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7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此条后贤多疑其文字有误。舒驰远说:“但无阳二字有误。如果无阳,则必寒多热少,当用附子,石膏又在所禁矣。”柯韵伯说:“本论无越婢证,亦无越婢方。不知何所取义,窃谓其二字必误也。”
但余谓此条,当在23条后,其所以见之于此者,是为后人于抄书时,将其遗漏,复又补写于此。有失其相关之意,故令后人难以作解也。
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本条上承其未尽之论,是为病人症见热多寒少。如脉不为微缓,而为微弱者,则非麻黄桂枝各半汤所宜。因脉见微而且弱,属于风热之伤阴,且不见面有热色之阳证,又当以清热散风为法,不可更发其小汗,反而有伤于阴,故示之以无阳也。
“宜桂枝二越婢一汤”者,此病之热多寒少,不可汗而须清。当与桂枝汤二分,以散其风;越婢汤一分,以清其热。是为宜与桂枝二越婢一汤为当也。
太阳病之用方,桂枝汤所治者,病为中风。麻黄汤所治者,病为伤寒。小青龙汤所治者,病为表里皆寒。大青龙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所治者,病为热多寒少。此太阳病之所治,各有所宜之方也。
按:以上四条皆论太阳病之热多寒少。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 去皮 芍药 麻黄 甘草 各十八铢 大枣 四枚, 擘 生姜 一 两三铢, 切 石膏 二十四铢, 碎, 绵裹
上七味, 以水五升, 煮麻黄一二沸, 去沫, 内诸药, 煮取二升, 去滓, 温服一升。 本云: 当裁为越婢汤, 桂枝汤, 合之饮一升, 今合为一方, 桂枝汤二分, 越婢汤一分。
此方即大青龙汤以芍药易杏仁,而其所治却有不同。大青龙汤所治者,为风多于寒而病重,欲邪从外以速散,故用杏仁以行阳。桂枝二越婢一汤所治者,为风多于寒而病轻,欲邪从内以缓消,故用芍药以行阴。
桂枝二越婢一汤,取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以散风而除热(以2∶1之量组合),即大青龙汤去杏仁加芍药,少用其方中之量。不用杏仁之调气,而用芍药以养阴,是为邪气之不盛,风热在表,不得外解之方也。
桂枝麻黄各半汤者,不得小汗之方也。桂枝二麻黄一汤者,小发其汗之方也。桂枝二越婢一汤者,清热去风之方也。三方之药量皆轻者,是为邪气之已减,量重则药过病所,故为此量少之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