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史学读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线下教案

讨论话题:

1.大家有“历史”吗?

人人有“过去”,但多数没有“历史”。为何?发生的是“过去”,写出来的才是“历史”。“过去”不会自动成为“历史”,必须转化成文本,“过去”才会成为“历史”。往事如烟、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永垂不朽,这三个关键词可以解释实体活动(生活经历)、大脑记忆与文本记忆的不同。从当代历史来说,历史学的第一功能是人类历史的记录,其次才是人类历史的分析。课程结束时,让一个同学谈课后感,同时要求录音下来。

2.你觉得你是现代文明人或半文明人?

文明是通过文本承载的。抛开古今纵向的时间性,每个人会面临生活实践、大脑记忆、文本记忆三大层面。一般的人只有前两个层面,没有最后的文本层面。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是生活世界最为普通的手法,这样的做法与原始社会的人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仅是程度不同而已。

3.为什么要写日记?

先问哪些人在坚持写日记,然后组织课程讨论,让不写日记的同学列举不肯写日记的理由。通过讨论,更新不写日记同学的观念,让其尝试写日记。日记写什么?记录人的日常生活过程及经验、观察与思考。除了生活日记,也可写思想日记、学术日记。写日记是“我在记录我的历史”。写在什么地方?可以借助手机便笺功能,尝试写日记。

4.写日记的十大好处

写日记是一个很好的习惯,记得有这么一句话: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我坚持写日记很多年了,对于写日记,我认为写日记有以下十大好处。

(1)写日记能提高写作能力,提高文学功底,你可以在每天的日记中运用一个成语。

(2)写日记能让我们学会发现,发现生活,感悟生活。

(3)写日记可以记录历史,知道曾经的自己在做什么,想什么。

(4)写日记能更好地总结今天发生的事情,知道自己每天干了什么.

(5)写日记可以帮助我们珍藏回忆,翻开儿时的日记,拾起曾经的美好。

(6)写日记能让我们思考人生。

(7)写日记能缓解心理压力,尽情发泄,挥洒不愉快于纸间。

(8)写日记能让生活更有规律,因为每一天都记在纸上。

(9)写日记可以积累知识,每天学到的在写日记时又复习了一遍。

(10)写日记能培养毅力,更好地学会坚持,坚持就是胜利,有坚持就会有奇迹。

总之,写日记好处多多,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所收获。(袁淑艳)

5.写日记好处多,能提高情商。

写日记是很多人坚持多年的习惯。美国《赫芬顿邮报》近日载文,总结了经科学证实的写日记的好处。

(1)提高智商。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作为语言学习的一部分,写作与智商之间关系密切。日记是一种语言探索,写作过程中会产生搜索新词的冲动,扩大词汇量。在各种智力测试方式中,词汇测试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

(2)增强注意力。美国《国际健康杂志》刊登一项研究发现,快乐和注意力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性。写日记可将人们带入一种全神贯注的思考状态。此时,对于曾经的挫折和未来的焦虑,往往都能够坦然面对。写日记有助于驯服脱缰思绪,变被动为主动,改善注意力。

(3)实现目标。“写下目标,有助实现”与“按图纸建大楼”是一个道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一项研究发现,以日记的方式写下目标能够刺激脑底“网状激活系统”细胞,大脑会更关注与实现目标密切相关的机会和工具。目标越详细,心理蓝图就越清晰,目标就越可能会实现。

(4)提高情商。情商是感知和管理自身及他人各种情绪的能力。研究发现,写日记是处理情绪问题和提高自我意识的重要方式。这种过程更有益换位思考,更好地理解别人的感受。与他人在相互理解方面达成共识是情商提高的一大标志。

(5)改善记忆力和理解力。《华尔街日报》刊登一项研究发现,写日记时,手脑并用,增强了大脑和双手之间的独特关系。写日记过程中往往会思路大开,这有助于增强大脑中信息的传递、记忆和获取,不仅记事更牢,理解力也会增强。

(6)加强自律。每天留点时间记日记,本身就是一种自律行为。自律与肌肉一样,锻炼越多,力量越强。英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研究发现,坚持写日记的人,往往也更可能有保持室内清洁、坚持日常锻炼等健康生活习惯。

(7)改善沟通技巧。美国斯坦福大学一项研究发现,写作与口头表达存在重要关联。日记是书面沟通的一种形式。这种追踪自我思想的“默读”会对实际交际过程中的口头表达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8)疗伤。《写作疗伤》一书作者詹姆斯·彭纳贝克博士的研究发现,表达性写作是疗伤过程,这包括情感创伤、身体创伤和心理创伤。实验发现,写日记有助于参试者提高免疫力,缓解由于情感纠结和思虑过度或胡思乱想而产生的压力。

(9)激发创造力。《艺术之道之晨间笔记》作者朱莉娅·卡梅伦称,写日记是激发创造力的灵丹妙药。不假思索地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就是“意识流”写作。这一过程有助于激发和发掘各种全新创意和想法。

(10)提升自信。美国《今日心理学》杂志刊登一项研究发现,在日记中写下积极的体验,相当于在大脑中再受一次良性刺激,这有助于消除自我怀疑。大脑中释放的欣快激素内啡肽和多巴胺会提升自尊和情绪。

(《生命时报》2015年3月9日)

6.笔者体会的写学术日记的好处。

1985年,当时我正在读研究生,有一天读到一篇介绍文章,介绍原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陈守实有一个做“学术日记”的传统。我眼睛一亮,决意仿做。这么一做,就坚持下来了。开始记在日记本上,做了五十多本日记。2003年开始,直接在电脑上写作。从此,一年一本。近年,写作量大增。2016年,写了46万字。每天的日记,少则一二千字,多则八千字。我坚持了30多年的学术日记写作,收获非常大。可以说,没有日记写作,就没有我那么多的成果与独特的思想留存。

(钱茂伟)

日记推荐

1.“民国老日记”系列丛书。

第一辑包括4种,分别为《国民党下级军官的日记——从江南到东北1946—1948》《两个民国女大学生的日记》《民国乡村小学生的日记》《一个小学校长的日记》,华文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

这套“民国老日记”丛书从“重述历史”出发,关注“大历史中小人物的生活与命运”,通过“小人物”留下的私人化书写记录来展现他们背后风潮涌动的民国大历史。这些日记主人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属于甚为普通的个体,却代表着长期为人们忽视的民国社会群体。他们的日记最大的特点在于,以私人化的感性文字,真实记录下大时代的历史现场。日记使这些长期不为人关注的“小人物”从历史深处走出来。透过他们的日记,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在教科书和名人作品中难以发现的历史,进而获得许多传统认识之外的东西。

2.祝伟坡:《微观历史:1957—1965》,商务印书馆,2013年。

凭忠诚打量自己那一段历史,这才是真正的信史,是火热年代平民的心灵史,是时代的活化石。

3.姚启中:《卖菜叔日记》,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年。

一部北漂农民工爸爸的日记。姚启中1997年从安徽阜阳老家来北京打工,靠卖生姜、大蒜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并供儿女读书。从2009年底开始,姚启中一边卖菜一边写作。写给儿子的奋斗史,他没有钱,只能给儿子留点教育经,新时代的三字经。他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水平,靠着一本字典、一沓纸,在三年时间里写出了20多万字的日记,原汁原味地记录了他们一家五口人的16年北漂生涯,以及他教育孩子的方法。姚启中将这本书定义为“家庭史”和打工奋斗史,他坦言自己写作水平一般,想展现的是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真实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