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非遗传播未来展望
(一)数字技术为翼,温度质感为体
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将传统的非遗予以活态展现,通过多重连接和情景分享为受众营造身临其境之感,让非遗能够“听得见”“带得走”“学得来”,从而使之成为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例如,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非遗板块中,公众通过扫描AR卡片、AR电子书就能在手机上观看立体化的妈祖信俗、中国剪纸等非遗项目;只需要戴上VR眼镜,便可置身于传承人工作室中一同学习烙画、漆画等非遗技艺。
在非遗传播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传播信息本身的事实性和逻辑性,更要思索如何从关系维度和情感维度上拉近与公众之间的距离。为此,一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共建、共享的特点积极扩大非遗传播影响力,二要加快建立非遗资源要素的现代转化机制,革除公众对非遗的陌生感和神秘感。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的品牌活动“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巧妙地将现代时尚产业与传统服饰文化相结合,在短短6天时间里上演11场精彩绝伦的非遗服饰秀,给现场观众和广大网友带来视觉盛宴。此外,此次活动在宣传传播方面也取得了亮眼的成绩。据统计,共有23家网络直播平台参与了联动直播,累计获得近5 800万次的点击观看量以及超过1 000万条网友互动。可见,只有“捧出”有温度、有质感的非遗传播作品,才能使非遗与公众心灵发生情感共振,奏响涤荡心灵的华美乐章。
(二)借力发展大势,整合媒介资源
充分发挥借力意识促进非遗传播,才能得到社会群体的广泛关注。首先,要学会借助社会时代发展大势来传播非遗。不断更新非遗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非遗特色项目,助推我国非遗走出国门,使之成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华文化的一扇窗口,成为世界文化交流共享的“中国特色”。其次,要学会充分整合媒介资源,借助新媒体来扩大影响力。通过运用算法机制实现非遗内容的有效分发,通过在社交平台制造话题、加强互动的方式加深公众对非遗的认知和了解,借助社交力量不断拓宽非遗传播半径。
(三)实施非遗教育,弘扬传统文化
非遗传播与中华民族的美育和人文素质培养、审美和文化鉴赏水平提升具有直接关联。普及非遗应从娃娃抓起,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经典故事、道理、思想等融入日常课堂教学。为此,一要大力普及非遗,让新生代对非遗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系统、感性的认识,将非遗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使之成为每个孩子的必修课。二要重点培养,在学校、社区中建立非遗传习体验场所,聘请非遗传承人开设专门课程,形成各类兴趣社团,让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在亲身学习传统非遗技艺中,加深对非遗的认知和了解。
(四)打造“非遗符号”,提升城市形象
经过历代传承与发展,非遗已经成为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标识。作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非遗在提升城市形象方面理应发挥重要作用。为此,一要将非遗的文化传播作为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抓手,充分借助新媒体和社交平台展示当地非遗资源;二要为非遗的传承发展营造良好的城市文化生态,让其在城市文化空间中保持多样性特征,不受过多商业化因素的侵袭;三要通过开展非遗实践活动、塑造城市公共非遗空间等方式打造“非遗符号”,让非遗成为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文化标识,并让公众对其产生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
(1) 范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