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教高中作文50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一章 主题上“高度”有何路数?

何为主题上“高度”?即在扎实生动的记叙的基础上,作者把自己对作文材料的认识急遽地超越叙事描写本身,使之自然上升到应有的思想高度,从而完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量到质的转化过程。这种自然上升的思想高度(主题高度),是作者情理交融和认识飞跃的结果。明代散文家归有光说:文章主题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画上书画,愈出愈奇,方为妙手。的确,一篇文章质量的好坏,水准的高低,有时取决于它的主题是否有“高度”。而文章主题是否有“高度”,除了取决于作者的思想认识是否有高度之外,往往还取决于作者是否拥有一些使主题上“高度”的路数。说实话,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在批阅学生们的作文尤其是考场作文时,常见的情况是:不少同学的作文内容翔实生动,行文很有层次,语言成熟流畅,但读完之后总觉得主题不够鲜明,“没有精气神儿”。由于文章缺乏应有的思想高度,等级就上不去,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因此,教引学生掌握一些使主题上“高度”的技巧,绝非无关要紧之事。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主题的“高度”提上去呢?其路数有二:

一是让学生用心练好“由实到虚”的转化。记叙性的文章往往离不开叙事、写人和抒情、议论。总的说来,叙事、写人一般是具体的,因而也是“实”的;抒情、议论是主观抽象的,相对于叙事、写人,则显得“虚”一些。一篇记叙文,假若仅有“实”的描述而没有“虚”的升华,就好像一个人缺少了灵魂;假若只顾“虚”的升华而不注重“实”的描述,就如同一座高楼失去了根基。虚实配合,实乃相得益彰。经验告诉我们,习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会受到所叙事件意义的影响和所写人物精神品格的感染,按捺不住自己情感的迸发,于是把叙述描写一下子转化为饱含激情的议论,正是在这种“由实到虚”的转化过程中,文章的主题自然“更上一层楼”。

例如,在习作《包容》中,作者叙述自己到超市买糖果,“看见货架上五彩缤纷的‘花花公子’(一种糖果)们在用他们美丽的外表招揽每一位顾客”,正当自己在为选择哪一种而犹豫不决时,“一个被挤在角落里的身影吸引了我的目光”,“好熟悉的身影!曾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常用攒下的零用钱去换取几块这种朴素的糖果来满足贪馋的小嘴”。十多年过去了,而今,当自己与话梅糖重逢的时候,“却惊奇地发现它的包装竟丝毫没有改变,让我在第一眼看到它时就认出了‘老朋友’。而小时候所见的那些其他的糖果却早已在这个花花世界的裹挟中变得认不出了”。正是在叙述糖果包装的变与不变时,作者深有感触,情不自禁,于是生发出一段画龙点睛的议论:

这个世界从我儿时的简单朴素到今天的复杂丰富,创造了多少新事物,却也毁去了多少曾经的纯真和原有的美丽。一颗小小的话梅糖竟能以它的不变,从容应对世间万变,以自己的朴素包容世界的纷繁,也包容纷繁世界中人们的忘却与冷漠。

小小糖果外包装的变与不变,未必能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与思考,但由于作者对生活的感悟深刻,思想认识具有相当的高度,故能从这些司空见惯的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并悟出不同寻常的道理。正是作者的这一番惊世骇俗的议论,使作文的主题一下子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再如习作《我所遇到的“帮助”》,作者在文中叙述亲历和感受过的三件事。

第一件发生在上小学时。“我”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敢顽强,下雨天也不让妈妈送,自己撑着伞去上学,路上,忽然遇到一个站在屋檐下的男人焦急地看着雨帘,当“我”与他的目光相遇时,“我”仿佛看出他像要急着去上班,他也仿佛读懂了“我”眼中的善意,便一个箭步跨过来,一把抓住“我”的手,把伞举得高高的,同“我”用一把伞。当得知他果然是去上班的时候,“我”便一直把他送到单位门口。那男人连声说“谢谢”,又亲了我一下才离开。

第二件发生在初中时。姥姥病了,妈妈脱不开身,便买了些东西让我去乡村看望姥姥。公交车上,乘客特别多,没有座位,连货物架上也塞得满满的。汽车在一百余公里的乡间公路上颠簸,“我”的身体随之前仰后合,忽左忽右。由于担心给姥姥带的橘子等水果被挤坏,我“想办法”躲闪着,不一会儿就被颠得汗流浃背,狼狈不堪。一位阿姨见状,主动让“我”把包放在她的腿上。当得知“我”包里的水果是带给姥姥的时候,她更是用爱怜鼓舞的眼神儿看着我。

第三件发生在“今年‘五一’长假”。为了补课,大伯在省城给“我”找了个特级教师,并说好下车后大伯家来人接“我”。可是下车10分钟还不见接站的人来,“我”便赶忙打电话,不料刚刚拨通,手机就没电了。情急之余,便冒冒失失地拦住一位阿姨,向她借手机一用。阿姨狐疑地看着“我”,“我”赶紧一边向她打开手机让她知道是“我”的手机没电了,不是骗子,一边向她说明“我”来省城的原委,阿姨这才收起“审视”的目光,把手机递给了“我”。“我”激动地打完电话,把手机还给阿姨,好像连一声“谢谢”都忘说了。

可以看出,文章叙述的这些事,包括:“我”帮助别人,别人受感动,自己也被感动着;别人帮助“我”,“我”受感动,别人或被感动着,或对“我”给予理解信任。作者一边叙述着件件小事,一边内心涌动着情感的溪流,汇聚到文章结尾,便喷涌而出:

佛家曾说,施予受是同样幸福的,在生活中常存善念,即使是很小的善举,也会令人心里温暖,恒久不忘。“莫以善小而不为”“该出手时就出手”,记得别人的好,也记住对别人好,那我们的社会就会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温馨幸福!

应当注意,“由实到虚”的转化忌讳做作,讲究自然巧妙。文章“实”叙的人与事,是作者向“虚(议论抒情)”转化的基础,“实”的基础越坚实,“虚”的升华就越巧妙自然,而不见斧凿痕。

二是让学生用心练好“由量到质”的飞跃。前面说过,文章主题的“更进一步”,是激情的迸发,主题的提炼,意境的深化;是作者思想认识的飞跃和思想境界趋高的标志。因此,在指导学生练写“由量到质”的飞跃时,要通过范例启发学生去做好“量”的积累、蓄势。任何质变都由量变而来,文章主题的“上层次”同样不可能无缘无故,也不可能突如其来,它是在记叙描写的过程中“蓄之既久,其发必速”“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必然结果。

例如习作《爱在“大家”中传》: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爸妈很爱我,我也很爱他们。上了高三,我开始喜欢上吃一种苹果,而这种苹果只有在大超市才能买到,且价格不菲。但爸妈出于对我的爱,无论多贵,都会抽空给我买回来。可不知怎的,爸爸每每买回的苹果中,十几个里面总有四五个是碰坏了的,为这事,妈妈老是责怪爸爸干事不细心,我也觉得爸爸的确粗心。无奈之下,妈妈只好把好苹果削好给我吃,自己吃碰坏了的。有一次我回到家,无意中发现爸爸正在“磕坏”其中的一些苹果,我不解地问爸爸为什么这么做,爸爸却笑着问我:“如果都是好苹果,你妈妈还会吃吗?”

作者接着写道:

看了爸爸的“破坏”举动,听了爸爸的一句笑问,我有些不知所措,心里又酸又甜,原来爸爸是这样爱着妈妈,我是这样被爱着!我明白了,我彻底明白了。贵苹果当然好吃,但如果都是好的,将全部由我吃掉,而“坏”苹果的出现,妈妈就得“主动”去吃。爸爸的用心可谓良苦啊!

照理说,行文至此,足以让读者感受到“我”家尤其是“我”爸妈之间沉甸甸的爱,本文也不失为一篇佳作。然而,作者接着又自然生发了一段: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到不止是我的小家中每个人手中有一个苹果,全中国、全世界每一个人手中都有一个苹果。原来爱在“大家”中传递,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社会、和谐的世界。醒来发现,梦中的情景真好!

文章于此才曲中收拨,戛然而止。这种由“小家”之爱与和谐转化到“大家”之爱与和谐的升华过程,正是作者思想认识的一次飞跃,也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文章也因此注入了较强的时代感。

总之,好的文章不应当就事论事,而应当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另辟新境,升华主题,将整个文章的思想境界上升到一个精警的高度,就如同刘鹗在《老残游记》里描绘白妞的说书,“渐渐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这样的文章必能使读者暗暗叫绝,拍案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