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摄影快速入门与实战提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1 数码相机快速设置指南

2.1.1 设置照片尺寸与格式

设置照片格式时,很多朋友长时间使用RAW格式(如图2-1所示)进行拍摄,选择这种格式照片的尺寸是默认并不可调的,优势也显而易见,RAW格式能够提供最大范围的调整和后期处理空间,细节保留也是最丰富的。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RAW格式当然是首选方案。有的朋友使用富士X100当作备用相机,则采用JPEG格式,时常是JPEG直接出图,效果也还不错。JPEG格式有众多的颜色风格可选,可玩度较高,况且X100的JPEG格式图片质量并不差,或者说与RAW相比差距很小。不过在摄影和后期的初学阶段,拍摄过程中建议大家使用RAW格式拍摄,如果前期参数拿捏不准,后期的空间比较大,同时也是一个练手的过程。

图2-1 RAW文件格式

小提示RAW格式的照片的体积都比较大,你的相机存储卡和计算机硬盘很容易存满的。当你熟练相机操作后,可以适当选用JPEG格式拍摄照片。

2.1.2 ISO感光度的设置及运用技巧

ISO感光度是传统相机底片对光线反应的敏感程度测量值,反映了胶片感光时的速度,通常以ISO来表示,数值越大表示感光性越强,感光速度越快。数码相机是通过感光器件CCD或CMOS以及相关的电子线路感应入射光线的强弱,同样也使用ISO值来表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在日常使用中如何运用并调整才是合适的呢?

ISO感光度的高低代表了在相同曝光值下,选择更高的ISO感光度,在光圈不变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更快的快门速度来获得同样的曝光量,或者在快门不变的情况下使用更小的光圈而保持同样的曝光量。

对于数码相机来说,ISO可在设置菜单中轻松改变,图2-2所示为尼康D600数码单反相机菜单中的ISO设置选项,有的数码相机提供了单独的ISO设置按钮,如图2-3所示为宾得K-5单反相机的ISO设置按钮。目前数码单反相机感光元件ISO值低则为ISO 50,高可达ISO 25600,不过如此高的ISO用到的机会很少,拍摄的效果也较差。

图2-2 ISO设置菜单

图2-3 ISO设置按钮

ISO的数值每增加1倍,其感光的速度也相应地提高1倍,这可以理解为ISO数值提高一倍可以有效提升一挡快门速度,比如,ISO 100时对应的快门速度为1/30秒,使用ISO 200拍摄时,快门速度可以有效提升为1/60秒。

学习摄影初期,我们应该如何判断和使用哪一级的感光度呢?首先来了解一下感光度的作用,单从画面质量来说,大家需要记住这样一个规律,无论什么机型,感光度越低画面越细致,而感光度越高画面越粗糙,噪点越高并且饱和度、对比度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就很清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当然是把感光度调整至最低最合适。那么条件允许怎么理解?这里举两个例子。

示例一:环境光线不足,而自己又没有三脚架之类的稳定设备,那么可行的办法就是提高感光度了,通过提高感光度从而提高快门速度,避免因光线不足快门速度过低导致画面模糊发虚。如图2-4所示为ISO 1600拍摄的夜景照片,没有三脚架只能使用ISO 1600这样的高感光度拍摄了。

图2-4 香港夜景(王前辉 摄)

拍摄参数:尼康D700,尼康18-35mm镜头,18mm,光圈优先曝光,ISO 1600,1/8秒,F5.6,+2EV。

示例二:使用长焦镜头且被摄物移动速度较快,如体育赛事等,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提高感光度来提高快门速度,提高拍摄成功率。在火车和汽车上透过玻璃窗拍摄外面的风景时,为了提升快门速度而不模糊,也需要使用高ISO感光度的办法。

2.1.3 白平衡的作用及设置技巧

数码相机中的白平衡技术,是让拍摄者来调整出适合当时光线以及色彩的技术。可以简单理解为在当时光线条件下,如何使一张白色的纸更好地还原本色而已。在数码摄影中,如果白色还原正确,其他颜色还原也就基本正确了,否则就会出现偏色。

不同的光源发出光的色调是不同的,物体的颜色会因投射光线颜色的不同而产生改变,同一个物体在不同光线的场合下拍摄出的照片会有不同的颜色。比如,当我们走进富丽堂皇的酒店,常常看到金黄色的灯光铺满墙壁,酒店常常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烘托气氛的。而每个人心里都非常清楚,墙壁是白色的而不是灯光的金黄色,人眼和大脑在这时起到非常重要的纠正作用。遗憾的是我们手中的相机,没有那么智能的大脑,也不具备这种纠正功能,这样拍摄下来的画面不仅墙壁是黄色的,画面里的一切都会偏色,如果要正常颜色的话,就用到白平衡设置了。为了能让相机拍摄出的图像色彩与人眼所看到的基本一样,就需要“白平衡”来调整。

白平衡设置(如图2-5所示)就是无论环境光线如何,让数码相机默认“白色”,让相机能认出白色,而平衡其他颜色在有色光线下的色调。一般来说,使用相机的自动白平衡能应付许多拍摄场景,拍出的照片效果也不错。不过,自动白平衡虽然方便,但准确度有限,所以现在的数码相机除了自动白平衡以外还预置了日光、阴天、白炽灯、日光灯等多种自定义白平衡,让拍摄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光照条件选择合适的白平衡。在现实生活中,光线条件是多种多样的,灯光类型也各不相同,于是数码相机又增加了手动白平衡功能,即按标准白色设置白平衡参数。

图2-5 白平衡模式

谈到白平衡当然无法避免地会提到“色温”这个词,很多朋友在入门阶段对这两个概念总是摸不着头脑,更是说不清相机里的这个设置作用何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谈概念,只说说白平衡和色温对画面有何影响。

通常人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7种色光的光谱叠加组成。但其中有些光线偏蓝,有些则偏红,色温就是专门用来量度和计算光线的颜色成分的方法,单位为K(开尔文)。一些常用光源的色温为:标准烛光为1930K(开尔文为温度单位);钨丝灯为2760~2900K;荧光灯为3000K;中午阳光为5600K;电子闪光灯为6000K;蓝天为12000~18000K。在数码单反中,可以根据光线情况及表达意图来设置不同的色温值,如图2-6所示。

图2-6 色温值设置

人眼并没有准确测量环境色温的功能,如何得到准确的白平衡设置?这可以通过自定义模式(手动白平衡模式)来解决,在镜头前放置一张白纸或18%灰板,无须对焦按下快门,相机即可记录当前环境光线下的色温值,使用此次定义的白平衡设置即可使拍摄画面的色温保持正常。当然,使用RAW格式拍摄,后期调整白平衡也很方便。

很多摄影爱好者把白平衡设置错误地理解为单纯的色温调节,认为色温越高影像越偏蓝,色温越低越偏红。然而影像结果是偏蓝还是偏红不仅取决于相机内的色温,还取决于拍摄现场的色温,而拍摄效果是机内色温与现场色温的差值决定的。只有当机内色温等于现场色温时,画面色调才正常。机内色温高于现场色温,画面色调就会偏红。机内色温低于现场色温,画面色调就会偏蓝。差值越大色调偏差越高,差值越小色调越接近现场的正常值。

在拍摄时可以灵活运用白平衡,通过刻意改变白平衡来改变画面的色调,还可以创意拍摄出独特色调氛围的照片。比如,在拍摄日出或日落时,色温比较低,可以使用日光白平衡模式来拍摄,而不要使用自动白平衡及白炽灯白平衡模式,这样拍出来的照片效果会比较红一些,更加符合日出或日落时的氛围。对于同一环境同一被摄物的拍摄,改变白平衡模式就会得到不同的色彩及色调,如图2-7和图2-8所示。

图2-7 自动白平衡模式拍摄

图2-8 白炽灯白平衡模式拍摄

2.1.4 设置照片的风格

照片的风格决定了照片的表现力,在胶片时代,我们通过选择不同的胶片和暗房技术来得到不同的影像效果。而在数码时代,各式各样的图像处理软件可以实现各种风格效果的照片。宾得、佳能等单反还可以在菜单中轻松设定多种照片风格,非常方便。

现在的数码单反相机上大多提供了风格设定,比如宾得系列数码单反提供了自然、鲜明、人像、风景、风雅、温暖等风格设置(如图2-9所示),还可以自定义照片的风格,对色相、饱和度、对比度、清晰度等进一步设置。宾得K-5单反相机还支持留银冲洗和反转片色彩风格,比较有特色。图2-10所示为用宾得K20D相机的鲜明风格拍摄的颐和园西堤古柳树照片。

图2-9 宾得K-5色彩风格设置

图2-10 颐和园古柳(贾富 摄)

拍摄参数:宾得K20D,适马17-70mm镜头,45mm,光圈优先曝光,ISO 400,1/250秒,F8,+2EV。

佳能的“照片风格(Picture Style)”能通过预设多种图像处理风格,针对不同场景进行优化,方便用户在不同场景拍摄。从中规中矩的“标准”,到保留全部细节便于后期处理的“中性”,再到高对比度的“清晰”等,各种风格设定一应俱全。自EOS 1D Mark Ⅱ N、EOS 30D和EOS 400D开始,照片风格取代了原有的“处理参数”和“色彩矩阵”系统,并一直沿用至今。如果使用佳能EOS 5D Mark Ⅱ等高端机型,机身背面还设有专用按钮来设置照片风格。佳能相机机身中除了预设的“标准”“人像”“风光”“中性”“可靠设置”和“单色”6种照片风格外,还可以加载3种自定义风格。佳能相机中的“标准”风格是默认照片风格,对锐度进行了调整,适用性强,色彩平实,可以安心地在各种环境下使用此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佳能在EOS 60D机身上加入了“RAW图像处理”功能可以修改照片风格,佳能EOS 600D也搭载了这项功能。佳能中国官方网站(www.canon.com.cn/front/product/PStyle)上提供了6种基本模式之外的“怀旧”“清晰”“黎明和黄昏”“翠绿色”和“秋天色调”5种附加风格,另外在广大摄影网站上和爱好者之间,还有近百种多彩的自定义照片风格模式。

对于宾得相机来说,宾得K3、K5、K50相机的鲜艳、风景模式对于蓝色、绿色还原效果极佳,但如果画面中有大面积红色或者明黄色,最好不要使用鲜艳或者风景风格,因为这两种风格的饱和度和对比度的设置本来就很高,红色和明黄色又是极易溢出的颜色,这两种风格很容易出现红色和黄色部分没有层次的现象,如果取景框中绿色和蓝色居多,例如蓝天、绿草地等,那么可以大胆使用鲜明(生动)、风景风格模式。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光线千差万别,拍摄意图完全不同,有时红色、黄色过饱和在特定画面中也会好看,关键还是看拍摄意图。

小技巧在表现蓝天时,降低明度比提升饱和度更有利于表现蓝色。

2.1.5 对焦点选取及对焦方式设定

单反相机开启后,会在取景器里看到几个点,这些点就是对焦点。一般来说,对焦点当然是越多越好。数码单反相机都配备了多点自动对焦模块,9点、11点的都有,高端相机甚至19点或多达51个对焦点,如图2-11所示,尼康D800拥有51个自动对焦点。数量越多可选择的对焦点也越多,就越容易构图。

图2-11 尼康D800 51个自动对焦点

对焦点的用处就是为了方便构图使画面主体在任何位置都得到准确焦点。让对焦点其中的一个点对准要拍摄对象的某一处,相机便会对焦点来完成自动对焦。这样拍摄出来的影像中对焦点所对的地方是最清晰的,比如我们在拍人像时把眼睛当成对焦点一样。根据拍摄的需要,我们可以手动选择不同的对焦点,来实现不同的效果。如图2-12和图2-13对比所示,2张照片使用了相同镜头的200mm焦段、F4光圈、1/400秒快门拍摄,只是对焦点选择不同,得到的照片效果也完全不一样。图2-12选择了前面的叶子为对焦点,后面的荷叶拍成了虚化效果,图2-13选择了后面的叶子为对焦点,前面的叶子拍成了虚化效果。

图2-12 前两片叶子为对焦点

图2-13 后面叶子为对焦点

至于焦点选取,在大场景风景拍摄中,为了使整个画面尽可能清晰,选择较小光圈扩大景深是一方面,另一个重要的选择就是焦点位置,这里涉及一个景深的概念,在下面的章节会比较详细地讲解,这里只简单地说明焦点后景深大约为焦点前的一倍,也就是说在大场景风光摄影中,焦点位置选择在场景纵深前1/3的位置相对比较合适,能在最大限度上扩大景深,如图2-14所示。而静物或微距摄影中焦点则尽可能落在拍摄者想表达的主体上为佳。

图2-14 对焦点选择(王前辉 摄)

拍摄参数:尼康D700,18mm,ISO 400,1/320秒,F11。

至于对焦方式(如图2-15所示)的选择,分为自动对焦AF与手动对焦MF。自动对焦又细分为AF.S单次对焦模式与AF.C连续对焦模式。拍摄静物与风景时,常规情况下可选择单点单次对焦模式AF.S,如相机在三脚架上则可以通过调整对焦点位置。而拍摄运动物体,如飞鸟、赛车等场景时则可以选择伺服对焦方式,一般相机上的设定为AF.C,这种模式下半按快门相机可持续对焦以保证焦点处随时处于清晰状态,方便在任何时机按下快门。当拍摄夜景风光、弱光及大面积纯色主体与背景时,自动对焦往往无能为力,不仅对焦缓慢还有可能根本无法对焦,此时可选择手动对焦模式MF,用手转动镜头对焦环来进行对焦,听到合焦提示音完成对焦后才能按下快门。

图2-15 对焦方式

2.1.6 测光模式选择技巧

拍摄的目的就是得到适合自己拍摄意图的正确曝光,那么如何确定光圈与快门值呢?这就要用到测光。大多数数码相机都提供了中央平均测光、中央局部测光、点测光等多种测光方式。这几种测光方式可以根据拍摄对象的不同来自由选择。测光的原理是相机自动假设所测光区域的反光率都是18%,通过这个比例进行测光随后确定光圈和快门的数值。测光模式大致分为3种:评价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点测光。

评价测光是将取景范围分割为多个测光区域,每个区域独立测光后再整体整合加权计算出一个整体的曝光值。通常比较适合光线均匀度较高,或场景2/3以上处于同等光照强度下的环境。这种测光方式得到的曝光值不会出现局部的高光过曝,整个画面的直方图均衡。但在阴影、逆光条件下,不适合使用这种测光方式。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是指对中央部分和画面其余部分分别测光,然后取其平均值,它在评价测光的基础上整体曝光值更倾向于中央区域,各厂家往往选用不同的加权平均值,如尼康相机一般是中央60%,周围取40%。在风景拍摄中也较为常用,可用此测光方式对接近18%灰的区域进行重点测光以达到更为准确的曝光效果,更适合有一些经验的爱好者选用,更容易达到理想的曝光效果,如图2-16所示为采用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拍摄的照片。

图2-16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拍摄的照片

点测光只对很小的区域内进行测光,区域外景物的明暗对测光无影响,所以测光精度很高,更容易对主体实现精准曝光,以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一般情况下拍摄较小主体时使用较多,适合花卉、动物特写、舞台摄影及新闻特写等照片的拍摄。也可以在拍摄风景时作为手动模式的测光参考使用。点测光的范围是以取景器中央的一极小范围区域作为曝光基准点,大多数点测光相机的测光区域为1%~3%,相机根据这个较窄区域测得的光线,作为曝光依据。

小提示对于入门新手来说,任何一种测光模式都不如试拍一张来得更有效,尤其是在光线复杂的条件下,任何测光模式都不准确。

2.1.7 拍摄模式选择技巧

为了方便初级用户的使用,相机厂商在相机内加入了多种场景模式,这些拍摄模式涵盖了多数常见的拍摄内容和场景,是为了不了解相机光圈快门作用的消费者更方便快捷地拍摄而设的,比如使用AUTO(自动)模式,以方便用户拍出高质量的照片。但在光线复杂或为了得到理想的拍摄效果,自动模式就无能为力了,就需要使用其他拍摄模式。

拍摄模式(如图2-17所示)一般分为夜景、人像或肖像、风景、运动等,根据拍摄内容进行选择即可,一般情况下人像和微距模式都使用镜头可用的最大光圈,能够达到一定的背景虚化效果,能够较好地突出主体。而风景模式则是收缩光圈至F8~F16,目的是得到更大景深。运动模式的特点是尽可能提高快门速度,避免快门速度过慢导致主体发虚。

图2-17 拍摄模式转盘

2.1.8 曝光模式的选择与应用技巧

中高端单反相机并没有常见的夜景、人像或肖像、风景、运动等模式,而是只有M挡、P挡、S挡、A挡、B挡等多种曝光模式(如图2-18所示),拍摄不同的场景需要选择不同的曝光模式。

图2-18 各种曝光模式转盘

A挡光圈优先曝光就是指自己手动设置光圈大小,相机会自动设置快门速度,实现正常曝光。选用A挡模式进行曝光,不但有利于对景深的把握,而且也有利于在光线变化较大的环境中进行抓拍,风光摄影中也常用这一模式,如图2-19所示为采用光圈优先曝光模式拍摄的照片。

图2-19 光圈优先曝光模式

拍摄参数:尼康D70S,尼康18-135mm镜头,24mm,光圈优先曝光,ISO 200,1/500秒,F11。

在风光摄影中这一模式用得很多,根据要拍的场景和现场光线来主动判断光圈大小,比如白天拍摄风光片,为了保证足够的景深让远近的景物都清楚,那就需要设置较小的光圈,比如F8、F11;如果在傍晚拍摄鲜花,光线较弱,主体又较小,我们不需要用到大的景深,而是追求更高的快门速度以保证画面不模糊,那就使用大光圈,如F2.8、F3.5。

P挡自动挡比较智能化和傻瓜化,是指相机根据光线的强弱,自动匹配光圈与快门速度。使用这一模式拍摄时,无法确切地把握光圈与景深,很难实现作者的创作意图。对于强调个人创作意图的影友们来说,选用P挡模式进行曝光显然是不合适的。

S挡快门优先是由摄影师自己设置快门速度,然后相机根据现场光线自动调节光圈大小来完成正确曝光。主要用在拍摄奔跑的野马、飞奔的汽车等运动物体,将快门速度设定在1/1000秒或更高的快门速度,而不必去考虑光圈的大小。当然也可以设置为慢速快门拍摄夜景风光与各种流水效果的照片,如图2-20所示为采用快门优先拍摄的照片。

图2-20 快门优先曝光模式(张华 摄)

拍摄参数:宾得K-5,宾得DA 21mm镜头,21mm,快门优先曝光,ISO 80,4秒,F16。

M挡全手动挡是指光圈与快门速度等所有参数完全由手动操控,适合一些经验丰富的高手使用。其优点是,曝光量可完全按主观意志去把握,能方便地进行曝光补偿;缺点是在复杂的拍摄环境中操作较慢,容易丧失最佳拍摄时机及造成曝光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