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骨科临床基本操
第十一章 手法复位技术 Manipulative Reduction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郑东
手法复位(manipulative reduction)是利用力学的三点固定原则和杠杆的原理,整复骨折端。在骨折复位前必须先了解外力的性质、大小、方向、局部软组织损伤程度及肌对骨折段的牵拉作用,弄清骨折移位时所经过的途径,而后选择合适的手法,将移位的骨折断端沿着原来的移位途径倒返回来,骨折就会顺利地得到复位。某些骨折用手法复位,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手法复位的时机
(一)一般伤后1~4小时局部肿胀不严重,软组织弹性较好,手法操作容易,有利于骨折复位。
(二)当患者有休克、昏迷等情况时,须待全身情况稳定后,才能作手法复位。
(三)当伤肢出现严重的肿胀或水泡时,可待肿胀减轻后,再行手法复位。
骨折手法复位方法
(一)解除疼痛
应用麻醉可以消除疼痛、解除肌痉挛。最好用局部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儿童可用全身麻醉。
(二)肌松弛位
待麻醉完成后,将患肢各关节置于肌松弛的位置,以减少肌对骨折段的牵引力,有利于复位。
(三)对准方向
将远侧骨折段对准近侧骨折段所指的方向。因近侧骨折段的位置不易改变,而远段骨折段已失去连续,故可使之移动。
(四)拔伸牵引
即加以适当的牵引力及对抗牵引力。在伤肢远端,沿其纵轴施行牵引,矫正骨折移位。牵引时,必须同时有对抗牵引,并稳定近折端。根据骨折移位情况施行不同拔伸手法,以矫正短缩移位、成角移位或旋转移位。
(五)手摸心会
在拔伸牵引后,术者参考X线片所示的移位,用两手触摸骨折部,体会骨折局部情况,以决定复位手法。
(六)返折、回旋
横骨折具有较锐的尖齿时,单靠手力牵引不易完全矫正短缩移位,可用返折手法(图11-1)。术者两拇指抵压于突出的骨折端,其余两手四指重叠环抱下陷的另一骨折端,先加大其原有成角,两拇指再用力向下挤压突出的骨折端,待两拇指感到两断端已在同一平面时,即可反使端端对正。
图11-1 返折手法
回旋手法可用于背向移位,又称背靠背的斜骨折(即两骨折面因旋转移位而反叠)。须先判定发生背向移位的旋转途径,然后施行回旋手法,循原路回旋复位(图11-2)。
图11-2 回旋手法
(七)端提、捺正
前臂骨折短缩、成角及旋转移位矫正后,要矫正背、掌侧方移位,可用端提手法(图11-3)。操作时在持续手力牵引下,术者两手拇指压住突出的远端,其余四指捏住近侧骨折端,向上端提。内、外侧方移位,可用捺正手法,使陷者复起,突者复平(图11-4)。
(八)扳正、分骨
尺、桡骨,掌骨、跖骨骨折时,骨折段因成角移位及侧方移位而互相靠拢时,术者可用两手拇指及示、中、环指,分别挤捏骨折处背侧及掌侧骨间隙,矫正成角移位及侧方移位,使靠拢的骨折端分开(图11-5)。青枝骨折仅有成角移位时,可用两手拇指压住角顶,其余四指分别扳折远近两骨折段,即可矫正(图11-6)。
图11-3 端提手法
图11-4 捺正手法
图11-5 分骨手法
图11-6 返折手法
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技术
(一)肩关节脱位Kocher法(图11-7)
患者取坐位,助手作对抗牵引,术者站于伤侧,右手握住伤肢肘部,左手握住腕部,并使伤肢屈肘90°,肩外展内旋持续牵引,再逐渐内收,最后内旋将患侧手掌搭在对侧肩部,复位过程中听到响声一般即为关节复位,复位后可用三角巾悬吊上肢,腋窝处垫棉垫,肘关节屈曲90°固定3周,固定期间须活动腕部与手指。
图11-7 右肩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
(二)肘关节脱位
多采用牵引复位法(图11-8),可单人操作,患者麻醉后取坐位,术者侧身站在患者前面,将患者患肢提起缠于腰部,术者一手握住患肢腕部牵引,另一手将尺骨鹰嘴往前下方推挤可使其复位。复位成功肘关节恢复正常活动,三点关系转为正常。复位后用石膏或夹板将肘固定于屈曲90°位。固定期间即应开始肌肉锻炼,并活动手指与腕部。
图11-8 左肘关节后脱位复位
(三)髋关节脱位
常用的方法为Allis法(图11-9),麻醉后患者仰卧于地板或低台上,患侧下肢屈髋、屈膝各90°,一助手双手固定骨盆,术者双腿夹住患肢足部后,弯腰两手抱住小腿上端,用力上提并摇动髋部,感到股骨头复位的弹响时,伸直患肢,畸形消失即表示已复位,复位后将患肢作皮肤牵引或穿丁字鞋2~3周,卧床期间作股四头肌收缩动作,2~3周后开始活动关节。
注意事项
(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骨折部位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进行早期手法复位。
(二)整复手法不能使用暴力,避免反复手法复位,导致病情加重。
(三)以骨折远侧断端对近侧断端为原则,使之对位。
(四)在保持对位条件下,予以适当固定。
图11-9 左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方法
参考文献
1.赵德伟.骨科进修医生指导手册.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唐农轩,范清宇.骨科常用诊疗技术.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3.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
4.靳建卉,王学谦.骨科临床与相关技术操作常规.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5.张英泽,潘进社.临床创伤骨科学.石家庄:河北科技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