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历代名医名著珍本精选.第三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卷 三

辨阳明病脉证篇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 阳明之位,左少阳,右太阳,两阳合而成正阳,故有三阳阳明。问何以谓之三阳阳明之病。 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 阳明燥气,合太阳标热在上,脾液枯而穷约也。 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 阳明秉火燥热之气属胃,热甚则胃实。 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 二者皆伤三焦之气,相火盛合阳明而为热。 胃中燥 液伤。热甚 。烦, 三焦合心包为病。 大便难是也。 液伤则难,与鞕不同。

首节设问答,揭三阳明之纲领。

阳明之为病, 而风寒伤之为病 。胃家实也。 重提一语为一篇之提纲。

此节申明正阳明,为一篇之提纲。

上第一章凡二节,论阳明病之总纲。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 问其得病之由。 答曰:太阳病, 从一日来 。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 津液乃阳明水谷之所生。 胃中干燥, 成胃家实 。因转属阳明,不更衣, 古人如厕必更衣 。大便难, 申明得病之由 。此名阳明也。

此节申明太阳阳明之病由。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 前所言者内证,故又问外证。 答曰:身热,汗自出, 热迫腠理而汗泄 。不恶寒,反恶热也。 身感阳明之气化。

此节申明阳明之外证,合三阳明而言之也。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 因前不恶寒反恶热而问。

答曰:虽得之一日, 初感太阳之气化。 恶寒将自罢, 一日太阳退,二日阳明主气矣 。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此节示人审认阳明证之法。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 太阳病多服药而恶寒罢,今自罢,故问之 。答曰:阳明居中,土也。万物所归, 土为万物之母 。无所复传, 既传阳明,无再传他经 。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若二日犹是恶寒,则非阳明病不待言矣。

此节申明阳明病之所以然。

本太阳病,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 言有从外而转者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 濈濈,汗出貌。 是转属阳明也。 又有从内而转者。

此节言太阳转阳明有从内、从外二因。

伤寒三日, 少阳主气之期 。阳明脉大。 大为阳明本脉,三日犹见阳明之大脉而不见少阳主气之弦脉,可知病到阳明,无所复转矣。

此节言阳明病之本脉。

上第二章凡六节,论阳明之气达于肌表而外行于三阳,末以本脉结之。

伤寒脉浮而缓, 缓为脾家本脉 。手足自温者, 土气内发 。是为系在太阴。 系,寄也,犹物之寄于其所也 。太阴 者,当发身黄, 湿土热罯 ,则本色现 。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湿有出路,则不与热相罯 。至七八日, 来复阳明主气之期 。大便鞕者, 太阴内合阳明 。为阳明也。 此言太阴能归阳明也。

此节言病太阴亦能转阳明,以见相为表里之义。

伤寒转系阳明者, 承上文太阴而言。 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此言太阴转阳明之外证。

此节承上文,言太阴转阳明之外见此证者。

阳明中风, 六经皆有中风有伤寒。 口苦 燥化之味。 咽干, 燥化之气过在少阳,则兼见少阳之证。 腹满微喘 ,过在太阴,则兼见太阴之证。 发热恶寒, 过在太阳,则兼见太阳之证 。脉浮而紧, 又兼见太阳之表脉,然必有身热汗自出,方是阳明。 若下之, 风性外发,故不可下。 则腹满 脾气伤。 小便难也。 三焦之气伤。

此节言阳明中风过在少阳,涉于太阴、太阳,不可下之证也。

阳明病,能食名中风, 阳明合太阴故论食,风性动,故能食。 不能食名中寒。 中如字读寒性凝,故不能食。

此节以食辨其风与寒,须知阳明证亦有寒者。

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 外感阳明之气化,中实虚而且寒。 小便不利, 三焦不和 。手足濈然汗出, 阳明外证 。此欲作固瘕, 又名大瘕泄,病腹中有块如瘕而下利也 。必大便初鞕后溏。 此言未作固瘕之时,感阳明之燥气则鞕,见中寒之冷气则溏。 所以然者, 申明初鞕后溏之故 。以胃中虚冷, 外虽热,中固寒 。水谷不别故也。 不别,不化也。不能食,则谷不化;小便不利,则水不化,水与谷俱不化则成固瘕。

此节申明阳明中寒之证也。

阳明病,初欲食, 中风也。 小便反不利, 津液还胃。 大便自调, 未感阳明之燥化。 其人骨节痛, 感少阴之水气。 翕翕如有热状, 阳明、太阳相合之标阳。 奄然发狂, 奄,忽也;发狂,阳气勃发也 。濈然汗出而解者 ,阳明之正气胜也。 此水不胜谷气, 少阴之水气为邪气,阳明之谷气为正气,谷气胜水者,正胜邪也。 与汗共并, 谷气化为汗水,气亦化为汗,共并而出。 脉紧则愈。 此于未出汗之前诊其脉,阴阳相搏,则知其汗出必愈也。

此节言阳明中风之证,得阴气和而自解也。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申、酉、戌,阳明旺时,人赖天地之气以为助。

此节申明阳明病之愈时。

上第三章凡七节,论阳明内合太阴而入于三阴,且结阳明之愈期。

阳明病,不能食, 中寒也。 攻其热 以其外有热而攻之。 必哕。 攻热必以寒,胃中本寒,以寒遇寒,相搏则哕。 所以然者, 申明其故。 胃中虚冷故也。 不能食之证。 以其人本虚, 病虽有热,其本实寒 。故攻其热必哕。 至于哕,胃不败亦伤矣。

此节言胃本虚虽有热亦不可攻也。

阳明病,脉迟, 脉本大而见迟,则协太阴矣。 食难用饱, 胃虚不能多纳,脾虚不能速磨。 饱则微烦, 食气入胃,浊气归心,脾气散精,淫精于脉。脾虚不能散精,故烦。 头眩, 谷之浊气上冒。 必小便难, 脾虚不能转输。 此欲作谷疸 疸,发黄也。脾胃湿热相罯,谷气不化之病 。虽下之, 以其实而下之 。腹满如故。 中虚之满非下而能愈者 。所以然者, 申明之 。脉迟故也。 以脉而知之。

此节言脉迟者不可攻也。

阳明病,法多汗, 在法曰身热汗自出。 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 汗欲出不出似痒,似痒如虫行皮中也。 此以久虚故也。 以证而知之。

此节言久虚者无汗亦不可攻也。

上第四章凡三节,论阳明中气经脉皮腠之虚证。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 外虽热而内有协寒之象。 二三日 ,过在少阳之期。中虚而上逆。 而咳, 阳明合肺之气虚。 手足厥者, 身热而手足犹厥者,阳气不能敷布四末。 必苦头痛。 不能横通,则必上逆于头。 若不咳 、不上逆而合肺。 不呕 ,中胃自和。 手足不厥者, 能横通四布。 头不痛。 则无上逆于头之病矣。

此节言阳明之气合肺上逆而为病也。

阳明病,但头眩 非食难用饱之眩 。不恶寒, 外症发现。 能食 能食而头眩,则为风眩。 而咳, 风燥合肺。 其人咽必痛。 风燥淫于二经之经脉。 若不咳者 ,不合肺而为病。 咽不痛。 则经脉亦无病矣。

此节言阳明之经脉合肺而为病也。

阳明病,无汗 ,津液不外泄。 小便不利, 又不下输。 心中懊 者, 热内郁而湿不行,则懊 。身必发黄。 土郁而色外呈。

此节言阳明之气郁于中土而为病也。

阳明病,被火, 以热治热。 额上微汗出, 火气上蒸。 而小便不利者, 湿因热郁。 必发黄。

此节言被火而黄更甚也。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 阳明脉大,今见浮,浮为阳有余,紧为阴阳相搏之脉,在阳明则紧为太阴,阳明与太阴合病,则脉浮而紧。 必潮热, 潮为湿属太阴,热为火属阳明。 发作有时, 如潮之有信。 但浮者, 不兼紧则不合太阴。 必盗汗出 。卧则阳气归阴,阳气过盛,加于阴中,则睡中汗出。

此节以脉而验阳明之津液不和也。

阳明病,口燥, 病阳明之燥气。 但欲漱水 燥之情形。 不欲咽者, 不涉阳明之府,故不渴。 此必衄。 燥气在上,迫动经脉之血。

此节言阳明津液不濡于经脉也。

阳明病,本自汗, 津液已泄。 医更重发汗, 津液又泄。 病已瘥, 外证去。 尚微烦 胃气未和,心液未复,故烦。 不了了者, 数日而烦不去也。 此必大便鞕故也。 以微烦不了了知之。 以亡津液, 本自汗,又发汗 。胃中干燥, 亡津液之故。 故令大便鞕。当问其小便日几行, 以小便验其津液 。若本小便日三四行, 膀胱之津液未伤。 今日再行, 较昨见少。 故知大便不久出。 以小便少而断之 。今为小便数少, 数,短少也。 以津液当还入胃中, 津液者,胃中水谷之所生,存于膀胱,本胃家物也,故谓之还。 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胃得津液,大便则通。

此节言阳明之津液当还入胃中,以润大便,否则为病也。

上第五章凡七节,论阳明燥金之气合肺,合于四旁,通于上下,周于内外,复归于中土也。

伤寒呕多, 胃气虚逆。 虽有阳明证, 指大便鞕。 不可攻之。 胃之本虚者,不可攻也。

此节言胃气虚者不可攻也。

阳明病,心下鞕满者, 君火虚之鞕满也。 不可攻之。 心气虚者不可攻。 攻之利遂不止者死, 上下离脱也。 利止者愈。 上虽虚而下不脱。

此节言君火虚者不可攻也。

阳明病,面合赤色, 阳气怫郁在表。 不可攻之。 病在外者不可攻。 攻之必发热, 表邪内入,阳热更甚。 色黄, 热入中土而土色现 。小便不利也。 膀胱亦伤,水道不行。

此节言阳气怫郁在表者,不可攻也。

阳明病,不吐 中气不虚。 不下, 胃家实。 心烦者, 胃络之热邪通于心。 可与调胃承气汤。

此节论调胃承气乃调少阴君火火热之气于胃中也。

阳明病,脉迟, 阴也。 虽汗出不恶寒者, 外证已具。 其身必重, 涉于太阴,脉迟故也。 短气, 呼吸不利,手太阴病。 腹满 足太阴病。 而喘, 手太阴病。 有潮热者, 太阴合阳明 。此外欲解, 外证渐入于里。 可攻里也。 至此脉迟谅必不迟 。手足濈然汗出者, 太阴里热亦实 。此大便已鞕也, 以潮热、手足汗知之。 大承气汤主之。 大实者宜大下 。若汗多, 非独手足。 微发热恶寒者, 表阳尚微。 外未解也, 未入于里。 其热不潮, 阳明未合太阴。 未可与承气汤。 不可大下。 若腹大满不通者, 火虽不亢而胃家见实。 可与小承气汤, 不可大下 。微和胃气, 小承为和胃气之用。 勿令大泄下。 过下则恐伤正气,此因大满不通,不得已而用之,承气汤非等闲之剂可知矣。

此节论小承气乃治胃中之燥气也。

大承气汤方

大黄 四两,酒洗  厚朴 半斤,炙,去皮  枳实 五枚,炙  芒硝 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小承气汤方

大黄 四两  厚朴 二两  枳实 三枚,大者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勿服之。

阳明病,潮热, 邪气已入于里。 大便微鞕者,可与大承气汤; 审其邪实即可下,勿以便微鞕而因循之,大胆而继以小心也。 不鞕者,不可与之。 或便溏或自可,皆在禁下之例。 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 可知不大便六七日,亦有非实证者。 欲知之法, 言欲知有无燥屎之法。 少与小承气汤, 少与者,试法也。 汤入腹中,转失气者, 转失气,肠风也。 此有燥屎也, 坚而难下,只转失气。 乃可攻之。 用大承气。 若不转失气者, 乃土气虚不能行药之气。 此但初头鞕, 感阳明之燥气,所以六七日不大便。 后必溏, 乃中土之虚气。 不可攻之, 虚则禁下。 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 土气益虚 。欲饮水者, 攻伤胃液 。与水则哕。 虚不能受 。其后发热者, 正阳能复,犹堪振作 。必大便复鞕而少也, 肠胃热而燥实。 以小承气汤和之。 和其胃气。 不转失气者, 虚也 。慎不可攻也。 重言以叮咛之。

此节论用大承气法,谆谆告人慎重勿轻下之至意。

上第六章凡六节,前三节论不可攻,后三节论三承气之证治。

夫实则谵语, 邪火乱其神明为实。虚则郑声。 神志慌乱。郑声者,重语也。 申明郑声之象,谓轻微重复也。直视, 即戴眼,阳脱于上也。谵语, 此即郑声。喘 肾气上奔。满者 土气败坏。死, 不治。下利者亦死。 真阳脱于下。

此节总提谵语、郑声之虚实,辨生死之关头也。

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 表阳外亡。谵语, 亦郑声。脉短者死, 心气内竭。脉自和者不死。 生阳未绝。按:此不特论阳明,凡三阴三阳伤寒、杂病皆然也,因论谵语而并及之,读仲景《伤寒论》者,能知扩而充之,则到处逢源矣。

此节以脉而验谵语之死生也。

即戴眼,阳脱于上也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 外证未罢,津液先亡。 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 液亡则胃燥。 日晡所发潮热, 热邪入里。 不恶寒,独语 无人自语,即谵语。 如见鬼状。 见闻昏乱。 或剧者, 病重也。 发则不识人, 发,谓潮热时也。 循衣摸床, 生阳外越 ,惕 真阳内伤 。而不安, 手足动也 。微喘, 肺气不和。 直视, 神夺。 脉弦者生, 诸危证皆见脉若得春生之象,尚为可治 。涩者死。 阴竭阳亡。 微者, 病之轻也 。但发热谵语者, 因亡津而胃燥。 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止后服。 勿过剂,戒慎也。

此节历叙危候,亦以脉而验其死生,并出其方治也。

阳明病,其人多汗, 燥热迫也。 以津液外出, 津液皆化为汗。 胃中燥, 胃液过伤。 大便必鞕, 液伤燥甚所致 。鞕则谵语, 胃燥便鞕亦能谵语,不涉于君火者。 小承气汤主之。 只清胃燥。 若一服谵语止, 胃燥解,则不谵。 更莫复服。 亦虑过剂。用承气者,可不慎欤?

此节言胃燥谵语之只宜小承气也。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 潮热亦致谵语 。脉滑而疾者, 滑疾皆实热象。 小承气汤主之, 此亦不涉于君火者 。因与承气汤一升, 今一杯也 。腹中转失气者 ,药气得行,则有胃气 。更服一升, 则当下,而潮热、谵语可解 。若不转失气者, 药气不行,则虑其虚。 勿更与之。 勿者禁止之辞 。明日不大便, 至次日药气犹不行,更可虑矣。 脉反微涩者, 微为阳虚,涩为亡血 。里虚也 ,正气已伤,不能行药气,病不必除。 为难治, 则潮热为浮阳,谵语即郑声。 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此节言谵语之有虚实,审证更须凭脉也。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 外同上节。 反不能食者, 非中寒而不能食,故谓之反。 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 则不能食为燥屎在胃也,须合潮热、谵语参之。 若能食者, 胃无燥屎。 但鞕耳, 鞕为肠实之病 。宜大承气汤。 承上节而言,审其实则当下也。

此节言谵语以能食、不能食验其有无燥屎也。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 下血则胞中虚,胞门通于心包,心包虚热,邪得以干之,故谵语。 此为热入血室, 男女皆有血室,血室即胞门也,虚则邪得以入之。 但头汗出者, 热气上蒸。 刺期门, 肝募。 随其实而泻之, 肝实即邪实,泻肝即所以泻邪。 濈然汗出而愈。 经脉通则血液化汗,与邪共并而出,此以但头汗出,而知其病从汗解也。盖从前本有汗,为经脉之邪所阻,欲出而不得出者,经脉通则出矣。

此节言阳热乘于经脉,下血谵语,宜刺法也。

汗出谵语者, 承上文言,又有汗出而谵语者。 以有燥屎在胃中, 液亡则胃燥。 此为风也, 以汗出而断其为风,风性动也。 须下之, 凡有燥屎者皆宜下。 过经乃可下之, 过太阳之经则风从外出,乃可议下。 下之若早, 未过经,则风未出。 语言必乱, 风未出而下之,则风入内,乱其神明,不特谵语也。 表虚里实故也, 汗出为表虚,燥屎为里实,里实非下不愈,表虚则须俟其经过也。 下之则愈, 若过经下之,则风去而燥屎亦除。 宜大承气汤。

此节言阳明风动燥热之气,津液外泄,而为谵语也。

伤寒四五日, 太阴、少阴主气之期 。脉沉 阴也。 而喘 少阴气上逆也 。满, 太阴气不运也不可发汗之证。 沉为在里, 言脉 。而反发其汗, 不可汗而汗,谓之强汗。 津液越出, 胃中之津液强迫从外越出。 大便为难, 亡阴液之故,非阳明之燥化也。 表虚 汗出亡阳 。里实, 大便难也。 久则谵语。 大便久不下,则亦谵语,此强汗所致也。

此节言误汗表虚里实致谵语也。

三阳合病,腹满 三阳合病于太阴,故腹满。 身重, 太阳经热合太阴。 难以转侧, 少阳经热合太阴。 口不仁, 仁者,无不爱也,无不周也,犹人身之气血无不周遍也。气血不周遍于身,其身则不仁;不周遍于口,其口则不仁。此三阳经热合病开阖枢俱不利,致气血不周遍于口,为不仁也。 面垢, 经云:少阳为病,面有微尘 。谵语, 三阳经热干手少阴。 遗尿。 三阳经热迫太阳之府。 发汗则谵语, 亡心液,虚则为郑声。 下之则额上生汗, 伤其下焦,则生阳上脱。 手足逆冷。 阳气下陷,不能敷布于四末。 若自汗出者, 三阳经热,合并于太阴湿土。 白虎汤主之。

此节言三阳合病之谵语,审证而施治法也。

二阳并病, 太阳并阳明。 太阳证罢,但发潮热, 已并阳明。 手足 汗出 ,阳明外证 。大便难而谵语者, 阳明内证。 下之则愈, 内外俱见燥实。 宜大承气汤。

此节言二阳并病,入于太阴而谵语,宜大承气证也。

阳明病,脉浮而紧, 如上文阳明合太阴脉。 咽燥 热伤经脉。 口苦, 火气所化 。腹满 合足太阴。 而喘, 合手太阴 。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 阳明外证。 身重。 合太阴 。若发汗则躁, 动肾脏之液,则见少阴危证。 心愦愦反谵语。 伤心脏之液则见君主危证 。若加烧针, 伤经脉 。必怵惕、 惊也 。烦躁、 心肾之经脉俱伤也。 不得眠。 水火不交也。 若下之, 则伤中焦土气。 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 邪气乘虚而上于膈。 心中懊 膈间有邪气,心主为之不快。 舌上苔者, 其苔浊而黄。 栀子豉汤主之。

此节言阳明太阴合病非汗、下、温针所宜,而定栀豉之方也。

承上文而言。 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 阳明经热甚也。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此承上文言,若见此证宜用此方也。

又承上文。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 脾不转输。 猪苓汤主之。

此亦承上文言,虽亦渴欲饮水而兼见小便不利者,则非白虎证也。

猪苓汤方

猪苓 去皮  茯苓 阿胶 滑石 泽泻 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取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 津液伤而燥也。 不可与猪苓汤, 承上文猪苓汤而言。 以汗多胃中燥, 已亡津液。 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此亦承上文,申明汗多而渴又非猪苓汤证也。

上第七章凡十五节,论谵语虚实之不同,误治之变证,末三节乃承栀子豉一节而言之。

脉浮而迟, 浮为阳,迟为阴。 表热, 表有阳明之外热。 里寒, 里有少阴之内寒。 下利清谷者, 见清谷则为少阴,治从少阴。 四逆汤主之。

此节言阳明病有下焦虚寒之证也。

承上文而言。 胃中虚冷, 里有太阴之内寒 。不能食者, 中寒之证。 与水则哕。 以其外有热而与之水,水与中寒相搏则上逆而哕。

此节言阳明病有中焦虚冷之证也。

脉浮, 承上文言不迟者。 发热, 外证又热。 口干, 阳明燥胜。 鼻燥, 阳明经脉热甚。 能食者, 非中寒。 则衄。 热伤经脉,迫血上出,以鼻燥而知之。

此节言阳明病有上焦经脉燥热之证也。

上第八章凡三节,论阳明上中下三焦有寒冷燥热之证。

阳明病,下之, 下后余邪未尽。 其外有热, 里邪除而外热未退。 手足温, 太阴余邪未尽。 不结胸, 热邪不陷于胸。 心中懊 客邪乘虚上膈。胃中空虚 。不能食, 土气不运,非中寒。 但头汗出者, 太阴湿土上蒸。 栀子豉汤主之。

此节言阳明病下后,上下之气不能交通,而为栀子豉证也。

阳明病,发潮热, 邪热合于太阴。 大便溏, 肠胃不燥。 小便自可, 津液未伤。 胸胁满 枢转不利。 不去者, 并指潮热而言经数日者。 小柴胡汤主之。

此节言阳明之气亦藉少阳之枢转,而有小柴胡证也。

阳明病,胁下鞕满, 承上文言不合太阴而合三焦者。 不大便 下焦不和。 而呕, 中焦不和 。舌上白苔者, 上焦气虚。 可与小柴胡汤。 亦此方转三焦之枢。 上焦得通, 上焦枢转而舌苔退。 津液得下, 下焦枢转而大便通。 胃气因和, 中焦枢转而呕平。 身濈然汗出而解也。 三焦通畅,则邪随汗出矣。

此承上文言小柴胡,不特达阳明之气,更能调和于上下,流通于内外也。

阳明中风, 有阳明涉于三阳三阴者 。脉弦 少阳 。浮 太阳 。大 阳明 。而短气, 三阳之气内逆则呼吸不利。 腹部满, 三阳之气逆于太阴。 胁下及心痛, 逆于厥阴、少阴。 久按之气不通, 气已内逆,按之更逆。 鼻干不得汗, 鼻属阳明,平人常有微汗,则胃有津液;无汗,则胃气内逆。 嗜卧, 脾倦则思睡 。一身及面目悉黄, 土气郁则色外呈。 小便难, 三焦不和 。有潮热, 太阴湿热随阳明旺时发现 。时时哕, 胃气上逆 。耳前后肿, 三阳经脉皆循于耳前后,经脉不利,则发肿,俗谓之发颐。 刺之 刺其肿处 。小瘥, 其肿稍退。 外不解, 余证在也。 病过十日, 来复于阴经。 脉续浮者, 续,后此也,病过十日,脉见浮,病邪向外也。 与小柴胡汤。 转枢以达外。 脉但浮。 无弦大。 无余证者, 无内逆诸证 。与麻黄汤。 开发皮毛,使其邪从汗出。 若不尿, 此句疑接在外不解之下,加此证则三焦机废,不止小便难。 腹满加哕者, 土气败坏,不止时哕。 不治。

此节言阳明病合三阳并逆于三阴,得枢转则可愈、得开亦可愈之义,若终逆不出,则不治矣。

阳明病,自汗出, 感燥气之迫液。 若发汗, 越所存之津液。 小便自利者, 膀胱之津液不能留。 此为津液内竭, 三者津液皆外出,故内竭。 虽鞕, 指大便 。不可攻之, 可知虽用下法亦当审其胃液未竭 。宜蜜煎导而通之。 用外治法 。若土瓜根及猪胆汁,皆可为导。 胃液内竭,虽攻亦不能通,徒伤正气耳。

此节言阳明津液内竭不可攻也。

蜜煎导方

七合

上一味,内于铜器中,微火煎之,稍凝似饴状,搅之令勿焦著,欲可丸,并手捻作挺子,令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鞕矣。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

猪胆汁方

大猪胆 一枚 ,泻汁,和醋少许,以灌谷道中。如一食顷,当大便出。

上第九章凡五节,论阳明之气合于心、胸、腹、胃,凭胁枢转以外出。若逆于五运之中则不治,若六气旋转,则为缓证也。

阳明病,脉迟, 应大而迟则阳虚。 汗出多, 脉迟应无汗,今汗出多,故为阳明病。 微恶寒者, 阳明病不恶寒,今微恶寒,故知阳明合太阳,病在肌腠。 表未解也, 表指太阳。 可发汗。 勿虞汗多。 宜桂枝汤。

此节言阳明可汗之证,以见桂枝汤亦可治阳明证也。

阳明病,脉浮, 不大而浮则在外。 无汗 阳明本自汗,今无汗。 而喘者, 皮毛合肺,毛窍不开,故无汗而喘。在太阳则浮而紧,今但浮,故为阳明合太阳。 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此节言阳明无汗可发之证,以见麻黄汤亦可治阳明证也。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 热气发越于外。 不能发黄也。 不发黄,不特小便利 。但头汗出, 热气上蒸 。身无汗, 热气内郁。 齐颈而还, 汗至颈而止。 小便不利, 加之脾不转输。 渴饮水浆者, 脾又不能输津于上。 此为瘀热在里。 瘀,郁也,浊也;里,脾胃也 。身必发黄, 湿热相罯,土色外呈 。茵陈蒿汤主之。

此节言阳明合太阴逆于中土发黄之证治也。

茵陈汤方

茵陈蒿 六两  栀子 十四枚  大黄 二两,去皮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 经云:气并于上,血并于下,其人喜忘。 必有蓄血, 蓄,积也,郁也。 所以然者, 申明何以有蓄血。 本有久瘀血, 未得病之先,已有瘀血积于胞中。 故令喜忘。 感阳明之燥气,迫于胞中,胞通心气,心志昧而喜忘。 屎虽鞕, 阳明胃家实。 大便反易, 瘀血不鞕。 其色必黑, 瘀血相杂,而色变黑 。宜抵当汤下之。

此节言阳明合太阳逆于下焦为蓄血之证治也。

上第十章凡四节,论阳明之气合于太阳而有发汗、随经瘀热等证。

阳明病,下之, 言已下者 。心中懊 余邪未尽,君主不安。 而烦, 胃络尚有火邪凌心。 胃中有燥屎者,可攻之。 相商之语,审其有燥屎方可攻 。腹微满, 无大满则无大实。 初头鞕后必溏, 尚协太阴虚气。 不可攻之。 稍协虚者则不可。 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此节言大承气乃上承君火燥热,下行燥屎之用,不可妄施之意。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 为日未久 。绕脐痛, 胃之下口,小肠之上口,俱在脐旁,火绕之而痛。燥热凌心 。躁, 热伤津液 。发作有时者, 随阳明旺时而发 。此有燥屎, 验燥屎一法 。故使不大便也。

此节承上文,示人验腹中有燥屎之一法。

病人烦热, 暨论有病者。 汗出则解, 理所宜也 。又如疟状, 汗后又作寒热也。 日晡所发热者, 申、酉、戌时也。 属阳明也。 此为阳明疟 。脉实者,宜下之, 实热在里也 。脉浮虚者,宜发汗。 阳邪在外也。 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此节言阳明证宜审脉辨证而施汗下之法。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 下后又实 。烦不解, 君火又亢 。腹满痛者, 满而加痛,实且热矣。 此有燥屎也。 验燥屎又一法。 所以然者, 申明又实之故 。本有宿食故也, 六七日所食未下 。宜大承气汤。

此节用大承气,以烦满燥实以验其有宿食也。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 热结则难小便,有时还入胃中则易。有时也,不常也。 有潮热, 大便有难易,潮热亦不常有 。喘 火气上逆 。冒, 火气上干清窍。 不能卧者, 胃中不和。 有燥屎也, 又一验法。 宜大承气汤。

此节用大承气,以喘冒不能卧以验其有燥屎也。

食谷欲呕者, 胃艰于受谷。 属阳明也, 宜以阳明虚证论 。吴茱萸汤主之。 有是证宜是方。 得汤反剧者, 服汤后加证。 属上焦也。 上焦君火也,君火盛,合阳明之燥气则尤甚。

此节以吴茱萸治欲呕,以验其上焦有热也。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 一升,洗  人参 三两  生姜 六两  大枣 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上第十一章凡六节,五节论大承气汤,所以攻胃实,而不可以攻胃虚;又以虚寒一节结之,以见慎重之义。

太阳病, 初得时。 寸缓 阳和。 关浮 为风。 尺弱, 阴虚 。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 太阳中风证 。不呕, 中气自和。 但心下痞者, 太阳之气窒于胸。 此以医下之也。 多为误下所致。 如其不下者, 非误下而见此。 病人不恶寒而渴者, 又兼见此等证。 此转属阳明也。 其痞为阳明燥气,合太阳之气于膺胸为太阳阳明证。 小便数者, 多次也。 大便必鞕, 津液不还于胃中。 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 只燥气无燥屎。 渴欲饮水者 ,燥而欲润 。少少与之, 遂其所欲。 但以法救之, 以燥渴之法救之。 渴者,宜五苓散。

此节论太阳阳明有十日不大便不必下之证。

脉阳微 即寸缓。 而汗出少者, 津液不伤。 为自和也。 脉证相和。 汗出多者为太过, 阳脉微而汗出多,则过伤津液。 阳脉实, 实为有余。 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 即宜发汗,多亦过伤津液,二太过俱指汗多言。 太过为阳绝于里, 汗出阴伤,阳无所附。绝,孤也,里阳无阴谓之孤。 亡津液, 汗多之故。 大便因鞕也。 成为太阳阳明之证。

此节论汗出之多少以验其津液内亡,阳绝于里也。

脉浮而芤, 承上文,言阳微脉变为浮而芤。 浮为阳, 在外有余。 芤为阴, 在内不足 。浮芤相搏, 以有余乘不足。 胃中生热, 不足者亡,有余则横。 其阳则绝。 申明阳绝之义。

此节言脉之阴阳以验其胃热阳绝之证。

趺阳 胃也 。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 ,阳胜谓之强。 涩则小便数, 阴伤则小便数。 浮涩相搏, 以强凌弱。 大便则难, 阳胜之证。 其脾为约, 约,窍约也,脾受热伤,则脾液干而气窍约。 麻仁丸主之。 太阳阳明主方。

此节言脾约之脉证方治以终太阳阳明之义。

麻仁丸方

麻子仁 二升  芍药 半斤  枳实 半斤  酒大黄 一斤,去皮  厚朴 一尺,炙,去皮  杏仁 一升,去皮尖,别作脂

上六味为末,炼蜜为丸,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太阳病三日, 少阳主气。 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 蒸蒸,热甚貌,如物之蒸者 。属胃也, 汗后见阳明证。 调胃承气汤主之。 此汗后之少阳阳明者。

此节言少阳阳明之证而出其方治也。

伤寒吐后, 即少阳之喜呕者。 腹胀满者, 少阳枢转入里。 与调胃承气汤。

此节言吐后腹胀少阳阳明之证治也。

太阳病,若吐 伤上焦。 若下 伤下焦。 若发汗后, 伤中焦。 微烦, 三焦不和而心烦。 小便数, 三焦不和。 大便因鞕者, 转属阳明。 与小承气汤和之则愈。 汗吐下后之少阳阳明者。

此节言三焦不和亦属少阳阳明而有小承气证也。

得病二三日, 少阳阳明主气。 脉弱, 为虚。 无太阳、 桂麻证。 柴胡 少阳。 证, 二阳为罢。 烦、燥, 心烦口燥。 心下鞕, 三焦不利 。至四五日 ,转入阴经 。虽能食, 能食则邪不入阴 。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 和其烦、燥 。令小安, 未全解。 至六日, 六气已周。 与承气汤一升, 亦小和法 。若不大便 小和而未下 。六七日, 又过一经。 小便少者, 津液宜还入胃中 。虽不能食, 胃气尚弱。 但初头鞕, 感燥气 。后必溏, 胃弱 。未定成鞕, 以不能食而知之 。攻之必溏。 胃弱易动 。须小便利, 津液不还入胃 。屎定鞕, 燥实证具 。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亦少阳阳明。

此节叙燥烦实证以终少阳阳明之义。

上第十二章凡八节,前四节论太阳阳明而归于脾约,后四节论少阳阳明而归于烦、燥。

伤寒六七日, 经尽来复之期。 目中不了了, 视物不分明也。悍热之气上走空窍,问而知之。 睛不和, 黑睛不分明也,望而知之。 无表里证, 乃阳明之别气 。大便难, 非鞕与燥屎 。身微热者, 无大热与潮热 。此为实也, 言此为悍热之气实甚也。 急下之, 刻不容缓者 。宜大承气汤。 若不急下,则体枯神散矣。

此节言阳明悍热之气上走空窍而为急下证也。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 无渴欲饮水之白虎证,无痞满、燥实、便鞕诸证,而发大热汗大出,则知为悍热之别气。 急下之, 亦不容缓 。宜大承气汤。 若不急下,则泉竭火又干矣。

此节言阳明悍热之气迫亡津液而为急下证也。

发汗不解, 病不为汗解。 腹满痛者。 大满大痛异于寻常者,此阳明之悍气攻腹也。 急下之, 更不容缓。 宜大承气汤。 若不急下,则脐筑湫痛,命将难全矣。

此节言阳明悍热之气在腹而为急下证也。

腹满不减, 腹满不为下减。 减不足言 ,虽少减而邪未尽。 当下之, 有再下法 。宜大承气汤。

此节承上文而言腹不痛而满亦当下也。

上第十三章凡四节,论阳明悍气宜急下之证治。

阳明少阳合病, 少阳为木,阳明为土。 必下利, 木克土,阳明阖折反开。 其脉不负者, 阳明脉自大,少阳脉自弦为不负 。为顺也。 有病则易愈 。负者,失也, 失,被克而伤也,解负字之义 。互相克贼, 少阳木能克阳明土,阳明燥金亦能克少阳木,谓之互相克贼。 名为负也。 负所以谓之失。 脉滑而数者, 滑为阳气有余,土不负也;数为木气内郁,木不达也。 有宿食也, 木郁土中,不能消谷。 当下之, 土郁夺之,木郁达之 。宜大承气汤。 虽下利见此脉亦宜下。

此节言阳明少阳合病亦有下利证审脉而知其当下也。

病人无表里证, 言不涉经脉之病 。发热 非经脉则为络热。 七八日, 来复阳明之期。 虽脉浮数者, 浮数似表脉故曰“虽”。 可下之。 审其络有实热即脉似表亦宜下 。假令已下,脉数不解, 则数脉非表亦非里。 合热 经脉之热,合阳明之热 。则消谷善饥, 能食而易消。 至六七日 又过阳明主气之期。 不大便者, 能食不大便,乃热伤络脉之病。 有瘀血也, 热伤络脉,必有瘀血。 宜抵当汤。

此节不以大便反易,徵其瘀血,而以合热消谷亦为有瘀血证也。

若脉数不解, 承上文而言。 而下利不止, 同是热伤络脉,非能食不大便。 必协热 协经脉之热。 而下脓血也。 申明脉数不解有二变。

此节承上文言,若不消谷不大便则必见此证也。

上第十四章凡三节,论阳明之经脉以徵经气相通之义。

伤寒发汗已, 汗后之证。 身目为黄, 病阳明而紧在太阴,湿热相罯而土色现 。所以然者, 申明其故。 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 太阴主寒湿而在里,阳明合之而为病。 以为不可下也, 寒湿禁下。 于寒湿中求之。 于太阴合阳明之法求而治之。

此节言阳明合太阴而有寒湿发黄之证也。

伤寒七八日, 来复阳明主气。 身黄如橘子色, 非汗后而变者。橘子色,明亮也。 小便不利, 湿无去路。 腹微满者, 脾胃俱受邪 。茵陈蒿汤主之。

此节言湿热成黄而出其方治也。

伤寒身黄发热者, 无腹满之里证,有发热之外证。 栀子柏皮汤主之。

此节言湿热外发而无腹满者而出其方治也。

栀子柏皮汤方

栀子 十五个,劈  甘草 一两  黄柏 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瘀热在里, 瘀在太阴之里。 身必发黄, 见发黄知其瘀在太阴。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此节言太阳合阳明瘀热在里而成黄,出其方治也。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

麻黄 二两,去节  连翘 二两  赤小豆 一升  杏仁 四十个,去皮尖  生梓白皮 一升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二两  大枣 十二枚,劈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三升。分温三服。

上第十五章凡四节,论发黄证以见阳明之经气而外合太阳、阳明主中土而内合太阴之义。

附 阳明经气经脉说

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以燥为本,以热为标,不从标本,从乎中见之太阴者也。其体象坤土,能载万物,为万物之母,而万物之所归者也。又合海水,中气应潮汐之消长,其用主阖,受水谷之精,而藏之者也。其位在腹,其脏,曰胃与大肠,属腑。其经脉之分部,起于鼻,交入齿中,还出夹口环唇,下承浆,却循 后,出大迎,循颊车,上耳,至头维,下人迎,循喉下缺盆,循乳内廉,夹脐,入气冲,下髀关,抵伏兔,入膝膑中,循胻外廉,下足跗,入足大指次指间出其端。其手之经脉起于手大指次指之端,循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入肘外廉,循臑外,上肩入颈,贯颊入齿缝,左之右,右之左,交于足阳明。其所主鼻、颧、牙齿、唇口、肌肉、四肢、大便、周身之血脉。其气旺于申、酉、戌,盖日入而阳气衰,阳明之所主也。得病二日,为阳明主气之期。其络上通于心,与太阴为标本表里之合,与少阴有戊癸之合,与厥阴有相乘之合,与太阳、少阳有传变转属之合。此阳明之经气,与诸经之相通者也。夫阳明有三,一曰太阳阳明,一曰正阳阳明,一曰少阳阳明。盖正阳在中,太少在前,两阳合之,故有三阳明之谓也。且有三气,一曰胃腑柔和之气,一曰阳明燥金之气,一曰慓悍滑疾之气,乃天地之厉气,别走阳明。此阳明之经气独与诸经异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