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历史环境要素的回归与保护

历史上,青岛老城区自然山、海、城完美结合,又有欧洲先进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理念的实践,加上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融,更有影响中国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背景事件,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近代历史文化名城。青岛老城历史环境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1.“山海城”关系格局

“山海城”一体是青岛得天独厚的城市风貌,青岛老城属丘陵地形,连绵起伏,又处在胶州湾畔,黄海之滨,开阔舒展。老城沿山海之势自然展开,城市轮廓线,比例尺度,绿化环境都能自然交融,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自然环境与规划建设和合而成的历史景观(图5)。

图5 1900年前后青岛城市沿海鸟瞰

(来源:青岛市档案馆提供)

1900年青岛就已经有了成熟的城市规划(图6),城市绿地依托丘陵地势,延绵起伏,一气呵成。经过了100多年,从青岛老城区景观布局来看,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森林体系逐年萎缩,且各自孤立,变成了离散的环境结构。青岛老城海岸线的保护也是刻不容缓,亟需恢复历史环境。2003年海滨浴场成功改造,拆除了海滨密集的辅助建筑,回归了最初的城市设计,还原了大海、沙滩的历史环境与自然风貌。但是青岛历史城区仅有沿海一线的城市景观是远远不够的,应当扩展更多区域的开放空间。

图6 1900年前后青岛城市规划图

(来源:青岛市档案馆提供)

2.风格多样的城市建筑

历史上青岛历史城区的规划与建筑代表了19世纪末西方先进的设计思想,如城市规划中的带型城市、花园城市、有机疏散理念,建筑设计中的青年风格派、新罗马风、现代主义、折中主义思想,它们在中国近代城市中绝无仅有,其特色空间,特色街坊,特殊产业遗产等都是重要的城市文化遗产。

当前青岛的历史建筑分为已列级保护建筑和未列级建筑两类,二者都应得到重视。首先应完善普查登记工作,增加保护投入,确保其“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有保管机构”。其次是历史建筑保护制度化,加强危房修缮,加快现代生活设施的更新。第三,对整治周边,在空间视线、建筑体量、高度、景观绿化等方面都应与保护建筑相协调,果断清理随意搭建、插建的建筑物应。新建建筑,则须经科学论证,慎重启动,务必与整体风貌协调。

3.独特的历史街区及其空间

历史街区的保护旨在回归历史环境,满足现代生活条件和环境质量,保护和延续传统特色和文化习俗。青岛的历史街区类型丰富,有:公共活动型,独立式居住型,集合式社区型,近代军事型,近代产业型,传统宗教型,特殊功能型等。其中集合式社区型和近代产业型街区价值极大却又一度遭受忽视与破坏,应特别引起关注(图7)。

图7 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范围图

(来源:青岛市规划局提供)

根据现有的状况,青岛历史街区的整治应以改造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为主,结合地段的用地结构调整、人口规模性质等数据,采取综合治理的策略,使之既保持文化特色,又恢复繁荣和活力。在街区风貌控制上,应汲取历史教训,在建设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根据视线分析控制高度,根据城市肌理控制密度。视线分析范围之外的部分则应对城市形态进行控制引导。

4.多元的城市文化

近代青岛在城市文化遗产的非物质层面蕴含丰富,融合了古今中外诸多文化特色,如齐鲁传统文化、近代欧洲文化、海洋文化、宗教文化、近代工业文化、世俗休闲文化等。其中,市民的世俗休闲文化闻名遐迩,青岛是一个宜居城市,“哈啤酒、烤海鲜、洗海澡、打勾几”的文化特色延续到现在,已经成为独特的城市文化地标。这些文化特色都应予以合理引导,传承发扬。

此外,青岛是中国重要的近代开埠城市,青岛的历史与中国近代历史乃至世界近代历史息息相关,无数历史人物、重大事件都曾留下了印记,青岛近代历史人物包括外籍名人,文化精英,工商风云人物,革命志士等,仅仅名人故居初步统计就有100多处。他们是青岛城市文化的重要的闪光点,对其遗迹的保护发掘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