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挑战人的权威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AI)探究人类智能的本质,并希望制造出具有人类智能的计算机和机器人。
◎达特茅斯会议
从古埃及开始,人们就希望制造出像人类一样智能的机器,帮助人们工作。计算机发明之后,赋予机器人类的智能就不再是幻想了。
1950年,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艾伦·图灵发表了一篇论文,他在论文中提出著名的“图灵测试”:人类和机器展开对话,但是人类不知道与自己对话的是机器,假如通过对话,人类无法分辨出与自己对话的是“机器”,那么就可以认定机器具有“人的智能”。
1956年,约翰·麦卡锡等人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召开了一场“人工智能夏季研讨会”,“人工智能”这一科学领域就此创立,并掀起了科技界的一场革命。
◎计算机的胜利
1996年2月10日,由IBM公司研制的超级计算机“深蓝”挑战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以2∶4的战绩落败。当时,“深蓝”的计算速度是每秒1亿步,这次失败后,技术人员对“深蓝”进行升级,运算速度提升了一倍。
1997年5月11日,“深蓝”再一次挑战卡斯帕罗夫,此时的卡斯帕罗夫已经是世界积分排名第一的大师。最终“深蓝”以一负两胜三平的成绩获胜。
“深蓝”拥有32个处理器,存储了100年以来的两百多万场顶尖对局,它可以预先算出每一步棋随后十二步棋的所有变化,从中寻找出最佳策略,人类顶尖选手只能算到后十步。
“深蓝”之后,不断地有计算机向人类发起“棋艺挑战”,在国际象棋界,计算机已经所向披靡。随后,计算机向围棋界发起挑战。2016年3月,谷歌公司研制出的围棋程序阿尔法围棋(AlphaGo)以4∶1的成绩战胜了韩国棋手李世石;2017年5月,它又以3∶0的成绩战胜了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棋手柯洁。
◎机器学习
从“人工智能”创立的初期,人们就一直希望机器能够模仿人类的学习过程,不断获取知识。“深蓝”依靠强大的计算能力,从海量的棋谱中总结出规律,“学会”了取胜的方法。国际象棋的棋盘是8×8,“深蓝”能够计算出一局中所有的可能性。但是到了围棋19×19的棋盘上,“深蓝”的这种“学习方法”是远远不够的。AlphaGo之所以能够在围棋界所向披靡,正是因为它的“学习方法”比“深蓝”更加优越。
首先,AlphaGo拥有人工神经网络。早在20世纪40年代,科学界就已经建立了神经网络模型。20世纪80年代,人工神经网络成为热门研究领域。AlphaGo的神经网络可以做到分类和逻辑推理,就像会“思考”一样。
其次,AlphaGo拥有深度学习的能力。深度学习是2006年提出的概念,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机器学习。AlphaGo在进行围棋学习时,会根据输入的大量顶尖围棋数据,从中总结出高手们是如何落子、如何布局的。AlphaGo正是在这种不断地学习、自我对弈中,成了一名真正的“围棋高手”。
◎强与弱
人工智能已经广泛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语音识别、私人助手、服装设计等。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人工智能将在各个领域大放异彩。但是,现在的人工智能还都是建立在对数据的处理上,像电影中那样拥有人类思维的人工智能,似乎还遥不可及。
现在,科学界存在两种观点: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观点认为,人类可以设计出具有自主意识的人工智能机器。弱人工智能观点认为,人类可以制造出能够进行思维活动的机器,但是机器只是看上去智能,不可能拥有自主意识。
◎进步还是危机
自从“人工智能”在1956年被提出以来,人们就对这个领域充满了期待,但是也有部分人感到忧心忡忡。他们担心一旦机器有了自我意识,将会不受人类控制,甚至最终还可能毁灭人类。
在电影《我,机器人》中,就描绘了这样的场景。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也曾经说过:“成功创造人工智能,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事件,但也可能导致人类终结,除非我们学会如何避免其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