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设计中的民族元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一花一世界——民族服饰款式造型篇

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大地上,每一种款式如同一朵花,走进少数民族人们生活的地区,就如同走进了一个百花园。在这片百花园里,我们撷取了几朵千百年来都依然盛开怒放的花儿,它们五彩缤纷,争奇斗艳,分别向人们展现了它们各自永恒的魅力。“一花一世界”,我们这一章节里的每一朵“花”,都会给人们带来一个与现代时尚完全不同的感官世界,除了享受视觉上的美感外,还能了解到其中的历史变迁、民俗事象,以此来增强我们对民族服饰的认识和理解。

1.斜襟衣、对襟衣

“襟”是指衣服的开启交合的地方。《释名·释衣服》:“襟,禁也。交于前,所以禁御风寒也。”衣襟线处于人体胸腹前的纵向位置,襟线相交的方式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服装款式。典型的有斜襟(包括大襟)、对襟。

斜襟衣在许多民族中都常用,衣襟线自颌下斜向腋下。襟线右斜的称“右衽”,襟线左斜的称为“左衽”。右衽即衣襟向右掩叠交叉。传说上古时代的黄帝、尧、舜的服装襟形为右衽,唐诗中也有“麻衣右衽皆汉民”的描写。斜襟衣大多领型为交领,领形为长条形,与衣襟相连。领线旁多镶有宽阔的缘边,并常常装饰襕边花纹。交领斜襟的服装历史上使用很广,周秦冠服多为此领式,此后历代沿袭,几乎所有的公服、襕袍、外衫、小衫、宽衫、罗衫、皂衣、中衣等服装都采用这种样式(图1-1)。如今,依然有很多少数民族服饰沿用斜襟交领的样式(图1-2、图1-3)。大襟亦为斜襟,《清稗类钞·服饰类》:“俗以右手为大手,因名右襟为大襟。”其造型特点是衣襟开在右边,左边前衣片门襟向右侧掩盖底襟,偏位作弧线或折线处理,纽扣通常配用盘花扣、葡萄扣、按扣等,沿襟线大多饰有宽阔的装饰图案。传统汉族服装多以大襟为造型特征(图1-4)。后来一直到清代、民国时期,这种大襟右衽的形式依然是汉族服装的基本特征,较多用于马褂、长褂、坎肩、长衫、长袍、旗袍等服装。旗袍在这里需要着重提出,旗袍是由满族妇女旗装长袍演变而来。其原始形制为圆领、大襟右衽、宽腰身,下摆四面开叉。辛亥革命后,旗袍形制有了很大改变,宽松腰身变为紧腰身,袍长也改短,下摆开叉长短不一,但唯独大襟右衽的基本造型还是没有改变,它是20世纪中国女性最为普遍的一种服装,一直到近现代,旗袍作为典型传统民族服装的地位始终没有动摇过。

图1-1 商朝斜襟冠服

图1-2 苗族妇女的斜襟交领衣(贵州台江地区 刘天勇摄)

图1-3 贵州苗族妇女的斜襟交领衣(贵州施洞地区 刘天勇摄)

图1-4 汉族妇女大襟上衣(清末)

除了汉族以外,许多少数民族都穿大襟右衽衣,有蒙、藏、彝、壮、满、普米、土、达斡尔、仫佬、侗、瑶、苗、白、哈尼、土家、羌、撒拉、毛南、鄂温克、景颇、锡伯、裕固、德昂、回、鄂伦春、赫哲、傣、傈僳、畲、高山、拉祜、水、东乡、纳西等三十四个少数民族的部分支系穿大襟式的衣服(图1-5-1~图1-5-5)。

图1-5-1 侗族传统大襟衣(贵州宰岑地区 鲁汉摄)

图1-5-2 摩梭人姑娘身着传统的大襟衫(云南泸沽湖地区 邓楠摄)

图1-5-3 黔西苗族服饰大多以大襟衫为主(贵州毕节地区 刘天勇摄)

图1-5-4 藏族女子的传统大襟衣(杨海勤摄)

图1-5-5 纳西族姑娘身着传统的大襟衣(云南丽江地区 鲁汉摄)

对襟衣也是民族服装中常见的一种款式,其衣襟线在人体正面的中心线位置,前衣襟面左右衣片对齐,不重叠,无叠门,用纽扣或带子系结,是一种对称型的衣襟。穿着很方便。穿此类款式衣服的民族有汉、苗、彝、基诺、壮、布依、白、撒拉、京、纳西、高山、佤、黎、侗、壮、珞巴、瑶、哈尼、土、仡佬、土家、毛南、畲、水、东乡、景颇、柯尔克孜、保安、阿昌、回、傣、哈萨克、佤、仫佬三十四个民族的部分支系。(图1-6-1~图1-6-3)

图1-6-1 苗族传统对襟衣(黔东南卡寨 刘天勇摄)

图1-6-2 苗族传统对襟衣(榕江平永 刘天勇摄)

图1-6-3 彝族传统对襟衣(刘天勇摄)

不管斜襟衣还是对襟衣,都有盛装和常装之分。盛装是用于盛大节日活动和嫁娶时候穿戴的服饰,装饰隆重而繁复,故色彩艳丽、配饰繁多、雍容华贵。常装是平日劳作时候的家常服饰,方便而简单,色彩一般较朴素、深暗,装饰很少。与盛装相比,常装远不如一件装饰过的盛装能给人以强烈的遵循传统的印象。苗族服饰种类繁多,但上衣基本形制为斜襟或对襟,笔者通过参加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老屯乡苗族传统节日亲身感受到了传统的斜襟款式在该民族的地位和影响力。

田野调查之一:贵州省台江县老屯乡苗家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服饰千姿百态、绚丽多彩,大约有一百多种服饰。由于苗族人们大多居住在山区,至今服饰的形制保持得比较完好。2004年春,我与同伴两人赴黔东南苗族地区进行了一次服饰文化调查。4月30日,我们在台江县一大早就看到很多人提着鸡、挑着菜,每个人脸上都喜气洋洋的,一打听是要去附近的老屯乡过节,能赶上苗家人过节,这让我们有些喜出望外,老屯乡是一个在地图上也找不到的村寨,确定它作为调查地区还真是有偶然性。我们知道,要想看到苗族服饰最原始的形态,必须到远离城市的村寨里去寻找。老屯乡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部,是苗族人口聚居地之一。境内山高谷深,河沟纵横,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是典型的“远、边、山、穷”乡,也因为此,民风才会比经济发达的地区保存得更完好。

我们跟随当地老乡,上了一辆小面包车,车子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向前行驶,路边秀美的景色不时地从车窗闪过,我们一路饱览美景,很快就来到了老屯乡,刚走进村口,急着寻找当地苗族服饰的我们沿路拐进了路边一户苗家,屋里屋外几个着常装的妇女正在忙,她们身上穿的衣服是当地苗族的传统款式,大襟右衽,色彩朴素,没有装饰。见我们来,热情地招呼我们吃“姊妹饭”,这是一种用黄、红、白几色糯米蒸制出来的米饭,彩色的是用树叶熬成的,吃到嘴里黏黏的,极其香甜。原来,我们恰逢当地苗族隆重的节日——“姊妹节”,关于“姊妹节”有这么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清水江畔的几个苗族姑娘邀约去野外开垦荒地,获得丰收,个个因喜悦而不舍得离开,但一晃几年后,她们都成了大姑娘却没找到如意郎君,于是她们想了个办法:用山上“岛良”树的黄花蒸煮成彩色糯米饭,传扬出去,说是吃了这种糯米饭,可防蚊虫叮咬。于是招来了成群后生,一起吃姊妹饭。姑娘们在彩色糯米饭里放上一些叶物,暗示情意。不久,姑娘都找到了可心的小伙子。这个方式传下来,就形成了“姊妹节”吃“姊妹饭”的习俗。“姊妹节”这一天里四方的亲戚朋友都会赶来凑凑热闹,参加踩鼓、跳芦笙、赛马、游方等传统活动,各家也会拿出传统佳肴,自酿的米酒,五彩姊妹饭,盛情款待远方来赶节的朋友客人。主人告诉我们,“姊妹节”(每年农历的三月十五)还是苗族男女谈情说爱的盛会,未婚的姑娘们在这几天要以最隆重的方式装扮自己,她们要换下平日的常装,穿上装饰得相当繁复、精致的盛装来参加各种活动。苗族男女青年还会成双成对尽情对唱情歌,用歌声传情,用舞蹈助兴。“月儿圆圆亮堂堂,说声爱哥口难张,明晨送哥姊妹饭,妹的心思饭里藏……”这首苗族情歌正是“姊妹节”青年男女倾诉爱情的真实写照。

主人家最小的女儿刚满十八岁,是一个胖胖的女孩,相貌平平,因为读过书的缘故,待人接物落落大方。午饭过后,一家人便围着她打扮起来。一个多小时的装扮,女孩的姐姐作为助手始终全程忙活,我们有幸参观了女孩着盛装的全过程:装扮先从头部进行,女孩的长发(加入自己平时剪下来的长发)由姐姐帮忙被束在头顶,挽成一个高高的发髻,再围绕前额部紧紧缠上一圈红色的织花带,系结于脑后。接下来是穿裙子,老屯的百褶裙略长过膝,裙身分为三段,中间段较长,约30厘米,裙腰部分与最下端裙摆部分都大约长15厘米,整条百褶裙呈黑紫色,只是在裙子最下段镶有一紫色细条状装饰。腰部系好裙子后随即穿上衣。上衣非常沉重,是由女孩的母亲和姐姐一起抬过来,女孩穿上后,我们发现沉重的秘密就在于衣身上布满了刺绣和银片,装饰极其繁复。这还不算,母亲还给女孩胸前戴上了三层银项圈,而后,母亲踩在一个小木凳上,在女儿头上那块织花带外围系上一条缀满银泡的饰带,姐姐递来银簪、银梳、银插花,一一戴好后,最后在头顶安插上一个宽约30厘米,高约35厘米的大银冠,整个过程花了一个多小时,看得我们眼花缭乱,啧啧称奇,这不,我们眼前出现了一位美女,在银光闪闪的环佩中灿烂地绽放着,布满红色刺绣图案的苗衣中裹出了一位超凡脱俗的少女,让人简直无法与刚才在饭桌上的那位女孩联系起来。

走近仔细观看,她身着这件刺绣精美、缀满银饰的沉重上衣是最具特色的部分,上衣的基本款式为斜襟、交领、右衽、宽大筒袖,从刺绣装饰的整体布局来看,基本保持了服装原有的分割关系及外轮廓形态,刺绣装饰主要集中在衣领、胸襟、肩及衣袖。衣领与胸襟部分在结构上就是相连的一个整体,刺绣图案顺沿着整个衣领及胸襟的边缘部分进行装饰,宽大的衣袖与衣肩的结合处有一个长方形图案装饰,衣袖外侧还装饰了两块面积不同的绣片,两块绣片之间还间隔几何纹样的花带。刺绣在衣袖这部分的面积大而厚重,有意识地强调了衣袖的宽大和向两侧扩展的特征。银饰在遵循服装传统结构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和夸张了其传统造型特征:盛装上衣的衣袖口、肩部前后襟结合处、衣领处等重要结构点上,装饰着较醒目的银泡(一种极薄的,表面凸起的圆形银饰);前襟和后背是银饰装饰的重点,左前襟上右高左低整齐排列的三排银片,银泡以及下摆垂钓的银片,充分显示了这套服装在造型上的不对称关系和倾斜效果;衣袖外侧两块袖腰花位置略靠下,且与衣袖底色形成极强的明度对比,也夸大了服装低肩、宽袖的特征(图1-7、图1-8)。

图1-7 银饰的装饰在遵循服装传统结构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和夸张了其传统造型特征(贵州老屯乡 刘天勇摄)

图1-8 苗族姑娘后背的装饰(贵州老屯乡 刘天勇摄)

盛装之下的她抿着嘴含蓄而庄重地微笑着,缓缓走向早已热闹非凡的芦笙场,与前来参加“姊妹节”的其他盛装姑娘们一起汇入场中,场中心有两位表情严肃的苗族妇女手执鼓槌,正有节奏地敲击着一面红色的木鼓,盛装的姑娘们绕鼓围成一个大圆圈旋转舞蹈,她们微笑着踏着节奏,跟随鼓点变换舞步,周围的人群在外层也围成第二个同心圆,芦笙场上鼓声点点,热闹非凡。这里仿佛一个引力强大的场,统一的节奏,整齐如一的步伐,闪闪的银冠银衣,红色鲜艳的衣袖花纹都在此汇集,让每一个盛装的舞蹈者以及我们这些观众都充满激情地融入其中,直至酣畅淋漓(图1-9)……

图1-9 “姊妹节”上盛装的苗族姑娘们(贵州台江地区 刘天勇摄)

“中国民族服饰之所以能历经几百年而保持传统,虽经时代变迁、文化传承,其独特的款式大体不变,其因素固然很多,但重要的原因之一,则是依仗了纷繁的传统民间节日的凝聚和传延。”戴平.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434.从古至今,盛装总是出现在苗族人的古老节日、婚嫁仪式中,它作为民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存在和传承。苗族的常装和盛装款式在装饰的不同情况下,产生了视觉上乃至心理上强烈的震撼力,也就是盛装繁复的装饰更大程度地强调了传统造型形式,在特殊场合更能体现民族传统仪式的庄重性和权威性。如此看来,老屯乡苗族女子由于着力展示其传统服装,通过强调装饰,而增加了盛装所包含的传统要素,并且以各种方式突出了这些要素。比如,大量使用的刺绣和银饰在盛装上表现了一种显著的夸张意向,通过面积、色彩及质感对比,强调了这套服装典型的传统造型特征。如此隆重的传统款式在该民族传统的节日里更加增强了一个民族的传统气氛,在这里,刺绣和银饰的装饰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装饰的出现突破了服装原型的意境空间,使人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传达,也为单薄的视觉提供更多情趣与想象。从设计的角度来看,也是民族风格的强烈体现。

总的来说,盛装与常装的不同就是在服装的结构处,添加刺绣纹样,或饰以银片,添加的装饰并未使服装造型改变,即使去掉装饰也不影响识别,反而强化了结构,强调了传统,捕获了视觉,理解这种设计形式,对现代服装设计的装饰变化有着很好的参考意义。

大襟衣、对襟衣这种款式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并且在几十个民族中广泛流传至今,属于我国民族服装的基本款,也具备代表性。目前国内甚至国际的T型台上,在民族风格的时装展示中,经常能见到大襟衣、对襟衣的影子,但作为民族元素之一,它已经被注入了现代设计理念,幻化为时尚霓裳。

2.花样百褶裙

百褶裙在我国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了,据汉代伶玄《赵飞燕外传》书载:西汉汉成帝时期,宫人赵飞燕被立为皇后。有一次,她穿着一条云英紫裙,与成帝同游太液池,在鼓乐声中翩翩起舞的时候,忽然一阵大风吹来,飞燕扬袖曰:“仙乎,仙乎”,裙子好像燕子一样被吹了起来,汉成帝忙命侍从拉住她的裙子,裙子被拉出许多皱纹,成帝反而觉得有皱纹的裙子比原来没有皱纹时更好看。于是,这种有皱纹的裙子开始迅速流行,宫女们都把裙子折叠出许多皱纹后再穿出来,并把这种裙子称为“留仙裙”,也就是现代人称的“百褶裙”。明清时期百褶裙非常流行,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青布短衫搭配百褶裙就是当时青年女子最流行的服饰。现代百褶裙是一种褶裥多而密的裙子,每个裥距在2~4厘米之间,少则数百褶,多则上千褶,实际上百褶是虚数,形容多。

民间传统百褶裙有很多种,有蜡染百褶裙(图1-10)、绣花百褶裙(图1-11)、素色百褶裙等。百褶裙不仅汉族人喜欢穿,我国南方很多少数民族对百褶裙更是情有独钟,如苗族、侗族、纳西族、彝族、傈僳族、布依族、仡佬族等(图1-12-1、图1-12-2、图1-13)。四川凉山州傈僳族百褶裙的来历,相传是仿自雨伞。传说有个青年猎手有一次套住了一只狐狸,原来是天神的女儿变的。他俩结了婚。可是狐女只有狐皮,一直找不到一件合心的衣裳,一天狐女悄悄上山,想找件满意的衣裳。猎人回家不见了妻子,急忙带伞冒雨上山寻找,找到妻子后,他把伞骨拉掉,把伞衣给妻子当裙子穿上。这伞裙就是傈僳族女子喜欢的百褶裙。相似的传说(以伞为裙)在云南彝族中也有。苗族妇女更是喜欢穿装饰有漂亮花纹的百褶裙,苗歌里有唱道“榜留去游方,穿的花花衣,围的花花裙,花衣合身材,褶裙密又匀。”关于她们的百褶裙也有一段传说,古时苗山的一个洞子里住着一个猴子精,时常到苗寨抢漂亮姑娘,后来姑娘得仙人指点逃了出来,走出森林时,衣裤皆破,无奈只好用带着的一把伞的伞衣来遮蔽身体,后来被其他姑娘们仿制成了百褶裙。苗族中有一支系,妇女的百褶裙长度不及膝盖,有的书中据其着衣特点称“短裙苗”,清代《百苗图》中就有对这种超短百褶裙的描绘。笔者考察过其中一种着超短裙的苗族,当地女子以穿着多层极短的百褶裙为美,盛装出场时,能多达六十层。层层叠叠的百褶裙裹在腰间,形成高高翘起的花朵一般的造型,让人惊叹不已。

图1-10 贵州蜡染百褶裙(刘天勇摄)

图1-11 绣花百褶裙展开图(贵州黄平地区 刘天勇摄)

图1-12-1 贵州老马寨西族女子百褶裙(刘天勇摄)

图1-12-2 贵州平永苗族百褶裙(刘天勇摄)

图1-13 彝族百褶裙(四川西昌 刘天勇摄)

田野调查之二:贵州省郎洞苗寨

我们在贵州采风的这些天,听房东讲,在郎洞附近的苗寨,有一个著名的短裙苗,那里的百褶裙长不及膝,是真正的超短裙,我们一听自然心向神往了,2004年5月4日,我们一大早就赶往郎洞。一路的青山绿水,直叫人心醉。下午时分来到一处四面群山环绕的村落,看到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吊脚木楼,吊脚楼层层叠叠,鳞次栉比,它们依着山势,迤逦向上展开,古老而又壮观。

一进村口,就看到几个戴着尖尖的帽子、身着蓝色短衫的妇女正在路旁地里劳作,她们没穿我们期望的超短裙,但裤脚都挽得高高的,露着两条健壮的大腿,看到我们她们很高兴的样子,我忙上前打听短裙苗,无奈语言不通,她们叽里咕噜地说着,指着村里。看来这个村寨很古老,汉语普通话在此地发挥不了作用,我开始遗憾怎么没事先学习几句苗语。我们估计应该进村里才看得到超短裙,于是与她们挥挥手继续前行。

村里静悄悄的,估计男人们都在外劳作,一路上偶尔遇到一两个小孩嬉笑打闹。我们顺着小路来到一幢破旧的吊脚楼前,两个同样戴着尖尖帽的妇女正坐在美人靠(苗族建筑里用于休息、聊天的长廊)前向我们招手,她们的热情令我们无法拒绝,但两位妇女依然不是很懂汉语,我们艰难地交流着,勉强打听出她们果然是属于“短裙苗”,在我们的请求下,她们进里屋拿出短裙给我们看,这是一条长度很短,但宽度很长的百褶裙,一时难以想象该怎么穿,穿上会是什么效果。她们穿上裙子,裙子绕着腰部围了三圈,裙边层叠并向外微微上翘伸展开,长度刚好包住臀部,前身腰部配有一片绣有精致图案的长围裙。在如此古老的山寨中,有这样“现代感”极强的服饰的确令人感叹(图1-14)。然而两位妇女很害羞,还没等我们欣赏完毕就匆匆离去,她们爬上旁边的山坡,远远看去,只看到短裙随着脚步的动作在衣摆处晃动,给沉稳色调的服饰增添了许多动感。

图1-14 穿超短百褶裙的两位苗族妇女(刘天勇摄)

好在对面坡上的阳光下,出现了一位俊俏的少女,背着一个小孩儿,正与身边一位正在绣花的妇女谈笑着,少女清纯可爱,白白的皮肤,露着怯怯的笑。我们上前搭话,她懂汉语也会说汉语,所以很快就交流起来,她告诉我们,短裙的确是她们寨子的传统服饰,现在村里平日不穿短裙,遇到重大节日活动才会隆重地穿出来。女孩叫我们稍等会儿,过了许久,我们面前出现了一位端庄美丽的少女,我们都被这种古朴独特的服饰吸引了,她头戴尖尖的帽子,上身为大襟右衽衣衫,衣衫袖较宽松,因为面料硬挺的原因,袖型向身体两侧外自然伸展开,袖口处向上翻卷出15厘米的宽度,露出里料。下着刚遮及臀部的短裙,前身腰部还配有一片绣有精致图案的长长的围裙,所以从前面看不出裸露的双腿。我们发现,原来短裙苗服饰是这样的美丽,短裙向上翘着,层层叠叠,像倒垂的盛开的花儿。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像中国传统建筑物的屋脊。走近一看,短裙是由六层百褶裙围绕腰部盘起来的,盘的层数多才出现这种效果——硬朗并向上翘起,每一层都像一层花瓣,层层叠叠地盛开着(图1-15、图1-16)。我们突然想到,刚才那两位妇女只穿了两层,层数太少,当然就翘不起来。少女告诉我们,穿短裙太费时,层数的多少决定短裙的数量,层数多的,要穿上好几条短裙,她们平时穿2~3条,正式场合着盛装出场,可以穿7~8条,多达几十层,怪不得刚才我们等待了那么久(图1-17)。

图1-15 短裙苗的服饰造型(刘天勇摄)

图1-16 短裙向上翘着,层层叠叠,像倒垂的盛开的花儿(刘天勇摄)

图1-17 短裙是由六层百褶裙围绕腰部盘起来的(刘天勇摄)

为了解服饰的结构和穿着过程,笔者也穿上了她们的服饰,感到的确很费时,首先要穿的就是这条百褶超短裙,裙腰为臀围度的1倍,可绕体两圈。女孩帮忙,绕着我的腰一层层裹起来,一边裹,一边整理下摆的造型,造型不好看还得拆掉从头再来,最后完成用布带固定系结在腰间。穿衣服并不难,衣服是传统的圆领大襟衣,滚边、铜扣。衣服盖在裙子面上,遮住了大部分,只露出边缘。然后女孩拿来一块花格纹布,叠成长条状作为腰带给我松松地围在腰间,接头处自然地插入里层。而后再在前身系上一块围裙,同样松松地系在腰间。最后整理发型,将头发全部束结在头顶后盘成一个发髻,再戴帽子,所谓“帽子”,就是用一块方形土织布绕头一周,像包粽子一样,将发髻包在里面,布的外部造型呈三角形,在头顶包出尖尖的造型,再用一根织花带绕头围打结固定,多余出的布让它自然地披在后背——这样一身打扮下来,除了脚上的鞋子,让我有种返璞归真的感觉。此刻,我拉着女孩的手站在这古老的山寨中,仿佛成了大自然的一部分……

“短裙苗”是苗族的一个支系,我们惊讶于这个民族的独特审美和超凡的想象力,能把普通的棉布材料做成肌理感极强的百褶裙,还能把一种看似简单的裙子穿出如此独特的效果,给人体重新塑型,创造了一个完全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造型。进而,从原理上来分析,百褶裙上的“褶”也就是运用了一种定型工艺手法,即用针在面料上缝,再收缩线迹形成一道道细细的褶子。通常情况下,穿着单层的百褶裙,站立时褶子是半闭或全闭状态,走动的时候,褶子会随着步伐或开或闭,形成丰富多变的视觉效果;而当穿着多层百褶裙时,会塑造出向周围扩张的造型,层数越多,显得越有厚重感和体积感。说明“褶”能将本是平面效果的面料改变成具立体肌理效果的面料,在改变面料外观的同时,还能更大程度发挥面料的可塑性。充分说明多层叠穿的超短百褶裙有裙撑一样的造型效果。各民族中有如此多样的百褶裙,除了她们具有独特的审美和受本民族文化影响(前面提到过的有各种图案纹样的百褶裙)外,跟她们能抓住“褶”的这些原理是分不开的。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大师三宅一生的成名作品中,就大量运用了这种表现形式,他充分发挥了面料的可塑性来表现一种褶皱美,成为服装史上的经典之作。

另外,短裙苗值得我们探讨的是,她们上身的衣衫长度不算太短,前后衣摆都能遮及短裙摆边,但仔细观察,衣衫底摆线不是平直的,从前后中心向两侧上方倾斜,衣衫两侧侧缝处,前后衣片各有一片三角形的分割,穿上褶裙后,衣衫两侧处下摆在褶裙往上10厘米处,给裙子留出了10厘米左右的长度,能很清楚地看到短裙的褶皱质感和造型(图1-18)。这些细节不由得让我们感叹不已,因为这样的设计方式既考虑了服装的大关系——比例美(长与短的搭配),又兼顾了服装的细节造型——三角形的分割既美观又实用。从现代审美角度来说,短裙苗的服饰造型是非常时尚而大胆的,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图1-18 衣摆处的细节处理(刘天勇摄)

综上所述,百褶裙作为民族服饰里的设计元素之一,我们对其造型原理和与相应服饰的组合搭配进行分析和探讨,能使设计师在设计时具有更多的构形选择和创意空间,具有现实的借鉴价值与应用意义。

3.开放的肚兜

肚兜在民间指一种贴身穿的内衣,面料柔软,用于遮盖前胸和肚子,主要是女子和小孩儿使用。肚兜造型大多为菱形,上端裁成平形,形成两角,上端用一根带子挂于脖子上,两侧的带子则系于后腰。肚兜上常绣有各种传统的吉祥图案纹样,趣味古朴稚拙。小孩肚兜一般绣虎,有避灾之寓,妇女肚兜一般绣白蝶穿花、鸳鸯戏莲、连生贵子等图案,反映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民间用肚兜的历史较长,明清时期更盛行,近代以来,还在中原以及陕北一带民间流行。张晓凌《中国民间美术全集·服饰卷》:“肚兜,在陕北一带服者甚众,红兜肚几乎成了陕北人服饰的象征……许多学者认为,兜肚是最古的服饰,其原始形状是蛙的肢体的自然展开……可以认为,它是女娲氏留给她的后代的第一件衣服,其作用一可保护肚脐免受风寒;二可遮盖人之羞耻,至今,关中人从生到死,一直穿戴着兜肚。”旧俗五月初五端阳节,民间多为儿童缝制“五毒肚兜”或“老虎肚兜”,以避瘟病,保安康(图1-19-1、图1-19-2)。农村又以肚兜寄托情谊,定情者常赠以肚兜,以示亲密无隙。

图1-19-1 山西老肚兜(鲁汉摄)

图1-19-2 民间五毒肚兜

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肚兜不仅仅是肚兜,其中还包蕴着丰富的内涵。据有关资料介绍,新生儿问世,我国许多地方都有给婴儿系红肚兜的民俗。一块大红的、绣有吉祥纹样的肚兜,虽然只是最简单的一块布、两根带组成的服饰形态,但是其中包含的文明因子却有许多,它意味着一种文化的传播和接受的开始(图1-20)。比如:一种造型观的传承,肚兜的服饰造型简洁、美观、大方,还能满足作为服饰的基本功能需要,加之肚兜上的吉祥图案纹样造型,这都代表着民族装饰艺术的一种样式;一种造物观的传承,经过纺、织、染、绣、缝等多种工艺做成的肚兜传给孩子的一种民族独有的造物文化,由此而使他进入一种民族文化的氛围;一种吉祥观的传承,肚兜上通常绣有“虎除五毒”“连生贵子”“凤穿牡丹”等这类吉祥纹样,是人们对于幸福、人生、自然、命运的一种诠释方式,这些观念的内涵通过肚兜这种服饰传递给孩子,当然不是说孩子在朝夕之间就可以理解和接受了的,但这是一个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过程。由此,要说明的就是,民族服饰中包蕴的文化内涵,是不能脱离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来理解的(图1-21-1、图1-21-2、图1-22、图1-23)。

图1-20 婴儿红肚兜 甘肃庆阳(鲁汉摄)

图1-21-1 甘肃庆阳刺绣肚兜(鲁汉摄)

图1-21-2 百衲肚兜(鲁汉摄)

图1-22 图案寓意吉祥的肚兜(甘肃庆阳 鲁汉摄)

图1-23 苗族清代鲤鱼跳龙门肚兜(鲁汉摄)

肚兜作为女性贴身的服饰,隐秘性是其特点,而在我国西南山区的侗族妇女们却能将肚兜(有的资料上称围兜、胸兜、胸围)大方地展现在人面前,如此开放之举,的确令人惊讶。

田野调查之三:贵州省从江县增冲侗寨

2004年5月初,我们在黔东南考察已有一周了,走访了多个苗寨,脑海里不断晃动着苗族丰富多彩的服饰,乘着兴致,我们决定南下去看看向往已久的“天下第一侗寨”——增冲侗寨。说到侗寨,一定会提到鼓楼,鼓楼是侗族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凡侗族人们聚居的地方,几乎都建有鼓楼,鼓楼在侗族人的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既是侗家集会仪事的政治中心,又是人们祭拜、休息和进行娱乐活动的场所。而增冲鼓楼是贵州省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侗家鼓楼,也是全国现存最古老的鼓楼。

我们坐了一天的车,到增冲已近22点了,下车后,一路摸黑(山路,没有路灯,伸手不见五指。)进了寨子,寨子里有星火闪烁,迎面走来几位当地人,热情地将我们迎进屋,我们一看见她们的服饰,之前的疲劳顿时消失了,侗族服饰和苗族服饰差异很大,打扮古朴素静,让人赏心悦目,由于前几天一直畅翔于纷繁复杂的苗族服饰里,眼花缭乱,如今一见到别具一格的侗族服饰,有种“别有洞天”的感觉。当晚在村长家安排夜宵并住下,虽然夜深了,人也很疲乏,但我还是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拉着几位侗族姑娘的手,细细观看她们的服饰,昏暗的灯光下,她们的衣服颜色不是很明确,但造型很清晰:有两种造型,一种是大襟右衽衣,衣袖细小,领襟和袖口处均饰有花边,下着长裤;另一种是对襟衣,不系扣,中间敞开,露出里面的绣花围兜,下着长裤。当晚我们问了几个问题,她们围着我们叽叽喳喳地说着话,可是语言的差异,我们听得云里雾里,直到第二天,我们像蝴蝶留恋花丛一样,在寨子里走访了一天,才基本了解了她们的服饰。

增冲地区地处亚热带,常年气候炎热,冬夏服饰有明显的区别。我们到当地是五月初,早晚凉快,午后较热,属于初夏季节。妇女们有的着秋装,有的已换上了夏装,这就是为什么昨晚我们看到她们有两种服饰造型的原因。

增冲侗族妇女的夏装,头上束发挽髻,插木梳,配以少许银簪或银花,戴环状银耳环。上衣为自制的亮布(一种深紫色闪光的手工布)或者普通棉布,属于对襟衣,衣襟领口处绣有五厘米宽的装饰花边带,两襟相对敞开穿,相距10厘米;胸前内系菱形围兜,就像大号的小孩肚兜,围兜色彩艳丽明快;在围兜的上方衣领处,饰有对称形的三角绣花图案(当地人叫“噶愿”,指专门刺绣的这两方三角布),刺绣纹样多为花朵的变形图案。围兜的下端拼接一块较宽的围布,占据整个围兜三分之一的面积,围布处色彩与中间胸腰处的色彩对比鲜明;通常围兜略长于衣,穿时露出衣外,在衣襟下端露出围兜的尖角。围兜上端有两根织花带,各从颈的一侧向后垂于上衣外,长及后颈下25厘米处,系在一个由S形相连接的双圆形银饰上,既起固定围兜的作用,又是上衣后背重要的装饰。衣袖细小,几乎紧贴手臂,袖口有几条彩色布边和小面积刺绣细条花边作装饰。衣身侧缝线处开叉,叉高约20厘米,侧缝处还有几段彩色丝绣包缝条,细节精致而美观。手戴银手镯,下身穿黑布长裤(盛装时为黑色百褶裙,长及膝盖处,裹绑腿)。整个打扮古朴素静,端庄又潇洒,特别是行走时,上衣线条垂沉又飘举,围兜贴体又劲摆,形成侗族女子特有的风度(图1-24~图1-26)。

图1-24 侗族女子平时衣着露出绣花胸兜(贵州增冲 刘天勇摄)

图1-25 身着色彩艳丽的围兜的侗族妇女(刘天勇摄)

图1-26 围兜露出衣外(增冲侗寨 刘天勇摄)

增冲侗族妇女的秋装,发式不变,上衣款式为大襟右衽,胸前开襟处有7厘米宽的几条彩色刺绣纹样。衣袖细小,袖口处有几条刺绣纹样装饰。上身较重要的是系在腰间的围腰,总长度与下端衣摆齐平。正前方看,围腰有四组长至下摆的皱褶,质地与上衣一致,通常为亮布,腰带很宽,约12厘米的宽度,腰带两侧各有几条绣花纹样,绕向后背系结。下身也是穿黑布长裤(盛装时亦为长及膝盖处的黑色百褶裙,裹绑腿)。整套服饰简练端庄、古色古香(图1-27)。

图1-27 秋装与夏装,肚兜主要是侗族夏装的主要组成部分(贵州增冲 鲁汉摄)

增冲侗寨山水秀丽,村寨依山傍水而建,增冲鼓楼立于增冲寨子中央,一条清澈的小溪绕寨流过,水流在寨中纵横交错,每天都有许多侗族女子在溪边梳头、洗衣、嬉戏,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民族田园风光。一天的采风下来,傍晚我们和淳朴的乡亲们一起坐在鼓楼大厅的靠背长椅上,观赏热情奔放的侗族歌蹈,听着著名的侗族大歌(是一种中外民乐罕见的“众低独高”集体演唱的歌,大歌结构严谨,有固定曲式,歌声悦耳动听),气氛非常热烈,身着漂亮服饰的侗家姑娘为我们敬上醇香的当地自酿米酒。在一阵阵甜甜的侗家祝酒歌的感染下,我们醉意朦胧,飘然若仙,完全融进这古朴的侗族历史民俗文化之中了。

与其他民族相比较而言,增冲侗族女子的肚兜既具备作为内衣的功能——遮蔽和保护胸、腹,又具备作为外衣的功能——与敞开的对襟上衣搭配而露出胸前精致的刺绣纹样以及下摆的三角造型,还体现出内外衣服饰和谐搭配的美感,同时这个肚兜作为服饰的一个组成部分,视觉上完善了整套服饰的造型,形成了侗族服饰其中一种类型的特色造型。由此,我们不能不说它取得了一举三得的效果。这里还有个细节特别值得注意:侗族女子都把颈部系肚兜的带子系结到了外衣面上,并用一个S形的银饰来连接(当地叫“银兜坠”,由一根筷子粗的圆银条盘绕而成。约一个手掌大小),虽然目的是固定围兜,而事实上更多的是美化了服饰,在不破坏整体造型的基础上,丰富了后背的视觉效果(图1-28)。一个小小的细节设计,传递出侗族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从现代服装设计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一种内衣外穿的成功典范,值得学习借鉴。

图1-28 后背的银饰起到固定肚兜的作用,也有着独特的装饰效果(刘天勇摄)

另外,就肚兜的结构来看,我国传统肚兜均为菱形,所有图案纹样都在菱形中心部分完成。增冲侗族女子的肚兜下端部分表现出了一种新颖的结构设计,即进行了巧妙的分割处理——大菱形内有小菱形,就是前面提到过的那块拼接的围布,视觉上它占据了整个肚兜三分之一的面积,并用与中间部分相比对比效果强烈的色彩,色彩丰富的图案仅集中在肚兜的上端,视觉效果强烈,呈跳跃状。此肚兜与结构简单、装饰简洁的对襟上衣相搭配,相得益彰,这也是民族审美的完美表现。更显现了侗族人们对形式美的独特理解与诠释。

此外,除贵州增冲侗寨的女子穿这种肚兜外,广西三江地区的侗族也穿类似的肚兜,其他少数民族,如云南基诺族、贵州榕江地区的苗族、广西壮族女子也有肚兜,穿着表现方式也同样有着独特的韵味(图1-29、图1-30)。

图1-29 侗族肚兜

图1-30 装饰工艺精美的肚兜,露出衣外(榕江平水区苗族女装)

4.独特的披肩

披肩是指披搭在肩、背处的服饰,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服饰。从出土文物中观察得知,早在战国时期,我国民间已有披肩的习俗。河南洛阳金村战国墓出土的铜人,肩部就搭以披肩。五代以后,披肩被制成如意头式,前后左右各饰一硕大的云头,寓“四合如意”的意思,因形得名,俗称“云肩”。敦煌莫高窟元代壁画绘有披云肩的人物形象,而那个时期,许多瓷瓶、瓷罐的颈部也常常绘有如意头云肩,说明云肩在当时非常时尚。明清时期,以及民国时期,女子的服饰也多用云肩装饰,富有人家结婚时,新娘围于颈上,拜堂时穿用,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视之如珍,代代相传。《清稗类钞·服饰》中有:“云肩,妇女敝诸肩际以为饰者……明(代)则以为妇人礼服之饰。本朝汉族新妇婚时,亦有之,尤西堂尝咏之以诗。”云肩既有装饰作用,也有实用价值,可以防止油污对衣服的损害。今天我们还能在故宫博物院见到传世的缀有云肩的清代服装。

披肩在各少数民族服饰中也很盛行,比如居住在云南丽江地区的纳西族妇女的“七星披肩”,它是纳西族妇女的服饰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是用整张黑羊皮制作的,上部缝着6厘米宽的黑呢子边。这种披肩穿在身上,只以单片覆盖在背上,既可保暖也起到背负重物时保护肩、背的作用。从后面看,两肩处用丝线绣成两个圆盘,代表日月。披肩下面依次缀着七个刺绣精美的圆盘,据说这七个圆盘象征着天上的北斗七星。整个披肩用两条宽宽的白布带子十字交叉于胸前固定(图1-31-1、图1-31-2)。居住在川滇凉山地区的彝族男女都喜欢穿“察瓦尔”,察瓦尔很大,就像一件宽大的披风,用麻和羊毛混合织成,它的用途广泛,有“昼为衣、雨为蓑、夜为被”的说法。彝族男子的察瓦尔的上端系在颈脖处,前面敞开穿着,下端吊缀着长长的穗,显得威武雄壮。还有四川西部岷江流域的羌族人喜欢穿一种羊皮坎肩,前襟敞开不系钮襻,虽然不完全属于披肩类,基本上也是披挂式的。坎肩里面是皮毛,外面是光皮板,边缘部分露出长长的皮毛,穿着时,晴天毛向内,雨天毛向外,雨水会顺着皮毛往下淌。羌族人的羊皮坎肩是民族标志性的服饰,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穿,他们自称其为“皮褂褂”(图1-32)。苗族中的许多支系的服饰少不了披肩,居住在贵州省威宁县的苗族妇女离不开披肩,她们常披一种半开领的披肩,披肩以白麻布为底,用红、白毛线织成大花抽象纹样图案,俗称“大花苗”,传说的披肩花纹是苗族南迁时的马褥子图案,其纹样表示箭,期望利箭不中,保佑苗族平安(图1-33)。而贵州南开地区的苗族披肩因其图案纹样丰富精细,俗称之“小花苗”,披肩上仅基本纹样就有三十余种,据史学界考证,苗族人为避免战祸从黄河流域和长江下游迁徙到西南山区,故土难忘,那些图案就是对家园的记忆与眷念。“小花苗”的披肩像两片很大的领盖在肩背部,穿的时候是两襟在胸前从右向左交叉,系结于腰(图1-34)。以上所有这些披肩都各有特色,接下来,跟随我们考察的脚步,去看看一个少数民族独特的披肩。

图1-31-1 穿七星披肩的纳西族妇女(云南丽江 黄圆圆摄)

图1-31-2 纳西族披肩在胸前呈十字交叉状(云南束河 刘天勇摄)

图1-32 羌族的“皮褂褂”(刘天勇摄)

图1-33 “大花苗”披肩(贵州威宁县)

图1-34 “小花苗”披肩(贵州毕节地区)

田野调查之四:贵州省黄平县重安江镇(枫香寨)

2003年8月初,我们在考察黔东南苗族侗族服饰期间,偶然打听到黄平地区有一个有待识别的少数民族,总人口不到5万人,那里的人不论男女,个个都会一点功夫,妇女们都身着像古代武士一样的“戎装”,他们自称为家,我国目前暂将其归为苗族的一支。贵州省黄平县是家人最集中、人口最多的一个县,其中重安江的枫香寨是黄平家人集中居住地之一。

8月7日,我们二人考察团来到了贵州省的重安江镇,重安江镇是一个位于清水江上游古风古貌的小城镇,这里沿河两岸是十里古峡,郁郁葱葱、茫茫苍苍的崇山峻岭,依水拔地而起,一江清波穿崖而过,几只小船优哉游哉地在那里打鱼。我们在当地一民间工艺品收藏家潘老先生的陪同下,在江边一户农家吃了一顿家风味的酸汤鱼后,就赶往枫香寨去。我们摆渡过了清水江,坐上当地乡长调派的一辆小货车,颠簸着在盘山公路上前行。下午时分,车停了下来,潘老先生引领我们顺着路边蜿蜒曲折的青石小径往山上走,不久看到前方一簇簇南竹林中冒出一缕缕淡淡的炊烟,在碧绿的竹叶间,农舍的屋顶时隐时现,潘老告诉我们,家聚居的枫香寨到了。枫香寨分上寨和下寨,我们考察的地点在下枫香寨。

下枫香寨内古树挺拔,秀竹成簇,一条清澈而涓细的小溪穿寨而过,到处有天然泉水井。全寨清一色的木结构房,风格一致,有着上百年的历史。让我们兴奋不已的是寨中的家人,有几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正在溪边洗衣、纳鞋垫。她们衣着朴素,看不出有“戎装”的痕迹。潘老告诉我们她们穿的是便装,要了解盛装服饰才全面。说罢,便用当地话与她们攀谈,她们之中一人很快带来了乡长,乡长很热情,一边吩咐身边人去找姑娘穿盛装,一边引领我们来到寨子里的一片空地上。这片空地是当地举行集会、舞蹈的地方,四周是浓密的树林,显得原始而幽静。不一会儿,一阵悦耳的沙沙声传来,声音由远及近,我们眼前一亮:四个身着家盛装服饰的少女英姿飒爽地出现在附近的小土坡上,在明媚的阳光下,她们衣着亮丽而鲜艳,走动的时候,身上佩戴的首饰还发出动听的沙沙声,此时此刻,在这个寂静、苍翠的山林里,家少女们的出现,完全可以用惊艳来形容,我们都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感官刺激(图1-35)。

图1-35 英姿飒爽的家少女(刘天勇摄)

少女们头上都戴一个红缨穗装饰的圆形帽子,帽顶有个小圆孔,圆孔中斜插着一支银簪,帽檐在脑后高高翘起,显得英武而略带俏皮。上身穿一件蓝底白花的蜡染衣,属大襟右衽传统款式,衣服的领子、袖筒及后背衣片腰身以下,是精美华丽的刺绣,胸前戴有几个纹样精美的银项圈,项圈下还缀有许多银挂饰,走动的时候,银挂饰相互撞击,发出沙沙声。同时胸前还围有一块白色围兜,围兜中心镶有一片蓝色印花的布料,腰上围有两层围腰,面上一层是蜡染纹样的,稍短,里面一层是刺绣纹样的,稍长,最里面露出百褶裙,长度在膝盖以上,小腿处裹着红色的挂红缨穗的绑腿。全身服饰的色彩感觉很丰富,实际上只有黑、蓝、白、红四种颜色,从正面看红色比较跳跃,从帽子到衣服再到裙子、绑腿,都有大面积的红色,而仅有肩部的色彩呈现出黑色,而最吸引人眼球的就在肩部,肩部的肩线如同军服肩牌一样的平直,走进一看,原来是一件从前胸一直披到后背腰以下的黑色披肩(她们后来告诉我们家人都称其为“背肩”,也可称其“贯首披肩”)。披肩由很多块方形的面料缝合组成,中间留出一个方形孔,刚好够头部穿进,准确地说,前胸中间一块方形面料如同拉长了的梯形,长约30厘米,垂到腰下,被围兜和围裙掩藏在了里面。披肩左右肩部分别有两块方形面料,还分别镶有两块长约10厘米、宽约5厘米的长条状刺绣纹样。再看后背,是由四块长方形面料缝合组成,上面是三块平行排列的面料缝合一起,中间一块面积稍大,中间一块的四条边都镶有长条状的刺绣纹样,呈现出形,三块面料的下端平排三条横条装饰纹样,连接中间这块面料的下部再缝缀着一块长及臀下的长方形面料,底摆处也镶有一块横条的刺绣纹样。远远地从后背看,黑色的披肩造型就如同一个加粗了笔画的英语字母“T”,披着这么一个大大的“T”字,让人不得不驻足惊叹(图1-36-1、图1-36-2)!

图1-36-1 背牌平面展开图(披肩)

图1-36-2 从背面看,披肩呈T字造型(刘天勇摄)

总的来说,她们的盛装服饰是由蜡染刺绣花衣、贯首披肩、围腰、肚兜带、腰带依次由里至外层层穿戴,每一件都相应地露出一部分,整体像铠甲——这的确很像之前听说的“戎装”。这样的服装穿在少女们身上,给人的感觉是妩媚但不失英武,艳丽而又端庄。

少女们叽叽喳喳地和我们说笑着,她们都读过书,懂汉语,所以我们交流得比较流畅。一位脸蛋圆圆的少女比较开朗,她和身边的乡长一同和我们聊起来。家人自称是古代传说中的射日英雄羿的后代,他们对弯弓射日及弓箭崇拜之至,至今在每家每户堂屋正前壁的神龛上祭祀着一套红白弓箭,小伙子盛装时腰上要佩戴弓箭,姑娘们头上戴的是“白箭射日”帽(圆形的红色帽顶就是太阳,银簪就是一支利箭)。当我问起她们的贯头披肩的缘由时,他们讲了一些美丽而古老的传说,大体上传说是自己的祖先曾经当过朝廷的武官,因为战绩卓著,受到皇帝的嘉奖,被赐得一身战袍。武官死前把战袍传给女儿穿,为了让后代记住皇帝的恩赐,并世代相传。因此,女儿们也就按照皇帝赐给的战袍定做了铠甲式的披肩,以示纪念祖先的战绩和历史。此外,家的这种贯头披肩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皆有着保暖和保护肩背的生理功能(图1-37)。

图1-37 家人的披肩有保暖和保护肩背的生理功能(刘天勇摄)

听罢这些远古的传说,少女们在一位身着漂亮蜡染纹样服饰的小伙子的带领下开始翩翩起舞,小伙子在前面吹着芦笙笛,笛声悠扬,几位少女跟在后面踩着相同的节奏,舞姿欢快,她们忘情地唱着跳着,披肩随着舞蹈时而起伏,展现出与静止时截然不同的另一种风采。

披在肩上的服饰,大多是从生产劳动或生活用途出发逐渐演变成的装饰品,而且至今仍保留着装饰和实用的双重功能,较之装束整齐的衣着,它往往显得更随意,更原始。而家的贯头披肩除去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的功能外,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其独特之处。

首先,外轮廓造型十分独特,如同英语字母“T”,“T”字形外轮廓造型在服装设计中通常适用于男装,因为通常男性的体型很类似“T”这个字母的形状,也就是说在外轮廓方面就体现了一种阳刚的气质。其次是披肩的结构,外形简洁的披肩是由几块长方形的面料构成,前胸中间一块比较长,一直到腰部以下,呈倒梯形状,被腰间的围裙紧紧系住,藏在了围裙里面,目的应该是固定披肩的位置,不至于被后背部分大面积的重量牵引而失去平衡。后背部分三块方形并排形成“T”字的横线,下面一块长方形形成“T”字的竖线,将“T”字分割成为四块长方形,比单一的一块面料组成更显得粗犷有力。再者,不能忽略的是,披肩的装饰纹样不像她们的衣服那样是“花衣”,而只是在每一块方形的一条边都镶上长条状的装饰纹样,背部中间一块四条边都镶有,加强了视觉的冲击力,在原本就粗犷的造型下显得更加有分量。加之家人的“白箭射日”帽、服装整体有“戎装”的感觉等,这一切,能充分说明家人在心理上和视觉上都在追求一种“英武”的效果。她们在外轮廓造型、结构线、装饰效果方面都大量利用了直线条,充溢着自然赋予人类的纯朴与英武。

家人传统服饰上体现出的这种具有特点的设计思维方式对现代服装设计来说,至今仍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5.多彩的围腰

围腰通常是指系在脖子以下的只挡住胸腹部分或者腰以下的裙片,在民间有的围腰又叫“胸兜”,“围兜”,主要为民间妇女所用。它的作用是保护衣裙的整洁,后来却具有了更多的装饰意味。围腰将女性的腰身束紧,突出了女性的曲线美。围腰的形状多为扇形(图1-38)、方形(图1-39)、菱形以及其他造型,围腰上的图案纹样丰富多样,常采用多种技法装饰。

图1-38 扇形围腰

图1-39 方形围腰(贵州安清地区)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喜欢穿戴围腰。生活在云南红河地区新平、元江一带的傣族,以其有着艳丽多彩而又独特的腰裙造型而著称,俗称为“花腰傣”。花腰傣妇女的腰部是用彩带层层束腰,将围腰与筒裙连接为一体,在腰腿部形成了层次丰富的视觉效果(图1-40)。云南省墨江地区哈尼族女性围腰色彩的变化是表明婚否的符号,未婚少女多系白色或粉红色围腰,已婚者系蓝色围腰。云南省西部哈尼族平头哈尼姑娘前腹部系一块围腰,标志未婚,系两块围腰,标志已婚。白族女子的围腰也纷繁多彩,其样式、长短、花纹图案、款式,依年龄的不同有严格的区别。一般未成年少女及已婚妇女,其围腰图案色彩较单纯,未婚处于恋爱期的少女,其围腰图案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大多绣有具有象征意义的牡丹、芍药、金鸡、凤凰、蝶采花等图案,多采用夸张、变形等表现技法,绚丽中蕴含深意。所以人们说,白族妇女的花围腰是一支爱情的乐曲。

图1-40 层层束腰的花腰傣(云南新平)

藏族女子的围腰(帮垫)是藏服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件,也非常有特色。帮垫多为长方形,由多条彩色条纹装饰。从条纹的色彩和宽窄来看,牧区女子的帮垫颜色艳丽,条纹较宽;城镇的女子戴的帮垫色彩雅淡,条纹较细(图1-41)傈僳族妇女的围腰也是整个服饰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其色彩艳丽,纹饰丰富,长方形的围腰从腰部直至小腿以下,占据了极大的面积(图1-42)。黔西南布依族的妇女们很喜欢戴围腰,根据年龄不同,围腰的长短色彩也不同。年老的妇女系长围腰,上齐脖项,下至膝盖以下,围腰为素色,胸部有绣花。年轻女子系短围腰,称之为“半截围腰”,上齐腹部,下至大腿部,围腰中央绣有各种各样的图案,有花卉虫鱼、飞鸟走兽。贵州苗族有许多支系都戴围腰,特别是在重大节庆期间,妇女盛装打扮,围腰是盛装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们的围腰造型多样,纹饰精美丰富,对盛装服饰的结构款式有着重大的造型意义(图1-43、图1-44、图1-45-1、图1-45-2)。此外,西族(一个有待识别的民族、目前归纳入苗族分支)(图1-46)、彝族、侗族(图1-47)、瑶族等少数民族的围腰也是整个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1-41 藏族牧区女子的彩条纹帮垫(四川红原 刘天勇摄)

图1-42 傈僳族妇女的长围腰(云南昆明 鲁汉摄)

图1-43 装饰精美的围腰(黔东南卡寨 刘天勇摄)

图1-44 围腰是苗族服饰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黔东南空伸地区 鲁汉摄)

图1-45-1 贵州台江苗族妇女盛装服饰中的围腰(鲁汉摄)

图1-45-2 装饰丰富的方形围腰(贵州普定地区)

图1-46 西族妇女的绣花围腰(黔东南老马寨 刘天勇摄)

图1-47 侗族围腰(黔东南宰岑 鲁汉摄)

生活在四川阿坝州的羌族女子,对围腰更是情有独钟,围腰制作工艺精美,图案丰富,色彩艳丽。

田野调查之五:四川阿坝州桃坪羌寨、萝卜寨

2003年10月3日

历史悠久的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族人主要居住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理县、汶川一带,那里山脉重重,地势陡峭,羌寨多建在高半山,故而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2003年10月,利用国庆节期间,笔者选择了三个典型的羌寨去采风,桃坪寨、黑虎寨、萝卜寨,这三个羌寨地形地貌不一,各自的民族服饰也很有特色,其中桃坪寨和萝卜寨的服饰色彩更丰富,围腰图案也更绚丽多彩。

10月3日这天清晨,我们从热闹喧嚣的成都西门车站出发,路经都江堰沿着岷江上游来到汶川,汶川有着“羌绣之乡”的美誉,也是进入阿坝州的南大门,从汶川再到桃坪羌寨一路地势都在逐渐升高,汽车沿着山势蜿蜒爬升,公路旁边的江水急促地向后流去,看到公路旁峻拔苍凉的大山,我们强烈感受到了这里独特的地形,与早晨我们在成都平原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司机告诉我们桃坪寨快到了,不一会儿,汽车停在公路旁的一座石头堆砌的碉楼旁,碉楼雄浑挺拔,屹立于寨前。据载,这里从西汉以来就是重要的隘口和军事防御要塞。可见此地在历史上地理位置就很重要。桃坪寨的整个村寨依山而建,建在陡坡上,它可以称为一座石头寨,因为所有房屋几乎全部由石块和片石建成。走进寨子,仿佛走进一个石头建筑起来的王国。“房连房”是桃坪羌寨最著名的建筑景观,整个寨子的碉房基本都是相互连接的,两座碉房共用一道石墙,使建筑群紧紧相连,俨然是坐落在群山峻岭中的古堡。

我们在石头王国里穿行着,由于这里是当地的旅游景点,身边不时走过三三两两的背包一族。当地人穿传统民族服饰的也不多,偶尔见到几个穿蓝布长衫、青布包头的老人蹲在家门前聊天。在一个碉楼前,我们遇到一个穿着艳丽服饰的羌族姑娘,她正用带着当地口音的普通话在给周围的游客们介绍羌寨情况,姑娘的服饰在灰色的石头城里显得十分耀眼,这是我们第一次亲眼目睹羌族姑娘的盛装服饰,实在比资料上的照片漂亮多了。从她胸前小牌上的文字得知她叫龙小琼,这里是她开的一家服务旅店,原来她就是中央电视台曾经介绍过的大名鼎鼎的“小龙女”——桃坪羌寨发展旅游经济的带头人。得知我们的来意,她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一边熟练地给我们介绍情况,一边叫来了她的妹妹,一个同样身着艳丽羌族服饰的姑娘。

两姐妹的服饰大同小异,头上都盖有一方绣花头帕,姐姐穿着一件黑色的立领大襟右衽长衫,长度直达脚背处,衣领、袖口处、底摆处绣有羊角状的图案,上身外套一件沿边装饰的黑色对襟坎肩,坎肩前胸绣满图案,图案的色彩和造型与长衫的图案类似,都仅以红色和黄色两种颜色装饰。腰以下围一块有精美刺绣的围腰,长度到膝盖以下。围腰的底色是蓝色,图案主要以红色、白色为主(图1-48)。妹妹也穿着一件立领大襟右衽的长衫,不过底色是蓝色,领、袖和衣摆处装饰有几条细细的花边,上身外套大襟右衽的黑色坎肩,与姐姐的坎肩完全不一样,坎肩的结构线装饰有宽约8厘米的花边,花边为黄色细条镶边,花边中间为浅蓝色底桃红色花朵。再看妹妹的围腰同样绣有精美的刺绣,仔细看,两姐妹的围腰造型和装饰手法一致,都是在围腰下摆两角处绣有红色大朵花图案,边缘有宽约5厘米的白色锁绣花边,前腹部贴有两块大花图案的绣片(龙小琼告诉我是用于装小物件的口袋,类似于我们的衣袋)。围腰用两根有挑花图案的带子系在腰后,长长地下垂至长衫下摆处,走起路来很有动感(图1-49-1、图1-49-2)。

图1-48 龙小琼的刺绣围腰(四川阿坝州桃坪寨 刘天勇摄)

图1-49-1 围腰用两根有挑花图案的带子系在腰后(四川阿坝州桃坪 刘天勇摄)

图1-49-2 围腰装饰图案主要以花卉为主(四川阿坝州桃坪 刘天勇摄)

我们注意到,围腰上的刺绣图案都是以花卉植物为主,姐妹俩各自围腰上的花卉图案虽然不完全一样,但都是夸张花瓣,缩小了花梗和叶子,使花朵造型显得异常丰满突出。关于姐妹俩服饰上的图案纹样,龙小琼告诉我们,羌是“羊”“人”二字的组合,羊是羌人生活精神的支柱,也已被神化为民族的图腾,服饰上有很多这样呈羊角卷曲状的花纹,称为“羊角纹”,另外还有一种花纹叫“羊角花”,羊角花是羌族女子最喜爱的花纹,民歌中有“天上最美羊角花,羊角开在尔玛家(尔玛是羌族人的自称)”。羊角花象征婚姻爱情,相传远古时代羌族人过着群婚式的原始生活,引怒了天神,派女神俄巴西到人间,住在高山杜鹃花(羊角花)丛中,男人投生前向女神取一只右边的羊角并系上一枝杜鹃花。女的取左边羊角系一枝杜鹃花,投生成长后,凡得到同一对羊角的男女方能结为夫妻。从此杜鹃花被羌族人称为“羊角花”,又叫爱情花、婚姻花,因此常常绣在围裙服装上(图1-50)。

图1-50 绣在围腰上的杜鹃花被羌族人称为爱情花(四川阿坝州桃坪 刘天勇摄)

当晚,我们被热情的羌族老乡们拉着跳起了“莎朗”,这是一种很古老的自娱性舞蹈,“莎朗”在羌语里是“唱起来,摇起来”的意思,由多人围着篝火边歌边舞,气氛热烈而融洽,让我们感受到了羌族人豪迈朴实的性格。

第二天,我们告别了龙小琼两姐妹,继续前行,10月6日,我们从黑虎寨出来,马不停蹄地赶往萝卜寨。萝卜寨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羌寨,有4千多年历史,它位于汶川县雁门乡境内岷江南岸高半山台地之上。当我们经过了声名远扬的雁门关,一根矗立于公路边的羌碉和一座古老的烽火台指明了进入萝卜寨的入口,入口处一块高大的花岗岩碑雕刻着“中国羌族第一寨”七个大字,我们徒步走进萝卜寨,一路都是爬山,山高地险,一位当地山民给我们当了一段导游,带领我们走近道,所谓近道,就是当地人在山坡上踩出的小路,只有双脚并排站立的宽度,最窄的地方也就一个手掌宽,小路一侧便是坡度很陡的山体。道路虽然异常险要,不过一路的风景美不胜收,越往上爬,视野越开阔,周围是连绵的群山,脚底是长长的岷江峡谷,让我们真正体会到羌族人不愧是“云朵中的民族”。不由得由衷佩服羌族人的勇敢顽强的精神。走了近15公里的山路,面前出现一大片坡度很缓的台地,台地上满是错落成群的黄泥土墙建筑,这里是一座没有碉楼羌寨,寨内巷道阡陌纵横,据介绍住着200多户人家。

寨内到处能见到穿着羌族服饰的人们在劳作,他们的服饰色彩纯度很高,多以桃红色、天蓝色、紫色为主,配以花花绿绿的绣花围裙,在阳光下十分耀眼。不过我们发现寨中大多是老人和孩子,一打听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一家带着五个孙子的老年夫妇对我们的到来非常高兴,他们拿出年轻时候的服饰,家中最大的一个孙子穿上了爷爷的服饰,大孙女穿上了奶奶的服饰,爷爷的服饰是典型的羌族男子服饰,蓝色的立领大襟右衽长衫,外套一件黑色小坎肩,腰间系一个桃红色的腰带和一个三角形的绣花腰包,整体色彩清新明快,干净利落。奶奶的服饰与之前所见到的羌族女子服饰形制一致,但装饰上略有差别:长衫和坎肩的装饰以多条装饰色彩不一的花边为主,腰下的围裙不是一块,而是面积大小不同的两块,面积小的一块在大的之上,两块围裙不只是装饰裙两角处,而是满幅都绣满了红艳艳的大朵花。依据前面的经验,估计应该是杜鹃花。花的造型和配色方式与桃坪寨龙小琼两姐妹的围腰图案类似。但眼前这块围腰由于整块都绣满图案,没有留一点空间,所以更加显得厚重纷繁,形成整体服饰的视觉中心(图1-51)。值得一提的是,围系围腰的腰带长长的由后向前系在前面,露出两根腰带头,腰带头上有长约20厘米的挑花纹样,纹样与围裙上的图案与技法都大相径庭,围裙图案显得恢宏粗犷,腰带挑花纹样显得简练秀美,再看前面提到过的爷爷服饰上的绣花腰包,腰包的里层尖角处也有一片呈三角形的挑花,腰包两端的腰带上也绣有精美的挑花,汉语说得稍好些的爷爷指着这挑花带告诉我们,羌族人很喜欢挑花,挑花经常装饰在袖口、裤脚边、腰包和腰带上,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挑花纹样叫杉树纹,羌族民间认为杉树是“树神”,能与神灵祖先沟通,因此祭祀时有在杉树枝上挂祭品的习俗。羌族的挑花图案中还有一种花叫“火盆花”,是以火塘为中心,射向四方的散点花纹。羌族火塘是神圣的角落,每家家中都有火塘“金子炉不断千年火,玉盘常点万代灯”,外来客人进入羌人家是不能跨过去的,只能绕着火塘走过。服饰上的火盆花纹象征烟火不断、人丁兴旺,世代延续。

图1-51 满绣图案的围腰(四川阿坝州萝卜寨 刘天勇摄)

爷爷的口述,让我们真真切切感悟到其中的神秘气氛。他们的服饰经历千年,围腰上的挑花、刺绣已成为古羌历史文化的积淀,每个纹样的组合和造型,既是羌文化发展演绎的折射,又是羌族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产物,蕴含了羌民族的思想观念、宗教文化与民族精神。

时值秋高气爽的季节,家家户户的房顶上都晒着金黄色的玉米,在阳光下,湛蓝的天、洁白的云、深绿色的山、金黄色的玉米、黄泥土墙和色彩缤纷的服饰,构成了一幅令人难忘的图画。当然,最难忘的不仅仅是羌寨的美景,更多的是云朵中的民族深邃的文化与精神。

从桃坪寨龙小琼姐妹俩服饰围腰中的“羊角纹”“羊角花”到萝卜寨奶奶服饰上的“杉树纹”“火盆花”等,显而易见,羌族人把自己对自然、对爱情、对宗教的理想都折射到了服饰上,让服饰有了情感,有了生命,赋予了本民族的特色。其实,羌族女子服饰上有这些包含着古老历史文化意蕴的图形,这里的意蕴并不属于服饰本身,而在于所唤醒的心情。不论是桃坪羌寨龙小琼两姐妹的羊角花围腰,还是萝卜寨奶奶年轻时候的满绣围腰,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仿佛穿了一条花裙子,由于绚丽多彩的围腰是围在长衫之上的,长衫没有作为装饰的重点,只是露出长衫的下摆部分,视觉上,围腰和露出一部分的长衫下摆形成了一个整体,显得下半身服饰更有层次感和厚重感,从而造就了服饰的视觉中心,所以,在这里围腰的运用就为服饰的款式增添了一种新的形式,加上围腰和围腰带上有寓意的图案,使它们从一开始就具有浓郁的审美情趣,成为了“有意味的形式”。

6.个性的帽子(头饰)

纵观我国各民族服饰,有一个十分特别的现象,就是重头轻脚,他们特别注重发式、包头、冠帽的装饰,看上去十分醒目。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各民族帽子形状和装饰迥异,丰富多样,个性十足,往往成为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比如维吾尔族男女老少戴四楞小花帽,哈萨克族男子多戴三叶帽,塔吉克族男子戴黑顶高筒翻皮帽,柯尔克孜人在黑小帽外再加一顶白毡帽,裕固族妇女喜戴一种喇叭形的红缨帽,回族人戴白布无沿圆帽,等等。我国南方有些民族,因天气炎热,往往跣足或穿草鞋,而对头饰、包头、笠帽之类,则刻意修饰,常常别出心裁,出奇制胜。如苗族的银帽银冠,其中牛角形银冠大的近一米高,上面还雕有许多精致的图案纹样,又大又沉重的银头饰展现出姑娘家的富有(图1-52-1、图1-52-2)。苗家姑娘们的头饰造型是不同支系的标志,连小孩的帽子也会随支系的不同而呈现不同风格(图1-53-1~图1-53-4)。生活在广西的毛南族,利用当地盛产的竹子编织成精美的花竹帽,既能遮阳,又能避雨,还是男女青年的定情之物。土家族孩子多戴一种菩萨帽,又叫“罗汉帽”,帽上从左至右钉有十八罗汉,围了半圈,正中间还缀着一尊大菩萨,据说是土家族信奉佛教的标志。哈尼族有的支系的小孩喜爱戴一种用贝壳和椰子壳装饰的竹帽,夏天戴着既美观又凉快。哈尼族一支系女子戴一顶尖头帽,帽顶高耸,饰物繁多,制作精巧,戴上这顶高高耸起的尖头帽,便标志着女孩已经成熟,可以谈情说爱了(图1-54)。此外,通过帽子或头饰体现出来较有明显区域特点的少数民族还有彝族(图1-55)、藏族(图1-56-1、图1-56-2)、侗族(图1-57)、佤族、白族(图1-58)、纳西族(图1-59)、傈僳族(图1-60)、西族(图1-61)、壮族、傣族、瑶族,等等。

图1-52-1 苗族姑娘戴高高的银冠(贵州施秉地区 刘天勇摄)

图1-52-2 苗族姑娘头上戴着牛角银冠(贵州雷山地区 刘天勇摄)

图1-53-1 苗族婴儿的帽子(贵州施秉地区 刘天勇摄)

图1-53-2 苗族姑娘头上的银造型(贵州卡寨 刘天勇摄)

图1-53-3 苗族姑娘的头帕帽造型(贵州空伸 刘天勇摄)

图1-53-4 苗族支系帽子造型(贵州 刘天勇摄)

图1-54 哈尼族女子尖头帽

图1-55 彝族(云南怒江地区 刘天勇摄)

图1-56-1 藏族妇女头饰(西藏拉萨地区 鲁汉摄)

图1-56-2 藏族姑娘头饰(四川丹巴地区 黄圆圆摄)

图1-57 侗族妇女头饰(贵州仁里 刘天勇摄)

图1-58 白族帽饰(云南大理 刘天勇摄)

图1-59 纳西族头饰(云南泸沽湖 邓楠摄)

图1-60 傈僳族(云南昆明 鲁汉摄)

图1-61 西族头帕帽(贵州老马寨 刘天勇摄)

各民族的帽子与衣服一样,也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据《蛮书校注》卷八记曰:“其蛮,丈夫一切披毡。其余衣服略与汉同,唯头囊特异耳。”彝族这一“头囊特异”的造型,至今还保持。蒙古族妇女喜欢包“袱头”,是用布或绸在头上包缠,再将头巾沿两耳垂下,左右对称。这种包头样式,形成于成吉思汗时期。当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后,下令每个人罩头巾以示颅上飘有旌旗之角。希望勇敢的民族精神永存。几百年过去了,这种头饰仍流传不衰。贵州黄平县重安江地区的家人,称自己是古代朝廷武将的后代,因而家女子有戴一种颇有古代武士遗风的红樱帽的习俗(图1-62)。生活在四川茂县黑虎寨的羌族妇女,她们的头上戴着厚厚的白色头巾,是为了纪念几百年前的一位英雄而许下的“万年孝”的承诺,这支羌人也因此被称为“白头羌”(图1-63)。

图1-62 家女子戴红樱帽(贵州重安江流域 刘天勇摄)

图1-63 头戴“万年孝”的羌族妇女(四川茂县黑虎寨 刘天勇摄)

勤劳的闽南惠安女,头饰更是独具个性,不分风雨晴晦,不论屋里屋外,她们在包头之上都戴一尖顶黄竹笠帽子,整体造型和装扮都极富传奇色彩。

田野调查之六:福建惠安县崇武镇大岞村

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汉族民间服饰中,最引人注目的就要算“惠安女”了。“封建头,文明肚,节约褂子,浪费裤”,当地这首十三字民谣诙谐地点出了惠安女的服饰特征。“封建”在过去是保守的代名词,“文明”则意味着开放,究竟是如何的“封建”,又是如何的“文明”,我们带着想了解惠安女的冲动,于2005年盛夏亲自奔赴惠安,真正走进了她们。

8月7日笔者和几个朋友一道从厦门驱车来到福建惠安县崇武,崇武是惠安县最靠海边的镇,从崇武镇再下去就是隔着一个湄洲湾的大、小岞两个渔村。其实所谓的惠安女服饰就是大、小岞妇女的服装。据称,正是由于这里自古以来被人们认定是古老弱小民族的避居之地,与外界来往极少,人们生活安详平和,民风淳朴,所以古称“安民铺”。想来惠安女与众不同的服饰传统正有赖于这里与世隔绝、相安无忧的生活空间。

到崇武的当天,我们就马不停蹄地赶到大岞村。这里直接面对金黄色的海滩,海的对面就是金门、澎湖列岛。我们将车停在离村口最近的海边,步行进入。刚进村口,我们就发现对面走来几位挑着担子的妇女,她们清一色的短衫、肥裤、蒙头巾戴黄斗笠打扮,那金澄澄的尖顶斗笠,斗笠下紧紧包裹着头部的蓝布头巾,腰间铮亮的精美银链,随着行走的节奏在阳光下一闪一闪地晃动着,把南国女性特有的身躯映衬得分外健美,这一身装束明确无误地显示着她们“惠安女”的身份。我们激动地围上前想拍照,无奈她们不约而同地拒绝了。后来遇到很多惠安女,她们不是害羞地转过身去,就是用斗笠遮住半个脸。初逢惠安女,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羞涩但不失主见。

沿着村里小路,我们来到一家小杂货店,店内女老板也身着民族服饰,可能接触外来人多,显得干练热情,在攀谈之中,她一再声称“普通话讲不好”,而我们的交流还算顺利,她不仅让我们前后左右地观赏她的服饰,还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传统便服。惠安女的上衣是右衽短衫,大多用两色布拼接而成,短痩,窄肩,下摆呈大大的弧形,两袖细窄,长度大约在肘关节下10厘米,上衣整体造型是A字形。这种半长袖的短衫大多用蓝色细棉布做成,胸襟以下的主体部分是用细直条花样或浅花花样的白棉布,胸部以上与袖管的肘部以上一般都不对称地拼接以草绿色布,细条白布的袖口处拼接一段蓝底白花花布,再细致地拼接中黄、草绿、大红三色花边,领口处也装饰着细细的花边,所有的扣袢都是以浅色布扎成的布带绕成,袢扣则是与袖口的花边相呼应的中黄、草绿、大红三粒彩色纽扣。

宽宽大大的长裤由黑色绸缎面料制成,裤脚足有一尺宽,走起路来像裙子似的不停地飘动。裤腰部拼接一段普蓝色棉布料,以一根细绳穿过并系于腰部。在裤腰之外,还配有一根宽宽的织带,织带的花色好像可以由个人自己的喜好而定,色彩很鲜艳,由于惠安女上衣过于短小,所以裤腰和腰带设计得极富装饰性,以便外露,露脐甚至成为惠安女婚嫁与否的标志。据说其他地区妇女用来滋润脸部皮肤的雪花膏在这里是专门用来揉肚皮的,民间还用这么几句顺口溜来调侃:“裤头脱脱,头顶插牛骨,腹肚黑漆漆,肚脐亲像土豆窟”——这指的便是前面提到的“文明肚”。

惠安女头上的包头巾是一整块花布,为了能将它紧紧地裹住头部,要细心地折一道边,沿前额下来包住脸颊之后,用别针别好以防松动,有的甚至钉上几颗纽扣固定,只露出眼睛、鼻子和嘴巴。爱打扮的惠安女将这些别针也用她们的刺绣工艺装饰起来,有时虽然只是在一块圆形的布底甚至一种软塑料上用彩色绒线拉上几道装饰线,但做成的装饰物如盛开的山花一样多彩。惠安女通常会用三颗、五颗、七颗缀于头巾之上,端庄秀丽而又不失大方。过去的别针是就地取材,用很大的鱼骨头插在头上作装饰,后来大的鱼骨头少了,就改用牛、羊等骨头来代替,现在大岞村的惠安女往往用数道粗铁丝弯成一个“Π”形的托架,铁丝外面用黑色丝绒线缠绕固定,其中还缠几道蓝色丝带作为装饰。缠绕后的托架宽约五厘米,弯成形后两端相距大致与妇女的头部相当,惠安女将它戴在头顶,再包上包头巾,看起来宛如发辫绕在头顶一样。裹上包头巾的头顶就呈现一个方方的外形,包头巾从上披挂下来齐齐地搭在肩头,显得十分规整好看。惠安女无论在哪里都不肯拿下这块神秘的头巾,可不能小看这块小小的包头巾,它是海边直射的阳光下不可缺少的保护性措施,既防御风沙,又避免日晒。

惠安女的斗笠也很有特色,斗笠主体色彩是明亮灿烂的纯黄色,色彩在阳光下非常鲜艳。据说她们是用黄油漆刷成,要刷上三四遍,然后用红油漆在顶部漆上四块顶端朝下的三角形。再在笠端缝上四粒绿色的塑料或绿羊毛编织的扣子,这些扣子从四个角落用四条白色带子穿进笠内,每条白带子都用各色绣花线绣成图案,非常雅致。斗笠的外面左右两边常缀着绢花,笠内还要装进几张香纸,以显风流。这顶斗笠是用当地的竹子编成的,可防雨淋、日晒,一年四季一出家门就要戴上,已成为惠安女的习惯(图1-64、图1-65)。

图1-64 惠安女的斗笠(刘天勇摄)

图1-65 福建大岞村惠安女(刘天勇摄)

大岞村的惠安女喜欢蓝底白花的包头巾,戴上金色的尖顶斗笠后,在斗笠的两边还要缀以大红、鲜绿的绢花。从女老板那里,我们知道了崇武镇上的惠安女服饰也有许多变化,大岞村与小岞村就完全不一样。小岞村的妇女,尤其是老年妇女的头饰特别富于变化,在色彩上,大岞村的妇女衣装以蓝色包头布、白色与草绿、淡蓝等冷色花布的拼接为常见,下身一般是蓝腰黑裤;而小岞村的妇女喜欢桃红、品红、大红色调的包头巾,不拼接的白布上衣配以蓝色长裤为主。同样是金色的尖顶斗笠,大岞村的妇女更喜欢在斗笠下的两根花带上加以装饰。

自古以来惠安女人生命运的重压是世所共知的,男人长期出海捕鱼,妇女居家劳作,除了家务,还要承担打石、搬运、造屋、打井等艰苦的工作。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惠安女超乎寻常的勤劳与能干,坚强的性格。我们一路上看到的惠安女,几乎都在忙碌干活,见不到一位男性。在我们眼前不断晃动的是一双双在石砌的小路上匆匆奔走的赤足,一张张被海风吹拂的黑红的面孔,一顶顶在灰色水泥房屋群中闪动的金黄斗笠。我们还注意到,那些看起来灿烂如节日盛装的惠安服饰,并不是一种刻意打扮,而只是劳动中的常服便装。即使在飞扬的灰尘中埋头劳作的惠安女,也不忘在黄斗笠帽檐之下的发髻旁缀上一朵朵灿烂的花朵。她们这种执着的不加掩饰的对美的追求与肩负的生活重担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也形成了一种感人的独特的美(图1-65)。

我们走到大岞村的尽头,来到海边,看到那一件件在海浪间飘动的花布衣衫与娇小的身躯,在这个不起眼的闽南小村庄中,却显得那么鲜明、壮美,富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气度与活力,这种感觉久久地在我们心中回旋……

惠安女头部的装饰在我国各民族中不算最复杂的,但的确称得上独具特色和个性。惠安女的头巾从头部自然下垂,呈“A”字形披落在胸前及后背,遮掩了上身短衫的二分之一还多的面积,头巾从下颌部固定,以别针或者纽扣作为固定的工具,但非常强调装饰效果,别针一般都装饰得像花朵,而纽扣则像衣服纽扣一样,从上至下等距离排列,给人形成头巾与服饰连为一体的错觉,可以说头巾在这里很自然地成为了上装的一部分,和谐而统一。再看戴上尖顶斗笠的惠安女,尖顶斗笠的出现增加了服饰的个性色彩,视觉上,明黄色的斗笠平直地处于头部最高处,从色彩到造型都十分吸引人的眼球,黄斗笠加上花头巾组成了花俏艳丽的头部形象,即使你的视线从上到下完整地扫描全身后最终还是会定格在头部,这点与其他民族是完全不同的,别的民族大多用装饰繁复、琳琅满目的头饰或帽子来吸引人的眼球,而惠安女的帽子(加以花头巾)却用这种最简洁的形式语言来抓住人的视线,又不失与整体服饰和谐统一的关系。

纵观各民族传统服饰,还有很多典型的款式造型值得探讨和分析,由于时间关系,笔者在此仅仅分析了六种类型:斜襟衣、对襟衣;百褶裙;肚兜;披肩;围腰;帽子。每一种类型笔者都有亲自考察的详细记录,并分析其蕴含的设计元素,对现代服装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