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军事史视角下的近代建筑与城市研究

旅顺的双重属性及其遗产保护对策研究

奚江琳 于炳清 都超峰

提要:自旅顺以军港兴市以来,其不对称的双重属性始终耦合于1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在以军港要塞为牵引的军事属性和由俄、日军政统治机构衍生的城市属性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旅顺近代城市的特征及独特的发展轨迹。论文通过对旅顺双重属性及其作用机制的解析,从功能角度解释旅顺近代城市空间的组成,提出以历史功能及其区域分布为参照的对应保护策略,一是基于军事属性下的山海格局整体保护以保持城市特征的鲜明与完整,二是通过历史功能区的管理置换以实现老城区活力与吸引力的提升,寻求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共生以及军地需求的平衡。

关键词:军事属性,非完全态城市属性,战场界面,对应保护


1880—1955年期间,旅顺经历艰苦创业、清朝经营、日本割让、中国赎回、沙俄租借、日本转租、中苏共用和完全回归8个时期,城市建设分为清建(10年)、俄占(7年)、日侵(40年)三个主要阶段。旅顺作为殖民主义者在旅大的政治军事中心,每一次权力更替都伴随帝国建筑文化的代入及城市形态的演进,城市功能的单纯和历史片段的多元共同构成了近代旅顺的特质。

1955年旅顺由中国收回后一直是军管区,至2009年全面开放以前鲜有外界干扰,避免了“文革”的冲击,也避免了城市建设的破坏及商业化氛围的影响,城市历史风貌得以完整的保护。大量历史建筑因为军事设施的缘故,在使用性质的延续中得到了更为全面的保护,例如:近代重要国防遗产大坞及其设施在役并发挥重要作用,电岩炮台的俄军营房旧址在军营中依然规整肃穆等等,这些功能属性获得延续的军事遗产不仅得到了物质层面的较好保存,且能有序传承遗产文脉及场所精神。市街、建筑、军事设施等人工建筑和树木、山峦、海湾等自然要素并构,传达了旅顺的历史感和场所感,可以说旅顺是当今中国保留最完好的近代历史地区,为集群式近代建筑群的保护理论研究提供了时空体系完整的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