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钰之无影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章 拍电影 演奥运冠军的少年时代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可有时候,运气也青睐有准备的人,好事也可以成双成对。在上海青浦,静钰不仅拿到全国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的冠军,她还被电影《跆拳道》的导演麦丽丝相中,有了第一次“触电”经历。影片《跆拳道》主人公刘立的原型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跆拳道冠军陈中。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在《跆拳道》一片中静钰饰演少年时代的奥运冠军,几年后,静钰自己也成了奥运会金牌得主。

既然拍跆拳道题材的电影,肯定得拍得专业。麦丽丝导演选中的女主角是影视明星陶红,为了拍摄《跆拳道》一片,陶红吃了不少苦。陈中是短发,为了演奥运冠军,陶红一狠心,剪短了自己的一头秀美长发。光形似还不够,最重要的是神似。为了成功塑造刘立那个人物,长达数月时间,陶红每天下午都泡在中国跆拳道国家队训练基地北京体育大学跆拳道馆里。一方面,陶红得观摩陈中等跆拳道冠军的训练,捕捉陈中的人物特点。另一方面,她自己也得苦练跆拳道。每天下午,陶红的必练科目包括跑步、压腿、踢腿。据陶红自己说,一次训练下来,光是踢腿她就要踢1500次。那段时间,陶红练得都快崩溃了。幸好她小时候曾经练过体操,还有一定的舞蹈功底。换作常人,那种魔鬼训练法根本就吃不消。

可这还只能算是开胃菜。众所周知,任何一门武术,光练基本功和套路肯定不行,那只强过花拳绣腿。要想练就一身真功夫,还得经历实战的磨炼。陶红只是演员,不是专业运动员。但要演好刘立,只会踢踢腿肯定不行,还得在真刀实枪的对抗训练中体会跆拳道这门武术的真谛。于是隔三岔五,中国跆拳道队会安排陶红与国家队队员进行对抗训练。尽管对手们会刻意留情,下腿注意,但拳脚都不长眼,难免有失手的时候。一场对抗训练下来,陶红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是常有的事儿。出现这种情况,国家队队员们心怀歉疚,麦丽丝导演也心疼不已。麦导有时会半开玩笑地说:“这可是我的演员啊!真把她当争冠对手打呀?”心疼是心疼,可如果陶红演刘立演得不像,麦丽丝导演不答应。做导演的应该都是那样,每个细节都力求完美。

主演选得恰如其分,小演员也不能将就。上海青浦全国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开赛前一天,电影《跆拳道》摄制组到体育馆物色小演员。当时静钰正和队友们训练,她不凡的身手、矫健的身姿和一脸的霸气吸引了导演麦丽丝的目光。目不转睛,盯着静钰看了好半天,麦导对身边的人点了点头,说了一句“就是她了”。在场边跟队领导沟通之后,麦导走到静钰跟前。静钰不知道麦导是干什么的,见一个陌生人走到自己跟前,她有一点紧张,又有一点不知所措。对于当时的情景,静钰曾回忆说:“麦导走过来问我情况时,我还以为是国家队教练来挑选运动员,感觉美滋滋的,后来才知道是自己弄错了。”

第二天比赛,静钰拿到了她所在级别的金牌,第一次尝到全国冠军的滋味。当时静钰不知道的是,她最终能够夺冠,多多少少也要感谢麦丽丝导演。16进8那场比赛,静钰遭遇不公正的偏裁现象。正在场边拍静钰的麦丽丝导演气不过,为静钰打抱不平,向站在她身边的国家体育总局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跆拳道部主任赵磊指出裁判的问题。那场比赛,静钰通过加时赛才艰难取胜。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经麦导提醒,赵磊意识到裁判问题确实很严重。他立即召开会议,对裁判风气加以整顿。自那以后,裁判不公现象基本得到杜绝。正是在良好的裁判风气之下,静钰后面三场比赛三战三捷,拿到了人生第一个全国冠军。麦丽丝导演找自己谈过之后,静钰没太在意。拿了冠军回到南昌,静钰又恢复到之前的状态,每天刻苦训练。半个月后,正在南昌训练的静钰接到电话,得知自己被挑中,将出演电影《跆拳道》中的少年刘立。

拍电影的话,要去北京拍。那是静钰第一次到首都北京,不放心她一个人去,队里派了一个人陪着她。拍电影的间隙,静钰还到之前每天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里都可以看到、全国各族人民最向往的天安门游玩。那天,碰巧北京降下瑞雪。虽然景德镇也下雪,但大多时候是雨夹雪,落到地面上很快就化了。在北京,静钰第一次看到那么大的雪,洋洋洒洒的雪,晶莹剔透的雪,中国北方的雪。在中国第一广场天安门广场,静钰还拍了一张珍贵的照片。照片中,地面上积着厚厚一层白雪,静钰戴着一顶红色棒球帽,身穿胸前绣着金凤凰的白色运动上衣,以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为背景,拍了一张帅气的右踢腿动作。当时家里已出了变故,静钰有时会烦恼忧愁。但她毕竟是花季年龄,一点小事就能让她开心起来,让她忘记所有的愁苦。

静钰在北京

在《跆拳道》一片中,刘立和杨卉是一对儿时的玩伴儿,两个人一起长大,几乎天天形影不离。两个人的爱好更是惊人的相同,虽然是女孩子,但她俩都痴迷武术。小时候打下良好基本功,最终两人都如愿进入跆拳道国家队。在国家队,刘立和杨卉都是主力。一项大赛,一对好友联袂杀进决赛。但不幸的是,杨卉腿伤突然恶化,医生命令她退赛,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视跆拳道如生命,杨卉执意上场,即便以后无缘跆拳道,她也要打决赛,好给自己一个完美的谢幕。决赛中忍着悲痛上场,刘立击败自己最好的朋友夺冠。那场比赛过后,杨卉永远地坐在轮椅上。刘立无法接受那残酷的事实,她不顾所有人的反对,绝望地退出了国家队。刘立进入娱乐圈,做了一名模特,她的大幅照片出现在广告牌和时尚杂志封面上。

然而金钱和聚光灯下的风光并不能填满刘立内心的空虚,因为她的心还在跆拳道赛场上。在杨卉等人的劝说和激励下,刘立重返国家队。这一次,坐在轮椅上的杨卉成了她的专职教练。刘立训练更加勤奋刻苦,她的目标是在即将到来的奥运会上夺金。带着好友的期望和对跆拳道的无比热爱,刘立站到了奥运会赛场。决赛上,面对强敌,刘立一次次被踢倒,一次次顽强地站起来。对手踢断她的左臂,她竟然把断臂往护胸里一掖,站起来再打。她的勇敢让对手害怕,全场观众为她鼓掌。最终刘立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赢得比赛,拿到了奥运会金牌。而那块沉甸甸、光闪闪的金牌不仅属于刘立,也属于她的好友杨卉,更属于为了中国跆拳道事业而付出和牺牲的所有人。

在影片《跆拳道》中,静钰的戏份不多。第一次“触电”,静钰露脸儿的时间都不到五分钟。拍电影看似比练跆拳道轻松,实则不然。第一次“触电”,年纪又小,面对摄影机镜头,静钰甚至都不知道手该放在哪里。她完全不像在跆拳道训练和比赛场上那样游刃有余,她僵在那里不知所措。静钰回忆说:“加上当时天气冷,我浑身都木了。”在麦导指导下,静钰才慢慢进入角色。那次拍电影经历并没给静钰留下太好印象,多年后她说:“拍电影要来来回回地拍同一个镜头,挺枯燥的,我觉得还是应该好好练跆拳道。”

拍电影时的静钰和江西省体育局李红

影片中的刘立从一个跆拳道爱好者一步步走向国际赛场并最终成为奥运冠军,那部电影的原型陈中也拿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跆拳道冠军。电影中的情节既像是对陈中成长及奥运夺冠历程的事后讲述,又像是对静钰未来的精准预言。巧合的是,2005年升上跆拳道国家队,静钰跟陈中做了队友,还成了室友。对于静钰而言,陈中就是个大姐姐。训练和比赛中,乃至平常生活中有什么问题,静钰总爱请教陈中,陈中也总会毫无保留地帮助她。当年挑静钰饰演少年刘立,麦丽丝导演曾做出预言:“她眼里有一股霸气,未来她会成为奥运冠军。”电影《跆拳道》于2004年上映,而四年后的北京奥运会上,静钰真的像陈中那样也成了跆拳道奥运冠军。那是中国奥运军团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的第45块金牌,也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夏季奥运会历史上的第157块金牌。

静钰北京奥运会夺冠,当年与她一起拍电影的陶红也替她高兴。2008年11月接受上海《东方体育日报》采访,陶红说,当年第一次见到静钰,那个长相清秀的16岁女孩儿给她留下深刻印象。陶红说:“当时麦丽丝导演之所以挑上她,是因为她练跆拳道时很有气势,下手很准,比较狠。导演当时看到她后,一下子眼前一亮,觉得她就是少年版的陶红,当时就拍板定了下来。静钰平时文文静静的,不太爱讲话,但一上场就光芒四射。别看她个子不高,外在条件并不出色,但她就是有成为优秀选手的那种潜质,竞技体育的魅力或许也就在于此吧。”

在电影《跆拳道》的开头,主人公刘立有这样一段旁白:“对我来说,跆拳道是一条人生的单行道,它使我的生活与一般的女孩儿不同。这是一条充满艰辛的道路,有时甚至很残酷。尽管有胜利的辉煌,偶尔我还是会想,就这样送走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值得吗?”这段话其实说的也是静钰。对于静钰来说,选择跆拳道之路没有错,那是个正确的决定。可这条路确实充满艰辛,荆棘密布,有时甚至非常残酷。但她一直没放弃,一方面是因为她对跆拳道的热爱,一方面也是因为她没有退路。为了跆拳道,静钰付出了那么多,牺牲了花样的青春年华。时间的指针不能往回拨,泼出的水不可能收回来。静钰只剩下一个选择——咬着牙接着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