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心理辅导
一、大学与高中的不同
辅导目标:通过结合自身,清晰地认识到从高中到大学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不适应。通过小组成员的交流,发现问题的普遍性,从而降低不适应所带来的焦虑。
课前准备:打印“高中与大学环境的不同与容易造成的适应不良”表格。
活动过程:
(1)以小组为单位填写表2-2:结合自己谈谈大学与高中有什么不同,自己容易产生哪些心理不适应。
表2-2 高中与大学环境的不同与容易造成的适应不良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并总结。
二、团体活动:松鼠搬家
辅导目标:通过辅导活动,让大学生感受到变化的压力,并从中体验不同适应的结果。
课前准备:教师对游戏的三种角色“大树”“松鼠”“樵夫”进行介绍,并对游戏规则进行讲解。在教室里腾出足够的空间,以便游戏能够顺利进行。
活动过程:
(1)参与者每三人一组,其中两人双手举起对撑搭成一个“小木屋”,另一个扮“小松鼠”,蹲在“小木屋”里。
(2)根据主持人的口令进行变化,如:
“松鼠搬家”——“小松鼠”迅速调换到其他的“小木屋”里。
“樵夫砍柴”——搭建“小木屋”的两个人分开,迅速寻找新的“樵夫”搭建新的“小木屋”。
“森林大火”——“小松鼠”可以变成“樵夫”,“樵夫”可以变成“小松鼠”。
(3)本活动是人越多越好,游戏过程中出现无家可归的“小松鼠”和没有“小松鼠”的“小木屋”均淘汰。
(4)集体分享交流活动后的感悟和受到的启示。
三、动漫:谁动了我的奶酪
(1)集体欣赏动画片《谁动了我的奶酪》(Who Moved My Cheese)。
(2)介绍动画片中的主要角色。
《谁动了我的奶酪》是个简单的寓言故事,内容揭示了人生中有关变化且寓意深长的真理。这是个有趣且能启蒙智慧的故事,主要描绘了四个住在“迷宫”里的人物,他们竭尽所能地寻找能滋养他们身心、使他们快乐的“奶酪”的过程。
这四个小人物中,有两只是老鼠,名叫“嗅嗅”和“匆匆”;其他两位则是身体大小和老鼠差不多的小人,名叫“唧唧”和“哼哼”,而且这两个小人的外形与行为和现今的人类差不多。
(3)分组讨论:四个角色分别代表了什么?奶酪、迷宫又代表了什么?从它们身上你想到了如何过好自己的大学生活?
(4)在故事里,这些人物面临突如其来的变化。最后,他们之中有一个成功地对这些变化做出适当的应变,并在迷宫的墙上写下他改变自己的心路历程及从中所得到的经验。当你看到墙上那些标语时,你就能自己找出处理变化的方法,了解了这些方法,你就不会感到太多压力,并且能够在生活或工作中得到更多的成就感(不管你怎么定义这些成就感和压力)。这部动画片所取材的原著作品适合任何年龄层,而且阅读这故事花费不到一小时的时间,但其中独特的真知灼见却能对你产生一辈子的影响和帮助。
四、讨论:让生命化蛹为蝶
一个小孩,相貌丑陋,说话口吃,而且因为疾病导致左脸局部麻痹,嘴角畸形,讲话时嘴巴总是歪向一边,还有一只耳朵失聪。
为了矫正自己的口吃,孩子模仿古代一位有名的演说家,嘴里含着小石子讲话。看着嘴巴和舌头被石子磨烂的儿子,母亲心疼地抱着他流着眼泪说:“不要练了,妈妈一辈子陪着你。”懂事的他替妈妈擦着眼泪说:“妈妈,书上说,每一只漂亮的蝴蝶,都是自己冲破束缚它的茧之后才变成的。我要做一只美丽的蝴蝶。”
后来,他能流利地讲话了。因为勤奋和善良,他中学毕业时,不仅取得了优异成绩,还获得了良好的人缘。
1993年10月,他参加总理大选。对手利用电视广告夸张他的脸部缺陷,然后写上这样的广告词:“你要这样的人来当你的总理吗?”这种带有人格侮辱的攻击招致大部分选民的愤怒和谴责。他的成长经历被人们知道后,赢得了极大的同情和尊敬,他说的“我要带领国家和人民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的竞选口号,使他以高票当选为总理,并在1997年连任,人们亲切地称他为“蝴蝶总理”。他就是加拿大第一位连任两届的总理让·克雷蒂安。
讨论:如何善待自己的缺点,甚至把它变成自己的独特性?
五、寓言: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但是,它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很可能,它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长是最重要的。
讨论:如何在与别人的比较中获得平衡?如何才能做到和而不同?
【本章思考题】
1.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对变化与适应这一主题的理解。
2.结合生活实际,阐述大学与高中的主要差异。
3.简述角色理论的基本内涵与关键概念。
4.简述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阶段论。
5.结合生活实际,阐述大学生适应的心理偏差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