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第5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例证分析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生产力中,科学技术对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发展变化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因素对生产力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越来越重要。对此,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思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这里讲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指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被应用,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应当指出,科学技术本身只是一种知识形态的、潜在的、间接的生产力,而并不构成生产力的独立要素。科学技术要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就需要一个“物化”的过程,即要把科学技术物化在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中。具体途径是,将科学技术广泛、深入地渗透到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提高其素质。劳动者掌握了科学技术,可以提高自身素质和劳动技能,可以革新、创造生产工具,提高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扩大劳动对象的范畴,提高劳动对象的质量等,从而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引起生产过程的其他各个方面如生产管理、工艺流程等发生变化。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在日益加速地转变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这一方面是因为当代科学技术高水平的发展,不仅能够提出新理论,而且能够指明在实践中应用这些新理论的途径;另一方面,也由于当代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能够迅速地掌握新产品的生产技术,并把新产品投放市场。据苏联科学家计算,在1885—1919年间,一种发明从产生到在工业上的应用,即“成熟期”,平均时间要30年;从生产上掌握它到投入市场,平均是7年时间,整个实现时间是37年。1920—1944年间,这些时间的平均年限相应缩短为16年、8年和24年。到1945—1964年间,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些时间又分别缩短为9年、5年和14年。另据有关人员对世界上39项重大科学技术发明的统计,从开始研究到研制出新产品,18世纪末以前,一般都在70年以上,19世纪一般在14~70年之间,20世纪以后都在20年以内,最短的在1年以内。

“二战”以后,由于科学技术日益加速地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当代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现在衡量一个国家的富强程度,不仅要看它有多少资源和财富,更重要的是要看它掌握了多少现代科学技术。能够创造物质财富的科学技术是比财富本身更为重要的东西,没有科学技术或科学技术落后,已有的资源也不能转变或顺利地转变为现实的财富。因此,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战略资源,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决定着生产的发展方向,为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科学技术来源于生产实践,反过来又回到生产实践中,推动生产向前发展。人类历史进入近代以来,发生过三次重大的科学技术革命,每一次都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

第一次科技革命是在16世纪,科学革命在天文学、力学、数学、生理学、解剖学等学科领域实现了质的变革后,到18世纪中叶,以牛顿力学为背景,以纺织机械为起点,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从而实现了工业生产从手工工具到机械化的转变,使“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3)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18世纪末开始的科学革命,以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生物学为代表。这次科技革命的结果,使科学由落后于技术与生产的局面一跃而至主导地位,并对技术和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令科学、技术、生产之间发生紧密的连锁反应。到19世纪中叶,以电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为基础,以电力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使重工业生产逐渐占据生产的主导地位,在此之后的一个多世纪里,全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0多倍。

现代科技革命即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基本内容的系统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同信息技术的发明与应用几乎是同步进行的。现代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标志,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以后的20多年里生产的产品,超过了过去200多年生产的总和。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因素。据统计,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的增长,75%是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在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60%~80%是依靠采用新的科学技术取得的。另据苏联学者计算,在战后苏联工农业的增长中,大约85%~90%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的,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约70%是技术进步的结果。在现代生产中,由于一项新的科技成果被采用,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实例比比皆是。通过采用最新科技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已经成为加速资本积累,实现扩大再生产的最有效途径。

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人类历史上最初出现的原始公社的生产关系,与当时极度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在原始社会的漫长历史时期中,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由于生产工具简陋,单个的人无法同凶猛的野兽和自然界力量做斗争,因而人们不得不联合起来进行集体的共同劳动。

例如,在澳大利亚,原始公社的全体成员都会参加猎取大袋鼠的生产活动。妇女和儿童跑到土岗上吆喝,把大袋鼠往山谷里赶;男子则彼此相隔不远地隐藏在土岗下面的草丛里,当大袋鼠跑到他们面前时,就突然跃起用坚木制成的长矛来杀死它。

在巴布亚,原始公社耕种土地的情况是这样的:男人把尖硬的木棍深深插入土地里,翻起一大块土;女人跟在男人后面,用木棍把男人翻起的土块打碎;大大小小的儿童则跟在大人后面,用手把土搓细,然后女人们再用木棍将土刨个小洞,把种子埋进去。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世纪。

必要的共同劳动促使形成原始公社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土地是原始公社最重要的公共财产。共同劳动、生产资料原始公有制和极度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产品的平均分配。因为,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条件下,可供消费的劳动产品十分有限,如果不实行平均分配原则,就意味着必然使一部分原始公社成员饿死,使集体遭到破坏,而当时的人们只有依靠集体才能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求得生存。因此,原始公社成员自觉地遵守平均分配的原则。由于劳动生产率极低,没有剩余的劳动产品,所以也不能产生人对人的剥削。

生产资料的原始公社公有制,按原始分工进行的集体劳动和产品的平均分配,这就是原始公社生产关系最基本的特征。

奴隶制的生产关系是继原始公社公有制生产关系之后出现的第一种有阶级存在的社会形态中的生产关系。原始公社后期,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畜牧业和农业分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来,随着金属工具和简单机械的发明和应用,又出现了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使人的劳动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引起了生产关系的一系列变化。

由于劳动生产能力的提高,过去必须由原始公社全体成员共同进行的生产活动,现在可能以一个家庭为单位来进行了。这样,就逐渐导致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

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个人生产出来的产品,除了养活自己以外,还有了剩余。这样,就开始出现必要产品(养活生产者本人所必需的那部分产品)和剩余产品(生产者的全部劳动除去必要劳动以外的剩余部分)的区分。于是,就产生了人剥削人的可能性。从此,在部落战争中,俘虏就不再被杀掉或吃掉,而是把他们当作奴隶,强迫他们劳动,掠夺他们的剩余产品。

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原始公社内部各个家族之间渐渐出现了贫富分化。穷人借了富人的债还不起,就成为富人的奴隶。随着奴隶数量的逐渐增加,人类社会第一次出现了在社会生产中地位和利益根本对立的两大阶级,即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第一次出现了人剥削人的生产关系。

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奴隶制下的劳动者,就是可以被奴隶主当作牲畜买卖和屠杀的奴隶。奴隶完全丧失了人身自由,变成会说话的工具,其全部劳动产品归奴隶主所有。为了防止奴隶逃跑,奴隶主常常让奴隶戴上脚镣进行劳动。

奴隶主对奴隶的这种残酷剥削,常常引起奴隶的逃亡和大规模的奴隶暴动。为了镇压奴隶的反抗,产生了人类社会历史上第一个阶级压迫阶级的机器——国家。古希腊和古罗马是欧洲最著名的奴隶制国家。我国的夏、商两朝是中国奴隶制最兴盛的时代。

大规模奴隶劳动的运用,使社会生产特别是手工业生产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青铜器特别是铁器工具的发明和改善,使生产工具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奴隶制下的劳动者——奴隶对于提高劳动生产能力根本没有兴趣,他们常常用破坏生产工具的方式来表示对奴隶制的反抗。因此,奴隶主给奴隶使用的只能是笨重而不易毁坏的生产工具。更精巧的生产工具必须由对生产有某种积极性的劳动者来使用,生产力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有更合适的生产关系来配合它。正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的作用,使奴隶制的生产关系被封建制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三、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是由经济条件的客观性所决定的。经济条件是指被一定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存在并发生作用的,只要存在着某种社会经济条件,就必然会存在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规律。当某种经济条件消失了,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规律就会退出历史舞台。当新的经济条件产生了,又必然会出现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经济规律。这一切都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人的经济活动都只有遵循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无论谁违背经济规律,都势必要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例如,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规律,不管个别商品生产者或个别企业在生产某种商品时花费多少劳动时间,这种商品的价值量只能决定于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商品生产者或个别企业生产这种商品实际消耗的劳动时间,只是个别劳动时间,只能形成这种商品的个别价值,而不是它的社会价值。在进行商品交换时,不能把个别价值作为依据,必须以社会价值为基础。

在阶级社会里,一般来说,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能自觉地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如在资本主义初期,资产阶级能够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利用这一经济规律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服务。相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统治阶级往往会阻碍这一经济规律的实现。如在封建社会末期,封建地主阶级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地位,极力反对变革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人们能够认识经济规律,并自觉地运用它们。

但是,要正确地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要掌握有关经济规律的理论知识,又要在不断反复的实践中总结本国和国际上的经验教训,使认识逐步深入。正确认识经济规律和正确利用经济规律都要有一个发展过程。当前,我国在改革开放的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加强调查研究,认识和研究经济规律的作用,按照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办事,以便使改革开放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快、更好。

承认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不等于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要能够发现这些规律,认识它们,利用它们,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在认识经济规律客观性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规律来为发展社会经济服务,为人们谋福利,这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认识了按劳分配规律,就可以利用它,通过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

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对经济规律的利用情况是不同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只能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利用经济规律,为他们谋利益。例如,随着生产的发展,资本家组织股份公司联合形成各种垄断组织,实行国家垄断,大力拓展国内市场和开辟国际市场,以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是资产阶级利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规律的表现。但是,对于资产阶级而言,他们利用这一规律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资产阶级只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切身利益,觉得需要才那样去做,而不是在认识这一规律的基础上主动地、自觉地去利用它。一旦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改变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要求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时候,资产阶级就不可能再去利用这一规律,哪怕是不得已也不为之。相反,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会极力反对利用这一规律。这时,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能够利用这一规律。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他们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起自己的政权,从而把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改变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