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肾——湿地
湿地是指那些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湿地一般都有静止的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也属于湿地。因此,湿地不仅仅是我们传统认识上的沼泽、湖泊、泥炭地等,还包括人工湿地。湿地与森林、农田、草地等生态环境一样,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及具有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
湿地的生态作用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有着“地球之肾”的美誉。它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及水资源,并且能够蓄洪防旱、涵养水源、降解污染、调节气候及补充地下水等。湿地仅占地球表面积的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湿地的巨大生态功能显而易见。具有完备的湿地环境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物种多样性有着重大的意义。
浅海区是湿地的一种,具体指退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这里风光旖旎,蓝天、白云、海水相互映衬,适宜开发旅游及发展水产养殖。
国际重要湿地
《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规定,国际重要湿地必须符合以下标准中的至少一条:1.包含适当生物地理区内一个自然或近自然湿地类型的一处具有代表性的、稀有的或独特的范例;2.支持易危、濒危或极度濒危物种或者受威胁的生态群落;3.支持着对维护一个特定生物地理区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的植物和动物种群;4.在生命周期的某一关键阶段支持动植物种群或在不利条件下对其提供庇护场所;5.定期栖息2万只或更多的水禽;6.定期栖息一个水禽物种或亚种的个体数量,占该种群个体数量的1%以上;7.栖息着绝大部分本地鱼类亚种、种或科,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种间或种群间的关系对维护湿地效益或价值具有代表性,并因此有助于全球生物的多样性。
河流湿地
海水区也是湿地的一种
湿地的水生植物
湿地的水生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如莲、藕、菱、芡及藻类等。这些水生植物的共同特点是:体内有发达的通气系统,可以保证身体各部分对氧气的需要;叶片常呈带状、丝状,叶片较薄,这有利于增加采光面积和对二氧化碳及无机盐的吸收。在湿地的水生植物中,淡水植物具有自动调节渗透压的能力,而海水植物则是等渗的。水生植物大致分为3种: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
长期生长于沼泽湿地中的落羽杉,树干基部膨大,具膝状呼吸根。这是对水生环境的适应,从而形成了落羽杉树干立于水中的奇特景观。
沼泽是一个巨大的生物蓄水库,它能保持大于其土壤本身重量3倍~9倍甚至更高的蓄水量。
美国佛罗里达州东南部的大沼泽地国家公园以拥有大片湿地植物群落而闻名世界。
湿地的人为破坏
近百年来,湿地不断遭到严重破坏。湿地干涸虽然是自然进化的必然结果,但现在不少湿地的迅速消失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密切相关:一、土壤破坏是破坏湿地的一大因素。土壤的酸化以及其他形式的污染,严重破坏了湿地的生态环境;二、环境破坏。比如水污染、空气污染。这一类污染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石油泄漏污染等重大破坏,致使成千上万的水生物及鸟类死亡;三、围湖、围海造田,直接减少了湿地面积。比如如今的洞庭湖面积和几百年前的相比明显减少;四、河流改道。这一类工程虽对农业生产做出了贡献,也对防洪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却影响了河流对湿地的水量补给作用。比如我国的一些河流进行截弯取直工程后,就破坏了一些湖泊的补给水量来源。
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