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监测概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监测项目设计与实施

一、监测项目设计原则
一项监测项目实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发挥作用,要达到这个目的,关键在于设计是否科学以及实施是否有效,所以在监测项目的设计时就要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
设计高质量的监测项目首先要遵循科学的客观规律,不仅仅只考虑监测病种本身的发生、传播和分布规律,还要考虑监测项目管理和运行中涉及的资源调度、人力管理、信息传播、决策管理以及风险沟通等领域的客观规律,要尽量减少人为的、主观的因素。
2.实用性原则
监测项目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将信息运用到实际防控工作中去,所以在设计之初必须要了解当前实际防控工作中急需什么样的信息,接着考虑以何种方式收集信息,怎样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监测项目设计时必须以满足实际的防控信息需求为核心。
3.可操作性原则
监测项目设计时还要考虑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要保证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各环节的方式、方法是否具备可操作性,尤其要重点保证数据收集方法的可操作性,避免产生不切实际的数据收集要求,导致监测项目难以实施。
二、监测项目的设计
设计对于一个监测项目能否正常运行并实现其预期目标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完整的监测项目设计有以下几个步骤:确定监测需求和目的;制定病例定义和分类;确定监测内容;确定监测项目框架;确定资料来源和报告方式;制定数据分析方案;确定监测信息分发和使用机制;确定监测项目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经费预算;监测项目启动和运行保障等。监测项目的设计一般由监测组织管理机构负责,必要时可邀请政府部门、社会、公众等参与项目的讨论和设计,以提高项目实施的可操作性。
(一) 确定监测需求和目的
设计监测项目首先要明确监测需求,开展需求调查,即要了解实际问题的发生程度,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范围和严重程度等。掌握现有的社会环境,包括政府、公共卫生机构、大众对特定疾病及健康问题的关注重视程度;预防控制措施的实施现状;预期的控制目标和医疗卫生服务等。
根据监测需求进一步确定监测目的,监测目的根据监测需求的不同而不同,一个监测项目中监测目的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定量描述或估计疾病的发病规模、分布特征和传播范围,如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
2.对疾病流行趋势的预测、预报和预警,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早期识别流行和暴发,如麻疹监测、霍乱监测等。
3.确定高危人群,预测疾病流行,估计卫生服务需求,如艾滋病哨点监测、性病监测、肺结核监测等。
4.开展病原学、血清学及相关危险因素监测,了解病原微生物型别、毒力、耐药性等情况的变异以及人群免疫水平的变化,如霍乱弧菌的耐药性、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流脑的流行菌群的变迁、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等。
5.通过对媒介生物的季节消长、密度分布及病毒携带率等监测,了解疾病的长期变化趋势和自然史,如疟疾、登革热、乙脑等虫媒传播疾病的媒介监测。
6.对已消灭(消除)或正在消灭(消除)的传染病,监测其疾病或病原的传播是否阻断,如AFP(急性弛缓性麻痹)监测。
7.发现新的公共卫生问题,如流感病原学监测。
每一个特定的监测项目在建立前,必须对监测需求和目的有清晰和针对性的界定,同时还要反复衡量监测信息获得的难度、经费、人力投入和数据质量,考虑监测项目能否兼顾不同层次公共卫生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需要。一般情况下,监测目的和需求越多,变量越丰富,则监测项目可接受性越差,数据收集的难度越大,同时成本也就越高。
(二) 制定病例定义和分类
根据监测病种的特点和监测目的,制定出适宜的监测病例定义。监测病例定义不同于临床诊断标准,在实际工作中,随着防控形势的变化,同一病种、不同时期的监测病例定义可能会有所不同。监测病例定义是监测项目的基本工具,也是保障监测资料质量最重要的控制措施之一。由于参与监测项目的人涉及多个系统和部门,监测病例首先要简单、明了、易操作,还要有统一的定义或判定标准,有利于监测信息的汇总和分析,保证病例报告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同时要考虑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监测病例的分类包括实验室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是指病人具备了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特征,实验室检测结果也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如病原学证据、免疫学证据、形态学证据等。临床诊断病例是指病例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依据采用一定的逻辑相关性判断,但没有病原学证据的支持。疑似病例是具有一定的临床表现和体征,流行病学证据表明病人与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有关联。
总之,最终要采取何种监测病例定义主要取决于目前可利用的资源,包括监测项目的覆盖范围、监测人员知识水平、医疗服务情况、实验室诊断能力及该病是常见病还是少见病,以及疾病控制目标是定为有效控制还是良好控制或者是消灭(消除)等因素影响。如脊髓灰质炎,在以控制流行和暴发为目标时,其监测的病例定义是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疑似病例和诊断病例,监测的目的主要是估计流行强度、描述疾病分布和流行特征,识别暴发。当开展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行动时,监测的病例定义扩展为将所有急性起病、具有肢体迟缓性麻痹表现的病例(AFP)作为疑似病例,而确诊病例是实验室分离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病例,监测的敏感性大大提高,而特异性下降,以最大限度地发现所有可能的脊髓灰质炎病例,判断病毒的循环是否阻断,以及是否存在免疫空白或低免疫人群和地区。
(三) 确定监测内容
根据监测目的,确定监测的具体内容。如病例监测、危险因素监测、病原学监测、血清学监测等。
1.病例监测
按照病例定义要求,对符合病例定义标准的病例进行报告或主动收集。
2.危险因素监测
根据监测目的,选择与该监测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霍乱的监测,可能要进行饮用水、外环境水体、海水产品、生吃半生吃海水产品等生活习惯、苍蝇等的监测。
3.病原学监测
包括对病原体培养分离、耐药、基因分型以及同源性等监测。
4.血清学监测
确定采集血样的人群、数量、时间,以及标本储存、运送等要求,尤其要规定检测试剂、方法和实验室质控要求等内容。
(四) 确定监测项目框架
监测项目框架主要是指监测项目的类型和监测方式。是采用普遍报告还是哨点监测,如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就是普遍报告的方式,即所有法定责任报告人一旦发现符合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的传染病后,均要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疫情报告。而流感样病例监测则选择在哨点医院开展,即哨点医院的内科门急诊、儿内科门急诊、呼吸科等有关诊室开展流感样病例监测。除了明确是医院监测还是社区监测外,还要明确是全人群监测还是高危人群监测,以及是否需要建立实验室监测网络支持等。监测方式可以是被动监测也可以是主动监测,目前大部分监测都属于被动监测,这种监测方式的缺点是报告的完整性比较差,受报告人主观影响较大。主动监测大多建立在被动监测基础上,为保证报告的完整性而开展的强化监测,就是由公共卫生人员定期从监测单位收集疾病报告并督促检查报告情况,如我国目前开展的AFP监测就属于主动监测。
(五) 确定资料来源和报告方式
另外根据监测项目的类型,确定监测数据来源。如果是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监测数据来源于医疗机构,主要包括病例的临床症状,个案报告和检测结果报告等。如果是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监测数据来源于实验室,主要涉及病原体型别特征,病原体的变异,病原体循环或者发现新的病原微生物以及药敏等。如果资料来源于社区,主要包括社区人口构成、健康状况、就诊情况、生活方式等。资料来源明确后,要确定监测资料的收集方式,即数据报告方式。数据报告方式包括计算机网络直报或人工报告(邮寄报告卡、表),个案报告或汇总报告。若要通过计算机实施网络直报事先必须要有专门的网络报告系统支持,同时所有的报告单位或报告人均有条件通过专门的网络系统进行数据报告。除此,还应明确报告责任人是谁,是否进行个案调查。报告内容涉及报告卡的标准化,报告表格的统一化、格式化;报告的时间间隔和报告时限;报告频率是实时报告、日报、周报还是月报、季报或年报;数据报告流程和数据输送系统的建立,以及报告流程是逐级上报还是直接上传至系统顶端等。
(六) 制定数据分析方案
监测数据收集上来之后,要对数据进行核对、整理和分析,在监测项目设计时就要考虑如何分析这些监测数据,制定监测数据分析方案,确定数据分析指标。监测数据分析最基本的内容和指标是疾病和影响因素的三间(人、时、地)分布及其交叉、组合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检验分析,可以是自身前后的比较分析,也可以是与其他地区/人群比较,得到分析结果。同时,还要考虑信息的解释和展示方式,如使用一些统计图、表格、地图等。最重要的是对分析的结果进行解释,说明各项指标代表了何种问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使目标人群和决策者容易理解和接受。
(七) 确定监测信息分发和使用机制
监测数据经过分析后形成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分发给应该知道的人,包括行政领导、监测部门有关人员、监测点相关工作人员。所以在监测项目设计时就应该对监测信息分发和常规使用机制做出规定,既要明确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分发给哪些人员或哪些机构,原始监测数据应该向谁开放,同时还要明确监测信息传送和发布的方式和渠道、具体时间和频次等。监测信息除了向上级和决策机构报送外,还要以适当的形式向基层和数据报告人进行反馈,这样不但可以保持监测工作的可持续性,还可以提高报告人的报告意愿及报告质量。
(八) 确定监测项目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
评价是公共卫生监测项目重要的质量控制手段之一。通过评价,记录监测项目实施中取得的成绩和问题;保证监测数据质量,提高监测效率;确保监测项目的实施可达成预期目标;帮助决策者合理分配资源等。监测项目的评价内容包括监测工作的必要性、监测目的的合理性及监测是否达到预期目的、监测项目的结构和监测项目的特征以及监测项目的运行成本等方面,通过评价提出对监测项目和监测工作进行改进的意见。监测项目评价的指标很多,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逻辑框架指标体系、项目功能指标体系、项目特征指标体系。其中逻辑框架指标体系包括投入指标、过程指标、产出指标、结局指标、效应指标;系统功能指标体系包括核心功能相关指标和辅助功能相关指标,核心功能包括病例发现、登记、报告、核实、收集、分析、反馈等相关内容涉及的指标,辅助功能包括标准制定、培训、督导、经费、信息沟通等内容指标。监测项目特征指标体系包括敏感性、及时性、代表性、阳性预测值、简便性、灵活性、可接受性等。
1.敏感性(sensitivity)
是指监测项目识别公共卫生问题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监测系统报告的病例占实际病例的比例;②监测系统判断疾病或其他卫生事件暴发或流行的能力。
2.及时性(timeliness)
是指监测项目各环节间的时间间隔,衡量及时性的主要标准是这些时间间隔所造成的延误是否影响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它主要反映监测项目的信息反馈速度。
3.代表性(representativeness)
是指监测项目发现的公共卫生问题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目标人群的实际情况。缺乏代表性的监测资料可能导致决策失误和卫生资源的浪费。
4.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是指监测项目报告的病例中真正的病例所占的比例。
5.简便性(simplicity)
是指监测项目在收集资料、监测方法和运作上简便易行,即操作性强。
6.灵活性(flexibility)
是指监测项目能针对新的公共卫生问题进行及时的改变或调整。
7.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
是指监测项目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对监测工作的参与意愿,反映在工作人员能否提供有效、真实的监测数据和信息。
(九) 各部门职责和任务
在制定监测方案时要明确参与监测项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使得各部门明确自己的职责,知道如何开展监测工作,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这对监测项目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如发生疾病暴发时,应由哪一级疾控机构及其如何开展暴发调查和控制;在需要采集相关生物标本时,明确由哪个部门的具体人员承担采样任务,由谁负责样本的运送等。
(十) 经费预算
任何一项监测项目的开展,都离不开必要的经费支持。一个监测系统能顺利开展,不论是前期监测系统的建立还是后期系统的维护以及参与监测系统人员的培训、监测目标人群的配合、实验仪器设备与耗材的购置等,都必须要有充足的经费保障。经费在监测方案设计时就要进行预算,要尽可能全面的考虑监测工作的各个环节所需的经费支出以及经费的数目,为接下来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保障。经费要按照预算要求进行编报,只有合理的预算才能获得政府部门的许可,使财政部门愿意支付该监测项目经费,反之,虚假的预算则无法获得财政经费投入,从而使监测项目无法启动。经费预算包括差旅费(督导检查等出差的费用)、专用材料费(采样耗材、实验室检测试剂等)、劳务费(标本采集、数据收集等人员劳务费)、印刷费(有关监测资料如调查表印制费用)、培训费(用于参加监测工作的人员培训)等。
(十一) 监测项目启动和运行保障
监测项目启动和运行保障除了必要的经费之外,还要有行政部门的政策支持,如国家层面上的监测系统,需要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政策支持以及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牵头;省级层面上的监测系统,则需要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牵头。除此,还需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如若涉及医疗机构的还需要各医疗机构的配合。
监测项目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数据收集系统的正常运转,如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要正常运转,需要网络管理人员不断地进行系统维护,还要报告人员熟悉具体操作,数据分析人员要掌握系统相关统计图表的制作等,所以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尤其是在人员发生更换后,应及时组织培训,保障监测项目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