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一、健康的含义

健康并不是某种固定的状态,它会因社会、心理、生理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人活着,就得活动,就得适应。适应的程度决定着人的健康水平。但对健康的这种认识,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从祭天求神、讨长生不老药,到积极地预防各类疾病,人类经历了漫长而又痛苦的岁月。这个过程,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健康的生理学模式

开始,尽管人们追求健康,但对健康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即把健康理解为躯体健康——仅仅从生理学意义上去理解、追求健康。如《辞海》(1989年版)对健康的解释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的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如一个人的体温在36~37℃,低压60~90毫米汞柱、高压90~130毫米汞柱,心率60~80次/分,内外科检查也没有发现什么疾病,那么医生就会给出身体健康的结论。正是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我们的先辈通过不懈的努力,发明了保证人类健康的三大法宝:免疫接种,杀虫消菌,抗菌药物。借助这三大法宝,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确实维护了人类的“良好的劳动效能的状态”,预防了人类常见的疾病,消灭了不少已困惑人类几千年的疾病。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特别是随着三大法宝一次次地失效(如免疫法尽管可以预防各种传染病,但无法防止像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这类身心疾病),人们逐渐意识到,仅仅从生理学角度去认识健康是无法达到预期目的的。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无疾病。一个身体强壮的心理疾病患者也如同一个身体病患者一样,是无法从事健康人能正常进行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的。同样的,一些身心疾病患者光用药物是无法治愈的。因此,健康的“生理—心理—社会”模式应运而生了。

(二)健康的“生理—心理—社会”模式

健康的“生理—心理—社会”模式认为,我们不能简单地从生理学角度,而应该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角度去解释健康。如: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1978年9月,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重申:健康不仅是无疾病和体弱,而且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一次深化健康概念,把健康定义为: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健康,才是完全健康。个体只有在这四个方面都健康时,才能算真正完全的健康,才能进行高效的工作和学习。

这说明,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为了保障健康,我们不仅要讲究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生理卫生,以预防各种疾病和发育不良,还要注意心理卫生,以预防精神病、神经症、变态人格及各类心理障碍、身心疾病和行为适应不良等。道德健康是指人在自然界及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一定的规律、规则和规范,有健康、积极向上的信仰,有高尚的品德与情操。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没有疾病并非一定就是健康,没有疾病,仅仅是健康最起码、最低的要求。健康的目标是追求一种更积极的状态,更高层次的适应和发展。

二、心理健康的含义

(一)心理健康的由来

心理健康的概念是从心理卫生的概念延伸过来的。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卫生则是指维护与增强人的心理健康的活动与方法。

最早从事心理卫生工作的是精神科医生,其研究内容和目的也较狭窄,主要是治疗精神病患者。2000多年以前,塞尔萨斯就主张用音乐、静默、读书、水浴、在花园中散步等方法治疗精神病患者,但没有人响应。精神病患者在很长时期中都受到惨无人道的对待。他们在社会上遭人嘲笑、戏弄,甚至被说成“神鬼附身”,被捆绑吊打,人们认为打得越凶他们就越有治愈的希望。有些精神病患者进入精神病院就像进了监狱一样,院墙高筑,锁链桎梏。20世纪初,美国人比尔斯(Clifford W.Beers,1876—1943)18岁,就读耶鲁大学商科,他目睹其兄癫痫病发作时昏倒在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的可怕情景,担心自己也会有这种病,于是终日惶恐不安。24岁时,终因精神失常跳楼,经人救起后被送往精神病医院进行了为期三年的治疗。他经历了当时精神病院中种种非人的待遇,目睹了病友们遭受的不可言状的痛苦,立志要将自己的余生贡献给精神病人,并终生从事预防精神病工作。病愈后,1908年,比尔斯将自己在病中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本自传《一颗找回自我的心》,书中呼吁要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此书的发行在美国引起了极大轰动,掀起了心理卫生运动,心理健康开始受到很多国家的关注并迅速发展。1909年,美国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在纽约成立。随后在世界各地,如加拿大、法国、英国、比利时、巴西、匈牙利、意大利等许多国家也相继掀起了心理卫生运动,并建立了全国性心理卫生组织。1930年在美国华盛顿城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有53个国家的3042名代表参加,当时的中国也派去了5名代表。大会产生了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并确立了其宗旨:完全从事于慈善的、科学的、文艺的、教育的活动,尤其关心世界各国人民的心理健康的保持和增进对心理疾病、心理缺陷的研究、治疗和预防,以及全人类幸福的增进。由此可见,最初心理卫生只是改进精神病院,促使对精神病人做早期诊断、治疗的一种社会运动,随着它的发展,它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其包含的内容也越来越广。今天,心理卫生泛指对一般人的心理健康的维护,防止及治疗各种心理疾病,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

(二)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内涵。1946年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美国心理学家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当事者在这种情况下能良好地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且能充分发展其身心潜能。”美国精神病学家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是要有效率,也不仅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我国心理学学者陈家麟认为:“心理健康是指旨在充分发挥个体潜能的内部心理协调与外部行为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态。”

综上可见,心理健康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去定义。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能做出良好的反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发挥生命的潜能。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个性、行为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心理健康是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健康,包含了知、情、意、行、个性,以及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具体来说,心理健康的人,在认识上,能够正确认识世界、自我和他人;在情绪情感上,拥有积极乐观的情绪,能够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在意志上,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与人际环境关系上,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独立健全的人格。

人的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复杂而又丰富多彩,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心理活动,感受着自己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心理过程是不断变化着的、暂时性的心理活动。个性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活动。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其中认识过程是基本的心理过程,情感和意志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认识过程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现象。比如,我们听到声音,看到光亮,尝到味道,闻到气味,摸到物体的软硬等,这就是感觉。在这些感觉的基础上,人能辨认出是雨声还是汽车的喇叭声,是苹果或是鲜花,等等,这就是知觉。在离开了刺激物的作用之后,原来听过的话语,看过的图形,做过的事情仍然能想起来,这就是记忆。人不仅能通过记忆把经历过的事物回想起来,而且还能想出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物,如形成小说里所描写的人物形象和场景,这就是想象。凭借人所特有的语言,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事物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这个过程就是思维。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活动统称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是指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并非无动于衷,常常会产生满意或不满意,愉快或不愉快,热爱或厌恶等态度体验。意志过程是指由认识的支持与情感的推动,使人有意识地克服内心障碍与外部困难而坚持实现目标的过程。人的心理健康与否,往往首先反映在认识、情感、意志上。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是具有一定的动力性和稳定性的心理成分,比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个性倾向性使每个人的心理活动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客观现实做出反应。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能力是表现在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方面的特征。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征。性格是表现在完成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影响着个体的行为举止,集中体现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独特性。个体在观察的深刻性、全面性方面,在记忆的敏捷性、巩固性方面,以及在思维的灵活性、迅速性方面的差异,属于能力上的差异。个体在脾气、内外向方面的差异,属于气质上的差异。个体在待人处事及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上的差异属于性格上的差异。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着的。个性心理以心理过程(认识、情感、意志)为基础,没有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就无从形成。人的个性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一定的社会影响和教育下,通过心理过程反映客观现实而逐渐定型化的结果,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同时已经形成的个性心理又反过来制约每个人的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

三、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

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派的众多学者都对心理健康标准进行了界定和阐释,提出了许许多多富有启发性的观点,但由于研究者所持的心理学理论、考察的角度不同,导致采用的划分依据也有所不同,目前来说比较公认的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以下几种。

(一)统计学标准

根据统计学的常态分布曲线,认为处于总体平均标准范围内者为心理正常,偏离者就是异常。其依据是众数原则。众数原则是基于两个假设而建立的:首先,在任何时候,组成社会的大多数成员是健康的,不健康的永远是少数;其次,社会是健康的,不健康的永远是个体,也就是说,社会成员中绝大多数人的心理行为是正常的,偏离这一正常范围的心理行为可视为异常。

(二)社会学标准

以生活适应为标准,以个体是否表现与社会生活环境及需要相一致的情感、言语、思维、行为等为依据,判断人们的心理正常与否。

(三)医学标准

根据临床诊断,即以本人或他人是否观察或检测到某些心理疾病的症状和致病因素,判断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四)心理学标准

以发展心理学研究成果为依据,将个体与相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相比较,发展和达到的水平相当者为正常,比同龄人明显低者为异常。

叶一舵(2001)对上述标准进行了评价:“如果要从这些标准中‘提取’若干人们都比较认同的合理要素的话,那应该是医学标准的客观性,统计学标准的方法论,社会学标准的社会性和宏观性,心理学标准的个体性和主体性(能动性)。在这些合理要素中,医学标准的客观性虽然合理,但其适用范围较窄,无临床症状或病因者并不能被认定为心理健康者,因而这一‘临界’标准实际上也不具有普遍适用的价值。如此说来,有价值的‘依据’便是其他三种‘标准’(统计学标准、社会学标准和心理学标准)的合理因素。”

虽然各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探讨心理健康标准时存在分歧,但在以下几方面形成了基本的共识:

第一,心理健康标准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更是一个过程。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并非各方面都合乎标准,进行心理健康评价时,要考察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的心理状态,偶尔出现的不健康状态,并不意味着被考察者心理就一定不健康。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可分为不同的等级,是一个从健康到不健康的连续体,并且心理健康与否很难找到确切的区分界限,更可能只是程度上的差异。

第二,心理健康标准既要注重个体层面,又要注重社会层面。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并非截然对立,无法融合。若摒弃个体性谈社会适应,可能会让个体为提高“社会适应”水平而学着去钻营取巧、阿谀奉承,导致人性异化;若摒弃社会性谈个体发展,天马行空、我行我素的人也绝不是教育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因此,单纯地注重社会性或个体性都是不可取的,必须二者兼顾。既要从行为是否有利于个体发展和满足个体需要来评价,又要从行为与社会环境的一致性来考察。

第三,心理健康标准既要注重适应标准,更要注重发展标准。生存与适应是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发展则是人类追求的理想与目标。适应是个人不断调整身心,在现实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的有效的生存状态;发展则指向更高水平的适应,指向更成熟、更丰富、更健全的心理品质。适应水平通常侧重个体与环境关系现状的维持,发展水平则指向个体与环境在未来可能达到的关系状况。一个完整的心理健康标准的制定,应该既考察适应状况,又考察发展状况。从教育的社会价值及个人价值来看,更应给发展标准以更多的关注。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我国专家根据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针对我国大学生群体的年龄、文化水平、心理特征、社会角色特征,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大学生胜任学习任务、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需要的心理保证,因而也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一般来说,通过了高考的选拔,足以表明大学生的智商是正常的。衡量大学生的智力,关键是看大学生的智力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效能。大学生智力正常且充分发挥的表现是: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乐于学习,智力结构中各要素在其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都能积极协调地参与,并能正常地发挥作用。

(二)情绪稳定

情绪稳定即有稳定、积极的情绪状态,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积极的情绪多于消极情绪,一般表现为乐观开朗、充满热情、富有朝气、满怀信心,善于自得其乐,对生活充满了希望;(2)情绪稳定性好,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为既能克制约束,又能适度宣泄,不过分压抑,使情绪的表达既符合社会的要求,也符合自身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能恰如其分地表达;(3)情绪反应是由适当的情景引起的,反应的强度与引起这种情绪的情景相符合,能保持良好的心境。

(三)意志健全

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等方面。自觉性指对行动目的是否有明确的认识,尤其指能否认识到行动的社会意义,主动以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果断性是指一个人是否能够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做出决定和执行决定。自制性是指是否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坚韧性是指意志行动中能否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标。意志健全者在挫折和困难面前,能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行,既不顽固执拗、轻率鲁莽、三心二意、言行冲动,也不优柔寡断、畏缩不前、胆小怯懦、惊慌失措。

(四)人格完整

人格是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及其相应的行为模式的统一体。人格完整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即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大学生人格完整的主要标准是:(1)人格的各要素完整统一;(2)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3)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五)正确认识与悦纳自我

大学生要能够正确而全面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评价自我,既能认识和欣赏自己的优点,也能承认和接纳自己的缺点;既不放松对自我的要求,也不苛求自己;既不盲目自满,也不妄自菲薄放弃可能的发展,积极定位自我,确定自己发展的方向,自信乐观,使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达到统一。

(六)人际关系和谐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可以说过群体生活、与人交往是人类的天性,只要有人类存在的地方,就一定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人与人的交往包括认识、情感和行动三个方面:认识方面表现为互相认识和理解的程度,它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情感方面表现为彼此之间融洽性的各种不同状态,如喜爱或不喜爱、好感或恶感、妒忌或同情、共同感受和不同情调等,这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行动方面表现为在各种共同活动中是否协调一致,这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结果。大学生健康的人际关系应具有以下特点:(1)别人能了解他,他也能了解别人,通过相互交往,彼此之间有什么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应该是知道的。如果大学生生活在集体中,总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封闭起来,独来独往,别人不了解他对事物的观点和态度,就不正常了。如果大学生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对别人的痛苦和欢乐,兴趣和爱好漠不关心,也不可能与别人相处得好。(2)受到他人的悦纳,在集体中是受欢迎的,起码不被看成多余的或有害的。当然,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被所有人喜欢,获得所有人的信任,但对多数人来说,他应该是一个有益的人,他的存在应该能给集体、别人带来某种好处,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和他亲近,而希望同他疏远,他的心理就可能有某种缺陷。(3)在集体中有自己的朋友。人们在时间、空间上的结合,并不能说明他们在心理上有联系。因为有些结合可能是被动的,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彼此交往只是由于某些偶然的因素。如果人们相互交往时具有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并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并渗透喜爱、好感等情绪因素,就可能发展成为亲密的朋友。

(七)社会适应良好

能够正确地认识环境并正确处理个人和环境的关系。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能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社会现状和未来有较清晰正确的认识,思想和行动都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与社会的要求相符合,在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够对环境进行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需求与愿望,既符合新环境的要求,同时也能使自己得到充分发展。这里所讲的适应,不是被动、一味地迎合,甚至与不良风气、落后习俗同流合污,而是在认清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逃避现实,更不妄自尊大、一意孤行,与社会需要背道而驰。

(八)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应具有与年龄和角色相应的心理行为特征。一个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地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作为大学生,言行举止既不要有与自己的年龄不相符合的幼稚,逃避责任,逃避生活,甚至逃避爱情和家庭,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中,拒绝长大,也不必刻意追求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