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城市化
城市化,是非农业生产要素、人口、工业和服务业等集聚在城市地区的社会化进程,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产物。在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中,近50年来,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由31.2%上升到51.14%。在我国,城市化是一种趋势,与经济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迅速发展同步。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我国城市化水平1950年为10.3%,此后30年呈缓慢变化。改革开放后,20世纪80年代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90年的26.41%增长到2005年的41.8%。国际经济发展趋势表明,城乡一体化模式会因具体情况而不同;城乡一体化水平超过30%之后,将进入快速增长期。事实上,我国已经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
专栏2-1:城市、城市化与城镇化的内涵争议
城市化一词源于法文Urbanisation,后被英文吸纳,衍变为Urbanization。从词源学的角度来考察,Urban(城市、都市)是Rural(农村)的反义词,除农村居民点外,镇及镇以上的各级居民点都属于Urban Place(城市地区),既包括City,也包括Town。国内学术界对城市与城镇的概念与内涵的差异一直存在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应将城市与城镇分开来看,城市化主要指大中城市,城镇化则主要指中小城镇;另一种观点认为城市与城镇内容基本一致,都是相对农村而提出的,城市与城镇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等主要方面基本一致。在本课题中,采用第二种观点,相应地对“城市化”与“城镇化”也不作区分。
根据国际标准和经验,城市化有5种类型:①人口规模型,人口规模单纯以居民点人口数量来划分城镇;②人口规模+人口比重型,这既要求集聚区具有一定的居民人口规模,又要求这些居民中要有一定的非农业人口;③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型,根据人口的集中性来确定城镇定义;④行政区划型,不以居民集聚区的人口规模作为依据,而以法律或行政建制作为依据,即集聚区的行政建制市镇,其范围内的人口即为城镇人口;⑤综合复合型,强调同时使用几种标准,综合判断城乡居住地。
城市是非农业生产要素和人口居住的集中,是生产力、社会化分工、社会生产关系变革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区域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中心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文明进步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城市化,最早出现在西班牙工程师塞罗达1867年的《城市化基本理论》一书中,他首次使用了“城市化”这一概念。城市化最原始的含义,是概述城市人口与非农业生产要素迅速的增加。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被认为是一个复杂的空间形态变化和社会的、经济的发展进程。就理论角度而言,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侧面对城市化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人口学者认为,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迁移。
地理学者认为,城市化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农村居住点形式向城市居民点形式转化的全过程。城市景观逐渐向乡村地区推进或乡村景观逐渐向城市景观转变,包括城镇人口比重和城镇数量的增加,城镇用地的扩展,以及城镇居民生活状况的实质性改变等。
经济学者认为,城市化是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化过程,城市区别于乡村主要在于产业上以非农业为主,人口向城市的集中是从事第二、三产业的需要。因此,城市化的过程是由技术进步、生产专业化带来的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这种职业上的转移伴随空间上的进一步集聚。
社会学者认为,城市化是社会生活方式的主体从乡村向城市的转化。国外学者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国内学者认为,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农业劳动方式向非农业劳动方式转变,以及城市生活方式的创立、采用和普及的过程。这包括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长,公共设施、生活方式、组织体制、价值观念等方面城市特征的形成、发展以及对周围农村地区的传播和影响。
因此,全面理解城市化的概念,就必须从多个角度来认识。从根本上说,决定城市化的因素是生产要素的集聚,即非农产业尤其是工业生产要素的集聚。因为非农产业不同于农业,它要通过追求生产要素的集聚形成规模经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劳动力也是生产要素,而这一生产要素的集聚表现为人口的集聚。非农业生产要素集聚的最佳方式就是城市或非农业生产要素集聚改变农村和村镇。在城市设立的企业还可以利用共同的基础设施,从而节约投资和运营成本;在城市生活的人口可以享受更舒适的生活。所以,城市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这就是城市化的一般逻辑。
如果说上述的城市化可以称为“正向”的城市化,那么,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一些发达国家还出现了“逆向”的城市化,即生产要素从集聚程度很高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特大城市流向集聚程度不高的小城市甚至农村地区,表现为企业迁移到相对不繁华的城镇,人口迁移到乡村居住。这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一是交通、通信的发展,降低了非城市生产要素集聚的成本。比如,快捷的交通工具可以使劳动者在很短时间内抵达工作地点,而没有必要居住在城市里;便捷的通信可以使生产决策不必采取线下开会的方式来做出,产品的交易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完成而不是通过传统的商店,一些公共管理可以实现“在家办公”。二是第三产业的某些行业并不需要生产要素的高度集聚。比如咨询业,只要有便捷的通信手段,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发展。三是一些新兴产业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如电子、生物,这些企业往往选址在远离城市的没有污染的地方。
城市化的“逆向性”还表现为城市辐射功能的增强,也就是说,即使有些农村地区没有被“城市化”,但仍受到城市的影响。这种辐射,一种是有形的。比如,城市的大工业采取“分包制”将一些与之配套的零部件或工序分散到广大的农村地区,城市企业成为一个“组装厂”。有名的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采取的就是这种方式,将其所需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分散到总厂周围的城镇甚至乡村,由规模很小的企业完成,而组装厂要求这些小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零部件准时送到指定的地点。通过这种方式,这些小企业成为城市大工业体系中的一部分。另一种辐射是无形的。这主要是指将城市文明、城市的生活方式等扩散到农村地区。随着信息传播网覆盖面扩大、人员交往增多,即使在远离城市的地方也能感受到城市文明的气息。
城市化是一个长期发展的社会进程,农村、农业和农民转变为城市、非农业和市民的社会发展阶段。其基本特征为:人口因素特征上,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城市人口所占总体比例提高;地理特征上,农村地区逐渐演化为城市地域,城市人口膨胀、用地规模扩大;数量特征上,农村地区出现新兴城镇,城市数目不断增加;产业特征上,非农经济代替农业经济;生活居住特征上,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水平发生质的改变;社会文化特征上,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普及和传播。总之,城市化不仅是物质文明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进步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