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名医传记
周慎(1952—),男性,湖南省隆回县人。1970年元月上山下乡任赤脚医生,1978年3月至1982年12月就读湖南中医学院医疗系大学本科,1982年12月至1984年12月续读全国著名老中医学家欧阳锜研究员的硕士研究生,1984年12月至今一直在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工作,工作期间跟随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李孝斌主任医师从事胃病临床研究2年,经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为第二届国医大师、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刘祖贻研究员的学术继承人,跟师学习3年。现任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中医重点专科脑病科学术带头人,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务委员,内科分会、脾胃病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科专业委员会理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评议专家,湖南省中医药学会理事,湖南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其学术经验重点体现在对中医内科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和治法、方药的临床应用研究方面,主张以临床资料为立论依据,以临床疗效为检验标准,以方案方药为研究目标,辨证上重视风气痰瘀、强调脏腑相关,治疗上着眼于“杂合以治”、“以平为期”,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和学术地位。
1.博采众长,深得名师指点
周氏学医早至1965年,当时因“文化大革命”的开始而辍学在家,加之体弱多病,易生疮疖,遂随姨娘陈服民启蒙学医。陈师学自家传,为乡村医生,以中医外科和儿科、喉科见长,始随师背诵《濒湖脉学》、《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汤头歌诀》和《医学三字经》,并阅习外公陈芳园医师留传的中医手抄本。嗣后进入初中学习,当时课程简单,加之医书难觅,一有时间即抄写《嵩崖尊生》和《单方大全》,并学习外科黑膏药、软膏药的炼制方法与操作技术,全面熟悉了中医基本知识、各科证治和常用方药,为此后的中医学生涯打下了良好基础。
1969年12月初中毕业,次月即上山下乡到新化县白沙公社,鉴于周氏对中医的爱好,队领导安排为赤脚医生,使之能向队里的老药医学习采药、制药技术,并有了临诊用药的机会。当时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眩,用海蚌含珠治疗暑月泄泻,用路边黄外揉治疗急性荨麻疹,取得了较好疗效,获得当地民众的好评。
在1977年恢复高考之际,周氏以初中生资格顺利考入湖南中医学院医疗系,有幸真正步入中医学殿堂,聆听朱文峰、皮明钧、瞿岳云、李钟文、高德、周衡、李培荫、谭新华等名家教诲,系统学习了中西医基本理论和临床各科知识,并于毕业前夕以优异成绩考上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班,就读全国著名老中医欧阳锜研究员的《金匮要略》专业研究生,有幸在欧阳老指点下,对中医经典、辨证论治体系、临证思维方法、一病一结的病证结合临床研究思路有了深入的探讨,同时聆听了全国著名老中医李聪甫、刘炳凡、王明辉、邹高祈等传授金元四大家、明清八大家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从而得窥中医理论与临证之奥秘。
研究生毕业后分配至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工作,工作期间跟随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李孝斌主任医师从事胃病临床研究,负责病房医疗,主攻慢性胃炎,对从中医整体与西医微观两方面进行临床辨证,从中医证候和西医药理两方面考虑选方用药,颇多体会和建树。
1991年经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遴选为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刘祖贻研究员的学术继承人,经过3年跟师学习,根据刘老诊治脑病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以六因、六辨、七治为核心的脑病辨治体系,并以之指导临床和科研工作,取得了很好成效。
周氏经过多年的赤脚医生锻炼和5年大学本科、2年硕士研究生、3年老中医经验传承学习,拜多位名医为师,博采众家之长,为从事中医药临床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临床基础。
2.溯源求本,探索病证规律
周氏研究生毕业之后,一直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在临诊之时,不断探索中医常见病证的辨证与用药规律,最开始从文献调研资料入手,对脑血栓形成、脑萎缩、脑动脉硬化症、中风后遗症、运动神经元病、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等病进行了证治、用药及组方规律分析,如提出脑萎缩的发病机制与虚、瘀、痰、风有关,早期以肾虚血瘀为基本病机,晚期则多有痰湿、内风之变;其治疗都重视肾虚血瘀这一基本病机,主用或选加补肾填髓、活血通络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四味药是地黄、山茱萸、丹参、石菖蒲;其组方规律,64.4%使用滋肾养阴药,62.7%使用活血通络药,使用化痰、温肾、健脾、熄风药物的频率在50%~20%,而配合应用理气、疏风、清热药物的频率仅占20%以下。同时对中医脑病最常见证型——肾虚髓亏络瘀证也进行探讨,指出其病位在肾-精-髓-络-脑系统,病性为虚实夹杂,虚在肾、精、髓,实在脑络瘀滞,主要具有肾虚于下而髓亏于上,络病上及于脑,肾、精、髓、络、脑五者同病及易虚难复、易瘀难通、易入难出等病机特点。其证候学特征是精神意识异常、感觉运动异常、肾虚见症和络瘀见症。均有效地指导了临床实践。
鉴于中医主张治病必于本,而疾病的本质又是通过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分析后总结出来的,这就叫审证求因。因此周氏认为对病证的认识宜立足于临床资料,主张以病证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依据,进行病证规律的分析。已先后对中风后遗症、脑梗死气虚血瘀证、中风后肾虚髓亏络瘀证、脑动脉硬化症、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等病证都进行了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其中在中风病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共调查757例病例样本,符合肾虚髓亏络瘀证诊断者306例,占40.42%。此证候与中风原发类型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肾虚髓亏络瘀证与脑出血呈正相关( P﹤0.05),而非肾虚髓亏络瘀证呈负相关( P﹤0.05)。此证候与中风主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肾虚髓亏络瘀证与痉挛性瘫呈正相关( P﹤0.01),与口角 斜呈负相关( P﹤0.01),非肾虚髓亏络瘀证呈负相关( P﹤0.01)。此证候与中风合并病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肾虚髓亏络瘀证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呈正相关( P﹤0.05, P﹤0.01),而非肾虚髓亏络瘀证呈负相关( P﹤0.05, P﹤0.01)。同时对气虚血瘀证与肾虚髓亏络瘀证都进行了计量诊断判别分析,得出典型判别方程式,在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客观化方面进行了可喜的探索。
同时对辨证的总体规律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如导师的治学方法、辨同求异的思维方法、主症辨证法及中医症状鉴别诊断方法等,都进行过专题研究,均有相关的学术论文发表或专著出版。
3.勤于临证,以实效为目的
临床疗效是中医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的主要根源,同时也是检验中医理论的试金石。对于一种新的思维或者新的理论,也可以说只是一种假说,其存在与否,只有通过临床实践的检验,能够得到临床疗效证实的,逐步经过修正、完善,通过再验证、再修正而得以提高,使之成为真正的理论。因此周氏很重视临床实践,早年即根据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胃部,其特征是胃的黏膜出现萎缩性改变,不仅仅是胃的功能受到影响,而且已经损伤及胃的实质,这种胃黏膜病变,胃镜下可见到黏膜红白相间,以白相为主,色泽变淡,黏膜变薄,可透见黏膜下血管,或见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状改变;显微镜下可见黏膜全层炎性细胞浸润,腺体大部消失,严重者可见肠化和不典型增生,都是瘀阻胃络的具体表现,从而认为胃的实质受到损伤,主要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导致胃实质的局部络脉不通畅,因胃络不通而形成瘀血,因瘀血内阻、新血不生而引起胃实质的局部缺血、失于濡养,因胃实质失于濡养而出现萎缩性改变。提出以活血散结法作为基本治法,再根据中医辨证、西医辨病及患者主症进行加减,以期既调节全身躯体功能,又改善胃黏膜局部病变,使之更加切合病情,提高临床疗效。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2例,临床症状总有效率93.5%,胃镜总有效率82.2%,病理学检查总有效率69.3%,其疗效证实活血散结法不失为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较好方法,也验证了此病胃黏膜改变与瘀阻胃络相关的理论假说。
舒张功能不全性心衰乃由高血压、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等发展而来,先出现向心性肥大,然后左室主动舒张受损,舒张期充盈速度减慢、充盈不全和充盈阻力增大,然后导致肺循环系统瘀血,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影响右心功能时可见下肢凹陷性水肿。因此,在高血压、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等原发病与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之间,存在向心性肥大这一中间环节,在心衰水肿出现之前,存在舒张期充盈受损、血流因之运行不畅这一机转。故认为心肌肥大是心络瘀阻之明证,舒张期充盈受损、血流不畅,最后出现水肿,也是由瘀生水之明证。从而提出虚、瘀、水是其致病的主要因素,三者互为因果,而瘀血贯穿疾病始终,为其基本病机。故从虚、瘀、水立法组成丹芎通络胶囊,治疗此病80例,在心衰总有效率、心衰生活质量评分、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中医证候记分值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其疗效提示此病的发生与虚、瘀、水有一定的相关性。
周氏认为,追求临床疗效,还必须不拘一格地选择治疗方法。有的病只要一种单一的治疗方法就能够取得很好疗效,也有的病需要多因素的综合治疗方法。例如落枕,周氏通常不开中药,只需点按腕骨穴,就能够起到即时缓解症状的临床疗效。而急性脑血管病,就需要采用包含中药、西药、针灸、康复、外治法的综合治疗方法。这些都是由疾病性质决定的,也要以临床疗效作为选择的标准。
4.重视四邪,强调脏腑相关
四邪指风、气、痰、瘀,是中医对发病认识中的4种重要致病因素,周氏在辨治中非常重视风气痰瘀的作用,同时强调脏腑相互之间的关系,从中医五行和藏象学说出发,解释和分析临床症状,进行相关调节来达到治病的目的。
早在大学本科期间周氏就开始崇尚丹溪学说,曾对风气痰瘀皆致脑病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风包括外风和内风,外风多与寒、火、湿邪相兼为病,诸邪循经上壅,影响脑之功能,从而出现头痛、眩晕、神昏、痉厥、抽搐等症状。一般而言,头痛而发病较急,痛势较剧,发无休止者,多为外风之象。头痛而连项背、遇风尤剧,痉厥、抽搐而头痛肢酸、脉浮紧者,俱为风象;头痛而难忍、肢厥脉微,神昏而头痛肢厥、脉微欲绝者,均为风寒之象;头痛而痛如裂开、发热口渴,神昏而兼舌绛、夜间热甚,神昏而便秘腹胀、苔黄燥,痉厥、抽搐而高热苔黄者,均为风热(火)之象;头痛而如裹、肢困苔腻者,则为风湿之象。眩晕一般非因外邪所致,但在风邪外扰、引动内风之时,亦可出现眩晕,但必兼鼻塞、身痛等表证(见后循环缺血医案1)。内风之象,指由于风气内动,出现以眩晕、抽搐、震颤等类似风之动态症状为主的表现。中医将这种“内风”归属于肝,也称肝风内动,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由于内风常因肝阳及热盛、阴虚、血虚所化生,所以在辨别内风之象的时候,要注意确定是否为肝风内动,并注意辨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肝风内动。一般而言,眩晕而头重足轻、目胀烦躁者,多为肝阳化风;抽搐而痉厥高热、苔黄脉数者,为热极动风;眩晕、震颤而咽干烦热、舌红苔少者,为阴虚风动;眩晕、抽搐、震颤而倦怠多忘、唇甲色淡者,则为血虚生风之象。
脑病中气郁之象,指由气机郁滞或气逆于上所致的头涨、头痛、眩晕、猝倒等症状。在辨别郁象之时,着重在于确定是否属郁象,其次是辨别气郁是否已经化热。若头胀、头痛、眩晕时作时止,因情绪差而加重,且伴精神抑郁、默默寡欢等兼症,或猝倒而口噤握拳、脉沉弦者,皆为气郁之象;头胀头痛而烦怒口苦、脉弦数者,为气郁化热之象。若虽加重于烦怒之后,但有恶心苔腻、神疲、膝酸等兼症者,皆非单纯的气郁之象。
脑病中的痰象,指由痰邪上扰或蒙蔽心窍所致的眩晕、头痛、失眠、痴呆、神昏等症状。由于痰邪包括痰浊与痰热,因此在辨别痰象之时,既要着重确定是否属于痰象,又要注意辨别何种痰邪为患。一般而言,眩晕而恶心欲呕,头痛昏蒙而吐涎,失眠而头胀头重,痴呆而流涎,神昏而痰涎壅盛,若兼苔白腻者,均为痰浊上逆之象;眩晕、头痛而口苦,痴呆而骂詈时作,神昏而痰潮面赤,若兼苔黄腻者,则为痰热上扰之象。若虽兼恶心苔腻而有动则加剧、劳累即发,或伴面红烦躁、腰膝酸软、烦怒脉弦、舌质紫黯等表现者,则皆非单纯痰象。
脑病中之瘀象,指由瘀血阻滞脑络或动扰脑神或郁闭脑窍所引起的头痛、眩晕、痴呆、猝倒等症状。在辨别脑病瘀象之时,重点在于确定是否为瘀象。若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锥刺、痛处固定者,或眩晕、痴呆、猝倒而发作于外伤之后,若舌质紫黯、脉涩者,皆为瘀之象。若虽起因于外伤,且兼舌黯脉涩,但有烦怒口苦、恶心苔腻、腰膝酸软、神疲气少等兼症者,则非单纯的血瘀之象。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一脏腑的疾病没有不影响其他脏腑者,同时治疗某一脏腑的疾病也可以通过调节多个脏腑,借助其综合治疗作用来提高临床疗效。这一观点,早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在欧阳老指导下就已形成,当时的学位论文就是《从金匮证治论脏腑相关》。以上观点的应用,在医案中屡见不鲜。
5.“杂合以治”,力求“以平为期”
周氏提出中医治疗的手段是“杂合以治”,治疗的目的是要达到“以平为期”。
“杂合以治”,语出《素问·异法方宜论》,其原文为:“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其本意是指杂合砭石、毒药、灸焫、九针等不同的治疗方法,而周氏引申为既在同一个病人身上杂合内服、外敷、针灸、点穴等不同方法,又在每一种方法中杂合补虚、泻实、温寒、清热等不同治法,只要能够达到“得其所宜”,与病情相符合,就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以平为期”,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原文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其“平”,指阴阳平衡。“以平为期”,意指通过治疗达到恢复阴阳平衡,这就是中医治疗的目的。原文中“阴阳所在”4个字也要引起重视,阴阳是对寒热、虚实等许多病因病性的概括,“所在”是对表里、脏腑、经络等许多病位的概括,这就要求中医治疗疾病,要能够对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脏腑、经络等各个层面的不平衡状态,通过治疗都恢复到平衡状态,这就不是单一的治法能够达到的,只能要求“杂合以治”。
对具体疾病如何进行“杂合以治”,在以下医案中都有具体介绍。例如慢性胃炎一节,医案1是郁、热、瘀三者杂合以治;医案2是郁、痰为主,杂合湿、瘀、热;医案3是气滞与虚为主,杂合瘀、食、寒、热;医案4是脾虚为主,杂合郁、浊、瘀;医案5是脾虚肝郁为主,杂合瘀、寒、湿、热;医案6是虚寒为主,杂合瘀、热,都不是单一的治疗方法。
6.深究正误,边总结边提高
临床实践是一个持续的没有间断的长时间过程,不可能有将临床实践停止下来进行临床总结,总结完成后再继续进行临床实践的间隙,因此周氏认为只能在临床实践中进行阶段性总结,边总结边提高。这要成为一个经常性的、连续性的行为,中医水平就在这一不断进展的行为中得以整体提高。临床总结的内容,既要重视正的方面,即疗效方面的总结,又要重视误的方面,即教训方面的总结,两者并行不悖,才能更好地发挥总结的效果。
周氏在疗效方面不断总结、提高的过程,最有代表性的是中风病,早在1991~1992年,即对中风病的文献和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当时发表了4篇学术论文,总结出中风病的证治规律、用药与组方规律、分痉挛瘫痪与弛缓瘫痪的论治规律。再至1998年发表脑出血破入脑室案的病例讨论。2003~2004年通过对文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疗效观察资料的分析,又发表了5篇论文,提出中风后遗症的文献调研、用药及配伍规律,并进行中风病中医证候与合并病、与中风主症的相关分析,进行中风后遗症中医证候的计量诊断分析。随着临床实践与总结的进一步深入,还对中风主方进行了新药开发,并成功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新药临床研究批件。
在失误教训方面,也有一个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的过程。早在1988年,周氏曾经对误诊的思维根源和临床正误的方法进行了总结,提出误诊存在的原因与客观、主观因素都有关。客观上,疾病的复杂性、多变性、不典型性,是误诊出现的基础。但只有加上主观上的因素,即思维的绝对性、片面性、固定性,才直接导致了误诊。而正误方法,则宜从前治的临床效应、疾病的不同本质、病症出现的先后、症状的相互联系入手。而至1997年,则对慢性胃炎的胃镜无效病例31例进行配对分析,提出胃炎的胃镜疗效与胃黏膜病变本身、治疗方案、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因此认为重视以上因素,是提高慢性胃炎的胃镜有效率、减少无效病例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