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 摆脱原文的束缚
本单元有这么一句Adams continued in this provisional mode for a decade before committing himself, when he was twenty-eight, to a life in photography,有人译成“亚当斯在这种临时的状态下持续了十年,然后在二十八岁时全心全意投入摄影事业”。应该说这个译文意思不错,译者也不是没有灵活的地方,比如before这个词的处理(然后)就很灵活。但是,其中in this provisional mode的译法(这种临时的状态下)就显得生硬。考虑到本段是选自摄影展的欢迎辞,所以应尽量避免文字拘谨。
参考译文二就完全避开了原文的束缚:“亚当斯业余创作历经十载,终于在二十八岁时决心毕生投身摄影事业”。所谓“临时的状态”,在上下文中已经很清楚,就是指业余摄影,所以译者索性用“业余创作”。一般情况下,如果译者的眼光能超出句子本身,到上下文中去寻求解读的依据,往往就能摆脱原文文字的束缚。原文越是具有人文色彩,越能从周围的语境中寻求帮助,而相对来说比较正规的正式文本,即所谓的“硬”文本,往往不宜过多借助语境的帮助,因为政经法之类的文章中词和专业短语都是约定俗成、概念清晰的,过多的语境解读会导致潜在的问题产生。像in this provisional mode这个词组,在正规文本中,如法律、经贸、科技文本中,翻译成类似“临时模式”的可能性就很大,而过多地解读,完全抛弃表面文字的译法往往不是翻译那类文本的常态。倒不是完全不可能,只是大多数情况下不背离原文的译法似乎更多地被大家采用。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摆脱原文束缚”是翻译的永恒主题。尽管有时我们需要贴近原文才能更精准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但是在译者的基本训练中,最关键的一环仍然是如何摆脱原文的束缚。比如下一单元Susan Sontag中有这么一句But in their separate ways, both were nourished by the endless possibilities offered by their native city。若翻译成“虽然两人的道路截然不同,但是他们都是在自己家乡所提供的无限机遇中成长起来的”,当然意思差不多,但是这类文本并非一定要贴近原文,译者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参考译文二的处理就脱离了原文的束缚“但是尽管走的路不同,两人却都从家乡获得了无尽的机遇,从纽约吸取了充足的养料”。译者未必一定需要这样翻译,但至少应该知道也可以这样灵活处理。
越是“软”文本,译者就越有机会脱离原文的束缚,翻译时更能灵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