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管出花来:棒家长、亲子教育专家谭辉28年精华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秘密一:让孩子自己背书包

我的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直到进入美国大学,在12年间,我对孩子其实只做了一件事:管孩子吃住。除此之外,都是引导、诱导或要求孩子自己去做,包括让孩子自己背书包。

这看似简单异常的小事,99%的家长却做不到!

你是不是在“笑”我小题大做

这个“笑”,整合了讥笑、嘲笑、冷笑、傻笑等“非转基因”笑的精华,掺杂着崇拜、期盼、失望、讽刺、怀疑等太多复杂的情绪。对此,我理解。因为很多人是奔着打探我的“绝招”来的,没曾想我却挽着裤腿拎着鸡毛掸子出现了,姿势不优美,神采堪比中国大妈,不够范儿,没能在一个照面镇住你!

于是,你开始咄咄逼人!

帮孩子背书包怎么了?

还想给孩子驮着尿不湿、小提琴、矿泉水呢!

谁的孩子谁不帮呀!

再说了,就这么点拿不到台面的事,用得着你谭辉装模作样地说三道四,甚至还要指手画脚吗?

家长要“管”什么

孩子就要上学了,多数家长还真没有想明白要怎么“管”白纸一样的孩子!是听孩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过来人传授的“土”办法,还是来点创新教育的启发?越来越多的家长真的是睡不着了。

不见怪,我家也曾这样!

从小把孩子带大的孩子奶奶,早就说孙子上小学了继续发挥余热,和爷爷一起,包揽孩子从上学接送到辅导功课等全部工作。

说实话,我妈带孩子我是放心的。妈妈科班出身,医术精湛,两次获得国务院以及部委的重大奖励。最重要的是,退休前的妈妈不但管过人,而且管理有方。应该说,她培养出了还算比较有作为的儿女三人,至少也是有教育成果的专业人士了,我没有理由不放心让她来带我的孩子。更何况,她还有个强大的助理—孩子爷爷。

孩子爷爷退休前是职能部门的领导,到现在,还经常忘记自己已经告老在家,做梦还喊着“刘秘书,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我经常传授给儿子讨爷爷欢心的锦囊妙计—让孩子扮演爷爷的“刘秘书”,满脸献媚地再次聆听他第101次开讲“童年的故事”后,必须要表现出没有听够的神情,假装还想再听一次,那时是爷爷最不设防、最开心的时刻,估计连他的银行存折的密码,都能不经意地告诉你,但是你可能并不信以为真。

读者诸君,你猜得没错,我们家属于宽松民主型的家庭,有事情以商议为主,以理服人,很少有长辈命令甚至强迫晚辈去做什么的事情发生,所以即便像孩子奶奶这样绝对的权威,也会习惯性地跟大家打个招呼:“爷爷接送孙子上下学,我做饭并负责检查孙子的作业,你们各忙各的吧。我们有时间也有文化,既不会宠坏了孩子,也不会委屈了孩子,都放心吧!”

我周围有很多“爷爷奶奶代理爸爸妈妈”的家庭,不仅填补了爷爷奶奶退休在家无法打发大把时间的空白,孩子的爸爸妈妈更乐于继续给爷爷奶奶“当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已是人生“大喜”,更何况还有“像爷爷奶奶这样倒贴钱的高级保姆住家服务”呢。

我考虑了很久,基于两方面的原因,让我最终决定跟孩子奶奶摊牌,正式“解聘”。

一是爷爷奶奶年龄都大了,身体状况已大不如从前,他们已经为大家庭尽心尽力了几十年,现在该是他们享受生活的时候了,不能再让孙子拴住他们。

二是我还有点私心。我很希望我的孩子能有更好的未来和前途,而不只是上一辈人常说的“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娶(嫁)个好女(男)人、生个好孩子”那样简单。既然如此,就要颠覆人云亦云的传统的家教理念和方法,就要和当下绝大多数家长的做法对着干,绝不能随大溜,这可不是孩子奶奶的强项。

我必须亲力亲为!可是,我要怎样才能让孩子的爷爷奶奶不再一门心思地“管”孙子,转而过好自己的晚年生活呢?

看来,要想行使我这个倜傥不风流、潇洒不做作,比校长敢说真话、比老师能干实事的孩子的爸爸的权利,先要说服孩子的爷爷奶奶也就是我的爸爸妈妈放弃这个隔代管教的权利。想想,教育简直无处不在,教育处处都是学问!

“妈,您管了我姐姐、我妹妹还有我总共三个子女,现在,您又要来管我的孩子,是不是特别有成就感啊?”我得跟老太太套近乎,再慢慢想辙。

“你这个当儿子的就不要跟我客气了,那可是我的亲孙子。成就感还不是很强,毕竟这孙子还没有功成名就,万里长征刚刚走出第一步。不过你放心,你妈会争取成为与时俱进的好奶奶的!”(孩子奶奶不知是计。)

“明天孩子就开学了,这样吧,原则上麻烦您接送孩子,但是,我也保留我的发言权,给您提个建议或者意见什么的,可以吗?”我满脸都是虔诚,不是装的。

孩子奶奶愉快地点点头:“咱家是民主家庭,什么时候剥夺了你的言论自由呢!有什么问题随时提,尽管说。”

第二天清晨,我早早把车停在孩子学校门前,放倒座位,躲在车子里“守株待兔”,看能不能找出“解聘”的理由。说白了,就是找自己妈妈的麻烦。

奶奶背着书包,牵着孙子的手走过来了。不对呀,应该她孙子背的书包怎么也被她包揽了。我知道孩子的书包比较重,但这是孩子自己的事,必须要孩子自己面对,我要找机会和奶奶聊聊。

当天晚饭后,奶奶还在负责任地行使家长主权:“孙子哎,吃完饭后就写作业吧,写完以后我来检查,没有错误了才能睡觉。奶奶先下去散步,听话,乖!”

我赶紧找个借口陪着老太太下楼散步。我不想把成年人之间正常的讨论,被刚上学的孩子误认为是吵架,更何况万一真的吵起来会吓坏孩子的。孩子的事无小事,小心为妙!

“妈,您经常跟我们普及医学知识,那不知道您是不是想做做大脑的体操?”但凡老年人,都对健康养生的话题兴趣爆棚,而青少年则唯恐避之不及。道理很简单,青少年感觉“老年”离自己太远,现在还没兴趣。

“我老太婆活这么久,还没听说过大脑体操呢,这是真的吗?”(老妈果然中计。)

“邻居家的两个孩子都已长大嫁人了。姐姐勤俭持家,自立自强,从来不会伸手向爸爸妈妈要钱,爸爸妈妈也从来不给她钱。妹妹从小就依赖爸爸妈妈,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结婚有了家庭的妹妹,还要爸爸妈妈每天贴补200元。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突然有一天,爸爸妈妈把给妹妹的200元给了姐姐,请问:姐姐和妹妹会怎样?”想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忍不住要看老妈的表情。

孩子的奶奶几乎不假思索:“简单呀,姐姐会很感激,认为这是家人对自己的特别照顾。妹妹很不满,为什么不给钱了?那是应该给的。补充下,这其实是说习惯的力量。最吃亏的姐姐,被抠门的爸爸妈妈,养成了独立自强的习惯,所以突然有一次的‘不习惯’,她会看作是‘恩赐’。妹妹正相反,爸爸妈妈给钱给习惯了,妹妹便误认为那是应该的。其实,妹妹是最占便宜的,但是,哪怕有一次‘没得到’,她就会翻脸。”

“老太太行啊,看来养生有方,大脑细胞超级活跃,逻辑思维超级敏捷。我要点1万个赞!顺便追问下,这道题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如果您的回答过关,我除了点‘赞’,还要把这段文字编在我最近要出的新书里,以示奖励,怎么样?”

“A piece of cake(小菜一碟)。要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品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千万不要让孩子依赖家长,否则,好心做错事。”老妈懂的英文不多,但每次都能用得恰到好处,不知道是否与医学背景有关。

“那我再追问一句,奶奶帮忙背书包送孩子上学,算不算是坏习惯的开始呢?”我再也忍不住,自己先哈哈大笑起来。

“啊,你这个臭小子,还敢监视我们,怪不得我自己都感觉这个问题好像发生在自己身边呢。背个书包很严重吗?孩子的书包那么重,反正我也要去送他,顺便替他背着不过分吧,再说,你看看早上去送孩子的,全是家长帮忙背的!”孩子的奶奶说的也是实情。

“妈,您说过接受我的建议和意见的,咱可不能出尔反尔。您上面不长的几句话,犯了至少3个错误,呵呵,您听听您儿子说的有没有道理。”

“第一,孩子的书包,跟士兵手里的枪、医生手里的手术刀、司机手握的方向盘没什么分别,是孩子必须背的。如果今天您帮他背书包,明天他就希望您能帮他做作业,这都是孩子必须自己完成的。第二,书包不会压垮您的孙子,请放心,如果真要超出了孩子的负荷的话,我去找校长反映。您心疼孙子,所以觉得书包特别重。心情理解,但是不能替代。第三,对了,我想知道,妈您是不是希望您的孙子将来出人头地,有所成就呢?”我整天跟家长说话习惯了,一张嘴就是大道理,我担心老妈会反感。

“当然,谁不希望自家孩子前途光明,没关系,不要有顾虑,大胆说,我看看你的水平到底怎样!”

“妈,您说的对,我也去学校看了,孩子的书包全是家长帮忙背的。为什么呢?因为别的家长和您想的也是一样的,都认为是小事,顺手的事,不能让孩子累着。妈,我再请教您,为什么好学生是少之又少的,而大多数甚至是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成绩平平、表现一般的?您不认为很奇怪吗,同一所学校,同一位老师,同样的课本,为什么学生的成绩和表现会天壤之别呢?”我终于找到突破口了,我也相信开明的老妈最终会理解我的“解聘”。

“有的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完成作业,听老师的话和家长的话,他就是好学生。反过来就是差学生,这有什么奇怪的呢?很正常。”

“妈,如果有机会我希望您可以去学校看看,刚入学的小学生都是认真听讲、积极完成作业的,当然他们还没有反抗意识和能力,也都听话,但只要考试,你就会知道他们的差距,尤其到了三年级之后,好学生越来越好,差学生越来越差,一定有原因的。”我不是随口乱说的,这一直是我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那你说是什么原因呢?”老妈也开始较真了,她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根据我的研究,超过2/3的孩子,等于代替或帮家长在学习的。就是说,这个孩子怎样学习,什么时间做作业,如何复习、预习等,都是被家长‘管’的,是家长意志的体现,家长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不就是等于家长雇了孩子帮家长来学习吗!”

“这个说法倒新鲜呀,好像也有道理!”老妈有兴趣了。

“每个班的前几名好学生,都是自己跟老师学出来的,他们的家长有的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管,有的是家长自己没有接受过好的教育管不了,还有的就像我这种闲人,刻意要动员德高望重的奶奶不要去管,不管才是最好的管。让孩子自己去教育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意义所在!”说到教育,我可以连续说4个小时不用喝一口水。

“你的意思是从现在开始,不让我‘管’孩子了!”奶奶满脸狐疑。

“那是您的孙子,谁敢说不让您‘管’呢。我提个建议,就是‘管’该管的,不该管的坚决不管。”其实,这样的话我曾经跟成千上万的家长说过,倒是第一次跟我自己的家长说。

“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呢,能说得具体点吗?让我这个老太婆开开窍。”老妈半戏谑半认真地追问。

“妈,您就管好一件大事就成,就是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其他的一定不要‘管’。不然,您看有多少孩子都被‘管’坏了!”

我估计老妈一定觉得不可思议,哪有当家长的不管孩子的呢?“您想想,早些年的生活条件相当艰苦,家家缺吃少穿,没有谁会想着这样那样去‘管’孩子的,更谈不上科学教育。我们姐弟仨不也一样考了学,有了不错的事业吗?”

老妈的表情由轻松变得沉重,说话的语调竟然都低沉很多:“不让我管孙子的学习和教育,这怎么感觉心里没底呀!你说万一这孩子被‘放羊’了,心野了,不走正路怎么办?虽然你说得有道理,但是自己想想很后怕。”

“妈,我是学教育的,又是做教育的,您还担心我对自己的孩子不上心吗?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们的教育早已走进误区,失去了教育的意义。我现在给孩子的这种教育,其实只不过是回归到教育本身,没有什么风险,您放心吧。”为了缓解妈妈的紧张情绪,我故意说得很轻松,其实,孩子的学习可能是简单的,而对他的教育就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了。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管”的最高境界或者说终极目标是“不管”,管理公司是这样,管理自己的孩子更是如此。我们管孩子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并把这种习惯坚持下去,就可脱离大人的“管”了。

再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成长中的孩子是崇尚自我认可的存在感和成熟感的,他会以追求自由为目标,采取包括叛逆、出走在内的诸多形式,来对抗约束他(她)的那些所谓的“出发点是好的”的“管”,所以我才说,最好的教育是孩子的自我教育。

“还有,妈,您千万不要以为‘管’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是很简单的事情。当然,多数人都把这些基本的物质保障搞得粗糙简易,但是,我们要把别人说教的那些东西,都变成一种行动让孩子来接受,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我相信妈妈已经开始接受我的建议了,不然,她不会倾听那么久。

“您看,背书包的事情我们讨论过了,可能还会有过马路的问题,孩子早起赖床、晚上不睡的问题,周末宁可跟同学疯玩也不愿回家的问题,穿衣服选长择短、吃东西挑肥拣瘦的问题,窝在厕所玩手机的问题,脏袜子乱扔问题,运动鞋发臭问题……”我一一列举。

“过马路有什么问题呀,你是担心孩子的安全吗?我每次都是送到学校门前的,这个倒不用担心。”老妈的思路不自觉地跟着我走了。

“妈,我不是担心孩子的安全,是担心您把孩子‘管’得无微不至了。您在送孩子去学校的时候,最后一个路口要让孩子自己过马路,一定不要牵着孩子的手一直送到校门口。您可以告诉他,过马路要两边看,确定没有危险,再快速通过。如果是我的话,我最多送孩子三次,第一次让他记住学校的位置,第二次让他明白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第三次让孩子带我去学校(全程验证下孩子自己去学校有无问题)。我知道您心疼孙子,所以已经降低要求了。”我说的是真的,如果不是考虑孩子奶奶的感受,我确实不会“管”孩子的接送。

“今天听你说了不少新鲜的观点,听起来是有道理的,以后跟孩子接触看来还真要动动脑筋。不过,我老太婆已然老了,恐怕也没有学习能力了。”妈妈说。

“妈,您能接受我一个建议吗?我告诉您‘管’孩子的秘密,能让您的孙子脱颖而出的秘密。这个秘密就是,跟绝大多数的家长反着来!为什么呢?因为多数人是错的,您反着来,您就是对的。例如,多数家长帮孩子背书包,您就一定不要帮;多数家长领着孩子过马路,您一定不要领,让他至少离你一米自己过马路;多数家长把孩子送到校门口,您一定站在马路这边,让孩子自己去学校;多数家长一遍一遍催促孩子快起床,您只叫一次,不起床迟到受罚是孩子自己的事;多数家长帮着孩子收拾房间,整理衣服,您一定不要‘管’,房间再乱,衣服再脏,那是孩子自己的事……”

“今天真是开眼了,一个儿子的老妈,送这个儿子的儿子去学校,只不过帮孙子背了下书包,就被这个儿子旁敲侧击给‘解雇’了,看来,背书包这事还真不是小事。”老妈一语双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