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辅导教材-浙江导游服务能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舟山普陀山讲解要点

1舟山概况

(1)地理位置

舟山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口南侧,东临东海、西靠杭州湾、北与上海市海界相接。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1°30′~123°25′,北纬29°32′~31°04′之间。境域东西长182千米,南北宽169千米,总面积2.22万平方千米,其中海域面积2.08万平方千米。

(2)交通条件

连岛工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舟山开始规划大陆连岛工程。舟山共建成跨海大桥20余座,这些大桥横跨于各岛之间,成为海岛经济的生命线。

舟山的跨海大桥主要有:岑港大桥、响礁门大桥、桃夭门大桥、西堠门大桥、金塘大桥、东海大桥、朱家尖大桥、新城大桥、岙山大桥、长峙大桥、鲁家峙大桥、山外风景湾路桥、江南大桥、高亭江大桥、长峙大桥、马迹山大桥、绿华大桥、金青大桥、三礁江大桥等以及规划建设中的六横跨海大桥、宁波舟山港主通道等。

水上交通

2018年全年全市水路货运量27756万吨,比上年增长19.4%,水路货运周转量3327.9亿吨公里,增长12.0%;水路客运量2922万人,增长4.1%,水路客运周转量4.86亿人公里,下降0.3%。年末全市有海上运输船舶1600艘,运力749.5万载重吨,比上年末增长23.2%。

陆上交通

2018年全年,公路货运量10374万吨,增长22.6%,公路货运周转量176.3亿吨公里,增长17.5%;公路客运量2584万人,下降3.1%,公路客运周转量11.2亿人公里,增长5.5%。

航空

普陀山机场位于舟山市朱家尖岛,距离市中心17.6千米,为4D级民用运输机场,共开通中国国内航线14条,通航城市13个。2018年,舟山普陀山机场旅客吞吐量120.96万人次,同比增长18.2%;货邮吞吐量0.01万吨,同比减少42.9%;起降架次2.45万架次,同比增长9.6%;分别位居中国第87、第176、第80位。

(3)历史沿革

春秋时属越,时称“甬东”。战国时楚灭越,遂属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甬东为会稽郡鄮县东境地。两汉、三国(吴)、晋、宋(南朝)、齐、梁、陈因之。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会稽郡,并鄞、鄮、余姚三县为句章县,甬东随鄮县并入句章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以句章、鄞、鄮地置鄞州,甬东归鄞州。八年,又废鄞州置鄮县,甬东属之。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江南东道采访使齐澣奏请,析越州鄮县地,置鄮、慈溪、奉化、翁山(今定海)四县。古甬东境始置翁山县,下辖富都、安期、蓬莱三乡。大历六年(771年)翁山县废,属鄮县。五代·吴越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升明州为望海军,改鄮县为鄞县。原翁山地域析出复翁山县,隶于望海军。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废翁山入鄞县。端拱二年(989年),置巡检司。熙宁六年(1073年)七月,应原鄞县令王安石奏,析鄞县之富都、安期、蓬莱三乡,建县治,名昌国。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因“海道险要”和“户口倍万”,升县为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昌国州为县。洪武十二年(1379年),置昌国守御千户所。十七年,置昌国卫。洪武二十年(1387年)六月,废昌国县,置昌国乡。徙昌国卫于象山县南天门山。舟山置中中、中左两千户所,隶昌国卫,二十五年(1392年)改隶定海卫。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颁“展海令”,开海禁,舟山开始展复,渔业农业渐兴。移定海镇总兵于舟山,建舟山镇。康熙二十六年五月,康熙帝以“山名为舟,则动而不静”,诏改“舟山”为“定海山”,并题“定海山”匾额。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建定海县(原定海县改为镇海县)。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定海陷落。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英军自定海撤退。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处州镇总兵郑国鸿率兵3000人重建定海防务。四月,定海县升为直隶厅。

辛亥革命(1911年)后,新置定海县治。

1950年5月17日,定海解放后,定海县人民政府迁至定海城关。1953年6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析定海县为定海、普陀、岱山3县,划入嵊泗县,设立舟山专区。1976年3月,舟山专区改称舟山地区。1978年9月,成立舟山地区行政公署。1987年1月,撤消舟山地区,建立舟山市,辖定海、普陀两区和岱山、嵊泗两县。

(4)气候特点

舟山群岛四面环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温和湿润,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最热8月,平均气温25.8~28.0℃;最冷1月,平均气温5.2~5.9℃。常年降水量927~1620毫米。年平均日照1941~2257小时,太阳辐射总量为4126×106~4598×106焦尔/平方米,无霜期有251~303天,适宜各种生物群落繁衍、生长,给渔农业生产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空气自然净化能力强,温差变化小。由于受季风不稳定性的影响,夏秋之际易受热带风暴(台风)侵袭,冬季多大风,七八月间出现干旱,均是舟山常见的灾害性天气。

(5)风物特产

嵊泗贻贝、舟山带鱼、舟山鲳鱼、舟山竹节虾、舟山三疣梭子蟹、舟山金塘李子、舟山晚稻杨梅、岱山海盐、舟山硬糕、普陀水仙花、舟山普陀佛茶、舟山贝雕。

(6)旅游资源

5A级景区

舟山市普陀山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嵊泗列岛风景名胜区、朱家尖风景名胜区。

省级风景名胜区

岱山风景名胜区、桃花岛风景名胜区。

(7)市树市花

市树:新木姜子、樟树;

市花:普陀水仙。

2普陀山概况

(1)地理位置

普陀山位于杭州湾南缘、舟山群岛东部海域,地处北纬29°58′3~30°02′3,东经122°21′6~122°24′9之间,相传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之一。

(2)景区特色

三寺:普济禅寺(前寺)、法雨禅寺(后寺)、慧济禅寺(佛顶山寺),并称为普陀山三大禅寺;

三宝:亦称佛国三宝,指九龙藻井、杨枝观音碑、多宝塔(太子塔);

三石:磐陀石、心字石、二龟听法石;

三洞:朝阳洞、潮音洞、梵音洞;

普陀山十二景:莲洋午渡、短姑圣迹、梅湾春晓、磐陀夕照、莲池夜月、法华灵洞、古洞潮音、朝阳涌日、千步金沙、光熙雪霁、茶山夙雾、天门清梵。

(3)历史沿革

据史书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普陀山即为道人修炼的宝地。

普陀山的佛教历史悠久,作为观音道场初创于唐代。唐大中(847年~860年)年间,有梵僧(又说西域僧)来山礼佛,传说在潮音洞目睹观音示现。唐咸通四年(863年)日僧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舟至莲花洋遭遇风浪,数番前行无法如愿,遂信观音不肯东渡,乃留圣像于潮音洞侧供奉,故称“不肯去观音”。后经历代兴建,寺院林立。鼎盛时期全山共有4大寺、106庵、139茅蓬,4654余僧侣,史称“震旦第一佛国”。

宋乾德五年(967年),赵匡胤遣内侍(太监)王贵来山进香,并赐锦幡首开朝廷降香普陀之始。元丰三年(1080年),朝廷赐银建宝陀观音寺。当时,日韩等国来华经商、朝贡者,也开始幕名登山礼佛,普陀山渐有名气。绍兴元年(1131年),宝陀观音寺主持真歇禅师奏请朝廷允准,易律为禅,山上700多渔户全部迁出,普陀山遂成佛教净土。嘉定七年(1214年),朝廷赐钱万锣修缮圆通殿,并指定普陀山为专供观音的道场。

3主要景区景点介绍

(1)普济禅寺

普济禅寺又称前寺,始建于宋元丰年间,是普陀山最古老的寺院,也是普陀山第一大寺,现为全国重点寺院,历代全山方丈均住锡于此。寺院规模宏大,有“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之称,全寺殿堂六进,自南向北贯串在一条中轴线上。其中,大圆通殿是普济寺主殿,殿中供奉着高8.8米的毗卢观音为菩萨正身法像,两边端坐观音“三十二应身”,以示观音大士感应世间万物众生。

普济禅寺与法雨寺、慧济寺合称普陀三大寺,共同构成了普陀山观音道场的主要架构。

(2)紫竹林

紫竹林是观音修道的地方,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东南部的梅檀岭,因山中岩石呈紫红色,剖视可见柏树叶、竹叶状花纹,称为紫竹石,后人在此栽有紫竹而得名。主要有“不肯去观音院”、潮音洞、紫竹林、光明池等景点,南有观音眺,对岸可见洛迦山岛。

(3)不肯去观音院

不肯去观音院,位于紫竹林潮音洞旁。据历代山志记载,大中十三年,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奉观世音菩萨像回国,船经普陀山洋面受阻,以为菩萨不愿东去,便靠岸留下佛像,由张姓居民供奉,称为“不肯去观音院”,是普陀开山供佛之始。

(4)南海观音铜立像

南海观音立像位于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之东南的龙湾岗墩,始建于1996年,1997年农历6月竣工,9月29日举行开光大典,成为“海天佛国”的象征。立像总高33米,其中台基高13米,铜像高18米,莲花座为2米,重70多吨,由河南洛阳铜加工厂承建,基本采用飘海观音形像,端庄慈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南海观音”题字。佛像基层是面积1000多平方的功德厅,上层供奉500尊形态各异的观音铜像,下层大厅饰有观音灵异故事的大型黄杨木雕和以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景色为题材的彩玉浮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