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陶瓷工业的恢复与发展
1949~1978年为我国陶瓷工业的恢复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在医治战争给经济带来的巨大创伤中,面临群众生活必需品有和无的矛盾,为此对陶瓷业采取了以产定销、国家财政补贴生产、计划分配的方针和以发展日用陶瓷生产为主的工作。企业所有制向集体和国营经济体制发展。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业成本,满足国内需求,发展出口,其生产方式从手工逐步过渡到半机械化、机械化。这一期间,我国的日用陶瓷产品主要是以满足国内人民生活需要的内销为主。最初的出口外销日用陶瓷贸易是靠我国丰富的原料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以单件商品结构为主和少量配套茶餐具构成的低、中档产品。1957年,以广东潮州产地为主的日用陶瓷出口,首先供应香港地区的市场,进而景德镇、唐山两大产区陶瓷通过香港转口到东南亚、中东和欧洲市场。
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主管日用陶瓷业生产的轻工业部和地方政府,对传统陶瓷工业和艺术进行了一系列的恢复与发展工作。轻工业部把组织陶瓷业恢复与发展工作的重点分别放在了南方的景德镇产区和北方的唐山产区,并以这两个产区的生产带动南北方陶瓷产区的发展。
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日用陶瓷为主体的中国现代陶瓷产区数量扩大,形成了江西景德镇、河北唐山与邯郸、广东佛山、潮州枫溪、山东淄博、湖南醴陵、江苏宜兴和福建德化8大产区。50年代初期,我国出口瓷换汇排在世界陶瓷生产国出口瓷第19位,到80年代上升到第6位。80年代初,我国日用陶瓷年产量已达30亿件,相当于世界陶瓷产量100亿件的三分之一。陶瓷生产扩大出口,换取外汇,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出口的主要产品为南方高温硬质瓷和北方软质瓷的餐具、咖啡具等。
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的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和电瓷生产企业就分别划归轻工业、建材工业和机械工业系统,分别隶属于相应的主管部门,从而形成了各具特点的较为完整、独立的陶瓷工业体系的三大主流行业。这三大行业的发展与成长过程可以作为我国现代陶瓷工业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
直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基础工业建设薄弱,我国陶瓷生产用的原料、辅料和窑具等还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和标准化生产,陶瓷机械和窑炉装备的制造尚附属于各行业,工业陶瓷生产也比较分散,且规模不大,还没有形成大的独立产业。企业各自走向了“大而全”、“小而全”,从原辅料粗加工开始直至烧成的生产机制,这种自给自足“一条龙”式的生产结构模式,造成了企业技术和生产管理负担过重,制约了陶瓷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的提高。这种状况在1979年以后的陶瓷工业的飞速发展阶段才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
本节对1949~1978年间我国陶瓷工业中的三大主流行业—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和电工陶瓷的工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其中对日用陶瓷行业则更是分产区加以详述。
一、日用陶瓷工业的恢复与发展
1.景德镇产区
1949年以后,江西,尤其是景德镇的陶瓷生产很快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在短短的十年间,先后成立了建国瓷厂、人民瓷厂、艺术瓷厂、红星瓷厂、红旗瓷厂、为民瓷厂、东风瓷厂、光明瓷厂、景兴瓷厂、宇宙瓷厂共十大国营日用瓷厂,生产电瓷的华电瓷厂、高压电瓷厂,生产建筑卫生瓷的建筑瓷厂,生产艺术瓷、陈设瓷的雕塑瓷厂、高级美术瓷厂等,使景德镇的陶瓷由小作坊为主的生产方式走向了大规模、企业化的生产道路。
20世纪60~70年代,景德镇的陶瓷生产企业得到大规模的技术改造。首先,把大部分柴窑改造为煤烧倒焰窑,又逐步改造为煤烧、烧重油、烧气的隧道窑、辊道窑。原料、成形、施釉等生产工序由手工生产为主向机械化生产过渡,从机械化的压坯机到全自动旋压机、等静压成形机。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新建了华风、玉风、“4369”等现代化高档日用瓷生产线。景德镇的日用陶瓷年出口换汇总额超过l亿美元,内销瓷也大幅度增长。景德镇建筑陶瓷厂生产的“三角”牌釉面砖在全国成了畅销品。景德镇生产的日用瓷多次在全国陶瓷质量评比会上夺魁,获奖产品独占全国的半壁江山,有的还在世界上频频获奖。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陶瓷工业体系,生产的陶瓷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国外,景德镇的陶业又一次走向辉煌,重新奠定了景德镇中国瓷都的地位。
1960年冬,景德镇市政府按照中央政府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陶瓷系统精简了1万名职工,并进行了企业调整和产品生产布局,明确建国瓷厂以颜色釉为重点,人民瓷厂以青花瓷为重点,艺术瓷厂以高、中级粉彩瓷为重点,陶瓷彩绘合作瓷厂以普通粉彩瓷为重点,红旗瓷厂以釉下彩瓷为重点,光明瓷厂、陶瓷合作工厂以青花玲珑瓷为重点,红星瓷厂、宇宙瓷厂以出口盘、杯、碟类瓷为重点,东风瓷厂以壶类产品为重点,为民瓷厂以出口杯碟、咖啡具瓷为重点,新华瓷厂以碗类、少数民族用瓷为重点,景兴瓷厂以内销日用瓷为重点,雕塑瓷厂专门生产雕塑瓷,华电瓷厂专门生产电瓷及配件,建新瓷厂重点研究和生产高档瓷,建筑瓷厂(现景陶瓷厂)以生产建筑卫生陶瓷为主。此后,多数瓷厂都抽调了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人建立了试验组,承担本厂新产品器型、花面设计试制和生产高档礼品瓷、展览瓷、国家用瓷、大城市宾馆饭店用瓷等任务。
1964年9月,江西省瓷业公司成立,同时撤销市陶瓷工业局,并将省内主要瓷土矿划归公司统一管理。不久又成立了市技术改造指挥部。1965年,技术改造投资达593万元,为1978年以前投资最多的一年。1965年,全市技术革新蓬勃发展,革新项目达349项,创出的新品种、新花面达140多个。日用瓷产量为17402万件。
十年“文革”使景德镇的瓷业受到严重破坏,但仍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有建成隧道窑18条,其中烧煤16条,烧油2条;建设了抚州高岭瓷土矿和柳家湾瓷石矿,改造了星庐瓷土矿;引进了一些国外先进设备;改造陶瓷工业生产厂房;为华风瓷厂和焦化煤气厂立项进行了一些前期工作。
到1978年,景德镇的日用瓷产量达到27432万件,接近1957年的历史最高水平,盈利1027万元。
2.唐山和邯郸产区
1948年底,唐山最大的瓷厂德盛窑业公司的股东已全部离去,企业瘫痪,在军管会的大力扶持下,到1949年6月,出产瓷器20t、耐火砖400t,创历史最高水平。
1949年1月,在陶瓷工会协助下,创办了唐山第一家地方国营裕丰瓷厂。
到1955年,原有25户私营企业得到改造,原有的47个自然厂合并为29个地方国营和公私合营企业,全市陶瓷行业已有国有企业3户,公私合营企业8户,总产值已占本市陶瓷行业总产值的71.08%,职工人数占全行业的72.71%,国有经济成分占据了主导地位。
1956年4月,唐山陶瓷工业公司成立,企业管理显著加强。与1951年的产量相比,1957年,日用细瓷产量增长194.5%,陶管产量增长为147%,理化瓷产量增长近50倍,电瓷产量增长101%,耐酸瓷产量增长3倍以上。日用细瓷一级品率由1952年的60%提高到80%。1956年日用瓷开始出口,1954年釉面砖和卫生瓷开始出口。
1958年成立陶瓷工业局,1962年改为市直属陶瓷公司,1965年改为河北省陶瓷公司,邯郸为分公司,1971年邯郸分出,又恢复为唐山陶瓷工业公司。
1958年1月1日,唐山陶瓷研究所成立,1966年发展成为国家重点陶瓷科技单位之一。通过对大同砂石等原料的研究利用,研究成功白玉瓷,开发了雕金、喷彩装饰,制出了花纸、金水等。到1976年,先后完成科研课题62项,设计新器型44种,研制了玉兰瓷,与唐山第一瓷厂共同研制了换代的骨灰瓷,参与了省立项的古代定窑、邢窑的研究与恢复,研制成功了瓷用颜料和金水。
1976年的大地震,唐山陶瓷工业几乎全部摧毁,但坚强的唐山陶瓷人在一个月后即恢复了生产,一年后生产达震前水平,三年后创出历史最高水平。
唐山的陶瓷机械制造业对于我国的陶瓷装备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53年,唐山24家铁工厂公私合营,组建了唐山市建新机器厂。1958年,唐山市建新机器厂更名为唐山陶瓷建筑机械厂,成为以生产陶瓷机械的专业工厂。1964年划归原轻工业部领导,产品仍以陶瓷机械制造为主。1966年收归国有企业,定名为唐山轻工业机械厂。后经两次扩充改造,工艺装备水平、技术开发能力、管理水平和资产规模均位居国内同行业前列,年生产能力达到5300t,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唐山生产的陶瓷机械在国内占据重要位置。
邯郸产区主要聚集在峰峰矿区的彭城镇和义井镇一带,以传统的磁州窑产品最具代表性。1945年彭城解放,政府即扶持陶瓷业恢复生产。1946年,彭城西岳家窑建立了工业制造所,开始了细瓷的研制,生产出了罗汉碗和筒子壶等产品。1954年,叶麟趾、叶麟祥在此做出了较白的细瓷。从此,彭城陶瓷走向振兴,并把义井、磁县、马头、曲周、衡水、大名等地的陶瓷生产带动起来。1954年,建成了细瓷车间,后来成为邯郸第一瓷厂。1955年2月,研究所生产出70余种仿宋瓷出口。1956年邯郸陶瓷公司成立。1957年,彭城仿宋瓷在德国莱比锡参展获奖。1959年,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陈万里和陶瓷专家梅健鹰前来调查彭城陶瓷和指导工作。1960年细瓷大量出口,已有50万件进入国际市场。
1978年10月,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了中国磁州窑展览。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磁州窑》陶瓷画册。美国印第安纳州那不勒斯博物馆举办了磁州窑国际讨论会和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四国收藏磁州窑作品展览。我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中国磁州窑》邮票6枚。
3.广东产区
1949~1978年的30年间,广东陶瓷走向了工业化生产,建立起了包括管理、科研、教育以及专业厂(如原料、瓷泥、泥釉、颜料、花纸、陶瓷机械等),形成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和以佛山石湾、潮安枫溪、大埔高陂、饶平及湛江为中心的陶瓷产区。
1952年后,大量的手工业作坊和手工业户、农户(农村的亦瓷亦农户)改造合并成公私合营工厂和生产合作社。1954年,大埔办起了广东第一个国营瓷厂—高陂机械瓷厂(后更名为赤山瓷厂),随后又兴建了国营黄塘瓷厂、华侨瓷厂,至1956年,大埔有三家国营瓷厂和26个瓷业生产社,从业人数11780人,成为广东日用瓷生产的主要生产基地。
1956年,大埔、潮安、石湾、饶平等主要产区成立手工业联社,对陶瓷企业进行管理并建立了陶瓷收购站,各县的陶瓷则由县日杂公司收购,形成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购销关系。1957年,全省日用陶瓷总产量38917万件,其中出口7598万件,全省陶瓷工业总产值1712万元,出口金额137.26万美元。
1958~1965年,大埔瓷区兴建了平原瓷厂、陶瓷原料厂、彩瓷工艺厂;潮州产区整合成立了潮安瓷一厂、瓷二厂、瓷三厂、美术瓷厂,兴建了华侨瓷厂、瓷四厂、潮安彩瓷厂、工业陶厂等;石湾产区兴建了石湾美术陶瓷厂,石湾日用一厂、二厂、三厂、化陶厂、耐酸陶瓷厂等。1958~1959年,潮安、大埔和石湾相继成立了陶瓷公司(或工业局)和陶瓷工业研究所。到1965年,全省陶瓷重点企业发展到70家,职工人数12860人,陶瓷总产量3.14亿件,工业总产值2477.76万元,出口8560.15万件,出口金额216万美元。
1966~1978年,各产区主要通过外贸贷款及自筹资金进行厂房扩建及窑炉的建设、推广滚压成形。以隧道窑为龙头、滚压成形与链式干燥配套使成形、烧成走向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生产。全省建成隧道窑65座,增添了原料加工和成形设备。“文革”期间,广东陶瓷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有较大的发展,而成为中国陶瓷重要的组成部分。
1974年,广东省陶瓷工业公司成立,主管广东陶瓷的生产。
1978年,潮安瓷三厂、廉江红星瓷厂、大埔瓷厂、电白瓷厂成为省高档次的骨干企业,红星瓷厂、电白瓷厂列入原轻工业部的20个重点企业之一。潮安瓷三厂“飞燕”牌、红星瓷厂“红亭”牌、电白瓷厂“胜利鼎杯”商标获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陶瓷进入了高档成套瓷的生产行列。1978年8月,石湾产区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块彩釉砖。广东陶瓷总产量6.01亿件,工业总产值1.35亿元,出口1.88亿件,出口金额2435万美元。广东占全国年产日用陶瓷1亿件以上13个产区中的5席,陶瓷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16%~17%、陶瓷总产量占全国的24%~25%。广东陶瓷的总产值、产量,出口多年来均居全国第一,陶瓷产品门类之多,品种之全,更为全国之冠。
4.山东产区
1948年3月,人民政府接管山东省模范窑业厂,建立第一个国营陶瓷企业,恢复细瓷、电瓷及耐火材料的生产。人民政府共扶持淄博地区404户窑厂、作坊,并恢复了生产。
1949年10月,在淄博市的淄博工矿特区专员公署设实业科,管理陶瓷行业。1956年1月淄博市窑业公司成立。1958年8月淄博市陶瓷工业局建立。1972年10月淄博市陶瓷工业公司成立。
从1949年开始,相继成立了淄川县益民窑厂、博山建华、市府建博、工新、大建、泰华、华成、大生等10处公营窑厂,1952年陆续改组为地方国营淄川窑厂和博山窑业总厂。1950年,烟台新生合记瓷厂实行公私合营,后改为地方国营,更名山东烟台瓷厂。1952年,博山鼎丰窑厂实行公私合营。
1957年10月,山年省手工业管理局投资,组建了临沂泉庄陶瓷厂(临沂瓷厂)。淄博逐步建立起博山陶瓷厂、淄川陶瓷厂、淄博工业陶瓷厂、福山陶瓷厂以及烟台瓷厂。至此,山东陶瓷工业由分散的、作坊式生产走向集中的工业化生产。
20世纪50年代,投资兴建了一批专业厂和科研教育机构。1954年,建成淄博第一个日用细瓷专厂—淄博瓷厂,随后陆续建成淄博市硅酸盐研究所、淄博电瓷厂、威海瓷厂、淄博卫生瓷厂、淄博美术陶瓷厂、淄博陶土矿、淄博陶瓷工业学校和博山陶瓷厂细瓷车间等。
1957年,山东日用陶瓷年产量15576万件,比1952年增长2.4倍,其中,淄博和临沂的产量所占份额最多。工业陶瓷年产量26000t,增长215.64%。产品除能生产一般日用陶瓷、低压电瓷和陶管外,还可生产各种细瓷、高压电瓷、耐酸陶瓷、卫生陶瓷等250余种产品。日用细瓷和美术陶瓷打入国际市场。
20世纪60~70年代,枣庄市新建枣庄陶瓷一厂、二厂、四厂、陶瓷研究所。淄博市新建了张店陶瓷厂、淄博陶瓷机械厂、淄博洪山陶瓷厂、淄博无线电瓷件厂等市属企业,并发展了60多处乡镇企业。潍坊、德州、惠民、泰安、济宁等地也新建了陶瓷企业。1971年,建立山东工业陶瓷研究所,后更名为国家建材局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1976年,博山煤灰砖厂成为省内第一个特种陶瓷专业生产厂,1982年更名为淄博特种陶瓷厂。
1963年,博山陶瓷厂建成了国内第一条日用陶瓷煤烧隧道窑,1964年又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日用陶瓷链式干燥机。1965年4月,原轻工业部在博山召开全国陶瓷生产技术经验交流会向全国推广。1964年,淄川陶瓷厂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大缸成形机,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966年建立济南瓷用花纸厂,花纸供应全省及省外陶瓷企业。1974年,山东省第一座快速自动烧成6m3梭式窑在淄博市硅酸盐研究所建成。
至1978年,原料处理工序采用了颚式破碎机、轮碾机、雷蒙机、球磨机、滤泥机、真空练泥机。成形和干燥工序采用了滚压成形机、离心注浆机、压力注浆机、立式链式烘干机。首次采用聚四氟乙烯作为滚压成形机的滚头材料。采用蒸压石膏制作模型为国内首创。烟台瓷厂、淄博瓷厂还将成形、干燥、修坯、施釉各道工序组成一条生产联动线,研制出一些联动设备,如自动投泥、自动吸坯脱模等,形成了自动生产线。
1978年,全省日用陶瓷和工业陶瓷的总产量分别为25821万件和94569t,比1949年增长12.96倍和88.47倍。实现工业总产值(不变价)14000万元,比1949年增长69倍。
5.湖南醴陵产区
1949年,醴陵日用瓷产量1799万件。1951年10月,醴陵试制成功瓷用黄金水,结束了由长期依赖从国外进口的局面。
1952年,石门口的20多名制陶工人与私营陶厂组成陶器生产合作社。1956年,改造为“石门口陶器供销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名为“醴陵县陶器厂”,转产日用陶和工业陶。1955年,在道姑岭的张、钟、许、凌四家自救联营组的基础上合并为“陶器生产合作社”。1956年,公私合营改造后更名为“道姑岭陶器生产合作社”。1965年,更名为“醴陵县红旗耐火耐酸陶器厂”,生产日用陶、工业陶和耐火材料等产品。这两厂在兴旺时有职工1040人,年生产工业用陶800~1000t、日用陶50万~100万件。
1954年,地方国营醴陵瓷厂成立,率先采用机械生产日用陶瓷,用煤为燃料的窑炉。同年,恢复中断20多年的釉下彩瓷生产。
1956年1月开始,全县59家细瓷厂、44家粗瓷厂、5家电瓷厂、8家陶画加工厂、31家生产合作社和185家个体手工业户合营改造成24家公私合营瓷厂、28家手工业社。同年6月,根据国务院的批复,醴陵成立了“湖南工业厅瓷器工业公司”。尔后,该公司又将上述单位全部转并为国营的31个企事业单位,共有职工9390人。很多城区细瓷厂转产出口陶瓷,醴陵后来发展成为全国陶瓷出口基地就是从这时开始的。当年,全县陶瓷产量突破1亿件,电瓷4777t,出口日用陶瓷216万件。
20世纪60年代以来,醴陵生产的工艺美术瓷和高档日用瓷等釉下五彩瓷成为国内外市场的畅销产品,醴陵逐步发展成为全国出口陶瓷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1962年,陶瓷研究所试制成功石版印刷釉下贴花纸。1971年,群力瓷厂试制成功了丝网印刷釉下贴花纸。1963~1965年,瓷器工业公司平均每年生产日用陶瓷6188万件,其中出口3216万件生产电瓷3287t;生产工业陶瓷422t三年上缴利税2112万元。
群力瓷厂和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是为政府机关和国家领导人制作礼品陶瓷的主要单位。1956年,在毛泽东主席的关怀下,国务院批准成立醴陵瓷业总公司,政府拨款800万元。1958年,成立醴陵瓷器公司和艺术瓷厂(1964年更名为群力瓷厂),恢复并扩大釉下五彩瓷的生产,成为全国最具规模的釉下五彩瓷的生产厂家。多年来,群力瓷厂承担了大量为国家领导人、中央机关和外交部烧制瓷器的任务,后又扩展到省市级政府的用瓷和礼品。
湖南省陶瓷研究所的前身是醴陵县陶瓷研究所,成立于1955年7月。1956年10月,更名为湖南省轻工业厅瓷器工业公司陶瓷研究所。主要从事日用陶瓷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是陶瓷用金水的全国开发和生产基地。建所以来,共取得科研成果约200项,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一项(钯金水)。研制和生产的20多种可在1400℃烧成的釉下五彩颜料在全国独树一帜,为湖南釉下五彩兴旺发达提供了物质基础。
6.宜兴产区
1949年4月以后,宜兴陶业从衰落中迎来了振兴的曙光,著名的紫砂、均陶、青瓷、精陶、美术陶瓷、彩釉陶及琉璃制品等都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1956年,任淦庭、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7位宜兴紫砂艺人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技艺辅导”。这些人为新中国的紫砂发展培养了许多人才,1978年以来,紫砂达到了五百年来鼎盛的兴旺时期。
1955年,我国第一套均釉蟠龙圆陶台在丁蜀镇西庄陶业生产合作社(均陶工艺厂的前身)由魏红春、赵金扬设计制作成功。到20世纪60年代初,宜兴建筑陶瓷厂、宜兴大新陶瓷厂也相继生产均釉陶台。1972年,宜兴均陶工艺厂为朝鲜金日成主席60寿辰承制均釉成套大花盆,在花盆上堆贴了朝鲜国花“木莲花”图案,与青瓷厂承制的大花盆一道,合成双璧运至朝鲜,作为国礼为金日成祝寿。
1961年,江苏省陶瓷研究所和宜兴瓷厂着手青瓷的试制工作。经过两年的摸索,终于使青瓷艺术重放光华。除了传统的刻花与浮雕点彩外的装饰手法,还增加了喷花、釉下刷花、丝网印花等多种新工艺,使古老的青瓷之花增添了动人的韵致。
1972年,精陶“化妆土”釉下装饰新工艺获得成功,使精陶绚丽多彩,美不胜收。尤以当时设计开发的精陶“化妆土”象形餐具,增加了餐具的艺术情趣和文化品位,风靡于国内星级宾馆和饭店。1973年,宜兴精陶厂的美术设计人员相清清为企业设计了“银鱼”商标,并由国家工商局注册,开创了宜兴陶瓷商标使用之先河。
1959年,丁蜀镇成立了丁山玩具厂,恢复生产陶瓷工艺品。1965年,宜兴陶瓷研究所开始研制小量动物陶瓷雕塑产品。1976年初,宜兴陶瓷公司积极开发美陶生产,建立宜兴工艺美术陶瓷厂。宜兴美术陶瓷融会紫砂的制作技艺和均釉的传统釉色于一体,产品以中、小件为主,陈设与实用并重,写实与变形并存,运用概括和夸张的造型,形成了以高温花釉为特色,以人物、动物雕塑、花釉壁画、文具、灯具见长的工艺美术陶瓷的产品体系和风格,具有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显著特色,品种达上千种。
彩釉陶是宜兴陶苑绽放得较迟的一朵奇葩。20世纪60年代初,宜兴卫生陶瓷厂(现宜兴彩陶工艺厂)的技术人员通过改进原料配方,使彩陶材质具有细白、抗压、抗拉、吸水率低、结晶度高的特点,通过采用模型注浆成形,使彩陶产品规格统一,并根据不同品种施以不同釉色,使造型与釉色交相辉映,形成宜兴彩陶的雏形。1964年,该厂生产的彩釉坛罐在华东地区的轻工业产品评比中获奖,部分产品外销东南亚各国。
1925~1946年,为宜兴琉璃制品发展的初盛时期。1958年,宜兴建筑陶瓷厂应北京十大建筑工程指挥部之邀,派刘福照、王顺林、章洪大、吴德生四位技师前往北京门头沟琉璃制品厂进行技术援助,帮助恢复失传的翡翠绿釉琉璃瓦的生产,用于北京民族文化宫和军事博物馆的建设。1956~1977年,宜兴琉璃制品的生产虽然不断有所发展,但速度不快,且步履艰辛曲折,年产量一直徘徊在2万~8万件。
7.德化产区
1949年底,人民政府接管了民国官商合办的改良瓷厂,一些零星瓷商和农民开始兼管瓷业,总产量32万件。1951年9月,晋江专署在改良瓷厂旧址办起国营利民瓷厂,又办起了国营德化劳改工厂,两个工厂的总产量1.96万件。当年手工业社、组、户生产陶瓷产品28.5万件,全县产量32万件。1953年,手工业合作的陶瓷产量增加到46万件,全县总产量达到133万件。1956年2月,由几个小厂组合起来办起了公私合营的集联瓷厂(后改名“人民瓷厂”),相继办起了一些瓷业社和小瓷厂,使全县瓷业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到1957年,手工业组织的瓷业生产年产152万件,全县瓷业总产达到1231万件。
1958年,相继办起了13个社办瓷厂,这些社办瓷厂共有职工1144人,投入生产的瓷窑有30条。到1959年,仅德化、红旗、集联3个大厂的统计,直接从事瓷业生产职工2800多人。全县拥有瓷窑55条,日用瓷产量达300万件,年产值389万余元(其中13个社办瓷厂产量187.77万件)。1965年,全县瓷业总产量达到1154万件。
明代被誉为“国际瓷坛的明珠”的象牙白瓷得到恢复发展,易名为“建白瓷”。建白瓷瓷质细腻滋润,色泽柔和洁白,微呈乳黄色,宛若象牙,在历次出口商品交易会和出国展出中,都受到好评,荣获国家优质产品证书。德化的高白度瓷是建国后德化瓷科研的新成果之一,它以88.1度的高白度被全国陶瓷界评为白瓷之冠。高白度瓷茶具、酒具、餐具、花瓶、台灯等各种工艺品,色如凝霜,釉面晶洁,胎质坚薄,为人喜爱。
“文革”时期,德化瓷业生产遭到严重的损失。1970年,全县砍掉了20多个社队瓷厂,1971年全县瓷业总产量为586.7万件。这个时期,陶瓷作品的创作题材相对单一,主要是表现一些历史人物和当代英雄及劳动生产人物的作品。但是,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也催生了一批不计成本完成的艺术作品。从日用瓷和装饰工艺瓷来说,有各式成套的生活用品和各类装饰工艺品,精美而实用,达到了原料、构思、技巧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批从6~14寸的釉上彩绘花瓶,从造型到彩画技艺,从构图到纹样装饰,都做到浑然一体。纹饰采用手工彩绘,主要有山水、人物、花鸟、动物等题材。传统的观音瓷雕有了新的发展,品种和造型日益丰富,有建白、高白、普通白、加彩、镀金等品种。最大者达到170cm,气势磅礴;最小的仅9cm,清逸俊秀,犹如掌上明珠。
8.艺术陶瓷
历来,陈设艺术陶瓷与日用陶瓷之间并无严格的区分,一些产区的许多企业同时生产这两类产品。因此,在介绍日用陶瓷行业时,也对一些陈设艺术陶瓷的产品及其生产有所涉及。
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7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陈设艺术陶瓷形成了多元化的繁荣局面。同时,在古窑址的考古、古陶瓷的研究和复仿制等方面也都取得突出的成就。
在传统陶瓷艺术的恢复和发展方面,各地百花争艳,成效显著。景德镇的艺术陶瓷,醴陵的釉下五彩,宜兴紫砂器,佛山石湾陶塑,潮州枫溪瓷塑、通花,广州彩瓷,德化瓷塑,淄博刻瓷艺术,以及唐山新彩彩绘和铁结晶釉艺术瓷等技艺和产品可以作为其典型代表。
在古窑址的考古发掘、古陶瓷的研究和复仿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成果。1957年,轻工业部做出了《关于恢复历史名窑的决定》,并提出首先恢复浙江龙泉窑和河南汝窑。
1959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成立了龙泉窑恢复委员会。1960年6月,使失传300多年的龙泉青瓷在上垟龙泉瓷厂烧制成功。后组建了龙泉青瓷研究所。到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以上垟总厂为中心、多家分厂的现代青瓷产区。青瓷产品在国庆35周年时入选国务院紫光阁、武成殿的陈设品。
自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来,故宫博物院、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汝州市博物馆等单位一直坚持汝窑的恢复与窑口的寻找。1988年8月,烧制成功举世瞩目的一代瑰宝《汝官瓷天青釉》,通过了由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和河南省科委共同主持的省级鉴定。同年,1988年,根据宝丰提供的清凉寺窑实物标本,经上海博物馆和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复查与考古试掘,证实宝丰清凉寺窑为汝官窑的窑口,这一考古新发现是我国陶瓷工艺考古史上一项新的重要突破,解决了中国陶瓷史上的一大悬案。这一发现不仅找到了北宋五大名窑之魁的汝瓷窑口,为迄今传世的60多件北宋宫廷御用汝瓷的鉴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且挖掘了大量的民用汝瓷器,品种繁多,富于装饰。更为可贵的是,该窑口是一处宋、金、元以来烧造历史延续数百年之久的重要制瓷场地,规模非常宏大,整个面积在87万平方米,而且内涵十分丰富。窑具、瓷片堆积如丘,地层堆集一般在2~3m,最厚处可达6m以上,可以窥见当时窑业的繁荣昌盛。2001年10月,汝州市承办了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年会暨汝州市首届国际汝瓷研讨会。2004年,国家质检总局通过了汝州市申报汝瓷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景德镇陶瓷馆率先开展了对元、明青花制瓷工艺的试验研究、仿制和复制恢复工作,在探索景德镇元、明民间瓷艺方面取得成就。为保留明清景德镇瓷艺文化,市文化局组建了古窑瓷厂,建立了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和宋湖田窑遗址博物馆。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对御窑遗址持续的科学发掘研究成果被评为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在恢复龙泉窑和汝窑的同时,各地又相继开展了对钧窑、耀州窑、北宋及南宋官窑、建窑、定窑、磁州窑和越窑青瓷等古代窑址的发掘与考古工作,在对出土瓷器样品及其烧造工艺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复制与仿制,使这些窑口恢复了昔日的辉煌。
1914年,乘俊在《东方》杂志11卷第5期发表的“中国古瓷之研究”,揭开了我国清王朝之后古陶瓷研究的开篇。由此开端,时至今日,可把对古瓷的研究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914~1930年为第一阶段,其特点为发表论文不多、专著较为丰富,但专著学术水平不高,本阶段发表的研究古陶瓷的论文约有120篇。
1931~1948年为第二阶段,研究古陶瓷的论文和著作迅速增多,学术成就较高,尤其是陈万里把现代田野考古学引入了古陶瓷的研究之中,树立了古陶瓷研究道路上的第一块里程碑。这个阶段发表的论文有110篇左右。1931年,周仁发表的第一篇古陶瓷科技研究论文,揭开了古陶瓷科技研究的先河,树立了古陶瓷研究道路上的第二块里程碑。
1950~1982年为第三阶段,这个阶段从1950年开始,到1982年中国硅酸盐协会主编的《中国陶瓷史》问世为止,特点是以周仁为首的一批科学工作者,把科学化验引入古陶瓷的研究之中,推动了古陶瓷研究的全面发展。
二、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的恢复与发展
1949年以后,随着国民经济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卫生陶瓷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对产品质量和功能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使传统和新兴的各类建筑卫生陶瓷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1949~1978年,我国建筑陶瓷砖和卫生陶瓷的年递增速率分别为30.74%和22.73%。1978年,我国建筑陶瓷砖和卫生陶瓷的产量分别为546万平方米和227.8万件。
1.唐山、温州等地建筑卫生陶瓷企业的恢复
1948年12月,启新瓷厂由人民政府接管,改为国有企业,恢复了原有产品的生产。1956年,启新瓷厂改为唐山陶瓷厂,成为生产卫生陶瓷的专业化工厂。1952年,德盛窑业唐山工厂改为公私合营德盛陶瓷厂。1951~1960年,国家先后拨款更新设备,扩大产量,成为我国生产建筑卫生陶瓷的又一个大厂。1955年,与唐山陶瓷厂一起承担了出口卫生陶瓷的生产任务。
1949年5月,政府派代表进驻西山窑业场,通过在政策、资金、原料、运输和税收方面的支持,使工厂迅速恢复生产。1951年,改为公私合营西山窑业厂,到1960年,经改造、扩建后发展成为西山面砖厂和西山地砖厂。
各地生产企业全面恢复生产。江苏宜兴和广东佛山市石湾镇的一些陶瓷作坊,经过合并、改造、扩建,生产有很大发展,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2.建设沈阳陶瓷厂
1949年,人民政府决定在沈阳建设一座现代化大型建筑卫生陶瓷厂。建厂工作由东北工业部企业管理局陶瓷公司主持,公司技术研究室负责设计并组织施工。1950年破土动工,1952年8月正式投产,命名为第一陶瓷厂,当年生产卫生陶瓷0.79万件。1953年,第一陶瓷厂划归重工业部领导,改名为沈阳陶瓷厂。这是我国自己设计、施工建成的第一个采用以发生炉煤气为燃料的隧道窑烧制卫生陶瓷的工厂。沈阳陶瓷厂建成和投产,为后来新建和改造其他建筑卫生陶瓷厂提供了经验和技术依据。
在此期间,我国传统的建筑陶瓷、建筑琉璃和陶管的生产相继得到恢复和发展。
3.建设和完善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工业体系
1957年,为使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生产布局趋于合理,原国家建材局决定除继续对老企业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进行改造、合并、扩建外,坚持自力更生,用我国自己的设计力量和国产设备筹建三个大型陶瓷企业,即北京陶瓷厂、福建漳州瓷厂和陕西咸阳陶瓷厂。
到1960年年底,全国共有12家重点建筑卫生陶瓷厂,其中,经过改造的老厂有4家,即唐山陶瓷厂、德盛陶瓷厂、温州西山面砖厂和温州西山地砖厂;由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改建的新厂有4家,即海城陶瓷三厂、宜兴建筑陶瓷厂、景德镇市建筑卫生陶瓷厂和石湾建筑陶瓷厂;新建(包括在建)的工厂有4家,即沈阳陶瓷厂、北京市陶瓷厂、咸阳陶瓷厂和漳州瓷厂。
1949年以后,我国相继建立了一些与陶瓷相关的专业院校,包括山东博山窑业学校、沈阳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北京建筑工业学院(现武汉理工大学)、洛阳建筑材料工业学校、重庆建筑材料工业专科学校和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1952年9月,全国大专院校院系调整后,又在华东化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和天津大学开设了硅酸盐系或专业。1958年,浙江大学化工系设置了硅酸盐专业;湖南大学设置了硅酸盐工学专业;清华大学设置建筑材料与制品专业并培养研究生。1958年成立的一些隶属于轻工系统的高等院校,如北京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和景德镇陶瓷学院等也都设置了硅酸盐或陶瓷专业。
新中国建筑卫生陶瓷专业的科研与设计部门是1949年3月由东北开始创建起来的。经过不断地发展,建立了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和西北建筑设计院。同时,在有条件的重点企业中,还成立了规模不同的科研组、室、所。教育事业的发展,科研、设计机构的建立,为发展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提高科研、设计水平奠定了基础。到1960年,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取得了长足地进步。
1960~1978年,是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曲折前进的18年。20世纪6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和1966~1976年的“文革”迫使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两度进入低谷时期。
1957年,建设中的重点企业咸阳陶瓷厂、漳州瓷厂和一些地方所属陶瓷企业均暂时停建、缓建,一些正在改建、扩建的工厂也因缩减投资而不能按原计划进行建设。当时,许多地方的工业和民用建筑推行“干打垒”简易建筑,使建筑卫生陶瓷产品滞销,加之出口量减少,迫使不少工厂转产和停产。
“文革”期间,扩建后的景德镇市建筑卫生陶瓷厂,新建投产的咸阳陶瓷厂、漳州瓷厂生产不正常,连年亏损。1966~1972年,全国卫生陶瓷产量平均每年递减7.83%、釉面砖产量平均每年递减5.63%。
1973年1月,原国家建材局于在唐山召开了全国建筑卫生陶瓷生产会议,提出了促进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发展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对当时和以后几年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10月,全国建筑卫生陶瓷产品质量管理经验交流会召开,制定了《建筑卫生陶瓷产品质量管理办法(草案)》。1974年,全国建筑卫生陶瓷技术革新经验交流会召开,推广了多项行之有效的先进经验。这两次会议对恢复和发展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使唐山陶瓷厂和唐山市建筑陶瓷厂这两家骨干企业损失严重,但在震后两个月内这两个厂都迅速恢复了生产。1978年达到或超过震前生产水平。
1978年,唐山陶瓷厂生产的“唐陶”牌卫生瓷和唐山市建筑陶瓷厂生产的“三环”牌釉面砖在全国重点企业产品质量评比中均获第一名。其他许多建筑卫生陶瓷厂通过加强企业管理和革新挖潜,增加了产量,提高了产品质量。各地还新建、转产了30多家中小企业,扩大了建筑卫生陶瓷的生产能力。这批中小企业的兴建,对于缓和当时市场供需矛盾,起到了一定作用。
1978年,全国建筑陶瓷砖和卫生陶瓷的产量分别为546万平方米和227.8万件。至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共有国营重点建筑卫生陶瓷企业13家,中小型建筑卫生陶瓷企业96家。1979年开始,我国的建筑卫生陶瓷工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三、电工陶瓷工业的恢复与发展
我国瓷绝缘子制造业始于20世纪初叶,以德国和日本技术为主生产电瓷产品。
1949年以后,高压瓷绝缘子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形成以五大生产基地为骨干的瓷绝缘子工业体系,开始生产220~330kV以下的瓷绝缘子。这五大生产基地是抚顺电瓷厂、南京电瓷厂、大连电瓷厂、醴陵电瓷厂和西安高压电瓷厂。
1948年11月,人民政府接管“资源委员会中央绝缘器材公司抚顺厂”,更名为“东北电力管理总局抚顺电瓷工厂”。1951年更名为“东北工业部电器工业局电工第十厂”。1953年更名为“一机部电器工业管理局抚顺电瓷厂”。1958年下放地方管理,主要生产电站电器瓷绝缘子,包括空心瓷绝缘子、支柱瓷绝缘子等。
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资源委员会中央电瓷公司南京厂”,同年更名为“南京电瓷厂”,隶属于华东工业部。1953年更名为“一机部电器工业管理局南京电瓷厂”。1958年下放地方管理,主要生产空心瓷绝缘子、套管、火花塞等。
1949年,大华窑业改为远东砖碍工厂,部分生产瓷绝缘子。1951年,由东北工业部电器工业局接管,更名为“东北工业部电器工业局电工第十一厂”。1953年更名为“一机部电器工业管理局大连电瓷厂”。1958年下放地方管理,主要生产线路瓷绝缘子。
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株洲市中华窑业厂。1950年迁往醴陵,更名为醴陵电瓷厂。1958年下放地方管理,主要生产线路瓷绝缘子。
1953年,根据中苏两国政府协议,由苏联援建中南高压电瓷厂及东北电工十厂的避雷器车间,在湖南湘潭成立高压电瓷厂筹建处。为配合西安“电工城”建设,1954年2项援建项目合并迁移,成立西安高压电瓷厂筹建处,1960年全部建成,属综合性瓷绝缘子生产企业,品种包括线路瓷绝缘子、电站电器瓷绝缘子、套管等。
除这五大生产基地外,各地在原有瓷绝缘子生产企业或制瓷企业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一批重点瓷绝缘子制造厂,主要包括:苏州电瓷厂、上海电瓷厂、唐山高压电瓷厂、阳泉电瓷厂、淄博电瓷厂、佛山电瓷厂、重庆电瓷厂、九江电瓷厂、萍乡电瓷厂、景德镇电瓷厂、湖南渌江电瓷厂、闽清电瓷厂、牡丹江电瓷厂、个旧电瓷厂、自贡电瓷厂、石家庄电瓷厂等,形成了全国瓷绝缘子生产的完整体系。
当时,电瓷行业隶属于第一机械工业部电器工业局(简称“一机部电工局”)。在一机部电工局的组织与领导下,对绝缘子行业的产品进行了统一设计,并以满足各种高压、超高压输配电网络和设备对绝缘子的需求为驱动,研制并生产了相应的绝缘子生产装备和产品。
1959年,电瓷行业开始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统计分析对比交流工作。最初进入统计的企业有南京、抚顺、大连、醴陵、苏州、阳泉、九江、萍乡、景德镇等电瓷厂,西安高压电瓷厂正式投产后也纳入行业统计。统计的项目有产值、产量、职工人数、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坯、瓷检验合格率)和利润等。1966~1975年,这项工作受“文革”影响而中断,但各厂的坯、瓷检验合格率质量统计交流仍在进行。
1976年,行业统计工作全面恢复,按季度、年度统计汇总,上报主管部门并分发行业各厂交流,纳入行业统计的厂家扩大到30多个,并补齐了1959年前和“文革”期间中断的统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