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史
一、古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萌芽
(一)西方古代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自我,方能认识人生”的重要思想,对于西方人生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柏拉图则最早探讨了精神失常的病因,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躯体因素与心理因素,神学因素也可能在其中起作用。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的“体液说”对后世影响最大,他认为一个人健康与否,由四种“体液”(血液、黏液、黄疸汁、黑胆汁)的比例是否平衡决定。体液的紊乱是疾病产生的根源。
古罗马教育理论家昆体良非常重视家庭和学校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他认为,儿童的养育者必须言行得体,儿童的伙伴必须慎重选择,否则会对儿童产生不良影响。对自卑和脆弱的儿童,教育者应该多鼓励,避免体罚。学校教育活动应劳逸结合。
15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学家维多利诺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精神、躯体和道德都充分发展的人,他把自己创办的宫廷学校取名为“快乐之家”,主张应该创造幽雅的校园环境和宽松的课堂气氛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西方的中世纪(5—15世纪),受基督教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精神病的起因是魔鬼附体,对于精神病的治疗手段则是用念咒、烙铁、铁针穿舌等酷刑驱鬼。这种治疗方式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
(二)中国古代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
我国古代不同历史阶段的思想家在个体心理发展及其教育问题上都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的观点,其中包含着大量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
其一,普遍重视后天环境对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作用。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思想。孟子则进一步指出人性本善,生来就有四个“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端”是否能扩展关键在于后天环境的影响。
其二,古代中医对心身关系十分重视,提出“形神合一”的身心统一健康观,认为人的生理现象与心理现象是相互作用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黄帝内经》认为“形盛则神旺,形衰则神惫”“得神者昌,失神者亡”“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在情绪与疾病的关系方面,提出了情绪能治病也能致病的观点,即“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等。
其三,重视个体对情绪的控制与调节,主张清静养神的健康之道。《管子》将人的心理状态分为善心、定心、全心、大心等不同层次,并提出了相应的“养心”之术:“正静”(形体要正,心神要静)、“平正”(和平中正,节欲去凶)、“守一”(静心致远,独乐其身)。老子主张“恬淡虚无”,“清静无为”,顺乎自然,“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吕氏春秋》主张人要效法天地以节制情欲。一是“平和适中”,即在情绪上保持平和,在行为上保持适中。二是“害止得为”,即避开危害生命的种种灾害,主动做有利于生命长久的事情。三是“以物养性”,即主张人们要用外物来保护生命。
其四,重视音乐在修身养性方面的作用。《乐记》中指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旎,谓之乐。”其意思是,音乐的产生在于人的心理活动,是由外在客观事物引起的,进而又提出音乐对于培养人的情感,锻炼人的意志,塑造人的性格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其五,重视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孔子提出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原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意即对人慈爱,对己节制,不要逞强。
其六,提出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分段修身养性的思想。孔子认为:“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的这一思想对后世的中医思想及养生之道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
(一)西方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
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首先是从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开始的。先驱者是法国著名精神病学家菲利普·皮奈尔(Philippe Pinel)。1794年,他始任疯人院院长,以大无畏的勇气顶住社会巨大的压力,给住院的精神病人解除了束缚他们身体的锁链并改善他们的食宿条件。公开反对用残忍酷刑治疗精神病人。他因此成为现代精神卫生运动的先驱。
但是,皮奈尔的努力并未结束西方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偏见。直到1908年,美国的比尔斯出版《发现自我的心灵》一书,才使得情况发生根本性的扭转。比尔斯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大学生,后因精神失常被送进精神病院住院三年,他亲眼看见并亲身感受了精神病患者所承受的种种悲惨遭遇和绝望。出院后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书公之于众,呼吁全社会关注精神病患者,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医疗和生活条件。此书出版后立刻引起轰动,在各方人士的支援下,他于1908年5月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协会”,次年,他又推动成立了“美国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至此,心理卫生运动在美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并对世界各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前,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默(Witmer)是最早的心理咨询的实践者。1896年他在宾州大学开设了第一家诊所。1901年,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Freud)创立了心理分析疗法。1905年,法国比奈智力量表问世,这些成果,对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对后来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08年,美国心理学家帕森斯(Parsons),首创波士顿职业指导局,这标志着职业指导走向规范化,是心理咨询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受美国心理卫生运动的影响,到20世纪20年代末,西方发达国家(包括日本)相继成立了全国性心理卫生组织。1930年5月5日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在华盛顿召开,到会代表有53个国家(包括中国)的3042人。会上选举产生了一个永久性的机构“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并将心理卫生工作的重点从单纯的精神病治疗提升到促进全民的心理健康的高度。1948年,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通过了《心理健康与世界公民》纲领性文件,成立了“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心理卫生事业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尤其是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诞生,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的人”等理论以及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给予心理健康工作以极大的启发,促进了心理卫生运动朝着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的方向发展。
(二)我国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
受世界心理卫生运动的影响,1916年,北平清华学校首先实施了职业辅导,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从而选择合适的职业学科。1917年,伍延芳、梁启超、张警等人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展了职业指导,心理测验的编制、修订和测查等工作。192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教育改革令,确立职业教育的地位,实施各种职业辅导措施。1936年4月19日,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南京成立,进一步推动了心理卫生事业的发展。当时国内一些著名大学,如中央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暨南大学等都开设了心理卫生课,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已有专门的心理测验杂志创刊,并出版了20多种有关心理方面的书籍。抗日战争爆发后,职业辅导及心理卫生工作都被迫中断。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职业辅导已无存在价值,至20世纪80年代,心理卫生工作几近空白。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我国的心理卫生事业才又开始新的发展。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率先成立心理测量与咨询服务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此后,北京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相继成立了学生心理咨询室。1985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此后,我国心理卫生工作蓬勃发展。
1986年年底,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北京召开了首届青少年心理卫生学术交流会,以此为标志,心理卫生运动开始向教育界的发展,从而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育工作者以及广大民众开始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予以关注。加之中小学生令人担忧的心理健康状况,促使在中小学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必然。1994年8月31日,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政府和学校的行为。1999年8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后,开始全面推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教育部专门成立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加强了对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区都成立了由领导、专家和富有实践经验的一线教师组成的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或指导委员会,制定颁布了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规划和指导纲要,负责本地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指导、协调和研究等工作。
心理咨询在香港被称为“心理辅导”。20世纪70年代初在香港大、中、小学建立了一整套学生心理辅导的规章制度。香港的每一所大学都有独立的心理辅导机构和专业咨询员,咨询员的学历一般要求为硕士以上,心理辅导的重点正在向以发展性、预防性功能为主的方向转移。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各高校努力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让大学生在“自觉意识”和“自我教育”过程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如今香港高校的心理辅导工作已形成了既有中华民族文化重“知”、重“思”,又有欧美文化重“行”、重“练”的综合特色,他们正以自身的特点与优势,跻身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世界之林。澳门心理辅导业借鉴香港的成功经验在同步发展。
心理辅导观念在台湾被普遍接受是在20世纪60年代。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从1951年到1962年曾多次选派大专院校教员和教育行政人员赴美进修心理卫生方面的课程。1976年9月,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颁发了《专科以上学校设置学生辅导委员会暨学生辅导中心实施要点》,从而在制度上保证了心理辅导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台湾心理辅导工作在实践运用过程中是遵循引进—移植—本土化道路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起点高,发展快,效果好。
总之,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在近30年来得到迅速发展,但由于某些原因,发展尚不平衡,如我国香港、台湾地区这方面工作的开展领先于内地。香港心理辅导的合璧中西、融汇古今的教育理念与台湾的引进—移植—本土化的发展道路都很值得内地教育界思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