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态语言学的理论探讨
一、生态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生态问题因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遭到严重破坏而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随之兴起的生态文明不仅追求经济、社会的进步,更追求生态进步,是一种人类与自然协同进化、经济与社会协同进化的文明(刘湘蓉,1999)。因而,生态文明将生态的概念从生物学、生态学、环境学的层面提升到人类文明的新高度。黄知常和舒解生(2004)回顾了西方学者的相关研究,总结了生态语言学的理论基础:(1)语言的物种属性。语言只属于人类,只有当一个人不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且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的时候,他才有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内在冲动。(2)语言全息态。语言的全息态是语言符号的生态特性之一,语言层级重演了生物层次的全息性,同处于宇宙中的语言与生物两个系统是全息的。(3)语言的生态系。语言生态系是多种语言共存并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体系,最显著的特征是语言的多样性,而语言的多样性包括语种多样性、词汇多样性、语用形式多样性。(4)语言进化律。语言同世界上一切生物形式一样,有其发展、成熟和衰败的不同过程,语言之间的接触和矛盾、不同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犹如动物之间的生死斗争,处于有利地位的语言得以保存,处于不利地位的语言走向消亡。(5)语言环境观。生态学家将维护环境权益的公平性作为重要的生态伦理原则,而生态语言学家既要维护公平有序的语言交际环境,形成代内语言环境的公平,又要保证语言的可持续发展,确保代际语言环境的公平。(6)语言生态哲理。国内外研究已经把自然生态系统进一步扩展为包括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在内的复合生态系统,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对于语言系统的讨论还需要有一种哲学的视角。
在此基础上,生态语言学借鉴了生态思维的观点,认为应该从整体、动态、互动和环境四个角度来重新认识语言(Garner,2004)。生态思维的整体观认为,语言与其使用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它仅仅是复杂的社会、交际、文化网络的一部分。生态思维的动态观强调语言与语境的动态变化,因为每个语境都具有固有的动态性,而每个对话都总是具有潜在的不可预测性,所以语言随语境的动态变化而意义千变万化。生态思维的互动观认为,语言是交流的手段,也是交流的产物,语言与非语言的形式以及说话者的生理心理状态、社会背景、文化习惯等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彼此交互作用和影响,呈现独特的互动性。生态思维的环境观源于整体观、动态观和互动观,它认为环境不是语言的背景,而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基于这样的认识,生态语言学不再将语言看成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系统,而是将语言现象置于生态文化背景中,并把其看成一个整体的开放型生态系统,研究语言符号的生态性质与语言发展的生态规律,探讨语言多样性以及在生态和环境的发展及其问题解决的路径中语言所起的作用(裴竞超,2010)。正如Haugen(1972)所言,生态语言学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科学,它不是对语言的描述性研究,而是前瞻性或治疗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