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艾灸疗法的作用及其适应证
艾灸疗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疗法具有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应用历史悠久。在战国时代成书的《素问·异法方宜论》就有“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的记载。艾灸疗法应用范围广泛,病症无论寒热、虚实、阴阳、表里均可施灸,治疗效果好,易学易用,成本低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灸处温暖舒适,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艾灸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与保健中,具有以下作用。
一、温经散寒,行气通络
气血的运行,遇寒则凝,得温则散,故一切气血凝涩、经络痹阻的疾病,均可用艾灸来温经通络、散寒除痹,达到治疗目的。
二、扶阳固脱,升阳举陷
阳气虚弱不固,轻者下陷,重者虚脱。艾叶性属纯阳,火本属阳,两阳相加,可益气温阳,升阳举陷,扶阳固脱。临床上阳气虚脱、气虚下陷等病症均可以用艾灸疗法来治疗。
三、泄热拔毒,消瘀散结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艾灸治疗痈肿的记载,《备急千金要方》中进一步指出灸法具有宣泄脏腑实热的作用,说明热症用灸并非是禁忌。《医学入门》指出:“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而且在《医宗金鉴》中亦认为艾灸能开结拔毒,所以,“热症可灸”具有理论与临床依据。气血遇寒,凝涩为瘀。艾灸能温阳行气,气行则瘀散,血得温则行,故艾灸能消瘀散结。
四、防病保健,延年益寿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学术思想,艾灸除了治疗作用外,还具有预防疾病、保健延年的功效。《黄帝内经》中提出“犬所啮之处灸三壮,即以犬伤法灸之”,《针灸大成》中也认为艾灸能预防中风,《扁鹊心书》则明确提出,人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等穴,能延年益寿,民间亦有“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之说。现代研究也表明,艾灸确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从而达到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的功效,可见艾灸具有预防疾病的功效。
艾灸热刺激是一种非特异性刺激,通过激发体内固有的调节系统(即经气系统)功能,使失调、紊乱的生理生化过程恢复正常。因此艾灸作用并不是艾灸刺激直接产生,而是通过体内介导的固有调节系统所产生,这就决定了艾灸作用是调节作用,并具有以下特点。
一、双向调节
艾灸的双向调节特点是指艾灸穴位能产生兴奋或抑制的双重效应。当适宜的艾灸刺激作用于机体,其效应总是使偏离正常生理状态的生理生化功能朝着正常生理状态方向发展转化,使紊乱的功能恢复正常。即在机体功能状态低下时,艾灸可使之增强;功能状态亢进时又可使之降低,但对正常生理功能无明显影响。艾灸的双向调节特点,是艾灸疗法无毒副反应的根本原因。
二、整体调节
艾灸的整体调节特点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艾灸穴位可在不同水平上同时对多个器官、系统功能产生影响,如针刺麻醉,在产生针刺镇痛效应时,同时增强机体相关调节功能,减少术中对生理功能的干扰,又调节免疫,促进术后恢复;二是指艾灸对某一器官功能的调节作用,是通过该器官所属系统甚至全身各系统功能的综合调节而实现的,如艾灸通过调整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张力,分别调整胃肠动力、调整胃酸分泌、保护胃肠黏膜等,从而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艾灸对机体各系统、各器官功能几乎均能发挥多环节、多水平、多途径的综合调节作用。艾灸的整体调节特点是艾灸具有广泛适应证的基本原因。
三、品质调节
艾灸的品质调节特点是指艾灸具有提高体内各调节系统品质(调节系统品质是量度调节系统调节能力大小的一个参量),增强自身调节能力以维持各生理生化参量稳定的作用。
机体内存在着一系列维持内环境各生理生化参量相对稳定的复杂调节系统,主要是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系统。能对各种影响内环境稳定的干扰作出主动的调节反应以维持内环境稳定。艾灸正是通过激发或诱导体内这些调节系统,调动体内固有的调节潜力,提高其调节品质,增强其调节能力,从而产生双向调节效应、整体调节效应和自限调节效应,使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恢复正常。从艾灸刺激到艾灸效应,两者不是直接联系,其中艾灸效应由体内各种调节系统介导。
艾灸的这一品质调节作用揭示了艾灸对偏离正常态的紊乱生理功能呈现双向调节效应,而对正常态生理功能无明显影响这一现象的深层次答案:即艾灸对正常态生理功能无影响,并不是对正常态机体功能无作用。无论对机体正常态或病理态,艾灸都提高了体内调节系统的调节品质,增强了调节能力,但对不同机体状态表现不同。对病理态呈现双向调节作用(治病作用),而对正常态呈现防病保健作用,表现为对随后受到的干扰因素(致病因素)引起的机体功能紊乱偏离度显著减少。经常艾灸足三里穴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防病能力就是艾灸品质调节作用的体现。艾灸的品质调节作用是艾灸防病保健作用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临床意义,是一块待开垦的新领域。
四、自限调节
艾灸的自限性调节特点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艾灸的调节能力与针刺疗法一样,都是有限度的,只能在生理调节范围内发挥作用;一是指艾灸的调节能力必须依赖于有关组织结构的完整与潜在的功能储备。因为艾灸治病的机制是通过激发或诱导机体内源性调节系统的功能,使失调、紊乱的生理生化过程恢复正常,这在本质上就是生理调节,这就决定了艾灸作用具有以上的自限性。如针刺麻醉中的镇痛不全,这是针刺镇痛的固有“本性”。又如对某些功能衰竭或组织结构发生不可逆损害,或某些物质缺乏的患者,艾灸就难以奏效。了解艾灸调节的自限性,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艾灸的适应证与合理应用艾灸疗法,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艾灸疗法是用艾叶制成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经气所过,主治所及”,因此艾灸对寒证、热证、表证、里证、虚证与实证均有效。
一、寒湿入体,灸优于针
寒邪收引,湿性凝滞,寒湿为邪,经络闭阻,而艾灸疗法深具温经通络、祛湿散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寒凝湿滞、经络痹阻引起的各种病症。在治疗上,由于寒湿引起的病症中应以艾灸疗法为主,取其“以阳制阴”之意,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二、阳虚病症,灸贵于针
艾叶为纯阳之品,性温通经络;艾火温热,可直达经络,补虚起陷。因此,对于以阳虚为主的病症,用艾灸治疗能温补阳气、升阳举陷,使火气助元气,以达助阳治病之功。
三、瘀血阻络,灸之所宜
寒邪凝涩,血运不畅成瘀,或气滞血瘀、血虚成瘀等,阻滞经络。艾灸能温经通阳,温运气血,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散,故治疗瘀血阻络,艾灸能化瘀通络,取其“温通”效应。
四、气阴不足,亦可用灸
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认为热证用灸,乃“从治”之意,之所以用于阴虚证的治疗,是因灸有补阳之功效,而“阳生则阴长”也。气虚、阴虚者,用灸法以热补气,使脾胃气盛,运化正常,则气阴得补,此为“以阳化阴”之意,故气阴亏虚之证亦可用灸。
五、热毒之证,亦可灸之
历代有不少医家提出热证禁灸的观点,如汉代张仲景指出热证灸治可引起不良后果,并告诫人们无论是阳盛的热证或是阴虚的热证,均不可用灸法。清代医家王孟英还提出了“灸可攻阴”之说,把灸法用于热证,视为畏途。近代艾灸教材也有把热证定为禁灸之列,有些人甚至认为“用之则犹如火上添油,热势更炽”。然而,通考《黄帝内经》全文,并无“发热不能用灸”的条文与字样,却有“热病二十九灸”之说;又《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认为“火郁发之”,灸法可以使血脉扩张,血流加速,腠理宣通,从而达到“火郁发之”,散热退热与祛邪外出的目的;明代龚居中在其《红炉点雪》一书中,更是明确指出灸法用于寒热虚实诸证,无往不利。因此,艾灸疗法并非是“以火济火”,而恰恰是“热能行热”。故火热之症,亦可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