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之第一禁忌
学习中医最大的禁忌:看天下人都有病。在很多学医不久的人眼里,每个人都是一堆病的集合,每个人要么脾虚要么肾虚,要么受寒要么上火。如此学医内心会比较痛苦,因为看到满世界的疾病心情一定会受到影响。在我的印象里,好多医学生的眉头总是紧锁的。我们静下心来看这些病,回到古人单纯的思维里观察一下。
人体在不同的环境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只要这个反应在正常范围内,不引起人的痛苦,我们就不称之为病。当人体对外界的反应超出了适应范围,人体就会感觉不舒服,我们称这种反应的状态为病态。以吃饭为例,吃一碗米饭,会感觉肚子饱了;吃两碗米饭,会感觉肚子撑得慌;吃三碗米饭,会感觉肚子撑得疼,甚至引起全身乏力倦怠。肚子疼不是病,是人体对吃三碗米饭做出的最正确的反应,人吃撑着了有不适反应说明人的自愈机能还正常,就是正气还在,我们只要帮助病人尽快自愈便可。人如果吃撑着没有任何反应,那人就非常危险了,“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病人以肚子疼为病,我们医生的思维不能只想让病人短时间不痛苦,而应该以公正的心来观察病人所描述的病。病人的任何不适都是人体做出的最正确的反应,我们熟知这些反应的前因后果,可以帮助病人快速恢复健康状态,并尽量让这种健康状态持久。我们把引起人体不适反应的因素称为邪气,把人体能够反应的能力称为正气。“不代化,不违时”是中医治疗的基础。蝉由幼虫脱壳变成能够飞行的昆虫这个过程是长久的,“不代化”是一种对生命的态度,不去干扰这个过程,不自以为聪明地用各种方法代替这种蜕化,只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轻轻帮助一下使其顺利地完成蜕化。中医不认为医学要去代替人体修复,也不认为医学能够代替人体的自我修复,中医只是帮助人体,在治病上始终不敢为主而只为客。任何自认为聪明的代化,只能得一时舒服,长远看对人体的损伤大于治疗。中医治病不能一看病人乏力就说有脾虚,如果病人在乏力的基础上还兼有腰痛就说病人还兼有肾虚,这样把人体给看散了。人是一个整体,每一个不适反应背后都是一种正确的提醒而非疾病,我们不是要与疾病对峙,不是要消灭疾病,我们只是帮助病人恢复正气,去除邪气,恢复阴平阳秘的中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