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发展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一种既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关系。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天人合一”、“人与日月相应,与天地相参”的观点,这里的天地、日月泛指自然界,即环境。其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类依靠天地之气和水谷精微而生存,随着四时寒热温凉、生长规律以及环境变迁而生活着。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密不可分,自然界的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由于客观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人类特有的改造和利用环境的主观能动性,环境和人体呈现出极其复杂的关系。人类不断地改造和利用环境,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命物质和生活、生存的场所,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构成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人与环境物质的统一性
在人类的生存环境中,各种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生物体(包括人)通过新陈代谢与外界环境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使得机体的结构组成与环境的物质成分不断保持着动态平衡,并形成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复杂统一整体。生物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必须尽快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不断从环境中摄入某些元素以满足机体完成自身生命活动过程的需要。生物在从低级到高级向更高级的方向演化,因而这些元素就成了维持生物生存、繁衍等生命过程必不可少的物质成分。英国科学家汉密尔顿曾调查了220名英国人血液中60多种元素的含量,同时测定了当地地壳中这些元素的含量,计算平均值后进行比较,发现除C、H、O、N、Si外,其他元素的含量曲线是一致的,即这些元素的含量在人体血液中和地壳中有明显的相关性和统一性(图3-2)。
图3-2 地壳和人体血液中化学元素丰度相关图
二、人对环境的适应性
自然环境的昼夜变化是极有规律的,白天温度高,夜晚温度低,呈现出周而复始的循环。在一年中也呈现出春、夏、秋、冬四季有规律的交替变化。为应对环境的变化,人类和其他生物也形成了一种与环境变化相互协调统一的关系,这就是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就提出了“顺四时而知寒暑、服天气而通神明”的观点,这是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有关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精辟论述。人在一天内的衣着量变化不会很大,但人们在一天内要经受昼夜轮替的温度变化而适应环境,这就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表现。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是自然界所提供的。进化论认为,必须重视人类的这种生存价值,这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这说明人类的行为特征及其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一样,都是适应特定环境的结果。如在高原环境下生存的人们,由于环境中氧气含量稀少,人体通过增加呼吸空气量、加快血液循环、增加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以提高机体的携氧能力,适应缺氧环境,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活动;生活在北极的人群,为了减少散热,其身材都比较矮小,而四肢特别发达。长期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群,对各种异常的外环境都有着不同的适应性。
但人体对环境变化的这种适应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环境条件发生剧烈的异常变化(如地震、火山爆发、人为污染等),超过了人类正常的生理调节范围,机体的适应机制遭受破坏,就会引起人体某些功能及结构发生异常变化,使人产生疾病甚至死亡。如长期食用受毒物污染的农作物,体内毒物的含量明显超过人体的耐受限度时,可因毒物在体内蓄积而导致中毒。
三、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人在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不仅有适应环境的能力,而且还有认识环境和改造环境的能力。人类改造环境,使环境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是如果改造过程中破坏或污染了环境,环境将会反过来影响人类的健康。例如一方面人类将原子能释放出来造福人类,另一方面其必然要承受原子裂变产生的放射性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