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头 痛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一般是指头颅上半部,即眉目以上至枕下部范围内的疼痛。可分为血管性头痛(包括偏头痛在内)、颅内高压性头痛(以占位性病变为多)、颅内低压性头痛、肌肉收缩性头痛、外伤性头痛,和因眼、耳、鼻、齿病引起的头痛。属中医学“头风”范畴。
一、诊断标准
①头痛部位多在头部一侧额颞、前额、巅顶,或左或右辗转发作,或呈全头痛。头痛的性质多为跳痛、刺痛、胀痛、昏痛、隐痛,或头痛如裂等。头痛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数天,也有持续数周者。
②隐匿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
③应查血常规,测血压,必要时做腰穿、骨穿、 脑电图。有条件时做经颅多普勒、CT、磁共振等检查,以明确头痛的病因,排除器质性疾病。
二、辨证分型
①肝阳上亢:头痛而胀,或抽掣而痛。痛时常有烘热,面红目赤,耳鸣如蝉,心烦口干。舌红,苔黄,脉弦。
②痰浊上扰:头痛胀重,或兼目眩。胸闷脘胀,恶心食少,痰多黏白。舌苔白腻,脉弦滑。
③瘀阻脑络:头痛反复,经久不愈,痛处固定,痛如锥刺。舌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弦或细涩。
④气血亏虚:头痛绵绵。两目畏光,午后更甚,神疲乏力,面色㿠白,心悸寐少。舌淡,苔薄,脉弱。
⑤肝肾阴虚:头痛眩晕,时轻时重。视物模糊,五心烦热,口干,腰酸腿软。舌红少苔,脉细弦。
三、治疗
处方一:太阳、尺泽、委中。
【取穴】
太阳:在头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中。
尺泽: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肌腱桡侧缘凹陷中。
委中:在膝后区,腘横纹中点。
【辨证加减】肝阳上亢型头痛加太冲、天宗;痰浊上扰型头痛加丰隆;瘀阻脑络型头痛加膈俞、天宗。
【操作】在太阳穴附近寻找暴露较明显的静脉血管,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三棱针与皮肤呈20~30°,深度约0.1~0.3厘米,待血液自然流止,后加拔火罐3~5分钟,起罐后用消毒棉球擦拭干净。尺泽、委中穴用三棱针直刺,深度0.5~1厘米,出血量约10~15毫升,其余操作同太阳穴。1周治疗2次,5周为1个疗程。
处方二:至阴。
【取穴】在足趾,小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
【辩证加减】肝阳上亢型头痛加太冲、天宗;痰浊上扰型头痛加丰隆;瘀阻脑络型头痛加膈俞、天宗。
【操作】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快速点刺至阴穴,出针后用双手挤压针孔出血直至血的颜色变淡,再用消毒干棉球压迫止血即可。每日1次,3~5天为1个疗程。
处方三:阿是穴。
【辨证加减】肝阳上亢型头痛加太冲、天宗;痰浊上扰型头痛加丰隆;瘀阻脑络型头痛加膈俞、天宗;气血亏虚型头痛加气海、血海;肝肾阴虚型头痛加太溪、肝俞、肾俞。
【操作】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轻度叩刺头痛的部位,至头皮发红隐隐出血,后用消毒棉球擦净血迹。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处方四:耳尖。
【取穴】在耳区,外耳轮的最高点。
【辨证加减】肝阳上亢型头痛加太冲、天宗;痰浊上扰型头痛加丰隆;瘀阻脑络型头痛加膈俞、天宗;气血亏虚型头痛加气海、血海;肝肾阴虚型头痛加太溪、肝俞、肾俞。
【操作】患者取正坐位,医者将其耳郭折叠,耳上方呈一尖角,常规消毒后,右手持三棱针对准耳尖刺之,出针后用双手挤压针孔令其出血10滴左右。出血多者更佳,隔日1次。
处方五: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在头部的体表循行路线(患侧)。
【操作】局部常规消毒,右手持梅花针,从足少阳经在目外眦的起始穴瞳子髎开始,沿足少阳胆经在头侧部的循行部位至风池穴、足太阳膀胱经从攒竹穴至天柱穴的经络循行路线进行中度叩刺,每隔约1厘米叩刺一下,反复叩打3~4次。若头痛重者,可叩至头皮轻微点状出血。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叩打后当天不宜洗头,以防感染。适用于偏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