
若咳者,加五味子 半升 ,细辛、干姜 各一两 ;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 一两 ;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斛。
少阴病,下利清谷, 糟粕和水。 里寒外热, 里之阴气盛,格阳气于外。 手足厥逆, 身热而手足冷,内无阳气,不能敷布四末。 脉迟欲绝, 生阳内微,不至于脉。 身反不恶寒, 阳气格于外,不能内入 。其人面色赤, 虚阳戴于面 。或腹痛, 阴寒干于太阴。 或咽痛, 虚阳迫于咽。 或利止脉不出者, 精血虚,不通于经脉。 通脉四逆汤主之。
此节言少阴病真阴内脱,虚阳外浮之证治也。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 二两,炙 干姜 三两 附子 一枚,生用,大者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渐而出者愈。
加减法:面色赤者,加葱 九茎 ;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 二两 ;呕者,加生姜 二两 ;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 一两 ;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 二两 。
少阴病,四逆, 逆而不厥,则冷不过于腕踝。 其人或咳, 神机内郁而涉于肺。 或悸, 神机内郁于心 。或小便不利, 神机郁于三焦,气化不和 。或腹中痛, 神机郁于太阴而内枢不转 。或泄利下重者, 神机郁于少阳而下陷。 四逆散主之。
此节申明病四逆,亦有土气郁结、胃气不舒,而出其方治也。
神机郁于少阳而下陷。
四逆散方
甘草 炙 枳实 破,水渍,炙 柴胡 芍药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日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加减法:咳者,加五味子、干姜 各五分 ,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 五分 ;小便不利者,加茯苓 五分 ;腹中痛者,加附子 一枚 ,炮令坼。
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少阴病,下利, 有协君火而下利者 。六七日, 来复之期。 咳 火热合肺。 而呕 君火之气上逆。 渴, 少阴水津趋下,不能上输。 心烦 君火虚。 不得眠者, 水火不交。 猪苓汤主之。
此节申明病下利亦有阳热之证,而出其方治也。
上第八章凡六节,论少阴下利四逆有寒热虚实之不同,不必尽拘于阴寒而施治也。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 少阳阳明主气之期。 口燥咽干者, 君火之真火上焚,而炽且烈也。 急下之, 若不急下,势将自焚。 宜大承气汤。
此节论病少阴之君火上炎,不戢自焚,急下之证也。
少阴病,自利清水, 所利皆水,糟粕不行。 色纯青, 木色青,肝火也,肝火即相火,挟君火而为病,则侮其所不胜,水反被火克而下趋,其本色现。 心下必痛, 君火乱而自伤。 口干燥者, 水津迫于下,火烈于上。 急下之, 若不急下,木又火化。 宜大承气汤。
此节论病少阴君相二火相煽,急下之证也。
少阴病,六七日, 来复之期。 腹胀不大便者 ,胀与满异。满多虚,胀多实,满犹可,过胀则难堪,加之不大便,此君火入于太阴所主之地中,明夷见伤也。 急下之, 若不急下,焚如死如。 宜大承气汤。
此节论病少阴火入地中,明夷自伤,急下之证也。
少阴病脉沉者, 一见脉沉,便知在里。 急温之, 若不急温,变生不测。 宜四逆汤。
此节申明治少阴非急下即急温,不容缓也。
上第九章凡四节,论少阴上火下水,而主枢转出入者也,枢窒则危,故有急下急温之法。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 病少阴阴寒在上。 心中温温, 温温,如热之象,少阴君主之神机内郁。 欲吐 有饮食则吐,无饮食亦欲吐,病少阴阴寒也。 复不得吐, 心中温温之君火拒之,又不得吐。 始得之, 原其初得病时。 手足寒, 阴寒在四肢。 脉弦迟者, 弦为阳郁,迟为阴寒。 此胸中实, 此实为温温欲吐不吐,知之寒郁于胸,为在上之病。 不可下也, 非结胸者比 。当吐之, 在上者因而越之。 若膈上有寒饮, 膈下于胸,饮为水邪 。干呕者, 非欲吐不吐,乃有声无物。 不可吐也, 在膈则不可吐,可知用吐法非至高者必不可用也。 当温之,宜四逆汤。
此节申明治法,病在上者不可下,病在内者不可越之也。
少阴病下利, 言有病在神机者。 脉微涩, 微为无阳,涩为枢窒。 呕而汗出, 寒邪逆于中,阳气泄于外 。必数更衣 ,大便多次也。 反少者, 所下又不多也,此机枢下陷病 。当温其上, 升其神机之下陷。 灸之。 百会穴。
此节申明三焦之气虚者宜升之,勿使其陷也。
上第十章凡二节,论少阴神机,内外环转,上下无方,以结少阴标本、寒热、阴阳、水火之义。
附 少阴经气经脉说
少阴之上,君火治之,中见太阳,以热为本,以寒为标,从本亦从标者也。其体象先天阴阳水火之精,万物之所资始也,其用主枢,合太阳之神机,游行于三百六十五骨节,八万四千毛窍者也。其位在胸与小腹。其脏属心与肾,为脏。其经脉之分部,起于足心,循内踝之后,别入足跟中,上腨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本,从肺出络心,注胸中。其手之经脉,起于心中,下膈,络小肠,从心系上夹咽,系目,出腋下,循臑内后廉,下肘内廉,抵掌后兑骨之端,循手小指内侧,出其端。其所主齿、舌、须、精、髓、脉、骨节、神气、二阴。其气旺于子丑寅,盖天开于子,地开于丑,至寅而出,三才备矣。得病五日,为少阴主气之期,与太阳为标本之合,与少阳为君相之合,与太阴为天水一气,与厥阴为乙癸同源之合。此少阴之经气与诸经之相通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