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名方验方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高血压病(眩晕)

高血压病浴足方

(国医大师邓铁涛方)

【药物组成】怀牛膝30g,川芎30g,天麻10g,钩藤(后下)10g,夏枯草10g,吴茱萸10g,肉桂10g。

【使用方法】上方加水2000ml煎煮,水沸后再煮20分钟,取汁温热(夏季38~41℃,冬季41~43℃),倒进恒温浴足盆内浴足30分钟,每日2次。

【功效主治】平肝潜阳,滋水涵木。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尤其是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

【方剂分析】方中怀牛膝、川芎、肉桂活血行气通脉,补益肝肾。配合吴茱萸、夏枯草疏肝解郁,引肝气下降,气降火亦降。天麻、钩藤清热息风、平肝潜阳。全方合用,含滋水涵木、釜底抽薪之意。

【参考文献】黄桂宝,陈笑银,张立军,等.邓铁涛浴足方治疗高血压病60例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7):1041-1042.

外用降压汤

(国医大师任继学方)

【药物组成】炮附子15g,吴茱萸15g,透骨草15g,罗布麻15g,茺蔚子15g等。

【使用方法】上药水煎取汁2500ml,晨泡20分钟,晚泡30分钟,1剂用3日。

【功效主治】引火下行。水煎泡足治疗高血压病疗效显著。

【方剂分析】炮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虞抟),性味辛热,走而不守,通行诸经,助行药势,“能引火下行”(《本草备要》),炮制后,“毒性尽去,且令下行”(《药性解》),故外治高血压病效果良好,且可避免内服产生的毒副作用,但需重用至15g。吴茱萸辛热性上,味苦善降,“下气最速”(《本草便读),研末醋调敷足心,可治疗口舌生疮、高血压病。《理瀹骈文》指出:“引热下行……皆宜用附子、吴茱萸等药敷足心”,故二者配伍,可引火归元,导龙入窟以安其位。透骨草辛散善行,苦温燥湿,功专祛风湿、舒筋活血、止痛解毒。效如其名,透骨草还可引药入骨,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凡药中用透骨草少许,即能深入骨髓”(《理瀹骈文》),其在方中作为佐使药,引药力透皮入骨,直达病所,但宜重用至30g。罗布麻平肝降压,茺蔚子“清肝散热和血”(《本草经疏》),“重坠下降,故能平逆”(《本草正义》)。全方配伍,药力透皮入骨,走窜经络,引火下行,平肝降压,且外用避免了内服易导致伤脾败胃等之虞。

【加减运用】阴虚阳亢证,加大生地黄、玄参、生龟甲、生石决明、女贞子。风阳上扰证,加熟地黄、钩藤、生牡蛎、蒺藜、磁石、天麻、赤芍。痰瘀阻络证,加地龙、酒大黄、红花、炙胆南星、丝瓜络、生蒲黄、川芎、苏木。

【参考文献】任喜尧,吴强.任继学教授“降压汤”解[J].陕西中医,2005,26(11):1240.

孙氏定眩汤

(国医大师孙光荣方)

【药物组成】石决明(先煎)30g,杜仲15g,川牛膝15g,天麻20g,制何首乌15g,菊花15g,珍珠母(先煎)30g,钩藤(后下)20g,桑寄生15g。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滋补肝肾,息风潜阳。适用于肝风内动导致的眩晕症。

【方剂分析】孙老认为,眩晕病症的风主要由肝风内动引起,创制“孙氏定眩汤”,方中石决明、杜仲、川牛膝为君,石决明平肝潜阳,杜仲补肝肾,川牛膝助杜仲滋补肝肾,又引血下行,助石决明平肝潜阳。制何首乌、天麻、菊花,补肝肾,潜肝阳、息肝风。钩藤、珍珠母、桑寄生补肾平肝。王组药相合,共奏滋补肝肾、息风潜阳之功。火邪多与心火、肝火相关,上冲头目,则合蔓荆子清利头目。

【加减运用】孙老还常常根据患者的脉证,辅助健脾、益气,调理脾胃的药组治疗。

【参考文献】曹柏龙.孙光荣教授临床经验总结及补肾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清眩降压煎

(国医大师雷忠义方)

【药物组成】天麻15g,钩藤20g,枳壳10g,淡竹茹10g,清半夏10g,陈皮10g,茯苓20g,葛根30g,黄连10g,川芎15g,泽泻18g,野菊花15g,木贼10g,草决明30g,怀牛膝10g。

【使用方法】每日1剂,每剂水煎400ml,每次200ml,分2次早晚温服。

【功效主治】活血化痰,清热解毒,补益肝肾,平肝潜阳。适用于阴虚阳亢,瘀毒上扰之眩晕病。

【方剂分析】方中用天麻,钩藤平肝潜阳、祛风通络,且钩藤有清热作用;淡竹茹清热化痰;枳壳、清半夏、陈皮、茯苓理气健脾化痰;葛根舒筋活络,川芎清利头目,怀牛膝引血下行,三者共奏活血化瘀通络之功;草决明清肝泻火、平肝潜阳;黄连、野菊花、木贼清肝热解毒;泽泻甘淡渗利,引热下行。

【参考文献】武雪萍,范虹,于小勇,等.清眩降压煎治疗高血压病30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2,30(1):77-78.

平肝息风潜阳汤

(国医大师陈可冀方)

【药物组成】苦丁茶15~30g,天麻15g,钩藤(后下)15~30g,决明子15g,野菊花15g,罗布麻叶15g,珍珠母(先煎)30g,玄参15g,桑叶15g,车前草15g。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平肝潜阳。用于治疗肝阳上亢的高血压病。

【方剂分析】方中苦丁茶平肝清热,活血通脉,天麻、钩藤、珍珠母平肝潜阳息风为主,野菊花、罗布麻清热降压,桑叶、玄参清肝明目,平肝阳,车前草利尿降压、明目化痰。

【加减运用】肢麻不利加臭梧桐叶、豨莶草;头晕甚加白蒺藜、蝉蜕;面红目赤、鼻衄便秘加龙胆草、黑山栀或大黄。

【参考文献】马晓昌.陈可冀教授对高血压病的中医辨治[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2):135-136.

清热化痰方

(国医大师陈可冀方)

【药物组成】法半夏10g,胆南星6g,炒黄芩10g,夏枯草12g,僵蚕10g,海藻10g,牡蛎(先煎)30g,泽泻15g,鲜竹沥(分兑服)10~20ml。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本方清热化痰,散结通络。用于治疗痰火内盛证的高血压病。

【方剂分析】方中半夏、胆南星燥湿化痰,黄芩、夏枯草清肝火,平肝潜阳,僵蚕化痰活血通络,海藻、牡蛎化痰散结,泽泻化痰利湿,鲜竹沥清热化痰通络。全方共奏清热化痰通路之功。

【加减运用】心烦梦多加黄连、莲子心、茯神;神志异常加郁金、天竺黄;胸闷、痰多、便秘加瓜蒌、石菖蒲。

【参考文献】马晓昌.陈可冀教授对高血压病的中医辨治[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2):135-136.

调和气血方

(国医大师陈可冀方)

【药物组成】丹参12g,川芎10g,大蓟15g,怀牛膝10g,首乌藤12g,生槐米10g,地龙10g,赭石(先煎)30g。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调气活血通络。用于治疗气血失调证的高血压病。

【方剂分析】方中丹参偏于活血养血,川芎重在行气活血,大蓟凉血散瘀,怀牛膝补肝肾、潜肝阳,佐以地龙化痰活血通络,首乌藤补肝肾、通络、安神;槐米润肠通便、清肝凉血降压,赭石镇肝息风、降气化痰,全方共奏行气活血、通络之功。

【加减运用】头昏加蒺藜;颈项强痛加葛根;胸闷、胸痛加瓜蒌皮、延胡索;肢麻不利加鸡血藤、红花;胸胁胀满或窜痛加柴胡、青木香;妇女月经不调加益母草、女贞子、墨旱莲。

【参考文献】马晓昌.陈可冀教授对高血压病的中医辨治[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2):135-136.

滋阴柔肝益肾方

(国医大师陈可冀方)

【药物组成】生地黄30g,枸杞子10g,女贞子10g,制何首乌12g,桑寄生12g,石决明(先煎)30g,菊花10g,蒺藜10g。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本方滋阴补肾,平肝潜阳。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证的高血压病。

【方剂分析】方中生地黄、枸杞子、女贞子、制何首乌滋补肝肾之阴,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全方共奏滋阴补肾、平肝潜阳之功。

【加减运用】头眩、面色潮红加牡蛎、鳖甲;烦热加知母、黄柏;肢体麻木加白芍;失眠多梦加酸枣仁、首乌藤、合欢皮。

【参考文献】马晓昌.陈可冀教授对高血压病的中医辨治[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2):135-136.

温补肝肾方

(国医大师陈可冀方)

【药物组成】仙茅10g,淫羊藿10g,肉苁蓉10g,当归12g,生地黄、熟地黄各15g,磁石(先煎)30g,黄柏6g。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温补肝肾。用于治疗肝肾阳虚证的高血压病。

【方剂分析】本方是以二仙汤为基础加减化裁的,方中仙茅、淫羊藿(仙灵脾)温肾阳,补肾精,并加入肉苁蓉温润肝肾阳气,润肠通便;黄柏泻肾火、滋肾阴;当归、生熟地黄,滋补肝肾之阴,温润养血;磁石潜降肝阳,与温阳药相配伍,有补敛阳气之功。全方配伍特点是壮阳药与滋阴泻火药同用,以适应阴阳俱虚于下,而又有虚火上炎的复杂证候。

【加减运用】头昏目花加沙苑子;心悸气短加生黄芪、五味子;倦怠、大便不实加党参、淮山药;畏寒、足肿加附子、白术、车前草。

【参考文献】马晓昌.陈可冀教授对高血压病的中医辨治[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2):135-136.

周老高血压基本方

(国医大师周仲瑛方)

【药物组成】天麻、法半夏、茯苓、川芎、苦丁茶各10g,生大黄(后下)5g,泽泻15g。

【使用方法】每日1剂,水煎温服。

【功效主治】息风化痰。适用于风痰瘀阻之高血压病。

【方剂分析】风痰瘀阻之高血压病因风火相煽,肝风内动较急,故周老首先选用天麻、苦丁茶二味药物。天麻味甘性平归经入肝,本品厚重坚实,明净光润,肝经气分,一可抑肝阳、平风木;二可养肝血、育肝阴、抑胆气、息内风。既为养阴滋液息风之要药,又为平肝潜阳息风之上品。苦丁茶味苦甘性大寒归经入肝,可清肝泻火,息风止眩。二药相伍,标本同治,功补兼施,肝大得清,肝阴得养,肝阴得潜,肝风自息。茯苓,本品味甘淡性平归经心、肺、脾、肾、本品味甘而淡,甘则补,淡则渗,能补中气、健脾胃、渗水湿、调气机、益中州、促气化、泄膀胱,为补养渗湿之要药,健脾益气之上品。由于风因痰动,痰壅于清窍则风摇,故周老在方中又伍以半夏,本品味辛性温归经脾、肺、胃,本品辛散温燥,具走窜温通之性,一可开泻滑利,能运脾燥湿,涤痰除垢,温化寒痰,逐饮除眩,降气止咳;二可燥湿行气,能祛痰散结,化饮消痞。二者相伍,既可运脾燥湿以治本,又能化痰息风以治标,脾健湿祛,湿除痰消,痰无风息,则诸症自愈。周老采用了釜底抽薪,通利二便之法。在方中配用生大黄、泽泻这两味药物。生大黄味苦性寒归经脾胃、大肠、肝及心包,本品大苦大寒、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能通积滞,攻下结热,可泻肝火、凉血热,通胃腑,荡积垢,导热下行,泻火解毒,为泻热通便要药。泽泻气平,味甘而淡,淡能渗泄,气味俱薄。所以利水而泄下。二者相伍,可使火邪与湿邪由二便分消,火清湿去,其风眩自息。周老在方中又配伍了川芎这味药物,本品味辛性温归经肝胆,此药辛散温通,味清气雄,性最疏通,善行血中之气滞,通行十二经脉,能开郁结、行气血、疏肝郁、通血脉、破瘀蓄、散结气、止疼痛。气血调和,百脉畅利,风无所起,其眩自止。

【参考文献】高尚社.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治疗高血压验案赏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6):9-14.

寒凝汤

(国医大师李士懋方)

【药物组成】炙麻黄10g,炮附子(久煎)10~15g,细辛6g,蜈蚣2条,全蝎10g。【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温阳散寒,解痉通络。用于治疗寒凝血瘀的高血压病。

【方剂分析】麻黄细辛附子汤见于《伤寒论》,曰:“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性温味辛,功效散寒解表,利水消肿,广泛用于风寒、咳喘、水肿等病症;附子味辛、甘,性大热,有毒,是温阳救逆、散寒回厥的要药,临床多用于治疗亡阳厥逆,身凉肢冷、脉微欲绝等多种疾病,因疗效显著而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细辛用量一般不超过3g,具有温肾,行阳化气之功,常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等病症。《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方加减法”中更明确记载“下有陈寒者加细辛”,故细辛是专以散寒的良品。三药合用,共奏温阳散寒、温通经脉、通达上下之效。止痉散中蜈蚣、全蝎可以解痉止痛。蜈蚣具有息风止痉、通络止痛的功能,配以全蝎息风止痉之力更强。然此“痉”非邪风导致血脉抽搐之痉证,乃寒凝导致血脉痉挛之痉证。二者虽临床表现不同,但病机相同,因此治疗上“异病同治”。两方合用,寒散痉解,血脉舒缓,血压自可降低。此方标本兼顾,是治疗寒凝证高血压病的良方。

【参考文献】林燕,张明泉,张琳琳,等.李士懋辨治寒凝证高血压病经验[J].中医杂志,2017,58(8):644-646.

高血压基本方(一)

(国医大师周信有方)

【药物组成】夏枯草20g,黄芩9g,桑叶9g,菊花20g,钩藤(后下)20g,茺蔚子20g,决明子20g,泽泻9g,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各30g,石决明(先煎)30g,生地黄20g,玄参20g,怀牛膝9g,桑寄生15g,丹参20g。

【使用方法】每日1剂,水煎2次,混匀后分2次温服。

【功效主治】清泄肝胆,明目止眩,育阴潜阳,养血通络。适用于阳亢,阴虚阳亢,肝肾阴虚型高血压。

【方剂分析】方以夏枯草、黄芩之苦寒,清泄肝胆,泻火降压;以桑叶、菊花、钩藤、茺蔚子、决明子明目止眩;生地黄、玄参、龙骨、牡蛎育阴潜阳;泽泻利水降脂;怀牛膝、桑寄生培补下元;复以丹参一味,养血通络,以防瘀塞。诸药合用,共奏清肝明目、育阴潜阳、养血通络之功。

【加减运用】血热上攻,颜面潮红,肝阳上亢显著者,可酌加黄连、龙胆草、栀子、青黛等苦降之品,以泻火降逆;大便燥结者加生大黄以通便;头痛,眩晕明显者,加珍珠母、赭石、天麻、僵蚕、蝉蜕等重镇肝阳,息风止眩;血压长期波动或持续升高,表现头重脚轻,腰膝酸软等肝肾阴虚之候者,可酌加女贞子、墨旱莲、石斛、玉竹、桑椹、何首乌等滋肾养液;胸闷、胸痛、肢麻者,加广地龙、赤芍、红花、桃仁、郁金以宣阳通痹,活血通脉。心悸者加远志、酸枣仁、柏子仁等养心安神。

【参考文献】何永强,殷世鹏.周信有教授高血压病辨治经验[J].光明中医,2012,27(11):2182-2184.

高血压基本方(二)

(国医大师周信有方)

【药物组成】夏枯草20g,桑叶9g,菊花20g,钩藤20g,决明子20g,茺蔚子20g,制何首乌20g,桑椹15g,生山楂20g,川芎15g,丹参30g,当归9g,赤芍30g,地龙20g。

【使用方法】每日1剂,水煎2次,混匀后分2次温服。

【功效主治】清肝明目,滋肾培元,降脂通脉。适用于阴虚阳亢,血压升高且伴有浊瘀闭络、中风、胸痹发展趋势之高血压病证。

【方剂分析】方中夏枯草、桑叶、菊花、钩藤、茺蔚子、决明子等有清肝明目之功,针对肝阳上亢,血压升高而施治。何首乌、桑椹有填精益髓,滋补阴津作用。根据整体调节的原则,养血活血通络法为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故以丹参、川芎、当归、赤芍、生山楂、地龙等活血化瘀,养血通络,能明显改变血流动力学,具有明显改善微循环障碍及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且地龙尚能息风止痉,可防肝风上扰而致中风之变。

【加减运用】肝阳上亢,血压升高显著者,可酌加黄芩、龙胆草、栀子等苦寒清降之品;视物昏花者加枸杞子、菊花;头项强痛者加葛根;肢麻者加豨莶草;面部麻木者加僵蚕、全蝎;肌肉跳动者加白芍、木瓜;胸闷、胸痛者加瓜蒌、半夏;头重脚轻,腰膝酸软者加女贞子、墨旱莲、怀牛膝、桑寄生。

【参考文献】何永强,殷世鹏.周信有教授高血压病辨治经验[J].光明中医,2012,27(11):2182-2184.

高血压基本方(三)

(国医大师周信有方)

【药物组成】制何首乌20g,桑椹20g,女贞子20g,桑寄生20g,怀牛膝15g,炒白术15g,黄芪20g,枸杞子15g,菊花20g,益母草20g,钩藤20g,泽泻20g,猪苓、茯苓各15g,车前子(包煎)20g,丹参20g。

【使用方法】每日1剂,水煎2次,混匀后分2次温服。

【功效主治】培补脾肾,滋潜降压,利水通脉。适用于阴阳两虚型,见于血压长期不愈,病累及肾,出现肾功能不全者。

【方剂分析】方以制何首乌、桑椹、女贞子、桑寄生、怀牛膝、白术、黄芪、枸杞子调补脾肾之品,以冀扶正培元,恢复肾脏功能,以为治本;复以菊花、钩藤清肝明目,潜阳降压,以为治标。以泽泻、猪苓、茯苓、车前子利水泄浊;以丹参、益母草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共奏调补脾肾、育阴潜阳、利水通脉之功。

【参考文献】何永强,殷世鹏.周信有教授高血压病辨治经验[J].光明中医,2012,27(11):2182-2184.

变通天麻钩藤饮

(国医大师张学文方)

【药物组成】天麻10g,钩藤10g,磁石(先煎)30g,菊花10g,川牛膝15g,地龙10g,川芎10g,生龙骨(先煎)30g,草决明20g,杜仲12g,桑寄生15g,栀子10g,炒麦芽10g。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平肝息风,益肾活血。适用于肝肾不足,肝阳偏亢,肝风上扰,头痛,眩晕,头麻,耳鸣,腰酸,肢乏,烦躁易怒,手足肿胀,血压高,或睡眠不佳,脉弦数者。

【方剂分析】此方为针对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而设。此类患者临床十分常见。镇肝息风汤虽为常用,但其力甚猛,胃弱者不宜。天麻钩藤饮清肝安神虽优,平肝益肾活血之力不足。故变通此两方之义,结合现代中药研究成果而拟成此方。方中用天麻、磁石、生龙骨平肝阳之上亢,钩藤、菊花、栀子、草决明清泄肝热,重用草决明还可通便泄热,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以治本,地龙通经络而降血压,川芎、牛膝活血化瘀,引血下行,炒麦芽健脾护胃,防止重镇药损伤胃气。全方具有清肝平肝、益肾活血、通络降压之功效。

【参考文献】张学文.疑难病证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99-500.

新加杞菊地黄汤

(国医大师张学文方)

【药物组成】枸杞子10g,菊花10g,生地黄12g,山茱萸12g,山药15g,泽泻10g,牡丹皮6g,茯苓10g,磁石(先煎)30g,川牛膝12g,决明子20g,川芎12g,山楂15g。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肾潜阳,清脑通络。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越之头昏,目眩眼干涩,视物昏花,头麻头摇,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腰膝酸软,兼血脂高,动脉硬化,血压高。舌质红,舌下静脉色紫而胀,脉弦硬者。

【方剂分析】此方以杞菊地黄丸为主化裁改造而成。方用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即六味地黄丸补益肝肾之阴以治本;枸杞子、菊花补肝肾兼明目,清肝热兼清脑;磁石滋肾水以潜阳;决明子、山楂清肝降血脂;川牛膝、川芎益肾兼活血通络。全方合用,益肾潜阳、清脑通络之力较强,对肝肾阴亏阳亢,兼有肝热、血瘀之证颇为适宜。

【加减运用】肾虚甚者,可加杜仲、桑寄生,肝阳上亢重者,加石决明、龙骨、牡蛎,大便干者加草决明到30g,并酌加大黄6~10g,血压高明显者,加豨莶草,川牛膝增至15~30g,失眠者加炒酸枣仁20~30g,首乌藤20~30g,头震摇者加天麻10g,记忆力下降者加远志10g,石菖蒲10g。

【参考文献】张学文.疑难病证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04-505.

双降汤

(国医大师朱良春方)

【药物组成】水蛭0.5~5g,生黄芪30g,丹参30g,生山楂30g,豨莶草30g,广地龙10g,当归10g,赤芍10g,川芎10g,泽泻18g,甘草6g。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活血,化痰降浊。适用于气虚痰瘀型高血压病伴血脂紊乱者。

【方剂分析】方用水蛭、地龙化瘀通脉,赤芍凉血散瘀,生黄芪、当归补益气血,丹参、山楂、川芎活血行气,豨莶草祛风除湿,泽泻行湿化饮,甘草调和诸药。

【参考文献】郑晓丹,高想.朱良春“培补肾阳治其本,虫药活血治其标”法论治心系疾病经验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40(3):255-257.

潜降汤

(国医大师颜正华方)

【药物组成】熟地黄15g,白芍12g,生石决明(先煎)30g,生牡蛎(先煎)30g,茯苓10~30g,丹参12~15g,益母草15g,怀牛膝12~15g,首乌藤30g,菊花10g。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滋阴平肝,潜阳安神。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眩晕,症见头晕目眩,两目干涩,耳鸣,健忘,胁部隐痛,腰膝酸软等。

【方剂分析】方中熟地黄甘而微温,善滋阴养血固本,治阴血亏虚之证;白芍苦酸微寒,善养血敛阴,平肝柔肝,治肝阳上扰清窍而致之眩晕;二药共为君药,奏滋补阴血,平抑肝阳之效。石决明质重咸寒,善清肝火、养肝阴、潜肝阳;生牡蛎质重而咸涩微寒,善益阴潜阳,又能镇心安神;两药共为臣药,既助主药补阴潜阳,又能镇心安神。茯苓甘平,宁心安神、健脾;丹参微寒,清心安神活血;牛膝补肝肾而引火引血下行;益母草微寒,清热利水、活血化瘀;四药共为佐药,既助君臣药潜肝阳、补肝肾、定神志,又引火引血下行以消眩晕。菊花微寒,能平抑肝阳、清利头目;首乌藤性平,可养心安神、祛风通络;二药共为使药,一则平抑肝阳、养心安神,二则引药入心肝二经。诸药合用,滋阴平肝、潜阳安神效宏。

【加减运用】如兼食欲缺乏者,去熟地黄,加制何首乌15g,陈皮10g,炒麦芽10g;兼耳鸣者,加磁石30g;兼腰痛者,加杜仲10g,桑寄生30g;兼盗汗者,加五味子6g,浮小麦30g;兼大便黏滞不爽者,加决明子30g,全瓜蒌30g;偏于阴虚火旺者,去熟地黄,加生地黄15g,麦冬15g;肝火偏旺,症兼急躁易怒、目赤者,加龙胆草6g,夏枯草15g;头痛较重者,加蒺藜12g,蔓荆子12g,川芎10g;眩晕较重者,加天麻6~10g,钩藤15g;失眠较重者,加炒酸枣仁30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首乌藤30g。

【参考文献】吴嘉瑞,张冰.国医大师颜正华眩晕治验举隅[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0,25(10):1596-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