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国杰《伦理学》(修订本)笔记和复习思考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道德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

3.1 复习笔记

一、道德的结构模式

1道德的结构态势

道德结构的实际态势,既呈现出某种无序性,又蕴涵某种有序性,而在总体上则是无序和有序的统一。

(1)道德作为系统其存在的范围是无序和有序的统一

一切人的活动和关系,都与道德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都直接或间接具有某种道德价值。从这个意义而言,道德可以视为处于无稳定秩序状态。

道德的载体和范围,在直接现实性上,只限于人的社会规定性以及人与人之间涉及利益和善恶价值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就这个意义而言,应该确认道德是有其相对稳定秩序的系统。

从总体上把握道德的存在态势,必须把它如实地看作是表象层次上的无序性和深刻层次上的有序性的统一。

(2)道德作为系统的内部结构诸要素的存在态势是无序和有序的统一

在直观的表象形态上,可以称为“道德”的现象、关系和活动,往往没有确定的样式和过程。

所有的道德现象、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在超直观的更深层次上是有其固有规定性和过程的。

在总体上,道德作为系统的内构诸要素,是表象层次上的无序性和深刻层次上的有序性的统一。

(3)道德作为系统诸内构要素的相互关系,是有序和无序的统一

在直观的表象层次上,道德现象、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之间,往往并未呈现出有机的内部关联性,即是无序的。

从深层次上来看,道德现象、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不仅有共同的特性、机理和功能,而且各有其不尽相同的特性、机理和功能,彼此间存在着某种有机关联性。它们之间的这种有机的关联性,使道德作为系统而成为有机整体。

作为总体性把握,应该把道德现象、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看作是表象层次的无序性和深刻层次的有序性的统一。

(4)总结

人类现实社会生活中,道德现象、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不仅存在范围、各自规定是表象层次无序性和深刻层次有序性的统一,而且它们之间的关联性也是表象层次无序性和深刻层次有序性的统一。

道德作为系统,在总体上,也应视为表象层次无序性和深刻层次有序性统一的有机整体。

2道德的社会结构模式

(1)社会道德的关系结构

道德关系的分类

按关系中主体和客体的不同,可以把社会范围的道德关系概括为三类:个人与社会整体之间的道德关系、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和社会整体与社会整体之间的道德关系。

个人与社会整体之间的道德关系

由于作为关系客体一方的社会整体有着范围和级次的不同,这类道德关系又广泛包括着个人与职业集体、个人与社团、个人与民族、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人类等的道德关系。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道德关系

由于作为主体和客体的个人,都有其多种不同的“社会身份”,这类道德关系又包括夫妇、父子、兄弟、长幼、师徒、师生、朋友、邻里及其他上下左右等的道德关系。

上述这两类道德关系所涵子关系的数量和内容,在不同社会条件下是不尽相同的,在同一社会历史条件下则是可以大体确定的。如果两类社会道德关系及其所涵子关系,均属于同一社会性质或阶级性质的道德关系,那么,一般地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往往是从属于相关的个人与社会整体之间的道德关系的。

社会整体与社会整体之间的道德关系

这类道德关系同前两类道德关系是可以相通或类推的,平行社会整体之间的道德关系可以同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道德关系相通或相类,包容兼主属性的社会整体之间的道德关系则可以同个人与社会整体之问的道德关系相通或相类。

(2)社会道德的现象结构

社会的道德现象的分类

社会的道德现象可划分为社会道德意识现象、社会道德规范现象和社会道德活动现象。

社会道德意识现象

a.社会道德意识现象指在社会性道德活动中形成并影响社会性道德活动的各种具有善恶价值的社会意识。

b.包括各种自发自在的社会道德心理(如社会道德认知、社会道德情绪、社会道德意志、社会道德风尚等)和自觉自为的社会道德意识形式(如各种道德思想、道德观点和道德理论体系)两个结构层次。

社会道德规范(准则)现象

a.社会道德规范现象指一定历史条件下,指导和评估社会成员行为价值取向的善恶准则。

b.包括自发形成的判断善恶的常规惯例和自觉概括或表达的善恶准则体系两种形态。自觉的道德准则体系一般又包括社会道德原则、社会公德规范、社会道德范畴、特殊行为领域的道德准则、日常场合和人际中的道德准则、私德准则等结构层次。

社会道德活动现象

a.社会道德活动指人类生活中具有善恶意义的群众性活动。

b.包括一切具有善恶价值的群众性活动(如社会道德决策活动、社会道德建设活动、社会道德整饬活动等)和直接为培养和评价社会成员道德品质而进行的群众性活动(如社会道德教育活动、社会道德调控活动、社会道德评价活动等)。

社会道德意识现象、社会道德规范现象和社会道德活动现象的关系

a.社会道德意识不仅是社会道德规范形成的思想前提,而且对社会道德活动的开展具有导向作用。

b.社会道德活动不仅是一定社会道德意识和社会道德规范形成的实践基础,而且是既成社会道德意识和社会道德规范巩固、深化、完善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条件。

c.社会道德规范不仅集中体现着社会道德意识和社会道德活动的统一,而且作为一种社会法则,指导和制约社会道德意识和社会道德活动。

(3)社会道德的水准结构

社会道德水准

社会道德水准是指某一个时期内在相当范围的各种关系中实际流行的道德意识、道德准则和道德活动,同当时整个社会利益关系谐调需要和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适应程度。

社会道德状况的分类

a.过时道德

过时道德是同当时社会利益关系谐调需要相悖的道德,一般属于陈旧腐朽道德的遗毒。

b.应世道德

应世道德是同当时社会利益关系的谐调需要相吻合的,并且也同当时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违背的道德。

c.趋前道德

趋前道德(或称顺势道德)是顺应当时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萌发的道德,往往在未来时代成为全社会道德的主体成分。

过时道德泛滥则显出社会道德水准低下,趋前道德扩展则意味着社会道德水准将有突破性的升华。一般说来,应时道德居于主体地位,过时道德日趋泯灭,趋前道德日益发展。

(4)道德的社会结构的总体模式

道德的社会结构模式

a.社会道德关系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个人与社会整体之间和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道德关系。

b.在每一类关系序列及其包含的各个子关系中,就表象形态或存在形态而言,道德现象或道德存在有社会道德意识现象、社会道德规范现象和社会道德活动现象。

c.依其与时代要求的关系来看,每一社会道德现象都可能内涵三种成分,即过时的道德成分,应世的道德成分和趋前的道德成分,并以其不同的结构,显示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状况。

道德的社会结构模式,总体上就如简图3.1所示。

图3.1 道德的社会结构模式图

从宏观上完整把握道德的社会结构模式,必须把它看作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有序性和方向性的立体网络系统。

3道德的个体结构模式

道德的个体结构模式即是道德的个性结构模式,也可称为个人的道德素质结构模式,指道德以个体的人作为主体或载体,其内部各要素依某种关系结连构架的模式。

(1)个性道德心理结构

定义

个性道德心理结构,即“德心”,指具有社会身份并起着一定社会作用的个人含有的善恶意义的心理活动和心理机制。

个性道德心理的构成

a.个性道德心理的过程结构

个性道德心理的过程结构是动态反映现实社会道德关系的不同心理形式的有机集合,并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视其为保证道德活动有序进行的能力系统。

b.个性道德心理的倾向结构

个性道德心理的倾向结构是个人对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态度的选择系统,它的偏颇决定着个性道德心理的品格,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其引发道德活动的诱因系统或动机系统。

这两方面的有机统一,构成个体道德的心理素质。

(2)个体道德行为结构

定义

个体道德行为,即“德行”,指具有社会身份并起一定社会作用的个人,基于某种道德心理机制而引发的具有善恶价值的行为。

个体道德行为的构成

a.个体道德行为的过程结构

个体道德行为的过程结构是个人道德行为等各必要环节的有机结合,它的整合状况决定着个人道德行为实现的可能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为个体道德行为的能力系统。

b.个体道德行为的倾向结构

个体道德行为的倾向结构是个人对道德义务和道德实践的选择系统,它的偏颇程度往往决定着个体道德行为的品格,并在一定意义上可视为个体道德行为的目标指向系统。

这两方面的有机统一,构成个体道德的行为素质。

(3)个体道德境界结构

定义

个体道德境界,即“德品”,指一个人的道德素质达到当时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的程度。

个体道德境界的构成

a.个体道德境界的过程结构

个体道德境界的过程结构,包括自发的道德境界、自觉的道德境界和自由的道德境界等等。个体道德境界的过程结构是个人道德境界发展各个环节的有机结合,它的实际状况表明个体道德素质达到了何种程度,可以视为个体道德素质纯备程度的标识系统。

b.个人道德境界的性质结构

个人道德境界的性质结构,包括善的道德境界、可容道德境界和恶的道德境界等。个人道德境界的性质结构是个人道德境界的质的规定性的综合,它的状况表明个人道德素质属于何种性质的道德价值,可以视为个人道德素质的价值属性的标识系统。

个人道德境界的过程结构和性质结构相结合,便构成个人道德素质的现实状况。

(4)道德个体结构的总体模式

道德的个体结构模式

a.个体的道德素质,就其存在形态而言,包括两个层面,即个性道德心理和个体道德行为,前者是个体道德的主观方面,后者是个体道德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方面。

b.其中,每一个层面又大致包括两个系统,即道德能力系统和道德指向系统。前者决定个人具备道德素质的可能性,后者决定个人道德素质的倾向性。

c.相对于社会或阶级的道德素质要求,个体道德素质的境界又有程度标识系统和性质标识系统。前者标志实现某一社会或阶级的道德素质要求的程度,后者标志具有哪一社会或阶级要求的道德素质。

这样,道德的个体结构模式,总体上就如图3.2所示:

图3.2 道德的个体结构模式图

从微观上完整地把握道德的个体结构模式时,要把它看作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内部关联性、动态性、有序性和方向性的立体网络系统。

4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的辩证统一

(1)从生成上看,不论社会道德还是个体道德,都既有自成的一面,又有相成的一面,是自成与相成的统一。

(2)从运行过程上看,不论社会道德还是个体道德,都既有自组、自控的一面,又有互动与互控的一面,是自组、自控与互动、互控的统一。

(3)从社会功能上看,不论社会道德还是个体道德,都既有“自为”的一面,又有互补的一面,是“自为”和互补的统一。

(4)总结

社会道德因有其宏观的严整结构及相应机制,会有其自身固有的生成、运行和功能规律。

个体道德因有其微观的严整结构及相应机制,也会有其固有的生成、运行和功能规律。

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终归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甚至可以说,它们之间也是一种结构性关系。

道德的内在结构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仅需要在宏观上不断改善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而且需要在微观上注重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

二、道德的社会功能

1道德的基本社会功能

(1)道德同政治和法等一样,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范畴。道德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反映现实社会经济基础的社会功能,而且具有调解现实社会经济基础的社会功能。

(2)道德同政治、法等一样,是社会控制力量。道德不仅直接疏导和调整社会成员的行为,而且还要为其他社会力量的控制提供社会成员现行状况的信息。

(3)道德是人把握现实世界的特殊方式。道德不仅要能动地反映社会现实,而且要积极地调节现实社会关系。

(4)从世界观的高度,概括道德总体社会功能,则应当是其反映功能和调节功能。它的其他较低级次的功能,则可归附于或交织于这两大社会功能之中。

2道德认识功能的特殊性

(1)从认识的角度和范围上看

道德是着重从个人和社会整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这一角度,提供现实社会状况的信息,显示现实社会的生命力和历史趋势,展望或预测现实社会发展的未来图景。

道德以普遍存在的利益关系为基础,不仅可以更广泛地去反映现实社会,而且可以使现实社会得到更广泛的反映。

(2)从表达认识成果的方式上看

道德主要以具有善恶意义的行为、准则、风俗、情绪、信念、理想等形式,表达其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成果,并因此往往使这一认成果多半具有评价性、征兆性和轮廓性。

(3)从认识的基础上看

社会生活实践是道德实现其认识的基础和确证其认识成果的标准。

道德实现其认识,往往更直接地依赖于社会生活实践,以至其认识过程往往就是整个社会、每个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的实际生活过程本身。

社会生活实践对道德的认识成果的确证,不仅确证其是否为人类提供了现实社会本身的真实知识,而且更主要的是确证其是否提供了现实社会同人的需要之间的实有和应有联系。

对道德的认识成果的评价,在直接现实性上,就是对社会和个人的道德活动进行评价,并且是应用善与恶、荣与辱正当与不正当、正义与非正义等对立范畴进行评价的。

(4)从认识主体上看

整个社会,每个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都是道德认识社会现实的主体。

对于道德的认识过程来说,主体和客体的划分具有相对的意义,在宏观的直接现实性上两者往往是重合的或互易其位的。

道德的认识会因主体的广泛而最广泛地反映着社会现实,同时也聚合着最广泛的主体意志。

(5)总结

道德具有反映现实社会状况及预测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认识功能。它对社会现实的认识,虽然是征兆性的和轮廓性的,不如科学的认识明晰、精确、严谨,但总可以为科学理论的探索提供广泛的信息和可靠的线索。

道德意义上的认识,虽然多为善与恶、应当与不应当、正义与非正义等的价值判断,难以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加以证明,但是它毕竟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并在世界历史意义上往往是可信的。

因此,不能笼统地说道德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不具有认识意义,更不能一般地否认它的认识(反映)中涵有某种客观真理性,应该透过社会道德风尚和群众道德情操去认识和把握社会现实。

3道德调节功能的特殊性

(1)从调节的角度和范围上看

道德是从现实利益关系的角度出发来调节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凡涉及现实利益关系,特别是涉及个人对社会整体利益和他人利益态度的关系和活动,都属于道德调节的范围,也才能属于道德调节的范围。

以社会整体为主体的关系和活动,政治和法均可调节,而道德则难以调节或只能假社会整体为个体予以调节;但对于以个人为主体的关系和活动,道德则不仅可以作为辅助力量调节政治和法所及的关系和活动,而且可以独立地调节政治和法所不能触及的关系和活动。

对于科学、宗教和文艺等调节范围的关系和活动,道德则只能协同地或独立地调节其中主体客体均为人并以个人为主体的关系和活动,而不能直接调节其中完全属于人与神、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和活动。

(2)从调节的尺度上看

从调节的尺度上看,道德也有其不同于其他上层建筑的特点。

道德和法在调节尺度上的区别

a.法是以“必须怎样”的法律准则为调节尺度的,道德是以“应当怎样”的道德准则为调节尺度的。

b.法律准则的“必须怎样”的行为要求,一般地说,是当时全体社会成员或全体当事人都能够达到并一定要达到的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道德准则的“应当怎样”的行为要求,不限于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而还包括一些相对于现行法律准则来说,属于非基本的要求以及更高层次的要求

c.相对于同一社会性质的法律调节尺度来说,道德调节尺度不仅具有广泛性,而且具有多层次性。

(3)从调节的偏颇上看

从调节的偏颇上看,道德也有其不同于政治、法、宗教、科学、文艺等上层建筑的特点。

法和道德在调节人的关系和活动上的特点

a.在从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调节社会成员的行为时,法律依其自身的固有规定和特有机理,往往偏重于确认和维护当事人所应享有的权利。道德则依其自身的固有规定和特有机理,侧重于引导当事人履行其按“社会身份”所应有的义务。

b.道德和法在调节偏颇上的不同特点,还突出地表现在各自将人们的行为引入不尽相同的秩序范围。

c.道德和法即使只限于调节偏颇的不同,也应当并势必成为彼此互补的社会控制因素。

(4)从调节方式上

道德调节人们的关系和活动,并不诉诸国家机器和惩罚手段,而主要诉诸舆论褒贬、沟通疏导、教育感化等,尤其注重于唤起人们的知耻心,培养人们的道义责任感和善恶判断能力,一般不带有国家强制的性质。

道德调节的主体也不是专门的组织、机构和人员,而是包括政权组织、司法机关在内的一切社会组织和机构,也包括当事人自身在内的一切社会成员。

道德调节的程序和方式并不一定要经过某种权力机关的正式批准和认可,而是可以随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的。道德对人们关系和活动的调节,是具有法调节所不能及的经常性、深刻性和灵活性等特点的。

(5)从调节的效力上看

道德和其他上层建筑因素,对于内涵不同性质和状态的矛盾的关系和活动,有着不同的效力。

a.就矛盾的性质而言,对于内涵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和活动,道德调节可以充分发挥其效力;对于内涵对抗性矛盾的关系和活动,道德调节的效力则是相当有限的。

b.就矛盾的状态而言,对处于非对抗状态的关系和活动,道德调节都可以充分发挥其效力;但是,对处于对抗状态的关系和活动,道德调节的效力就会是有限的。

必须正确估量道德调节的效力,既同道德无用论划清界限,在一切应当或可能运用道德调节的时候和场合充分运用道德调节;又同道德万能论划清界限,在一切不应当或不可能运用道德调节的时候和场合运用政治和法等予以调节。

就道德对矛盾的解决来说,归根到底,道德的力量是深厚的、持久的。

三、道德的运行机制

道德运行机制是指道德作为系统基于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关联性以及同外部诸因素之间的有机关联性而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转状况。

1道德运行的目标体系

(1)道德运行目标的涵义

道德运行目标是指某一历史时代的道德作为系统整体,基于当时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和状况的客观要求及其自身内外有机关联性形成的必然趋势,而在其运行过程中实际蕴涵或自觉确立并力求在过程结束时实现的结果,即人们力求于道德运行过程结束时实现的某种结果。

这种意义上的道德运行目标,既是道德运行过程的出发点,又是道德运行过程的归结点,并因此实际规定着道德运行的方式及其发展方向。

(2)道德运行目标体系的结构特点

多向性:这是就一个社会的道德运行目标的取向而言的。

级次性:这是就不同道德主体的道德运行目标而言的。

序列性:这是就同一主体和范围的道德运行目标而言的。

阶段性:这是就道德运行过程的不同时期而言的。

总结

a.全社会范围的道德运行目标,是由不同取向、不同级次、不同序列、不同阶段的具体目标集合而成的。

b.这些不同取向、不同级次、不同序列、不同阶段的道德运行目标,既有彼此一致或相同的一面,又有彼此相别或矛盾的一面。

c.在探究和了解道德运行目标时,既要看到其复杂性的一面,又要力求找出贯穿其过程始终的基本目标。

(3)道德运行的基本目标

道德的基本运行目标是完善的社会道德和完善的个体道德的有机统一。

在揭橥“完善”的道德基本运行目标时应注意的社会特征

a.它必须是由现实社会的根本性质和历史趋向所决定的。

b.它必须表达现实社会结成最优利益关系特别是结成个人和社会的最优利益关系的要求。

c.它必须是该社会的道德追求的根本诱因和方向。

总结

道德基本运行目标是由当时社会的根本性质及其应有的最优利益关系所要求和决定的,并能实际成为该社会的道德追求的根本方向的道德完善。正因为道德基本运行目标有这样的客观规定性,使不同社会的道德基本运行目标,具有不同的甚至根本对立的社会内容。

(4)道德基本运行目标的实现

道德基本运行目标只能在道德运行过程中得以实现。

为实现道德基本运行目标,道德运行机制须具备的功能

a.目标决策功能,即保证道德基本运行目标对各个不同取向的目标的支配作用或主导地位。

b.目标控制功能,即通过道德基本目标的分解和具体化,使其内涵于各个级次、序列、阶段的具体目标中,并随着这些具体目标的实现而最终得以实现。

c.目标协调功能,即排除某种具体目标因过度膨胀和冲动而对道德基本运行目标的干扰。

d.目标应变功能,即保证预定的道德基本运行目标值,能顺应外部条件和运行过程本身的变化得到有效校正。

2道德运行的外部机制

道德运行的外部机制主要是指现实社会的道德,基于同外部的有机关联性所构成的运行机制。

(1)外部机制的主要表现

目标机制

道德运行目标的确定,主要不是由其内部机制所决定的,而主要是由其外部机制所决定的。

涵容机制

道德运行的外部机制不仅表现在目标上,而且表现在具体的社会内容上。这种情况,在道德准则和政治准则、法律准则、宗教戒规等之间表现得特别明显。它们之间往往相互吸取、相互贯通、相互限定。

功能机制

道德运行系统作为开放系统,要作为一个整体对外发挥其社会功能。但是,它的社会功能同其他外部因素的社会功能之间,仍然存在着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有机关联性。这种功能性的外部机制,特别是调节功能的外部机制,突出地表现为相同社会性质的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借助、相互补充。

时空机制

道德运行的外部机制,还表现在时空方面的机制。道德运行的时空,包括道德发生的迟早、运转的缓速、存续的久暂以及波及和影响范围的广狭等表现。

效应机制

a.道德运行效应是就其目标的预定值和实现值而言的。目标实现值与目标预定值相当即为正效应,而目标实现值与目标预定值不相当即为负效应。

b.道德运行效应的正值与负值,不仅同其内部机制是否优化有关,而且同其外部机制是否优化有关。

总结

道德运行的外部机制是其重要的运行机制,不仅贯穿于道德运行的全过程,而且体现于道德运行的各个环节和方面。离开正常的外部机制,就不可能有道德的良性运转。

(2)外部机制的性质与程度

外部机制的性质

a.当道德和外部关联因素同属于一个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因素即具有同一社会属性时,由此而形成的外部机制,一般说,对于该道德的运行往往会起推动、促进作用,并因此为积极性质的外部机制;反之,则为消极性质的外部机制。

b.为保证道德运行的良性循环,一个重要的条件,就须尽力使其与社会属性相同的因素形成外部机制,尽力避免其与社会属性不同的因素形成外部机制。

外部机制的程度

a.道德运行的外部机制不仅在性质上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而且在程度上有强弱之别。

b.外部机制的强弱程度,往往同外部各因素当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能量有关。

c.道德运行的外部机制,不仅是全方位的,而且是有重点的。

总结

道德运行的外部机制及其性质和程度,在不同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是不同的,并随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外部机制的基础和限度

道德运行的外部机制是广泛但不平衡的,是以经济必然性为基础和限度的。其中,道德同经济相关联而形成的外部机制,对道德运行有更大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而道德同上层建筑等因素相关联而形成的外部机制,则是以普遍依赖于经济条件为限度的。

3道德运行的内部机制

道德运行的内部机制指道德作为一个系统因内部各要素以固有机理和功能相互关联而形成的运行机制。正是得益于内部机制,道德才具备作为系统相对独立运行的能力或内在根据。

(1)道德运行能力的表现

自选择能力

自选择能力突出地表现在道德运行目标和道德运行方式的自选择能力这两个方面。

a.道德运行目标的自选择能力

在若干可能性目标并存的情况下,道德运行系统仅基于自身固有的内部机制,选择某一运行目标而摒弃其他运行目标。在现实道德运行中,目标的实现值和预定值的相当或误差,就是这种自选择能力的确证。

b.道德运行方式的自选择能力

在若干可能方式并存的情况下,道德运行系统也是基于其自身的内部机制,选用某种运行方式,而拒用其他运行方式。现实的道德运行中的所谓“计日程功”或“欲速不达”等情状,就是这种自选择能力的确证。

自组织能力

a.定义

道德系统内一个随机性的小小扰动,就会因各要素间的非线性机制产生的相干效应而得以放大,引起整体性“巨涨落”,导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宏观上有某种变化。这就是所谓道德运行的自组织能力。

b.道德运行的自组织能力的类型

第一,原为无序的道德状态,因某一微小扰动赖其内部非线性机制发生的相干效应,而逐步地或突然地变成有序的道德状态。

第二,原为不稳定的道德状态,因某一微小扰动赖其内部非线性机制发生的相干效应,而逐步地或突然地变成稳定的道德状态。

第三,原先已是有序而稳定的道德状态,处于过程的临界点时,因某一微小扰动赖其内部非线性机制发生的相干效应,而逐步地或突然地变成新的有序而稳定的道德状态。

自控制能力

a.定义

道德运行的自控制能力是指作为系统层面的道德,依赖于自身的内部机制,排除环境干扰以最终实现预定目标的能力。

b.道德运行的自控能力的内容

第一,道德运行的预前自控能力,是道德作为既存系统,基于排干扰经验的积淀(“记忆”)和运行前对未来干扰的预测而形成的机制所具有的“防患于未然”的抗干扰能力。

第二,道德运行的随机自控能力,是道德作为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随时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检查并修正因外来干扰引起的运行偏差,以保证预定目标最终实现的能力。

(2)总结

道德作为系统正因为有其特殊的内部机制以及赖此而具有的自选择、自组织、自控制等能力,才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因素,并有自身相对独立的运行过程。

道德运行过程始终离不开人的参与,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必然性决定的,其内部机制和赖以具有的能力本身也是相当复杂的。

4道德运行的轨迹

(1)道德运行曲线道德

作为系统运行的宏观轨迹,在直观的表象层次上,突出地显现为曲折的曲线,而非平直的直线。

(2)道德运行曲线的中轴线

道德运行曲线的中轴线,是由既存道德状况和基本运行目标两个因素界定的,因此,在确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道德运行轨迹的曲线不论曲折或偏离的幅度和频率怎样,总是有环绕于这两个因素界定的“中轴线”并最终会达到其基本运行目标的。

(3)道德运行轴线与经济运行轴线

一个社会的经济结构作为系统运行的轨迹,在直观的表象形态上也是曲线,但同样可以在深层上划出其曲线的中轴线,即常说的“经济必然性”。

道德运行的基本目标及其内外机制,归根到底是以经济必然性为基础的,是由经济必然性所决定的。

从这一视角来观察较为广泛而持久的道德运行轴线与经济运行轴线的关系,就势必是前者越来越接近着后者,甚至越来越与后者“平行而进”。

(4)总结

道德运行过程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但又有某一“中轴线”贯彻始终的,这一“中轴线”归根到底是与作为经济运行轴线的经济必然性相接近的,甚至是与经济必然性平行而进的。

这一道德运行规律,不仅有力地证明了历史唯物主义提供的方法论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而且对于认识社会主义社会道德的运转和构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系统工程有着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