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谈初学钢琴
一个生命的降临,最先感知这个世界的就是耳朵,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本能地被美好的声音吸引。所以当一个孩子对一台钢琴产生兴趣的时候,一定是注意到这个乐器发出了悦耳、美妙的声音。
用耳朵来听由自己的动作产生出来的声音,本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也必定是令人感到愉悦和产生兴趣的事。几乎所有的孩子见到钢琴,都会爬上琴凳,在琴键上拍上几下,乐不可支。家长为他们购买了钢琴,带领他们找老师去上钢琴课,会使他们兴高采烈。然而为什么不少儿童在真正学习了钢琴之后,其兴趣不但没有加强,反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失了呢?我认为,关键问题就在于我们大家都没有重视一个“听”字。
虽然我们人类都具备天生喜爱音乐的耳朵,但后天的培养和训练则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正是我们之所以主张让孩子学习钢琴的真正目的。成功创建了“铃木教学法”的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坚信:“学乐器最主要的原则是学会‘听’,培养‘听’的技能,‘听’是一切的关键,既听别人的,也听自己的”。他主张:“从初学音乐时就应当发展敏感的听觉,并始终将它作为最高的要求。如果当学生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再教导听力,就未免太迟了”。
经常担任评委的老师们几乎都有一条经验,从幼儿到少年阶段,演奏水平与年龄组多数呈现出逆向发展的剪刀型状态。学龄前的孩子大多自然可爱,曲子短小却认真规矩。随着年龄组的增长,曲子难度是增加了,可是演奏中的毛病却增加得更多,有些已经都不像样了。难道我们的孩子都是越大越笨吗?
这里明显存在两条学习钢琴的“路子”:一条是用“听”来指导“弹”,这会使两方面的能力同时得到提高,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条则是忽略“听”音乐,只顾“弹”作业,全力攻技术、盲目求难度,于是便形成了恶性循环。
如果按第一个正确的“路子”学习,不论你手上能弹到什么水平,只要心里感受到音乐,有了美的追求,自然增加了学习的兴趣,所学到的都会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如果是走第二条“路子”,尽管能得到弹出几首没有质量的作品的“能力”,可内心并不能感知到音乐,其实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这种学习方法不仅收效不大,还往往使孩子失去对音乐的兴趣。不幸的是,据我观察,在当今的中国,竟然后者占多数!
为什么学钢琴的学生特别容易形成只“弹”不“听”呢?我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来自乐器。我们不妨先从乐器的特点来找原因。所有乐器当中,只有钢琴可以凭视觉就能略学一二。通过认识键盘弹出个C大调音阶比在电脑上打个字母表还容易,而这在其他乐器上是绝对做不到的。不信你去试试小提琴、双簧管、小号,或者二胡、笛子、唢呐……(原谅我没将电子琴当作乐器,这个在其他章节会涉及)因为初学这些乐器,人们必须全部依靠听觉才能掌握,否则你何谈“C大调音阶”?也许连声音都发不出!而初学钢琴,从第一天视觉就直接介入进来了。我们可以通过黑白键的布局找到中央C,进而认识了C大调音阶。要说这本不是坏事,它应该更方便我们去掌握这个乐器。可是人类却偏偏在自己的各个感官上具有天生的排斥性。当一个人的注意力集中在视觉上的时候,听觉往往会变得迟钝,以致充耳不闻;可一旦将注意力集中于听觉的时候,则视觉往往会变得迟钝,以至于有眼如盲。我们常说的“闭目倾听”就是这个道理。一些听觉障碍者往往视觉特别灵敏,而一些视觉障碍者则往往听觉特别灵敏,也是这个道理。
钢琴虽然最易入门(有些早慧的儿童三岁就能起步),然而又是一件最难的乐器。钢琴之难,在于除了要顾及眼前的八十八个黑白琴键(好在它不再增加了),还要动用双手的十个手指,还有眼前的乐谱,那上面的音符又在随着你的进步而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又是这个钢琴,从初学就要会看两行五线谱。不像其他管弦乐器,他们只看一行谱(就是再难的作品也还是一行)。
再有其他管弦乐器和唱歌都要用耳朵顾及音准问题,我们弹钢琴的人也不需要操心,你可能只靠眼睛看准,并按下琴键就OK了,至于声音准不准全是调律师的事儿。
这些客观因素都很容易将人的注意力从耳朵转移到眼睛和肢体等其他地方。正如辩证法所说的,一切有利因素都有转化为不利因素的可能。只有正确地认识到负面因素的存在,才可以避免其向负面转化。
第二个原因是教学问题。据我观察,有太多的教师没有意识到上述问题,没有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启发初学者去“听”。对于初学钢琴的孩子,需要教他们的东西太多了,除了坐姿、手形、指法、触键动作、基本练习、练琴方法……(如同在教武术、体操或是操纵一台机器)之外,还要教他们认识五线谱及谱上的各种符号、讲乐理知识和分析作品……(如同教识字和外语)。虽然这些都是必要的,却往往忽略了把这一切与乐器发出的声音结合起来,这样就不知不觉地将学生的注意力从本能的听觉上引开了。学生在眼忙手乱之时耳朵就很容易失聪,长久以往就会形成不用耳朵的坏习惯。
我注意到很多老师由于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就没有培养出“听”的习惯,之后又没有在教学的实践中注意提高自己的听觉能力,导致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听”不出来,只教看出来的问题。教师自身的不足也就不自觉地,却是必然地影响了学生,成了“遗传病”。
第三个原因来自社会环境,主要是学生的家长。当今的琴童家长最常自谦“音盲”,对此我甚不以为然。如果真是音盲,何故要自己的孩子去学琴?其实人人都有对音乐是不是好听的分辨力,这些家长只是在听到孩子弹奏的不好听时不敢相信自己,只怪自己听不懂而自称为“音盲”或“外行”。因此我常对这些家长说:“乐谱上的音乐都是好听的,就是最简单的考级曲目,甚至基本练习也一定是好听的。当你发现自己的孩子弹得不好听时,一定是他的演奏上出了问题。这时要启发孩子自己去听,去辨别,去改进,去请教老师。”
其实“音盲”不可怕,可怕的是用一种功利和短视的目的去强迫子女学琴!常常见到一些家长,他们不在意音乐本身,却以“音盲”为掩护,不惜代价地追求孩子“速成”。以考级拿证书或比赛拿名次为目的,逼迫孩子苦练,盲目拔高程度,互相攀比。为此甚至不惜向老师施压。他们不明白,当作业太难时,孩子手上应付不了,自然顾不上“听”了。失去了“听”,也就失去了进步,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更为糟糕的是,这些家长的短视引发并构成了社会性的短视。全国上下音乐比赛、才艺表演多如牛毛,这本是促进孩子互相学习(听)的好机会,却常常舍本求末,将孩子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名次、证书,甚至服装、化妆、拍照上,反而不太在乎弹得怎么样,好听不好听。我曾参加过不少形形色色的“音乐活动”,只见大人们忙忙碌碌,孩子们吵吵嚷嚷。争先恐后找我照相和签名者络绎不绝,却鲜见有人专心聆听音乐,更没有人下功夫去营造聆听的气氛和环境。
我想这都是导致我们学习钢琴后会越来越不用耳朵的一些外在原因。认识到这些,我们就该努力找到应对的办法,实施改进与纠正,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对初学钢琴者必须从一开始就培养用耳的习惯,强调用“听”来指导一切课题。不然的话,走了弯路再改会很困难,甚至贻误整个的学习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