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色染料功能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3 物质的颜色

物质的颜色是人的一种生理感觉。颜色不仅与物质分子本身的结构、表面性质有关,而且还与照射光的性质有关。颜色的产生是特定波长的光和具有一定结构的物质分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无机颜料中涉及的分子轨道中电子的跃迁是产生颜色的首要原因。分子内的光吸收使电子从成键轨道跃迁到反键轨道。分子内适当的结构特征能降低这种跃迁所必需的能量差异,以使其适合在可见光区域,这些都会导致化合物产生颜色。电荷的转移也使物质产生颜色,如蓝宝石和一些蓝颜料。

光的折射(彩虹、棱镜光谱颜色)、散射(天空的蓝色、蝴蝶、拉曼效应等)、干涉(水中浮油、肥皂泡等)和衍射(光栅、液晶等)等也可以产生不同的颜色。

各种颜色的光经过物体表面的吸收反射后,到达人的眼睛,刺激视觉神经产生视觉。在可见光范围内,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颜色感觉。如700nm波长的光给人以红色感觉,而510nm光为绿色,470nm光为蓝色等。这种波长单一的光被称为单色光。表1.2是光波长在一定范围内所呈现的颜色,而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因为波长变动1~2nm,人眼就能察觉出其颜色的变化。

表1.2 光波长与颜色的关系

4

光照射到物体后,由于物体分子结构或表面性质不同,会吸收或反射特定波长的光,产生不同的颜色。如果全吸收所有波长的光,则物体呈黑色;如果全反射所有波长的光,则物体呈白色;如果对所有波长的光等量吸收,则物体呈灰色。物质吸收特定波长的光从而显示这种光的互补色,如吸收红光的物体显示为蓝色,吸收紫光的物体显示为黄绿色。物质颜色与吸收光颜色的关系见表1.3。

表1.3 物质颜色与吸收光颜色的关系

5

1.3.1 有机化合物颜色产生的机理

有机化合物显示不同颜色是由各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造成的。物质的分子吸收光能后,处于低能级的电子受激发跃迁到高能级的空轨道上,由于各化合物的低能级轨道和高能级轨道所对应的能量差不同,即电子跃迁所吸收的波长不同,从而使各化合物显示不同的颜色。

各种电子跃迁的相对能量见图1.1。分子轨道n-π*的跃迁,其吸收的能量在较长的波长范围内,可能出现在可见光区,对于显示颜色有很大影响。只有当化合物的共轭体系延长到一定长度时,n-π*的吸收谱带才能进入可见光区。例如偶氮基与芳环相连,形成一个较大的共轭体系,这样就使得n-π*的跃迁更容易进行,这样的化合物不仅显色,而且大多颜色较深。

1-1

图1.1 各种电子跃迁的相对能量

由于π-π*的跃迁所需能量较低,也有可能落在可见光区内。通常随着化合物分子中双键数目的增多,共轭体系会不断增大,分子的吸收光谱会发生长波方向的移动,即吸收红移。所以分子中双键数目增多通常会产生深色效应。

1.3.2 影响有机化合物颜色的因素

影响有机化合物颜色的因素有溶剂、空间效应、pH、温度等。不仅色料粒子的粒子尺寸、形状、粒径分布和独特的表面区域等参数影响分散系的稳定能力,而且粒子尺寸与色度也有直接的关系,它同样决定颜料的颜色。

晶格内分子间相互作用也是决定颜色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效果在多晶型系统中比较明显,例如,α型式的铜酞菁染料是蓝色,而β型式的是青色(绿色);γ型式的喹吖啶是红色,β型式的是紫色。固体和溶液中分子的光吸收性质存在差异。一般而言,固体相比于溶液中的分子吸收较短波长的光,主要粒子的尺寸决定色度、浑浊度等性质。色度随着粒子尺寸的减小而大幅度增大,浑浊度峰在0.3μm左右。色料粒子的粒径分布决定分散系的浑浊度与透明度之比。粒子发散光的本领取决于粒子的这些性质,要求粒子和分散介质之间有一个显著的折射率差异,小的粒子尺寸也有助于产生良好的光泽和透光性。

控制有机颜料的物理特征可以对书写液的表观产生有益的效果。例如,酞菁蓝可以以α或β晶型存在,分别呈现出蓝色或绿色。这样,晶格堆积的本质在产生颜色方面就起到了作用[7]。晶格堆积的一个结果是晶型显示的各向异性。例如β-铜酞菁蓝表现二色性,从不同角度看时显示不同的颜色。各向异性也能在晶格中产生不同的表面极化,如β型式的铜酞菁蓝晶体在低极性书写液中有良好表现(如在石印墨水中)。

溶剂与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但可以改变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还可以改变谱带的宽度。如果溶剂分子的极性较大,则使得溶质分子的离子化倾向也增大,这样就使溶质分子原有的共轭体系受到影响,导致对光的吸收谱带发生位移,颜色随之变化。

某些分子中,空间效应的影响不可忽视。分子的结构刚性越大,越可能产生深色效应。尤其是共平面的分子,随着共轭体系增大,颜色会加深。如果反应中共轭体系受到破坏,分子的共平面性减弱,则颜色会减弱消失,摩尔吸收系数也随之降低。如图1.2所示,当结晶紫分子的平面共轭效应被破坏,则变为结晶紫的隐色体型式。

1-2

图1.2 结晶紫与隐色体型式的互变

有时溶液pH值的变化会引起物质分子结构的改变,带来吸收光谱的移动,表现为物质颜色改变。对于分子结构中含有吸电子基的有机化合物,常见的吸电子基如羰基、硝基、氰基等,当它们所在的介质酸性增加时,吸电子基上的杂原子由于含有孤对电子,就会吸引介质中的H+,并与之结合生成阳离子,这样整个分子的极性增大,则吸收光谱移动,化合物的颜色改变。

升高温度能使有机物分子的基态能级提高,缔合倾向减小,吸收光谱也随之发生改变。如日本开发的一种变色涂料是由结晶紫内酯与双酚A进行热致变色。当体系达到一定温度时,双酚A提供质子给结晶紫内酯,后者内酯环打开,形成大的共轭体系,显示出较深的颜色。这个开环的反应是可逆的,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双酚A得质子,结晶紫内酯闭环褪色。这里,体系的颜色随温度而改变。

总之,物质的颜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受到物质的粒度、分散度、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光源等因素的影响。但色彩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颜色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缺乏广泛、深入、系统、科学的研究。如有色物质的显色机理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颜色的名称应用也较为混乱,“浓、淡、浅、深”等词没有准确的度把握。所以需要从物质的内部结构着手,运用光学、量子化学、先进的光谱仪器等手段,对颜色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使颜色的描述、应用更加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