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名方验方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抑郁症

孙氏舒心汤

(国医大师孙光荣方)

【药物组成】太子参,黄芪,丹参,茯神,酸枣仁,柴胡,郁金,石菖蒲,远志。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补养心神,健脾疏肝。主要心神失养导致的抑郁症。

【方剂分析】太子参、黄芪益气,丹参,补血养血,茯神、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柴胡、香附、郁金疏肝解郁。

【加减运用】根据抑郁症的伴随症状,加减用药,如失眠则选用珍珠母、莲子心,灵磁石、灯心草清心安神;眩晕则加天麻、何首乌安神补脑等。孙教授用茯神、酸枣仁养心安神,灯心草泻心火,磁石收敛心气,车前子引心火下行从小便而出,合欢皮、首乌藤养心安神,桂枝振奋阳气,柴胡、香附、郁金疏肝解郁。

【参考文献】曹柏龙.孙光荣教授临床经验总结及补肾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老年抑郁症方(一)

(国医大师李辅仁方)

【药物组成】天麻15g,丹参20g,钩藤(后下)15g,葛根20g,炒远志10g,牛膝10g,知母10g,珍珠母(先煎)30g,石菖蒲10g,川芎10g,炒酸枣仁20g,茯苓20g。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老年抑郁症属心肝火旺、瘀血阻滞者。

【方剂分析】此自拟方实从天麻钩藤饮、安神定志丸及酸枣仁汤化裁而来。天麻钩藤饮方义为平肝息风、清热安神,现取其主要药物:天麻、钩藤、牛膝、茯苓、石决明(以珍珠母代)、首乌藤(以酸枣仁代),保其方义不变。安神定志丸则以养心安神、开窍定志为其主要功用,取方中茯苓、石菖蒲、远志、龙齿(以珍珠母代),并去人参,改用丹参,以减温燥之性,而有养血活血之功。另取酸枣仁汤全方,以清心除烦。方中还有一味葛根,可养阴生津,升清阳之气,与钩藤、珍珠母等相配,则升降有序,气机条达。综观全方,以清心火、平肝阳为主,兼以生津液、安心神。

【加减运用】如兼胸闷、胸痛者,加佛手、郁金;兼多饮多食者,加天冬、麦冬;兼烦热汗出者,加浮小麦或五味子;兼咳嗽有痰者,加炙前胡、橘红;兼大便干结者,加瓜蒌;兼夜尿频多者,加益智仁、菟丝子。

【参考文献】张剑.李辅仁治疗老年抑郁症经验[J].中医杂志,1998,39(2):83.

老年抑郁症方(二)

(国医大师李辅仁方)

【药物组成】生黄芪15g,当归10g,白术15g,茯苓20g,紫苏梗10g,清半夏10g,陈皮10g,香附10g,天麻15g,远志12g,焦三仙各10g,石菖蒲10g,首乌藤20g。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老年抑郁症属肝郁痰阻、心脾两虚者。

【方剂分析】李老此自拟方乃从归脾汤、二陈汤化裁而来。归脾汤之方义为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取方中黄芪、当归、炒白术、茯苓、远志、木香(以香附代)、酸枣仁(以首乌藤代),保留原来功用,并加入疏肝理气之义。二陈汤功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为脾不健运、痰湿阻滞所致,李老选用此方,意在补益气血、养心安神的同时,加强健脾燥湿、理气助运的作用。自拟方中尚选用紫苏梗、香附以疏肝解郁,石菖蒲、远志以定志豁痰,焦三仙以消食和胃,共助二陈汤之运化,归脾汤之安神。另选用天麻一味,以柔肝祛风,改善脑功能。综观全方,共成疏解郁、健脾养心之剂。

【加减运用】如兼心慌气短者,加五味子、柏子仁;兼头晕耳鸣者,加葛根、川芎;兼脘腹胀满者,加青皮、木香;兼呕呃、嗳气者,加竹茹、砂仁;兼便溏者,加苍术、炒薏苡仁;兼便结者,炒白术改为生白术,或加火麻仁、枳实;兼乏力肢软者,加大黄芪量,或加炒薏苡仁、狗脊;兼下肢水肿者,加猪苓、泽泻。

【参考文献】张剑.李辅仁治疗老年抑郁症经验[J].中医杂志,1998,39(2):83.

卢老抑郁症方

(国医大师卢芳方)

【药物组成】人参15g,生地黄30g,石菖蒲20g,远志20g,郁金25g,白芍50g,百合30g,紫石英(先煎)30g,枸杞子30g。

【使用方法】水煎,一煎开10分钟取汁,二煎开20分钟取汁,两煎药汁混合,日3夜1,分4次服。以上为成年男性用量,临床按年龄、体质、病情加减药量。

【功效主治】益气生精,滋阴敛阳。用于肾精不足而致髓海空虚,心气涣散所致老年抑郁症。

【方剂分析】卢师认为治疗精不足,当先益其气,故人参为方中主药,只有用人参益气生精,培补气血,才能安神定志。《本草新编》指出:“除烦闷,治善忘。非以人参为君,不能有奇效也。”辅以石菖蒲、远志,卢师认为,“千金方”中开心散,只用以上三味药,治疗恍惚、迷惑、善忘等。佐以百合、生地黄,取其百合地黄汤治疗百合病之意,百合养心安神、定胆益智,生地黄凉血除烦,此二者可防人参之燥,佐以紫石英引药入心,此药善治心神不宁,不寐,体弱心胆素虚,善惊易恐,使以枸杞子益气填精。

【加减运用】兼症随证加减。

【参考文献】郎宜男.卢芳治疗老年抑郁症经验[N].中国中医药报,2006-09-1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