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大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大唐有“小区”,家门对街算犯法——百姓住坊

大唐的城市严格按照坊市制度划分,除了皇室成员在专门划定的区域内活动外,其他百姓都住在坊内。在宵禁制度的作用下,百姓住的坊每天都是五更时分开门,下午六点左右关门,以衙门击鼓为准。到了夜晚,坊外的街上就只剩下政府派出的宵禁执法小分队,做好安保工作。每个坊就像一个独立的小区,小区邻居们闲暇时会坐在一起聊天,这就是大唐的市井生活。

家门对街开,当大官的福利

一般来说,要想回到你居住的地方,就要先进入小区,然后从坊门进去,再进家门。大唐有规定,一般人的家门是不能对着街的,也就是说,街道上是看不家门的。当你走在街道上,看见的除了树、行人、排水沟,其他的好像很难看到,想看看别人家门前的风景这是很难实现的。

但这只是一般情况,除此之外是有人可以破例的。只要是三品以上官阶的官员,是有权利把门装在街边的墙上的。

沿街立门的家庭,生活确实会更加便利。当别人花几分钟的时间从坊内走到坊外,再走到大街上的时候,他们只需要把门打开,就可以上街了。总之,这些临街开门的家庭,生活起来比住在里边的家庭方便许多。

小区里设施齐全,治安环境好

住在长安的小区里,可以看到小区的大门就是坊门,上面写着坊的名字。大一点的小区,有四扇坊门,小一些的小区,只有两扇坊门。每到下午六点,闭门鼓声停下后,坊门也就关闭了。

坊门很高,四周都有围墙,宵禁巡逻小分队会不定时巡逻。这对那些好不容易偷偷溜进小区,想靠翻墙进坊的人来说很麻烦,但同时这样的管理也很安全。居住在坊内的人,不用每天担心外面的不法分子在坊内搞破坏,大大减少了入室抢劫、入室盗窃案件发生的次数。

坊门每天早上五更开,上班、踏青、上学等都来得及。但如果你有急事想要在五更天以前出门赶路,那就要计划好时间,提前一天出门。

小区里正中间的位置,一般都是水井,小区里的每条路都可以通到井边。如果你有机会俯瞰整个小区的话,会发现道路呈“井”字形,这也是“井字路”的由来。这口井解决了坊内居民的日常用水问题,但如果家离井比较远,建议多储水,一方面减少挑水的次数,一方面预防火灾。

坊内的路称作“巷”,有宽有窄,窄的只能一个人通过,当然这是小区居民平时下班回家的捷径。但这些路最好不要轻易尝试,因为它们没有规格,不像城内的街道一样笔直,一般人很容易被它们搞错方向。一旦迷路了只能自己慢慢找路,建议最好走自己走过的路,或者干脆每天只走大路。

小区外面的人进不来,居民不用担心外贼,可万一里面的人做了坏事,怎么办呢?大唐小区里又没有摄像头,所以,这一切只能靠内部居民的互相监督。如果你的邻居违法了,你看到且包庇他,同样要受到惩罚。所以,住在小区里,能有一些遵纪守法的好邻居,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情。

小区名字很文艺,坊内生活很自如

在大唐,你可以看到每个坊都有自己的名字。这些名字读起来口齿生香,说出来都觉得很有文化。有的坊名是根据附近本来就有的景致来命名的,比如长安东南角离芙蓉园很近的曲池坊。芙蓉园和曲池坊中间隔着曲江池,因此坊名为曲池坊。住在这里的居民白天可以到曲池边玩耍,到了元宵节,出了坊就可以放河灯。虽说有坊墙隔着,小区里的人在家可能无法直接看到曲池的风光,但这里离景区最近,已经算是居住环境比较优雅的地方了。还有的坊名字比较吉利,比如长兴坊、永安坊和昌明坊等,都有着美好的寓意。此外,正对皇帝活动区的坊,面积比其他坊要小,但这些坊都位于长安城的中轴线附近,交通便利,去东、西市方便。

坊内除了民居以外,还有宗教场所和一些居民喜爱的小吃店等,虽然西市、东市有饭吃、有酒喝,但毕竟有些遥远,还是有不便之处。渐渐地,各个坊里也有了小酒馆、小作坊和小旅店等人们日常需要的商业场所。因此,就算是到了夜晚,街上没有行人,坊中的人仍会在坊内的酒馆喝酒聊天,开始自己的夜生活。甚至有些坊已经兴建了娱乐场所,住在这里的人可以在吃完晚饭后出去散散步,听听音乐,看看舞蹈,而不住在这里的人也可以住在旅店中,高高兴兴地和朋友们玩一晚上。

每个坊的坊门都有政府派遣人员巡逻,坊中生活的街坊邻居们也会互相监督,正中央的水井不限量供应天然井水,坊内还有富有大唐特色的国际化食品供应。总之,这里的生活很方便很自由。坊里的生活也许没有处在东、西市那样热闹,但这里是大唐百姓的住所,这里有百姓们的故事和喜怒哀乐,在这里生活,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大唐的气息。

坊市制

唐代的坊市制根据城市的封建等级(而不是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不同城市建立坊区数目,例如唐时长安有108坊,东都洛阳有103坊,扬州、苏州约有60坊,沙洲仅有4坊等,体现了封建等级制度。市、坊严格分开并将居民区用围墙圈起来,实行坊里邻保制、按时启闭坊门制、宵禁制等有利于加强对城市居民的管理和控制的配套措施。

诗人白居易曾用诗生动地描述了坊市制下长安城整齐划一的概貌:“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