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宁波城防修筑概略

宁波地处浙东奉化江、余姚江、甬江三江交汇处,“虽非都会,乃海道辐凑之地”参考文献[1].,独特的地理位置确立城市发展方向:因地利而成港,因港而成市,城防伴随港市职能亦大致经历唐始筑、宋加固、元复筑、明加强几个阶段。

宁波唐称明州。长庆元年(821),刺史韩察将州治由小溪鄞江迁至三江口,并在今月湖以北营建子城,《宝庆四明志》载“撤旧城,筑新城,设东南西北四门”,“城周四百二十丈,环以水”参考文献[2].。乾宁五年(898),为“绝外寇窥觎之患,保一州生聚之安”同上.,刺史黄晟筑罗城于三江口,“周长二千五百二十七丈许,计一十八里,奉化江自南来限其东,慈溪江自西来限其北,西与南皆它山之水环之”参考文献[3].,至此,明州形成“城套城”格局。此后,五代钱氏据吴越,明州城防规模扩大,“城郭增壮自此始亦”,但形态细节不见文献记载。

宋明州升庆元府,港市职能凸显,尤其南宋定都临安,庆元作为都城畿辅之地愈发重要,城防构筑举动亦相应增多。总体来说,子城约略经过两次大修,首次在北宋初,此次维修文献记载不详;二次修在庆元元年(1195),当时主要利用唐城夯土,将原基础部分包砖改为条石错缝砌筑,子城规模与护城河仍依唐制。与此同时,罗城亦经过三次大修,首次在元丰元年(1078),“城周两千五百余丈,为门楼十”参考文献[4].;第二次在宝庆年间(1225—1227),主要为城墙楼门埤薄为厚,增埤为高,补罅易圮,此次大修后十座城门名称及分布有了明确记载;第三次在宝祐四年(1256)至开庆元年(1259),此次城墙得以全面整修,并建立巡铺制度加强对城楼巡防与管理。基于文献观察,两宋较唐,城防由简陋土城加固为砖石城墙,但城防格局及规模并无明显改变(图1)。

图1 宋朝宁波城防概况

(来源:根据《海上丝绸之路著名海港——明州》148页图改绘)

元初号令坠天下城池,庆元亦不能免,元《至正四明续志》载“郡城之废,垂六十余载,民居侵蚀,夷为坦途”参考文献[5].,至正十年(1350年),因“寇发台州之黄岩,与庆元相密迩”,兼顾“惟庆元为浙东大府,六郡之干”同上.地位考量,宁波复筑城墙。元《复筑庆元城记》载“凡六月而城成,周十有八里,高丈有八尺……旁开六门,门有楼,周庐百九十有二……西南二方旧有水门,皆致而新之。东门去江远,则凿其为外隍。北门因江为隍,则筑堤以捍之”同上.。此次修筑迫于外在压力,城防建造迅速,主要对原来防御较弱部位进行加强。

明庆元更名宁波,取意“海定则波宁”。嘉靖朝始,西方海上势力于近在咫尺的双屿创建国际自由贸易港,构成对明东南海疆严重威胁,宁波遂开始历史上最严格城市防御。嘉靖三十六年《重修宁波府城记》载“迩来东夷扬波海上……惟凭城固守,而城实不免渠丘之恶”,基于此,构筑城防“城之周凡二千七百八十八丈,中所修者二千一百八十一丈,所造者斥堠六十有六,敌楼四十有六,马步阶七……复修筑西南二水门,以月城。……万年保障,于是乎在”参考文献[6].,斥堠敌楼密布,以及月城出现足见其防御能力提升。此外,宁波东部海面亦早于洪武朝形成由卫、所、营寨、堡寨、关隘、烽堠共同构成的防御体系,它们散布于沿海港口及主要航道,形成新的防线,与宁波城防一起构成“戎卫星列,屼屯航行,宪巨内总,将士外屏”同上.整体防御格局。清沿用明确立的城防体系,至民国十八年(1929)始拆除(图2)。

图2 清朝宁波城防概况

(来源:根据乾隆年间《宁郡地舆图》底图改绘)

从唐到明,宁波城防共包含三道防线,由海面至城内依次为“固海岸”的散点式防线(第一防线)、环形罗城(第二防线)及矩形子城(第三防线)。以城门数量及军事装备为指标考量防御能力,则三者由外而内呈由强渐弱趋势(表1)。

表1 宁波传统城防体系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