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当代北京博物空间热
中国国家博物馆,2011年7月
博物空间是指城市中藏品对社会开放的公共场所与空间。而本文所立足的城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和国家的文化中心。作为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拥有三千年的建城史以及八百年的建都史,被称作“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在世界文化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漫长的城市发展史中,北京积累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各类藏品种类繁多,这些藏品浓缩了北京社会的各种信息,是城市中最为宝贵的历史财富。
藏品是人类收集的具有特定精神价值的物品。藏品对人类来说具有着特殊的文化含义,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寄托了人类的精神,给人以精神领域的满足。正如梁思成在《北平文物必须整理与保存》中所说的那样,“每个民族每个国家莫不爱护自己的文物,因为文物不只是人民体形环境之一部分,对于人民除予美好的环境所能激发的愉快感外,且能发出民族自信心的精神能力。”最早的能考证的人类藏品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随着社会的分化发展,人类出于精神文化的需要开始收集各类藏品。衍生出了丰富多彩的藏品文化,为博物空间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收集藏品是人类一种古老的文化现象。在古代北京,藏品文化积淀很深厚,但是无论是皇家、官方还是民间都强调“藏而不露”“密不示人”,藏品并不具备公共性特征,只有藏品的收藏空间,缺少藏品的开放空间,一般大众无从享用,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是割裂的。而在当代,随着社会的逐渐稳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日益富足,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之后,开始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收藏热不断升温,藏品的基本特性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藏品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都得到了极大的体现,从国家、地区到民间,都投入到这一盛世热潮之中。同时,藏品的开放逐渐从博物馆逐渐延伸到城市空间的诸多场所之中,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空间纷纷出现,包括各类博物馆、收藏馆、临时博物展场、古玩收藏市场、藏品拍卖会场、画廊艺术区等,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令人目不暇接,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征。其中一种是具有公益性质的、非流通性质的藏品开放场所,如各种博物馆;另一种是带有明显的商业目的,具有流通性质的藏品开放场所,如古玩收藏市场、藏品拍卖会场、画廊艺术区。尽管这些场所在空间形态、运行机制等方面差异很大,但是它们最为本质的空间属性有一点,就是都是藏品对社会开放的公共场所。因此,在本文中用“博物空间”一词来概括具有此类特性的城市公共空间。
当代北京的博物热。上图为故宫博物院,中图为嘉德拍卖会现场,下图为潘家园旧货市场。照片来源:上图来自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7-05/03/content_6055177.htm,中图来自http://www.cguardian.com/,下图为作者拍摄于2008.3
在全球化浪潮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大城市都在努力凸显自身的文化定位,从而增强城市文化魅力和民族凝聚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博物空间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博物空间在文化传承传播等方面具有其他城市空间无法比拟的优势。这构成了当代北京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成为了新北京重要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载体,对参与北京当代文化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著名的实例如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潘家园旧货市场、琉璃厂文化街、798大山子画廊艺术区等。其中有些是在城市历史变迁过程中逐步演化而成,有的是为了特定的目的新建或改建而成,有的是完全由民众自发形成,既有古代的,又有现当代的,但无论何种方式,它们都在城市中占据了一定的公共空间。藏品开放这一社会行为,并不仅仅局限于在建筑内部进行,更多情况下是许多建筑和城市的开放场所都可以成为藏品展示的场所。博物空间成为北京城市公共空间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并且广泛地深入到现代生活中。
在当代北京,博物空间分布集中、类型多样、数量众多,引领了中国博物空间的数个“全国之最”——中国博物馆数量最多的城市、中国最大的传统工艺品交易集散地、中国最大的旧工艺品经营市场、中国最大的文物流通市场等。北京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博物空间系统,成为中国博物空间发展最重要的龙头标志。博物空间对北京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承载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博物空间的存在,北京乃至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精神就无法真正体现出来。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短短三十年,是北京城市历史变迁最为剧烈的时代,各种类型的城市空间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而作为北京城市空间的子空间之一的博物空间也在经历着巨大的变迁,博物馆数量急剧增加,拍卖会、古玩收藏市场从默默无闻到风起云涌。由于发展得太快,人们还来不及对这种传统而新兴的空间进行深入的研究,甚至连全貌也没有描绘出来,还没有相关的概念可以从城市和建筑研究角度准确地涵盖这些空间类型,许多重大问题不甚明了。例如,藏品是如何在城市空间中呈现给大众的?这些空间究竟有哪几种类型?它们的分布规律和构成方式是怎样的?它们具有怎样的运行机制?它们存在着哪些问题和矛盾?未来如何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这些问题在目前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存在着很大的模糊性和概念方面的混淆。因此,对当代北京博物空间进行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对于北京充分发挥文化特色、建设“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来讲,对于揭示中国未来博物空间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文化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都有重要的价值。本文的研究即把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与当代北京城市空间进行关联性研究,分析博物空间的分布规律和构成方式,为北京未来的博物空间发展提供有效策略。
客观来说,本书探讨的课题是多领域的学科,涉及多个专业范畴,单靠个人的力量难以短时间完善。因此,对于本文的研究,只能说是对该命题的一次大胆尝试,希望借此能够抛砖引玉,为将来的进一步深化研究奠定基础。
媒体报道潘家园大集盛况。图片来源:新京报,2009年8月7日,A20版
由于以博物空间这样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研究当代北京城市公共空间,研究对象以及研究角度较为独特,而研究对象又是新兴发展起来的事物,国内外能够发现的比较系统完整的研究当代北京博物空间的资料相对匮乏,具体地说,各领域内对于博物空间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藏品及收藏文化领域研究
西方有关藏品收藏文化的研究著作起步较早。尤其是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将收藏作为文化现象的研究发展迅速,分析的角度日益多元化。较为著名的研究有美国学者Werner Muensterberger所著的《收藏:肆意的热情:心理学透视收藏》(Collecting an unruly passion.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Company, 1995)、Russell W. Belk的《消费社会的收藏》(Collecting in a consumer society. New York: Routledge,1995)、Susan M. Pearce所著的《收藏的当代实践》(Collecting in contemporary practic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Ltd, 1998)以及《博物馆、物品和藏品》(Museums, objects,and collections: a cultural study)、Bob Rau所著的《收藏家:古董艺术品的奇闻轶事》(The collectors: anecdotes and answers about antiques and collectibles. Graphic Arts Center,1989)。
中国由于国情特殊,1949年以来有关收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博物馆文物的关注。如中国文物学会的李晓东所著《文物学》、厦门大学吴诗池所著《文物学概论》等书。这些研究相对缺少对于流通文物的关注。
将收藏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则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民间收藏热,研究开展较早的有李雪梅的《收藏史》以及吕济民的《中国收藏与鉴赏》等。
2. 博物馆领域研究
博物馆研究领域是当代许多学者关注的主要领域,研究著作颇为丰厚,主要包括博物馆建筑领域的研究、博物馆学领域的研究和当代北京地区博物馆的研究三大类。
第一大类是侧重于传统的博物馆建筑学研究。
其一研究的侧重点是博物馆建筑类型的美学以及功能特征。在当前的建筑学领域,大量呈现的是对已经固化成型的博物馆建筑的研究,其研究已经相当深入。1991年建设部、文化部联合发布了《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该规范适用于各类博物馆的新建和扩建设计,为国家性行业标准规范。《建筑设计资料集4》中有对博物馆建筑类型的专门描述和技术数据的总结。清华大学邹湖莹等所著的《博物馆建筑设计》,主要研究博物馆建筑的设计理念和造型设计等。重庆大学余卓群所著《博览建筑设计手册》相对扩大了博物馆的研究的外延,把展览馆等一批展示建筑也纳入体系,通过对博览建筑理论和实例分析,概述了博览建筑设计的主要问题和方法。此外,张谨所著《当代博物馆建筑理念解析》(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从建筑学角度讨论了当代语境下博物馆建筑理念问题,从美学精神、功能构成及社会角色三个方面提出了具有后现代主义价值观特征的博物馆建筑理念。
其二多是关于具体博物馆建筑单体和工程项目的论述,其主要关注的是博物馆建筑内部的空间效果和组织方式,如贾斯廷·哈德森所编著的《博物馆建筑》论述了当代世界各种类型的重要博物馆,王路所著的《德国当地博物馆建筑》对24例具有代表性的德国当代博物馆建筑进行了分析评价,程世丹所著《展览建筑》介绍了世界上重要的50个博物馆的设计构思。此外还有亚瑟·罗森布拉特所著的《博物馆建筑》、周卫等著《博览新建筑》等书。
其三是关于各种博览建筑的专题研究。如郑宁所著《博览建筑改扩建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刘挺所著《博览建筑参观动线与展示空间研究》(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刘亮所著《当代博览建筑中的叙事思维表达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第二大类是从博物馆学的角度对博物馆的研究。重要的著作有王宏钧主编的《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书中主要论述了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和博物馆历史、博物馆专业工作、博物馆管理和博物馆信息化等内容,是当代中国博物馆学研究的重要理论著作;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委员会编纂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全面梳理了世界范围内的文博事业发展状况;肯尼斯·赫德森所著《八十年代的博物馆——世界趋势综览》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述了当代博物馆的巨大变化和发展趋势;杨玲等著《当代西方博物馆发展态势研究》以当代西方博物馆的功能和类型为切入点,对当代西方博物馆的新特点进行分析,并展望了其21世纪发展的新趋向。吕建昌所著《博物馆与当代社会若干问题研究》以博物馆与当代社会的关系为切入点,对我国博物馆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所遇到的一些新问题作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第三大类是对于北京地区博物馆发展的研究。对北京博物馆的介绍描述主要包括北京博物馆学会主编《北京博物馆年鉴》(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北京志·博物馆志》;刘宝明编著《当代北京博物馆史话》(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此外还有一部分有关北京地区博物馆的研究报告和文章,如马希桂等撰写的《北京地区博物馆发展概述》;傅公钺的《北京博物馆事业的历史及现状》;北京市文物局所编的《2008年北京地区博物馆展讯》,等等。
3. 藏品流通市场领域研究
西方对藏品流通领域的研究开展较早,发展较为成熟,如Finola Kerrigan等编著的《艺术市场》(Arts Marketing, London: Oxford Press, 2004)对不同门类的艺术品营销方式作了详尽的分析;Iain Robertson 编著的《国际艺术市场和管理纵览》(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Art Markets and Management, New York: Routledge, 2005)全面介绍了国际艺术市场的现状及其与历史经济的关联问题。
由于中国藏品流通市场发展很晚,因此这部分研究相对匮乏,某些领域甚至是空白;主要以描述介绍为主,研究一般不深,显得较为零散,系统性不强;主要从社会学和新闻纪实的角度展开,例如对北京古玩收藏市场、拍卖会的介绍,而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角度的研究则几乎看不到。
第一类是对于中国各类藏品流通市场的总体描述和分析。如白志良所著《中国艺术品市场报告》较为全面地阐述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现状。赵立主编的《2006——2007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报告》是一部具有年鉴性质的有关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介绍和描述。首都师范大学李万康编著的《艺术市场概论》是一部较为深入研究艺术市场运行机制的研究著作。《淘宝上海》介绍了上海城市各种与藏品有关的场所,介绍全面但分类较为杂乱。此外还有厦门大学郑翼村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发展的SWOT分析》、华南师范大学罗晓冬的硕士学位论文《国内画廊生态研究》等。
第二类是对当代北京藏品流通市场的描述。北京文物局曾在其出版的刊物《北京文博》发表了一批由文物局工作人员调研的有关北京文物市场的论述。如于平的《文物市场开放与管理研究》;傅公钺的《北京文物监管物品市场现状调查报告》、《北京文物拍卖市场的剖析与思考》;王彤的《适度调整政府职能规范发展文物市场》。
其他还有一批较为零散的对北京藏品市场的描述与研究。如对北京古玩收藏市场的介绍描述主要有王金昌所著《从潘家园翻出的历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该书论述了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北京潘家园自发形成的古玩收藏市场的发展、演变过程及作者的古玩情缘;周倜所著《古玩市场今昔考》(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从新闻纪实的角度介绍了北京古玩收藏市场的发展脉络;胡金兆所著《百年琉璃厂》(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孙殿起所著《琉璃厂小志》(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王晔所著《中国民间文物流通的人类学考察: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的调查与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1);对于拍卖会的研究如李沙所著《拍卖·收藏·典当》(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季涛所著《当代北京拍卖史话》(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此外还有刘一达的《皇天后土》等书。
总体来说,目前相关领域内对于当代北京博物空间的研究基本处于较为零散和欠缺的状态。一方面,从藏品的角度入手、基于城市领域研究的“博物空间”,并无专门的定义与描述。对基于城市空间的相关研究也较为少见,更没有专门定义的语汇“博物空间”,也没有类似的词汇来代表本文所定义的“博物空间”的含义。另一方面,缺少对当代中国代表城市中博物空间的研究。因此从当代国内具体城市的藏品展示出发,系统、全面地研究城市博物空间,本文尚属首次,无论在建筑学领域还是在社会学领域均没有先例,文中的素材和案例大都由作者现场调研走访得来。
博物空间由博物和空间连缀而成。“博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指:“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总称”。博,既有多、丰富的意思,也有通晓的含义。物,是东西、事物。这一词汇早在两千年以前的汉代就已使用,如《汉书·楚元王传》中《赞》的论述:“博物洽闻,通古达今”。然而,中国古代并没有将博物一词与空间类型相挂钩的观念,直到19世纪中期以来,到过西方的中国人开始接触外国博物馆,他们把Museum译成博物馆(博物院)。自此以后,博物馆之称逐渐通行于中国。博物馆中“博物”一词的含义主要指的就是藏品。
“空间”一词在许多学科被广泛地运用,而本文中的空间取其基本含义,即“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和高度表现出来,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的表现”。
在建筑学领域的研究之中,只有明确的博物馆建筑概念,并无博物空间一说,博物馆作为一种固定的通行语言来描述“藏品的公益性展示机构”以及一类明确的建筑类型。然而,目前的现状是,社会上大量出现的新型的具有藏品开放功能的空间场所,如古玩收藏市场、藏品拍卖会等,这些场所并不能够用博物馆一词来涵盖。博物馆的概念在当代显示出了它的局限性,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思维来重新审视这一问题。
因此,本书引入了博物空间的概念,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当下社会中藏品开放的真实全面和复杂的图景,视野范围会更加宽广,更容易从源头上发现和认识问题。博物空间与博物馆概念相比,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显著不同。博物空间是指城市中藏品对社会开放的公共建筑和场所,要比博物馆定义含义更为广泛,内涵更加丰富。
具体来讲,博物空间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含义:
首先,博物空间所承载的核心内容必须是藏品,而并非一般的物品。博物空间自始至终都是围绕藏品展开的。不同于一般物品或商品的对外展示开放,这使得博物空间有别于一般的展览馆或商业建筑,如北京展览馆、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王府井商场等。
第二,本文所指的博物空间强调的是藏品所具有的开放性特征。对于那些藏品不对公众开放的私宅以及藏品未对社会开放的场所,由于它们缺少公共性的特征,因此不属于本书主要考虑的范围。
第三,博物空间的藏品开放既包括非流通藏品,也包括流通藏品。也就是说,博物空间既包括以研究、欣赏、教育为目的的社会公益性机构,如博物馆、美术馆、雕塑公园等建筑场所,也包括一些以商业利益为目的的社会非公益性机构,如古玩收藏市场、藏品拍卖会、画廊艺术区等等。在当代,随着收藏热的兴起、市场经济的确立、文物法规的修订以及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博物空间已经拓展延伸到城市的许多公共场所之中,这些新兴的城市空间类型已经无法用传统的博物馆等建筑的概念来涵盖。因此需要以全新的博物空间的概念来界定。
第四,本文所指的博物空间强调的是场所的概念,指的是藏品开放所占据的场所和空间,而并非单纯的建筑概念。它既包括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的室内空间,也包括与藏品开放活动相关联的各种室外空间,如建筑的群体布局、建筑外部空间以及与城市广场、街道等空间环境的关系。
第五,当代指的是1978年至今的三十年,这三十年是非流通藏品与流通藏品开放的大发展时期。时间段不同,含义则截然不同。
本书所涉及的“北京”既包含主城区,也包括密云、延庆等郊县。而这其中因为主城区博物空间数量众多、代表性强,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以主城区为主、特别是五环内的城市博物空间。
综上所述,本书对于博物空间的研究立足于城市空间层面,关注藏品开放这一文化行为与空间各种要素的对应关系,并非是简单的建筑形式规律,是对于北京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研究的一种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