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诊断原则
尽管临床上少枝胶质细胞瘤通常必须进行CT 和MRI扫描,但确定诊断必须通过病理。因此,外科手术(切除或活检)通常是确诊的必需手段。
1.CT
①等密度或稍高密度病灶,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不清。②弯曲条带状或壳状钙化,为其特征性表现(占70%~90%)(图2-1)。③肿瘤周围无或可见轻度水肿带。④占位效应轻微。⑤邻近颅骨骨质吸收变薄:常见于邻近大脑半球表面的少枝胶质细胞瘤。
图2-1 CT
左侧额叶少枝胶质细胞瘤(箭头显示其特征性钙化)
2.MRI
相比CT扫描,MRI具有组织结构的高分辨率和全扫描层面成像的明显优势。①肿瘤呈长T 1、长T 2信号,即在T 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区,在T 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区,信号不均匀,可呈蜂窝状(部分学者认为是该肿瘤的MRI特征)。②钙化灶只有当面积较大时,才能显示,在T 1及T 2加权像上均呈低或无信号区。③T 2加权图像对于肿瘤对脑实质的侵入程度判断更为敏感。④肿瘤周围水肿带及占位效应均较轻或无。⑤间变少枝胶质细胞瘤(Ⅲ级)相比少枝胶质细胞瘤(Ⅱ级),肿瘤周围局灶性水肿及强化更为常见,但在临床中有时很难加以鉴别(图2-2)。
从预后的角度出发,有人建议从影像学和病理特征方面将少枝胶质细胞瘤分为两类:低级别和高级别(表2-1)。
图2-2 MRI
A.左侧额叶少枝胶质细胞瘤冠状位T 2加权像(皮质及胼胝体受累);B.相应的增强T 1加权像显示肿瘤无明显强化;C.右侧额叶间变少枝胶质细胞瘤T 1加权像,显示中线受压;D.相应的增强T 1加权像显示肿瘤内部边缘强化,囊性改变
表2-1 低级别和高级别少枝胶质细胞瘤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