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与艺术鉴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美的客观性与历史变化性

古今中外,美可以说千差万别,但是人们对许多美的事物——尽管并非全部,却有基本相似或相同的评价,这是为什么?对此,我们不能用人性相同这种抽象、含糊的说法作为答案。因为,接下来的问题必然是为什么人性相同?如果说人性相同的话,那也是建立在人的本质对象化的实践活动之上——任何时代、任何地区的民族都谋求人的生存和发展并为此进行性质上相通的各种对象化的实践活动。因此,如我们上面分析,美作为价值或社会存在,具有客观属性,由此美与丑才有区分的界限。例如,埃菲尔铁塔在19世纪建成之时被许多人抨击为丑八怪,而现在则成为巴黎的标志性建筑,这不能仅仅从趣味变化去解释,同时还需要从埃菲尔铁塔本身的建筑造型、结构、材料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以及现代社会对人的心理影响角度去分析。否定美的客观性,我们就难以解释古今中外的所谓“共同美”的问题,而且无法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不过,古今中外确实存在着千差万别的美,这是因为美基于人类实践活动而形成的价值和社会存在,因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实践活动具有不同的表现,由此形成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地域性等,这从不同民族、地区以及不同时代的服饰、化妆中最明显地表现出来。其他如古代埃及神殿的庄重肃穆与现代都市的辉煌瑰丽,菲力克《天地玄黄》中的原始舞蹈到古典芭蕾舞《天鹅湖》,再到现代踢踏舞《大河之舞》,也都展示了美的不同侧面。

美的客观性和历史变化性,也有人称为美的绝对性与美的相对性,两者应该是统一的。特别是今天所谓地球村的时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更有必要强调美的客观性和历史变化性之间的统一关系,否则难以对其他文化中的美作出比较合理的判断。中国当代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于1990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东亚社会研究》讨论会上的“结束答词”中,结合自己早年的瑶族地区的调查经历,阐发其提出的人类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理解,从“各美其美”走向“美人之美”的境界:


“各美其美”是指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各自有一套自己认为是美的东西。这些东西在别的民族看来不一定美,甚至会觉得丑恶,不堪入目。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民族接触的初期还常常发生过强迫别的民族改变他们原有的价值标准来迁就自己。民族间能相互尊重对方的价值标准还不是太久远的事。能容忍“各美其美”是一大进步。只有在民族间平等地往来频繁之后,人们才开始对别的民族觉得美的东西也觉得美。这是我所说的“美人之美”。这是高一级的境界。“美人之美”的境界是从上面所说的超脱了自己生活方式之后才能得到的境界。这是境界的升华。费孝通:《走出江村》,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年,第361页。


费孝通接着进一步发挥,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之后加上了“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八个字。费孝通解释说,如果人类学的训练确实可以有益于不同传统的民族在这世界上和平共处,使他们不仅能容忍不同价值标准的存在,进而能赞赏不同的价值标准,那么离建立共同的价值也就为期不远了:“美美与共”是不同标准融合的结果,即中国古代人所理想的“天下大同”。由此,费孝通最终将他的主张概括为16个字送给这次研讨会作为纪念:“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走出江村》,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年,第361—362页。

至少从今天看来,要达到世界上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之间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就如世界上不同肤色、不同国家和民族、不同阶层的人都亲如一家一样,还是遥远到使人无法期盼。不过,从“各美其美”到“美人之美”,已经部分成为现实。我们不是喜欢看美国的好莱坞大片、穿美国的牛仔裤、听美国的摇滚音乐吗?而美国人不是也喜欢上唐人街欣赏中国的烹调艺术吗?这种从“各美其美”到部分的“美人之美”的变化,说到底是建立在原来各自封闭隔绝而现在则开放关联的社会生活——尤其是生产实践的经济一体化基础之上的,因此扩大了不同民族的审美“对象”。

◎拓展阅读和思考

黑格尔的思想不仅是马克思哲学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且在经受一个半世纪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之后,在20世纪后期仍具有巨大的影响。所以,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试图重新阐释马克思与黑格尔的思想渊源关系,恢复马克思的黑格尔传统。故而,我们要深入理解马克思的美学思想,就不能忽略黑格尔的哲学和美学思想。

黑格尔为消除康德坚硬的“自在之物”而设定的“绝对理念”,仍然环绕着神秘的思想云雾,从绝对理念的精神外化为物质再回归精神的运动中,可以隐约看出基督教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教义的投射:上帝化为人子耶稣的“道成肉身”,经过耶稣十字架上的受难复活为基督。但在黑格尔哲学的神秘外衣下,却包含着革命性的因素。现代德国学者沃格林就将黑格尔的哲学视为对人类堕落和拯救这一宗教寓言的再阐释,并称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谋杀上帝的巨著”,因为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实际上揭示了上帝已经死亡——上帝不过是精神运动的一个阶段,而精神的最后形态则是绝对知识。[美]沃格林:《没有约束的现代性》,张新樟、刘景联,译,谢育华,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8、61页。难怪不少西方学者将黑格尔的思想体系视为一个悲剧性的文本:只有通过自我分裂的否定之路,让自我全心全意地屈从于反面,精神才能最终取得胜利。英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伊格尔顿赞同这种看法并进一步指出:黑格尔体系中的历史动力是否定性,而否定性最终就是死亡;在理性力量后面,潜伏着黑格尔称之为“世界之夜”的变幻无常的可怕情景。[英]特里·伊格尔顿:《甜蜜的暴力——悲剧的观念》,方杰、方宸,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6页。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的哲学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观念,但更吸收了黑格尔的“历史”和“辩证”观念。因为“历史”与“辩证”密切相关,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21页。为此,我们需要把马克思的哲学与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做一个简要分析,否则就难以领会马克思美学思想的方法论,也就很难理解马克思的美学思想。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反复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16—18页。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直接指出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缺乏历史观念:“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决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50页。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批评费尔巴哈所分析的人是抽象的“人”而非生活于特定历史环境中具体的人,并为此赞扬黑格尔哲学“巨大的历史感”。

黑格尔的历史感是指黑格尔将一切社会现象都置于绝对理念的自我辩证的行程中来进行分析,故而这种历史感又是极为抽象的,无关于具体社会现实生活。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应该从具体的现实生活出发来解释精神现象而不是相反,所以称精神现象不过是现实生活的“反射和回声”。为了说明精神、意识只是当时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升华而不可能进行独立的自我辩证,马克思、恩格斯甚至夸张地指出:“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失去了独立性的外观。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意识的产物。”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30页。例如,在人类历史上普遍存在过的巫术思维,即是对人类物质生产低级水平的反映。马克思后来在《哲学的贫困》中继续谈到“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时指出:“如果为了顾全原理和历史,我们再进一步自问一下,为什么该原理出现在11世纪或者18世纪,而不出现在其他某一世纪,我们就必然要仔细研究一下:11世纪的人们是怎样的,18世纪的人们是怎样的,他们各自的需要、他们的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生产中使用的原料是怎样的;最后,由这一切生存条件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难道探讨这一切问题不就是研究每个世纪中人们的现实的、世俗的历史,不就是把这些人既当成他们本身的历史剧的剧作者又当成剧中人物吗?但是,只要你们把人们当成他们本身历史的剧中人物和剧作者,你们就是迂回曲折地回到真正的出发点,因为你们抛弃了最初作为出发点的永恒的原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113页。

在此需要特别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意识形态“没有历史,没有发展”,并不是说精神、意识具有超越历史的独立性,不会随物质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化。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思正好相反,他们要说明精神、意识及其变化因为完全取决于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所以就精神、意识本身来说是没有历史的,因而不会自我发展——精神、意识的特点和发展变化的原因或动力,都应该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去寻找。马克思、恩格斯的这种思想,对于我们分析、评价古代文化,例如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知足常乐等思想意识的历史意义和局限,具有指导意义。

正因为抓住社会实践以及最主要的生产劳动来观察各种文化现象,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对美学问题作出了有别于前人的深刻分析。对此,恩格斯指出:马克思有别于其他思想家的独特之处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

马克思在《手稿》中分析人类实践活动的核心意义在于在论述“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时提到的“人的对象”与“非人的对象”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是“人的”与“非人的”两个概念,马克思是同时在现象描述和价值评价的意义上来使用的,因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说明人的“对象”不同于动物的“对象”,这大致可以说是一种描述性的用法,我们在上面已经有分析。二是说明某些人因种种原因失落了人性而成为“非人的”,马克思以这种价值评价的用法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使工人与资本家同时失去了人性——前者为贫穷所迫的谋生变成了“非人”,后者则因对财富的贪婪而变成“非人”。所以,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对象”包含着符合人类生存、发展,能够实现完美人性的理想社会状态。

其次是“对象”的概念。“对象”是客观存在,但客观存在却未必是“对象”,因为“对象”是只与主体需求相关的客观事物的属性。在此,我们需要注意马克思的“对象”概念中包含的哲学思想不同于直观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主客观统一论的关键在于,马克思要说明客观事物之所以成为主体的“对象”,需要主体具备特定的条件。简单说,一个人是否把某个客体作为“对象”或是否与其达到统一,并不取决于他想不想,而在于他能不能——“想”的主观意愿是建立在“能”的客观基础之上的。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所以,马克思认为人们的实践活动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在既有客观条件下进行的,我们应该从特定的历史现实出发去分析人的主观愿望而不是相反。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人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两次“提升”的论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美的本质与人类“对象化”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恩格斯认为,人第一次在物种关系上从动物性中提升出来,即由猿进化到现代智人的过程基本完成;但人还需要第二次在社会关系中从残余的动物性中提升出来——如从自私、残暴等行为中提升到更高的境界。人的两次提升体现了人类不断求真向善爱美的本质。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虽然经常处于谋生的劳动之中,但同时也一直隐含着乐生劳动并向着这个理想境界发展。所谓乐生的劳动,就是人根本区别于动物为了肉体生存而进行的本能活动,而是基于“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自由创造——这种自由创造就是美的本质所在。

与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有所不同但又不无相通之处,以“蓝色的花”意象著称的18世纪末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在《关于<塞斯的弟子们>的笔记》中,以寓言方式对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的自我认识作了充满神秘诗意的描写:“一个人成功了——他掀开了塞斯女神的面纱——可是他看见了什么?他看见了——此乃奇迹之奇迹——他自己。”“一个幸运儿渴望拥抱不可名状的自然。他寻找伊西斯的神秘莫测的居留地。他离开他的祖国和亲人,在激情冲动之中毫不在意他的新婚妻子的痛苦。他的旅行持续了很久很久。他历尽艰辛。最后他遇见一股泉水和一簇为一个精灵家族开放的花。它们向他透露了去圣地的路。他喜不自胜地来到门前。他走进房内,看到的是——他的新婚妻子,她笑吟吟地接待他。他转身向四周一看,发现他原来在自己的卧室了——在这破解奥秘的甜蜜时刻从他窗下传来了悦耳的夜曲。”伊希斯(Isis)是古代埃及神话中主司生殖与生命的女神,因为她的神殿在塞斯,所以也称为塞斯女神。塞斯女神的神殿上有铭文:“没有哪个终将赴死者掀起过我的面纱。”戴面纱的塞斯女神是德国诗人、哲学家常用的隐喻,除诺瓦利斯外,康德、歌德、席勒、谢林等许多人都用过这一隐喻。诺瓦利斯在未完成的小说《奥夫特尔丁根》中借助主人公之口说道:“对我们的心灵而言,人便是晶体。人就是透明的自然。”刘小枫:《大革命与诗化小说——诺瓦利斯选集卷二》,林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30、110页。

* * * * *

维特根斯坦从“家族相似性”原理质疑对事物共性本质概括的有效性:“如果我说甲的眼睛很美丽,有人会问:你看出他的眼睛美在何处?我可能回答:杏仁形、长睫毛,柔嫩的眼睑。这双眼睛与我所发现的美丽的哥特式建筑有何共同之处呢?它们使我产生了相同的印象吗?”你认为世界上千差万别的美具有共同的本质吗?或者你在学习思考过程中,有更好的说法来概括世界上所有美的事物的共同性质吗?

美的本质问题与美感、自然美、形式美等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你认为人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还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请具体说明理由。你是否有以前认为某个事物很美但后来的看法有很大变化这样的经历?你认为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中有一段经常被人引用的话:“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工程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建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结合马克思《手稿》关于“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观点,请你谈谈:为什么5000年的人类建筑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蜘蛛网、蜂巢却几乎毫无变化?

爱因斯坦指出:“真和美都不是离开人而独立的东西。”“相信真理是离开人类而存在的,我们这种自然观是不能得到解释或证明的。”按照爱因斯坦的看法:“‘真理’这个词的意义随着我们所讲的究竟是经验事实,是数学命题,还是科学理论,而各不相同。”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被称为西方最高智慧体现的古希腊格言“认识你自己”,意味着自我意识是人的思想支点,所以才有德国古典哲学中否定之否定的对象化思想以及美学上的“移情”理论,故而西方的文学艺术中多激越飞动之美。中国古代却努力从“坐忘”“心斋”的“无我”境界去把握世界的真相,由此产生出一种静观美学和文学艺术上多恬淡宁静的美,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称为“无我之境”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元好问“寒波淡淡起,白鹭悠悠下”,等等。你对中国与西方的这种文化差异以及体现在审美、艺术上的不同特点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