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橙柚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鉴(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柑橘黑斑病

柑橘黑斑病又称黑星病,是一种严重的真菌性病害,我国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重庆、浙江、香港柑橘产区均有发生,2010年福建平和县蜜柚种植区发病率10%~15%,严重的达30%,严重影响柚果出口。

 柑橘黑星病又称黑斑病。主要为害果实,特别是近成熟期果实,也可为害叶片、枝梢。果实染病分为黑星型和黑斑型两种类型。黑星型:病斑红褐色,圆形,直径1~6mm,通常2~3mm;后期病斑变红褐色至黑褐色,边缘隆起,中部凹陷并呈灰褐色至灰色,其上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严重的病果早落。贮藏期继续扩展,病部易被腐生菌侵染引起腐烂。黑斑型:病斑大,淡黄色或橙黄色,后渐变成暗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1~3mm,中央散生小黑粒点,即分生孢子器。严重时病斑连片覆盖大部分果面。贮藏期,果肉变黑、腐烂。

 无性型为Phyllosticta citricarpa,称柑橘叶点霉,有性型为Guignardia citricarpa,称橘果球座菌,真菌界子囊菌门球座菌属。假囊壳球形或近球形,黑色,有孔口,大小139.4μm×128.1μm。子囊圆柱形或棍棒状,束生在假囊壳基部,子囊孢子纺锤形或近菱形,无色,大小15.3μm×6.7μm。无性型分生孢子器球形至近球形,黑色,有孔口,大小(120~350)μm×(85~190)μm,分生孢子梗较明显,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有两种状况:一种为椭圆形或卵形,尾端有1条无色胶质物形成的纤丝,大小为(7~12)μm×(5.3~7)μm;另一种短杆状。

柑橘黑斑病病果(黑星型)

柑橘黑斑病症状(黑斑型)(胡军华摄)

柑橘黑斑病病菌

1—分生孢子器 ;2—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果或病叶上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散出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芽管萌发后进行初侵染。病菌侵入后不马上表现症状,只有当果实或叶片近成熟时才现病斑,并可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春季温暖高湿发病重;树势衰弱、树冠郁密、低洼积水地、通风透光差的橘园发病重。不同柑橘品种间抗病性存在差异。柑类和橙类较抗病,橘类抗病性差。品种间,早橘、本地早、茶枝柑、南丰蜜橘、蕉柑、柠檬、沙田柚发病重。

 (1)选用抗病品种:在柑橘类植物中粗皮柠檬表现耐病,酸橙及其杂交系表现抗病,雪柑比较抗病。(2)农业防治,加强橘园管理,低洼积水地注意排水,去除过密枝叶,增强树体通透性,提高抗病力,秋末冬初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叶,并清除地上落叶、落果、集中销毁,能减少病害传播机会。干旱时橘树发病重,因此适当浇水可防止病害加重。(3)化学防治。控制黑斑病关键在于喷药预防。4月下旬至5月底着果至幼果期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隔10~15天1次,连防2~3次。7月下旬至8月下旬,对发病果园或遇干旱要防2次,注意轮换用药,防止产生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