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道德的历史发展及其规律性
4.1 复习笔记
一、道德的历史类型
1原始社会的道德
(1)形成
①产生背景
a.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原始社会的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的第一个历史类型。在原始社会里,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必须结成集体,共同劳动,相互协作,才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下去。
b.原始公有制、原始平等和原始民主,是这一时期道德的自然基础和社会基础,由此决定了原始人的道德关系及其道德行为、道德品质的最基本的特征。在原始公有制基础上形成、维护氏族公社和部落的共同利益的道德要求,是原始道德的最突出的特征。
c.氏族和部落的形成,使个人利益、家族利益与氏族利益、部落利益之间的关系日益明显和重要化,渐渐滋生出一定的矛盾,这种矛盾的产生及相对公开化,使得道德调节作用的增强成为一种历史必然。
②产生目的及原因
a.产生目的
维护氏族利益和部落利益,调整氏族和部落间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一切利益矛盾。
b.产生原因
第一,任何一个氏族和部落在原始社会都很脆弱,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必须“以群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
第二,对于原始个人来说,脱离了集体,就意味着死亡;只有集体,才能向个人提供尽可能多的生存和发展机会。摩尔根说:“氏族既以团结亲属为其原则,所以它对于每一个成员所尽的保护之责,是现有的任何其他力量都办不到的。”
③原始的集体主义道德观念
氏族和部落的集体利益高于一切;无条件地服从和维护集体利益,是每一个氏族和部落成员的最高义务和神圣职责。这种原始集体主义道德,成为原始社会道德的摇篮。
a.共同劳动、相互帮助、勇敢刚强、吃苦耐劳是氏族成员竭力推崇的美德。
b.当时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不论男人、女人,都必须尽力劳动;在捕获野兽时,都必须勇敢、刚强,任何偷懒、怯懦都被认为是可耻的。
c.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关于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等故事,都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热爱劳动、团结互助、顽强勇敢、为公共利益献身的高尚的道德品质。
d.维护氏族内的自由、平等,是原始社会最重要的生活准则和道德规范。在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内部,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共同劳动和平均分配,氏族成员之间都是自由的平等的。恩格斯说:“酋长在氏族内部的权力,是父亲般的、纯粹道义性质的。”
(2)氏族道德特征
氏族部落道德的朴素性、狭隘性、外在性和权威性,是氏族道德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①朴素性
a.原始氏族成员刚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社会意识和个人意识都很不发达,语言贫乏,道德不能以理性的形式表现,不能用准确的概念概括自己的道德准则、规范及原则,只能以情感的、感性的、直观的形式来表达。
b.自我道德评价处于萌芽状态,甚至不能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分开来,不能区分梦境中的自我和现实中的自我。
②狭隘性
由于“部落始终是人们的界限”,一切道德要求仅存在于氏族和部落内部这个狭隘的范围内。部落之间的冲突,不受道德约束,而用战争和残杀来解决。对原始人来说,属于自己氏族、部落的就是“善”的,属于别的氏族、部落的就是“恶”的。
③外在性和权威性
由于意识极不发达,原始人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万物有灵的世界,把传统习俗、道德禁忌都视为外部神灵的因素,有时把自己的良心谴责也解释为外部神灵的警告和惩罚。加之当时的道德和风俗、习惯融合在一起,因此它对人们道德行为的调节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和外在性。
(3)评价
对原始社会的道德既不能简单地看成是粗野的、残暴的,也不能笼统地说成是理想的、无限美好的,而是要作历史的、具体的分析。
①在原始社会的初期和中期,由于生产资料公有,没有剥削压迫,形成了维护原始集体主义、热爱劳动、团结互助、刚毅勇敢、自由平等等高尚的美德和风尚。
②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由于人们刚刚脱离动物界,在道德上还有许多消极的表现,最突出的是氏族复仇、食人之风和血缘群婚。
2奴隶社会的道德
(1)形成
①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和阶级的产生,原始社会瓦解演变为人类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原始道德解体后,人类的道德也走上了阶级道德发展的历史行程,第一个阶级道德就是奴隶社会的道德。
②在奴隶社会中,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奴隶主不仅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和绝大部分生活资料,而且占有奴隶本身。奴隶主与奴隶之间这种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占有与被占有的关系,成为奴隶社会道德的基础,决定了奴隶社会道德的基本特征。
(2)特征
①奴隶主道德与奴隶道德分裂、对抗
a.奴隶主道德的主要特征
第一,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绝对服从和人身依附关系。奴隶主不仅占有着全部生产资料和绝大多数生活资料,而且占有着整个奴隶阶级。这种私有观念反映在主奴关系上,就要求奴隶对奴隶主绝对服从,甚至终身依附。
第二,鄙视劳动和劳动者是奴隶主阶级一条很重要的道德规范。奴隶主阶级是一个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他们一方面追求贪欲、物欲、情欲,纵情享乐,一方面把一切体力劳动转嫁到奴隶身上。
第三,对奴隶主国家绝对忠诚,既是奴隶主阶级的政治要求,也是奴隶主阶级的道德规范。奴隶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要求所有人必须忠于奴隶主国家,要求奴隶主各阶层的自由人监督和警惕奴隶,在战争中英勇果断,保卫奴隶主国家。
第四,信奉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道德规范。男女不平等是阶级不平等的反映。奴隶主压迫、剥削奴隶的这种阶级关系,反映到奴隶主家庭关系中,便产生了男子压迫、奴役妻子、女儿的道德现象。
b.奴隶阶级道德
反抗奴隶主的虐杀,争取人的地位,是奴隶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在反对奴隶主的斗争中,奴隶们形成了顽强勇敢、大公无私、团结互助的高尚品质。
②道德在表现形式方面成为独立的社会上层建筑成分和意识形态
a.在原始社会,人类的道德意识由于处于一种浑沌朦胧的原始状态,人们不可能把道德和其他意识形态诸形式区分开来。在奴隶社会,由于劳动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已经能够养活一部分人专门从事精神活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开始分化,人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人的自我道德意识有了很大提高。
b.文字的产生,使人们在劳动和各种社会生活中遵循的一些行为规范与做事准则,这不仅在人们的意识中逐渐明晰起来,而且经过奴隶主阶级思想家的思考和概括,能够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用理论的形式表达出来。如中国的道德规范,信、义、忠、孝、仁、爱等;西方的道德规范,智慧、勇敢、节制等。
c.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们,为了奴隶制的巩固和发展,从各个方面对人们在道德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进行论证和回答,阐述自己的道德见解,提出自己的伦理学体系。
d.在奴隶制时代,道德克服了过去那种朴素、感性直观的形式,具有了独立的思想意识形式、理论形式和其他形式。它不再混杂于其他社会意识之中,而是分化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上层建筑成分和社会意识形态。
③道德调节的范围和内容日益多样化、复杂化
a.人类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之后,人们的道德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不再像原始社会那样简单、纯朴。
b.出现了阶级、国家、民族,产生了多种行业及行业人员,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为了调整这种复杂化、多样化的关系,道德本身有了很大的发展。
(3)评价
①进入奴隶社会以后,道德有了很大的进步,挣脱了束缚人类发展、束缚个人创造力的原始氏族道德的桎梏,加快了道德从原始思维分化的进程,加快了伦理学理论向前发展的步伐,因而在人类道德史上有重要地位。
②奴隶社会的奴隶主毕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残暴的剥削阶级,他们的道德在表现进步倾向的同时,也表现出原始淳朴道德从未有过的恶习,包括最卑下的利益和最卑鄙的手段。
3封建社会的道德
(1)形成
①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封建地主全部占有生产资料和部分占有生产者——农民。封建制度的建立,使封建地主不能任意宰割农民,农民获得了比奴隶较多的人身自由,就社会制度而言,封建社会较之奴隶社会是一个进步。
②封建地主竭力维护等级森严的纲常秩序,农民则尽力反抗暴政、力争平等,这种冲突关系,决定了封建社会道德的基本特征。
(2)特征
①等级制度
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是封建社会道德最突出的特征,也是最根本的原则。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是一座“金字塔”,国王或天子是最大的封建主,高踞塔顶,拥有绝对权威,在国王和天子之下,则是由高到低的不同等级。
a.在西欧,国王之下依次有公、侯、伯、子、男五爵;在中国,人分五等(即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官分九级。
b.各等级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不仅官职、财产、特权上有严格规定,而且在吃喝穿戴、仪礼、举止、风度、习惯,也都有明显的界线。
c.为了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关系,封建道德要求人们安于自己的等级,安守本分,禁止僭越,否则即大逆不道。
②三纲五常
为了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关系,在中国,封建地主阶级提出了三条最根本的道德规范,即“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a.要真正做到“三纲”,在封建统治阶级看来,首先就必须按照“忠君”“孝亲”的封建道德去做。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要求儿子绝对服从父亲,即所谓“孝”。
b.为了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封建道德还继承和发展了奴隶主歧视妇女的道德规范,进一步提出“夫为妻纲”的道德要求。它要求妻子对丈夫绝对服从,做到“三从”(在家从父,适人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工)。
第一,“妇德”就是守节有耻,动静有法;
第二,“妇言”,即择词而论,不道恶言;
第三,“妇容”,即服饰鲜洁,沐浴以时;
第四,“妇工”,即专心纺织,不好戏笑。
c.封建地主阶级在宣传“三纲”的同时,还提出了“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
③政治化、宗教化、规范化、理论化
道德进一步政治化、宗教化、规范化、理论化,也是封建地主阶级道德一个很重要的特征。
a.道德政治化即使统治阶级的政治披上道德的外衣,赋予其道德以政治的地位和法律的权威。
b.统治阶级把道德和“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神学目的论及宗教观念结合起来,以此来论证封建道德的合理性、神秘性和永恒性。
c.宋明以后,理学家又把道德和神秘的“天理”结合起来,提倡“人欲净尽,天理流行”,把道德宗教化,鼓吹禁欲主义。
d.在西欧,封建统治阶级一开始就主张政教合一,把道德与宗教紧密结合在一起。教会借助上帝的名义,给封建道德蒙上了神秘的灵光,强使人们服从地上的王权。
(3)封建农民阶级的道德
农民阶级由于没有土地或只占少量土地和农具,世世代代受封建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因此,揭竿而起,暴力抗争,往往成为农民反对地主阶级、争取自己权利的最直接的手段。
①在长期反复的斗争中,农民阶级逐渐形成了与封建专治统治和封建礼教对立的、要求社会平等的道德品质。
②农民阶级由于长期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终年辛劳却不得温饱。这一方面使他们对地主阶级的享乐生活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形成了勤劳、节俭、艰苦朴素、“有财相通”“救穷周急”等优良品德。
③农民是劳动者又是小私有者,在道德观念上也反映出这个阶级两重性的特点。作为劳动者,有上述优良美德;作为私有者,又不免因循守旧、散漫落后、自私保守。
(4)评价
①总起来说,封建社会的道德,不论是地主阶级道德还是农民阶级道德,相对于奴隶主道德和奴隶道德来说,都有一定的进步。
a.从封建地主道德来说,它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多少承认了劳动者的人身自由,反对封建主任意虐杀农民,向人道的方向迈进了一步。
b.农民则由于在政治上、道义上敢于提出平等要求,并在斗争和劳动中养成了优良美德,因而在自我肯定、自我觉醒方面也获得了一大历史进步。
②封建道德提倡的等级制、家长制、愚忠愚孝、轻视人、安于现状、听天由命等思想,像锁链一样束缚了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发展,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及整个社会的进步。
4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1)产生背景
①由于生产力和商品交换的不断发展,在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逐渐产生。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在各国取得胜利,最终摧毁了封建宗法等级关系,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
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带来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繁荣,大批手工业者破产沦落为无产者,大批破产的农民拥入城市加入无产者雇佣大军的行列。这样,资本主义社会在造就自己的统治者——资产阶级的同时,也造就了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斗争,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③雇佣关系、榨取和创造剩余价值的关系,形成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新的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这种关系,既是资本主义社会道德的基础,也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道德的基本特征。
(2)特征
①从资产阶级的历史和现实来看,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是资产阶级贯彻在他们实际道德关系中的最基本的道德原则。这个原则虽然根源于私有制的经济关系,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却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成为资产阶级道德的核心准则。
②资本主义是最完备的、也是最后一个私有经济形态。资产阶级一切活动的基本点就是最大限度地剥削无产阶级,榨取剩余价值。
③这种活动反映到意识形态上,就是极端个人主义,其表现为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在实践中表现为唯利是图、尔虞我诈、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等。
④为适应资产阶级商品经济和个人主义道德原则的要求,针对封建社会对个人的压抑,资产阶级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并且把它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
(3)评价
①革新
a.个人主义道德原则以及自由、平等、博爱规范的提出,在人类道德发展史上是一个巨大的革新。
b.肯定了人生自由,否定了人身依附;
c.肯定了人的平等,否定了等级特权;
d.肯定了博爱,否定了非人道主义。
e.肯定了人的尊严、价值以及对幸福的追求,有利于人的个性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人们挣脱禁欲主义、蒙昧主义、等级主义的枷锁起到了巨大的革命作用。
②局限性和虚伪性
a.从本质上讲,资产阶级的“自由”,实质上是贸易自由,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自由。
b.资产阶级的“平等”,只表现为财产私有的平等权利和商品交换的等价原则,表现为在资本主义法律面前的平等。
c.资产阶级的“博爱”,只是用“对己以合理的自我节制”,对一切人以爱的手段,来抵消由“人对人像狼”的关系所造成的恶果。
d.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实际上只不过是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在道德关系上的反映。
e.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把自我绝对化,把个人看得高于一切,把个人利益凌驾于社会和集体利益之上的行径,从一开始就和集体、社会处于矛盾对立之中。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个人主义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不道德现象和非道德主义的思想根源。
f.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及个人主义道德原则相联系,金钱万能、唯钱是图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主要道德规范。人和人的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变成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
③总结
a.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资产阶级伦理学说在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和封建特权、强调个人的物质利益和个性解放方面都有一定进步意义。所主张的人道主义,即把一切人当人看、爱护人、关心人等等,在人和人的关系上开创了一种和封建特权不同的新关系。
b.从本质上来看,他们的道德理论仍是个人主义的、利己主义的。在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的关系上,绝大多数资产阶级伦理学家都把个人利益看作道德的基础,并以此来建立自己的伦理学体系。
(4)无产阶级道德
①无产阶级道德是和资产阶级对立的道德,是人类社会以来最高尚的道德。
②这种道德是建立在现代化大生产的基础上的,是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革命的道德。
③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
④推翻资本主义统治,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最高理想。
⑤无产阶级道德作为共产主义道德的初级形式,伴随着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胜利,进一步发展为社会主义道德,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人们遵守的普遍道德要求,并必将随着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进一步发展为共产主义道德。
二、道德发展的规律性
1道德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1)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矛盾运动,推动了人类历史的次第更替和前进,形成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2)道德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最终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制约,并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依次形成了原始社会道德、奴隶社会道德、封建社会道德、资本主义社会道德和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道德。
①其中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对抗社会。与经济关系中表现出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关系相适应,在道德关系中就出现了剥削阶级道德与被剥削阶级道德。
②由于各阶级在生产关系体系中的地位不同,他们的道德体系在社会中的地位也是不同的;在生产关系中居于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其道德在社会中也居于统治地位。
(3)人类道德发展的三个阶段
①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原始社会的道德。
②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对抗社会的阶级道德。
③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的。
每一种历史类型的道德之所以被高一级历史类型的道德所代替,都是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都是人类道德发展中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2道德的曲折前进过程
人类道德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而且越来越趋向进步。但是,这种前进和进步却不是平稳直线上升的,而是在善恶正邪的矛盾斗争中,沿曲折道路前进的。
(1)剥削阶级道德
①当剥削阶级处于革命上升时期,作为新的生产关系的代表者的利益同其他非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有较多联系,能够对先前的剥削阶级道德的腐朽方面进行批判和否定,同时,能适应新的生产和社会关系提出新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从而表现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道德风貌。
②历史上任何一个剥削阶级道德的发展,都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由革命到反动、由进步到堕落的过程。
(2)劳动人民道德
①历史上劳动人民的道德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曲折上升的过程。不过这种曲折上升的过程是和剥削阶级道德是不同的。
②劳动人民是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主体力量。他们为了推动生产和进行革命,在斗争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勤劳俭朴、团结互助、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等高尚品德。
③历史上每一次革命的胜利都带来了道德上和精神上的巨大跃进。
④劳动人民的革命在历史上常常遭到剥削阶级的残酷镇压,加上剥削阶级道德的影响、物质生活条件的低下和自身消极落后的道德观念,历史上劳动人民道德的前进和发展,也总是充满着善恶、正邪的矛盾和斗争。
(3)无产阶级道德
①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发展也不是直线上升、一帆风顺的。
②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中虽然形成了自己热爱劳动、团结友爱、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等优秀道德品质,可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却从各方面束缚和限制了无产阶级道德的进一步发展。
③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主要不是阶级对立的关系,而是平等友爱、互助合作的关系。
④社会主义刚刚从旧社会脱胎而来,不仅在经济、政治方面还保留旧社会的很多痕迹,而且在道德方面,资产阶级道德乃至封建道德残余的影响仍然存在;小生产者自私、落后的道德意识,也广泛地起着腐蚀作用。
因此,社会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必然要在曲折中前进,在斗争中发展。总之,道德的曲折前进历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4)道德的前途
①人类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进步的,人类道德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
②发展的标志
a.道德从原始社会一般的风俗和人类意识中分化出来后,日益发展成为具有特殊规定性和相对独立性的社会上层建筑成分和社会意识形式,并不断发展成为丰富、完整、自觉的特殊的社会思想体系。
b.道德在发展过程中,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道德的内容也日益丰富,涉及的范围也日益扩大,越来越成为人们掌握世界、指导人生、调整关系、选择行为的特殊手段。
c.道德日益成为促使社会生活及个人精神完善的加速器,道德是促进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精神力量。每一个新的道德模式的出现,都标志着人对自己道德关系的理解逐渐加深和扩大,标志着人的个性进一步解放和人格的逐步完善。
d.各阶级伦理学说的发展,从理论上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道德的认识。关于道德的本质、起源、发展问题的揭示,关于道德理想、原则、规范、范畴、人生目的、价值、道德行为等问题的探讨、争论,反过来给人们的道德实践以重大影响。
3道德文化的批判和继承
(1)道德文化的定义
道德文化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一部分,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凝聚起来的道德心理、道德观念、道德准则、人生理想、道德思考和道德学说或伦理学说的总体。
(2)道德文化的表现
①凝聚在一代代人身上,表现为传统的道德心理、习俗、民族性格;
②凝聚在历史的文献记载中,渗透在伦理学、哲学、文学、史学、医学等大量典籍中。
(3)道德文化的发展
它的发展并不是无序态、无规律的,每个时代的道德文化总是依据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及表现这种关系的利益,对过去的道德文化进行“扬弃”,将不适合、特别是直接危害该时代经济关系的部分摒弃,而将其中适合于该时代的部分继承。
(4)道德文化自身批判继承发展的规律
在人类历史上,道德文化的发展,在适应社会经济关系的同时,总是遵循着自身批判继承发展的规律。
①人类道德文化的发展史证实了批判继承发展这一规律的存在。
a.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奴隶社会的奴隶及小生产者,封建社会的农民及其他劳动人民,由于他们生活在不同历史时代,受不同剥削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因此,他们的道德有着特定的内容。
b.由于他们都是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由于受剥削阶级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与剥削阶级处于尖锐的对立之中,因而他们有着相同的历史命运,相似的社会地位,和相似的生活经历,因此,他们在反对剥削阶级的斗争中,前后相承,逐步形成了同剥削阶级根本对立的道德文化传统。
②历史上剥削阶级的道德文化传统是后者批判继承前者发展的结果。
历代剥削阶级由于处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之中,用不同的剥削方式剥削劳动人民,因此,在经济、政治、道德上各有自己的特点。但是,由于他们都是剥削阶级,又有着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在道德上,总是后一个阶级批判、因袭、继承前一个阶级的道德文化遗产。
③无产阶级道德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是批判继承历史上一切优秀道德文化遗产的结果。
无产阶级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的一个崭新阶段。它虽然植根于自己历史时代的社会经济关系之中,是从自己阶级整体利益的需要中引申出来的,但它同整个人类思想文化、道德文化一样,是在人类以往道德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以往的优秀道德文化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产生的历史前提和直接出发点。
(5)如何批判继承
无产阶级在批判继承历史上劳动人民道德文化遗产的同时,也极为重视对历史上剥削阶级道德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但是这种继承绝不是全面肯定和继承,而是批判地继承,是“扬弃”,在吸取过程中包含着必要的改造;同时这种批判也绝不是否定一切,而是否定中有肯定,在摒弃过程中包含着必要的吸收。
①马克思主义所说的批判继承,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道德文化遗产放在它当时的社会关系中加以历史地考察,看它在多大程度上具有人民性、民主性、革命性和科学性。
②根据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及社会革命实践的需要,以科学的批判态度、全面缜密地审查、清理道德文化遗产中的各种体系、原则、规范、范畴、理论以及表现于社会的风尚习俗和个人的观念、行为品质。
③正确地判明、确定这种道德文化在历史上的地位及作用,恰当地估量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解出精华和糟粕。然后,在此基础上抛弃其陈腐过时的原有体系,剔除其反动落后的内容,汲取其一切有价值的、可利用的东西。
三、中国传统伦理的基本特点
1传统伦理的肯定方面
(1)重视人伦关系的和谐相处、“爱人”。
(2)利民、富民、“民为贵”的民本思想和反对祖国分裂、抵抗外族侵略的爱国主义理念。
(3)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
(4)重视理想和志向。理想和志向是人生的最高目标,是激励进取的精神动力。
2传统伦理的否定方面
(1)以家族为单位的宗法等级制度及其等级主义道德原则,是我国古代剥削阶级文化传统的核心,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剥削阶级道德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
(2)这种宗法等级主义制度及其道德原则,由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最深层,因而在整个社会道德生活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和道德心理结构,以及等级森严的伦理纲常之网:“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3)在这种宗法等级主义道德原则的影响和支配下,除皇帝外,其他人均无独立人格。
(4)下级对上级忍让屈从,人的自我意识、自由个性被完全泯灭。
(5)统治者只要求人尽各种各样的义务,却很少讲独立的“人”应享有的权利。
(6)统治者主张圣道不可违、祖法不可变,倡导因循守旧、安分守己,这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积极进取、锐意革新的精神。
3对待中国传统伦理的两种倾向
(1)强调中国伦理传统、民族心理的消极因素,认为中国传统伦理是糟粕多而精华少,应该全盘否定。
(2)认为既然中国的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儒家的伦理思想,儒家伦理思想中有着东方独有的“人道精神”,那么,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也只有儒家的思想,才能救中国。在国外,资本主义世界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产生了所谓精神危机(强盗、凶杀、吸毒、卖淫以及所谓性解放、同性恋等)。
在亚洲,儒家的仁义道德正受到日本、新加坡等国以及韩国的重视,为了维持自身的稳定,正打着儒家的仁义礼智等旗帜,企图以此来调整多种社会矛盾。因此,有些人认为,只需把孔子之道重新实行起来,中国人的道德面貌和社会风尚就可以焕然一新。唯有实践,唯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才是我们发展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