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急性心功能衰竭病因学及临床分类
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一般指急性起病或需紧急治疗处理的心功能不全或衰竭。“acute”代表心衰发病起病的速度,而非严重程度,可以是新发的,也可以是慢性心衰基础上加重恶化。从病因上分主要如下:
1.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患者常有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病史。
2.急性心肌坏死和/或损伤 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如急性心肌梗死或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伴机械性并发症、右心室梗死;②急性重症心肌炎;③围产期心肌病;④药物所致的心肌损伤与坏死,如抗肿瘤药物和毒物等。
3.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 ①急性瓣膜大量反流和/或原有瓣膜反流加重,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所致的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穿孔、二尖瓣腱索和/或乳头肌断裂、瓣膜撕裂(如外伤性主动脉瓣撕裂)以及人工瓣膜的急性损害等;②高血压危象;③重度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狭窄;④主动脉夹层;⑤心包压塞;⑥急性舒张性左心衰竭,多见于老年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⑦应激性心肌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经历重大感情打击或应激事件后,心功能严重抑制,可表现为心源性休克,心电图可以出现似急性心肌梗死的ST段改变,冠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心室造影或超声检查可见心尖部室壁瘤形成,表现出典型的“墨鱼篓”征。患者心肌酶可以增高。室壁运动异常可以完全恢复,预后相对较好。
目前在临床中最常见的引起急性心衰的常见诱因和/或并发症如下:①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缺血);②重度高血压;③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④感染;⑤肺栓塞;⑥肾功能衰竭;⑦对药物治疗或饮食控制的依从性不良(容量管理的不恰当)。在诊断急性心力衰竭后,应尽快明确和去除导致急性心力衰竭的诱因。
近来有学者提出了“非心源性急性心力衰竭”的概念,主要包括①高心排血量综合征,见于感染性休克;②严重肾脏疾病(心肾综合征);③严重肺动脉高压。
心力衰竭一般分为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的衰竭。舒张功能衰竭日益被重视,临床上具有明显心力衰竭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正常或LVEF≥45%者,称之为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normal ejection fraction,HFNEF),又称为射血分数保存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或舒张性心力衰竭。HFPEF并非一种特异性的诊断或综合征。它是由多种病(排除非心源性因素)引起的一组症候群。HFPEF一般等同于舒张性心力衰竭。这种情况在临床实践中绝非少见。流行病学研究显示20%~60%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有HFPEF,且多发生在老年、女性、有高血压、房颤、糖尿病的人群。在老年女性中最常见,老年女性化对舒张功能的影响更加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