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详解】
一、苏州概况
1简介
苏州,简称“苏”,古称吴、姑苏、平江府,地处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东临上海、南接嘉兴、西抱太湖、北依长江,是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扬子江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5个区(姑苏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区)、代管4个县级市(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总面积8488.42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461.6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72.17万人,城镇人口815.39万人,城镇化率76.05%。
2地理特征
(1)地形地势
苏州全市地势低平,平原约占总面积的55%,分别隶属于两个一级的自然地理区: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和太湖平原地区,分属于4个二级自然区:沿江平原沙洲区、苏锡平原区、太湖及湖滨丘陵区、阳澄淀泖低地区。
地貌特征以平缓平原为主,全市的地势低平,自西向东缓慢倾斜,平原的海拔高度3~4米,阳澄湖和吴江一带仅2米左右。低山丘陵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和太湖诸岛,一般高100~350米,其中以穹窿山最高(342米),还有南阳山(338米)、西洞庭山缥缈峰(336米)、东洞庭山莫里峰(293米)、七子山(294米)、天平山(201米)、灵岩山(182米)、渔洋山(171米)、虞山(262米)、潭山(252米)等。
(2)气候
苏州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5.7℃,1月均温2.5℃。7月均温28℃。
(3)水文
苏州古城境内河港交错,湖荡密布,最著名的湖泊有位于西隅的太湖和漕湖;东有淀山湖、澄湖;北有昆承湖;中有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长江及京杭运河贯穿市区之北。
3自然资源
苏州地区河网密布,周围是全国著名的水稻高产区,农业发达,有“水乡泽国”“天下粮仓”“鱼米之乡”之称。宋以来就有“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主要种植水稻、麦子、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
4交通
(1)公路
苏州市区有5个长途客运站:苏州北广场汽车客运站、苏州汽车北站、苏州汽车南站、苏州汽车西站、吴中汽车客运站。
(2)铁路
①5个铁路客运站:苏州站、苏州北站、苏州园区站、苏州新区站、唯亭站;
②1个货运站:苏州西站;
③除此之外郊县还有昆山站、昆山南站、阳澄湖站等3个铁路客运站。
(3)航空
苏州光福机场(军用机场)、苏州若航直升机场(民用直升机场)。
(4)水运
苏州港是2002年由原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张家港港、常熟港和太仓港三港合一组建而成的新兴港口,原三个港口相应成为苏州港张家港港区、常熟港区和太仓港区。
5饮食文化
苏州是东部饮食文化中心,是三大饮食文化(京式、苏式、广式)之一——苏式饮食文化的发扬地。苏州小吃是中国四大小吃之一(南京夫子庙小吃、上海城隍庙小吃、苏州玄妙观小吃和湖南长沙火宫殿小吃并称为中国四大小吃)。
江苏菜是中国传统八大菜系之一,简称苏菜,与浙菜统称江浙菜系。主要由南京菜(旧称金陵菜)、淮扬菜、苏锡菜、徐海菜等地方菜组成。苏菜擅长炖、焖、蒸、炒,重视调汤,保持菜的原汁,风味清鲜,浓而不腻,淡而不薄,酥松脱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
南京菜口味和醇,玲珑细巧;扬州菜清淡适口,刀工精细;苏州菜口味趋甜,清雅多姿。其名菜有:金陵叉烤鸭、老鸭汤、炖生敲、烤方、水晶肴蹄、清炖蟹粉狮子头、黄泥煨鸡、清炖鸡孚、盐水鸭(金陵板鸭)、金香饼、鸡汤煮干丝、肉酿生麸、凤尾虾、三套鸭、无锡肉骨头、陆稿荐酱猪头肉等。
6旅游资源
苏州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有“东方水都”之称。
(1)历史文化名城(镇)
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常熟;
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昆山周庄、吴江同里、吴江震泽、吴江黎里、吴中甪直、吴中木渎、太仓沙溪、昆山千灯、昆山锦溪、常熟沙家浜、吴中东山、张家港凤凰。
(2)5A级景区
金鸡湖景区、吴中太湖旅游区、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区、虎丘山风景名胜区、拙政园、留园、周庄古镇、同里古镇。
(3)红色旅游景点
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
二、拙政园
1简介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东北隅(东北街178号),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园南为住宅区,体现典型江南地区传统民居多进的格局。园南还建有苏州园林博物馆,是一座园林专题博物馆。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
1961年3月,拙政园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被国家计委、旅游局、建设部列为国家级特殊游览参观点。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主要景点
(1)东花园:秫香馆、涵青亭、天泉亭、芙蓉榭、缀云峰。其中,秫香馆是拙政园东部最大的厅堂;
(2)中花园:香洲、雪香云蔚亭、梧竹幽居、松风水阁、小飞虹、远香堂、海棠春坞、听雨轩、玉兰堂;
(3)西花园:笠亭、宜两亭、卅六鸳鸯馆(十八曼陀罗花馆)、倒影楼、留听阁、浮翠阁、塔影亭、与谁同坐轩、波形廊;
(4)园林博物馆:始建于1992年,是中国第一座园林专题博物馆,设有序厅、园林历史、园林艺术、园林文化、园林传承等五大展厅。
三、虎丘
1简介
虎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山门内八号,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有“吴中第一名胜”“吴中第一山”的美誉,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写下“尝言过姑苏不游虎丘,不谒闾丘,乃二欠事”的千古名言。景区现有面积100公顷,保护区面积475.9公顷,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十佳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单位。
2主要景点
(1)虎丘塔
虎丘塔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建成于宋建隆二年辛酉(公元961年),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虎丘塔塔高47.7米,塔顶偏离中心2.34米,最大倾角是3°59′,是世界第二斜塔,中国第一斜塔,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是古老苏州的象征——“云岩寺塔”。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剑池
虎丘最为著名的是二大景点,一是虎丘塔,另一个就是剑池了。剑池传说为吴王阖闾墓。从千人石上朝北看,“别有洞天”圆洞门旁刻有“虎丘剑池”4个大字,浑厚遒劲,原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独子颜頵所书。圆洞内石壁上另刻有“风壑云泉”,笔法潇洒,传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所书。崖左壁有篆文“剑池”二字,传为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书。
(3)其他景点
真娘墓、断梁殿、断梁殿、拥翠山庄、憨憨泉、试剑石、二仙亭、千人石、西溪环翠、万景山庄、头门山、致爽阁、御碑亭等。
3地方特产
虎丘白云茶、虎丘席编、苏州泥塑、虎丘花卉。
四、网师园
1简介
网师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南部带城桥路阔家头巷11号,距离上海虹桥机场约120公里,网师园占地约半公顷,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一座。
网师园始建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旧为宋代藏书家、官至侍郎的扬州文人史正志的“万卷堂”故址,花园名为“渔隐”,后废。至清乾隆年间(约公元1770年),退休的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之并重建,定园名为“网师园”。
网师园为典型的宅园合一的私家园林。住宅部分共四进,轿厅、大客厅、撷秀楼、五峰书屋沿中轴线依次展开,主厅“万卷堂”屋宇高敞,装饰雅致。园内主要建筑有丛桂轩、濯缨水阁、看松读画轩、殿春簃等。网师园的亭台楼榭无不临水,全园处处有水可依,各种建筑配合得当,布局紧凑,以精巧见长。
2主要景点
殿春簃、琴室、五峰书屋、集虚斋、竹外一枝轩(春景景点)、看松读画轩(冬景景点)、月到风来亭、濯缨水阁(夏日景点)、云岗、引静桥、梯云室、蹈和馆、万卷堂、小山丛桂轩(秋日景点)。
五、寒山寺
1简介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寒山寺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四百余平方米。寒山寺属于禅宗中的临济宗,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
寒山寺殿宇大多为清代建筑,建筑布局没有严格的中轴线,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廊、枫江楼、霜钟阁等。
2主要建筑
(1)正殿
寒山寺正殿面宽五间,进深总共有四间房,房高12.5米,为单檐歇山顶。露台中央设有炉台铜鼎,鼎的正面铸着“一本正经”,背面有“百炼成钢”字样。殿宇门桅上高悬“大雄宝殿”匾额,殿内庭柱上悬挂着赵朴初居士撰书的楹联:“千余年佛土庄严,姑苏城外寒山寺;百八杵人心警悟,阎浮夜半海潮音。”须弥座用汉白玉雕琢砌筑,晶莹洁白。座上供奉释迎牟尼佛金身佛像,神态安详。两侧靠墙供奉着明代成化年间铸造的十八尊精铁鎏金罗汉像,为佛教圣地五台山移置于此的。
(2)钟楼
钟楼位于藏经楼南侧,有仿唐式的古铜钟,被称为“天下第一佛钟”,总重量为108吨,钟高8.588米,钟底裙边最大直径5.188米,钟面主体铭文《大乘妙法莲华经》共69800字,钟面上总共有铭文70094个字。大钟裙边上铸有九幅精美的飞天图及六铣口裙边。
(3)诗碑
寒山寺诗碑高约3.5米,宽约1米,上面镌刻着唐代大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全诗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藏经楼
藏经楼原来是收藏陈放经书的地方,面阔3间,宽9.8米;进深9.2米。藏经楼屋顶有《西游记》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悟净的雕塑像。一楼内墙壁上嵌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经文(系禅宗)。还嵌有董其昌等人的书法碑刻。
六、留园
1简介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始建于明代。清代时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后改为“留园”。留园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风格,以建筑艺术精湛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最为有名,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全园大致分为中、东、西、北四部分,中部为原留园所在。现园分为四部分,东部以建筑为主,中部为山水花园,西部是土石相间的大假山,北部则是田园风光。
2主要景点
主要有:西楼、花房、冠云峰、济仙亭、明瑟楼、小蓬莱、濠濮亭、待云庵、冠云楼、冠云亭、冠云台、揖峰轩、至乐亭、小桃坞、舒啸亭、八角亭、远翠阁、五峰仙馆、盛家祠堂、还读我书斋等。其中,冠云峰是太湖石中的绝品,齐集太湖石“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相传这块奇石还是宋末年花石纲中的遗物。
七、狮子林
1简介
狮子林位于苏州城内东北部,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因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狮子林、沧浪亭、拙政园、留园)之一。狮子林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5亩,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主要建筑有燕誉堂、见山楼、飞瀑亭、问梅阁等。
由于林园几经兴衰变化,寺、园、宅分而又合,传统造园手法与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贝氏家族把西洋造园手法和家祠引入园中,使其成为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于一体的寺庙园林。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主要景点
(1)燕誉堂
燕誉堂为全园主厅,原是园主宴客所用。此厅是苏州园林中较为有名的鸳鸯厅。梁上站三位神仙一位小童,有吉星高照的意思。
(2)花篮厅
花篮厅面水而筑,前有平台。厅南有14扇落地长窗,各刻有唐诗一首,厅北的6扇长窗均刻有山水人物故事。厅内步柱不落地,柱端雕刻成花篮及梅、兰、竹、菊的形状。厅中间设屏门4扇,南刻松寿图,北雕王同愈撰写的《乐志论》(汉代仲长统所著)。
(3)石舫
石舫,又称旱船,人称“不系舟”,位于狮子林水池西北,建于民国初年。石舫中、后舱均为两层,四周安有86扇镶嵌彩色玻璃的和合窗。舫身四面皆在水中,船首有小石板桥与池岸相通,犹如跳板。船身、梁柱、屋顶为石构,门窗、挂落、装修为木制。前舱耸起,屋顶呈弧形曲面,中船低平,屋顶为平台,屋舱上下二屋,有楼梯相通。
(4)卧云室
卧云室为僧人休居的禅房,呈凸字形,两层,上、下各6只戗角飞翘,造型奇特,苏州园林中独此一“室”。
(5)问梅阁
问梅阁名字出自禅宗公案,是西部园景的主体建筑。筑于土山之上,阁前遍植梅树,问梅阁周边种有一小片红梅、绿梅,林中铺地也以梅花点缀。重檐巍峨的问梅阁中,悬挂“绮窗春讯”匾额。阁内的桌椅都以梅花造型,桌下有精美的梅花雕刻,窗纹、地面都有梅花图案,八扇屏风上的书画也以梅为主题,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6)指柏轩
指柏轩为两层楼建筑,全名是“揖峰指柏轩”。指柏轩体态高大,四周围廊,有栏杆围合。轩前古柏数株,为狮子林主景之一。
(7)古五松园
清康熙时期,狮子林内有五棵参天古松,故又名五松园。古五松园现为东西向厅堂,“古五松园”匾由苏局仙题。匾额下,有吴致木先生作绢质五松联屏一幅。
(8)黄石假山“小赤壁”
修竹阁南有一处黄石假山,因其石色黄而偏红,号称“小赤壁”。小赤壁矗立于山涧深潭边,山体下有一拱形的涵洞。“小赤壁”北端至南端长廊矮墙,南北长约8.6米,东西宽约5米,面积约为43平方米。
(9)南区水假山
南区水假山东起“小赤壁”西端,即御碑亭西侧矮墙至扇亭东墙,沿花园南面走廊,东西约长32米,南北宽约5.3米,面积约为169.6平方米。南区水假山峰石有十二生肖之说,但尚能形似的有兔、猪、猴、马等几处。
八、苏州博物馆
1简介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馆址太平天国忠王府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保存完整的一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苏州博物馆现有藏品四万余件,以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和古代工艺品为馆藏特色,包揽了众多“吴地遗珍”,是一座最能体现吴地文化的藏馆。
1999年苏州市委、市政府邀请世界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新馆占地面积约10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加上修葺的太平天国忠王府,总建筑面积达26500平方米,投资达3.39亿元,是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2006年10月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2建筑特色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特色体现在: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空间处理独特,建筑材料考究和内部构思,及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线引入到室内。
在建筑的构造上,玻璃、钢铁结构让现代人可以在室内借到大片天光,开放式钢结构代替了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屋面以及其下白色墙体周边石材的运用,使建筑的整体风格达成了统一。
3展厅分布
博物馆在形式上分为三部分:中心部分是入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西部为展区;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行政办公区等,该部分还将成为与忠王府连接的实际通道。
(1)常设展厅
①“吴地遗珍”:包括晨光熹微、争伯春秋、锦绣江南、都会流韵四个主题展室;
②“吴塔国宝”:包括瑞光寺塔佛教文物和虎丘云岩寺塔佛教文物两个主题展室;
③“吴中风雅”:包括书斋长物、陶冶之珍、攻玉巧技、雕镂神功、文房雅事、闲情偶寄、墨戏草堂(即宋画斋,室外)、锦绣浮生展厅;
④“吴门书画”:以吴派及吴派源流诸子、四王吴恽及其源流诸子、扬州画派诸子等作品居多。
(2)特展厅、现代艺术展厅
现代艺术展厅位于东路的首层,特展厅位于负一楼,特展厅和现代艺术展厅不定期地举办海内外现代艺术品展览,以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九、平江历史街区
1简介
平江历史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东起外城河、西临临顿路,南起干将路、北至白塔东路,面积约116.5公顷,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苏州现存最典型、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区。至今保持着路河并行的双棋盘城市格局,保留着小桥、流水、人家以及幽深古巷的江南水城特色,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聚集了极为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其中,有世界文化遗产“耦园”1处(亚太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昆曲展示区“中国昆曲博物馆”1处、省市级文物古迹100多处,城墙、河道、桥梁、街巷、民居、园林、会馆、寺观、古井、古树、牌坊等100多处古代城市景观风貌基本保持原样。现为国家4A级景区。
2主要景点
(1)耦园
耦园,原名涉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仓街小新桥巷,为清顺治年间保宁知府陆锦所筑,取陶渊明《归辞》中的“园日涉以成趣”之意。耦园因在住宅东西两侧各有一园,故名耦园。 耦园三面临河,一面沿街,宅园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耦园的布局以四进厅堂的宅地为中心,东西两园与住宅之间以重楼相通。东园较大,占地面积约4亩,布局突出以山为主、以池为辅的特点。西园的面积较小,以书斋“织帘老屋”为中心,分隔为前后两个小院,前院有湖石假山逶迤,后院有湖石花坛,园北立有藏书楼,西南角还设有假山、花木、湖石等,意趣盎然。
(2)中国昆曲博物馆
中国昆曲博物馆坐落于昆曲的发祥地江苏省苏州市古城区平江路张家巷全晋会馆内,以抢救、保护、传承、弘扬古老的昆曲艺术为宗旨,以展演、陈列、收藏、研究、传承为主要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主戏台、内戏厅、昆史厅、作品厅等展厅。
(3)评弹博物馆
苏州评弹博物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平江路中张家巷,建筑面积839平方米,其设计理念是贴近民众,雅俗共赏。在重点展示评弹历史发展全貌和名家流派表演特色的同时,利用高科技手段体现评弹艺术的历史演出场景和行业习俗。
该馆共分三进院落,门厅展区总体介绍评弹概况及参观路线;二进大厅以清代形式设立书场,定期表演评弹书目;三进大厅介绍评弹发展史、各代著名评弹艺人和文史资料等。
十、环古城河(水上游)
苏州古城是江南地区文化中心,面积14.2平方公里,有1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7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78处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五千多年的中国农耕文化土壤,三千年的吴文化根基,两千五百年的春秋故都,一千五百年的佛道教文化熏陶,一千年的唐代城市格局和八百年前宋代街坊风貌以及明清五百多年的盛世文明,给这座城市留下了1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7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78处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50处控制保护建筑群落,阊门、山塘、平江、拙政园、怡园5个历史街区,观前、十全街、枫桥3个历史风貌地区,30余个旧街巷历史地段,70座古桥梁,22处古驳岸,639口古井,22座古牌坊。
苏州古城的位置至今未变,与宋《平江图》(中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平面图)相对照,总体框架、骨干水系、路桥名胜基本一致,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苏州古城基本保持着古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古城内宋代有河道82公里,桥314座;清末有河道58公里,桥241座;现存河道35.28公里,桥168座,是全国河道最长、桥梁最多的水乡城市,被马可·波罗称为“东方威尼斯”,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称赞为“鬼斧神工”。
苏州古城环城河48景:故垣涟漪、映水兰香、耦园橹声、干将逸情、烟霞浩渺、桃李芬芳、溪流清映、水绿双环、赤门堞影、觅渡揽月、古木清冈、青枫绿屿、淡烟疏雨、月色江声、驿亭吴韵、翠台英华、蛇门迎辉、重桥落霞、旧城瑞光、吉水襟怀、姑胥拥翠、皇亭御迹、荷蒲薰风、笑园绿踪、日辉清波、松风夕照、金门流辉、海棠花洲、晴栏春晓、竹溪引胜、气通阊阖、锦绣南浩、水木明瑟、梧桐踏月、古津帆影、西城烟树、竹汀分水、水城塔影、梅园迎客、青春放歌、齐水涵碧、绿天小隐、松竹杏暖、北园绿水、桃堤柳障、挹秀春泛、乔木清荫、江海扬华。
十一、周庄
1简介
周庄位于苏州昆山,是江南六大古镇(碧玉周庄、富土同里、风情甪直、梦里西塘、水阁乌镇、富甲南浔)之一,于2003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周庄历史悠久,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有独特的人文景观,是中国水乡文化和吴地方文化的瑰宝,有“中国第一水乡”之誉。
周庄古镇四面环水,因河成镇,依水成街,以街为市。周庄镇60%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仅0.47平方公里的古镇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周庄民居古风犹存,井字型河道上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
2主要景点
(1)双桥
双桥,俗称钥匙桥,由一座石拱桥世德桥和一座石梁桥永安桥组成。其中,世德桥长16米,宽3米,跨度5.9米;永安桥长13.3米,宽2.4米,跨度3.5米。双桥中,石拱桥横跨南北市河,桥东端有石阶引桥,伸入街巷;石梁桥平架在银子浜口,桥洞仅能容小船通过,桥栏由麻条石建成。因出现于旅美画家陈逸飞的油画《故乡的回忆》中而闻名。
(2)富安桥
富安桥位于中市街东端,横跨南北市河,通南北市街,相传桥旁有总管庙,所以原名为总管桥。富安桥始建于1355年,后由沈万三的弟弟沈万四出资重建,变成石拱桥,改名富安桥,期望既富贵又平安。富安桥是一座桥与楼联袂结合的独特建筑,桥的四个角上都有一座楼房,而且楼房一、二楼之间是没有楼梯的,必须走到外面桥阶上绕上去,桥上有五块江南一带罕见的武康石。
(3)张厅
张厅原名怡顺堂,建于明代,清初转让张姓人家,改为玉燕堂,俗称张厅。张厅前后共七进,房屋70余间,占地1800多平方米,雕梁画栋。厅旁箬泾河穿屋而过,正所谓“桥自前门进,船从家中过”。作为殷富人家的宅第,张厅历经五百多年沧桑,但气派依旧。墙上悬挂着字画,对联的上联是“轿从门前进”,下联是“船自家中过”,十分贴切地写出了张厅的建筑特色。
(4)沈厅
沈厅由沈万三后裔沈本仁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所建,占地2900多平方米,坐东朝西,七进五门楼,有大小100多间房屋,分布在100米长的中轴线两侧。沈厅由三部分组成,前部是水墙门、河埠,供家人停靠船只、洗涤衣物之用;中部是墙门楼、茶厅、正厅,为接送宾客,办理婚丧大事及议事之处;后部是大堂楼、小堂楼、后厅屋,为生活起居之所。整个厅堂是典型的“前厅后堂”的建筑格局,前后屋之间均由过街楼和过道阁所连接,形成庞大的走马楼。
(5)全福讲寺
宋元佑元年(1086年),相传为里人周迪功郎,舍宅为寺而来,位于白蚬湖畔。后经历代扩建,梵宫重叠,香火旺盛,成为远近闻名的寺院——全福讲寺,于1995年重建为以水借景的寺庙园林。其主要建筑有:山门、指归阁、大雄宝殿、藏经楼等。
全福讲寺既有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有建筑艺术的美轮美奂,园林景色,如诗如画,令游人流连忘返,有“水上第一佛国”的美誉。
(6)天孝德民间收藏馆
天孝德民间收藏馆坐落于周庄镇城隍埭,坐西向东,是典型的明代中晚期建筑。馆内收藏自石器时代起各代藏品20余万件,分两大类型,历代民间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用具和散落流失于民间历代官宦用品,含木器、陶器、瓷器、玉器、铜锡器、石器、紫砂、骨角制品八大类。
(7)一稀堂博物馆
一稀堂博物馆是在周庄镇政府和周庄“江南人家”的协助下,由河南省一稀堂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常州市常达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一所民办古陶瓷博物馆,始建于2004年,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该馆展示了中国人类有史以来以黄河、长江等流域为主题的原始陶器的创烧至演变到近代瓷器的全过程,共设立了史前至商朝、春秋战国、两汉、隋唐、宋元及明清为主题的六个陶瓷展厅。
(8)沈万三故居
沈万三故居,位于周庄镇东垞,是周庄富贵园根据历史资料和历史原貌,在原址精心设计修建的仿明式建筑。故居参照沈万三致富的各种传说、经商的坎坷历史、一生的传奇经历和沈家生活起居的场景,通过铜像、砖雕、漆雕、实景模型、版面、布景箱、泥塑、连环画等艺术手法,予以展示。展厅由“致富之道,众说纷纭”、“研究万三文化,弘扬富民精神”和“一代豪富,传奇人生”三部分组成。
(9)周庄八景
全福晓钟、指归春望、钵亭夕照、蚬江渔唱、南湖秋月、庄田落雁、急水扬帆、东庄积雪。
十二、同里
1简介
同里镇,位于苏州市吴江区,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时改为“同里”,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同里面积33公顷,为5个湖泊所环抱,由49座桥相连接,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7个岛。古镇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1982年成为江苏省最早也是唯一将全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1998年水乡古镇和退思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2主要景点
(1)退思园
退思园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由落职官员任兰生出资白银十万两建造,因寓有“退则思过”之意,故名“退思园”。
退思园的设计者袁龙巧妙利用不到10亩(九亩八分)的面积,设计了坐春望月书楼、琴房、退思草堂、闹红一舸、眠云亭等建筑,它凝聚了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和智慧,蕴涵了儒释道等哲学、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步移景异,令人流连忘返。
(2)嘉荫堂
嘉荫堂位于竹行街尤家弄口,建于民国11年(1922年)。主建筑仿明代结构而建,俗称“纱帽厅”。因梁头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故名。该庭院高大宽敞,肃穆庄重。五架梁两侧中心刻有“八骏图”,梁两端刻有“凤穿牡丹”。梁底则刻有“称心如意”“必定高中”等图案。“纱帽翅”(即梁头棹木)上刻有《三国演义》中的“古城会、三英战吕布”等八幅戏文透雕,形象逼真,呼之欲出。这组透雕被《中国戏曲志·苏州分卷》收录。
(3)崇本堂
崇本堂位于富观街长庆桥北堍,坐北朝南,面水而筑,东南与嘉荫堂隔河相望,西与长庆桥等三桥相望。崇本堂的主人叫钱幼琴,同里人,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购买顾氏“西宅别业”部分旧宅后翻建而成。整个建筑群体沿中轴线向纵深发展,共五进,由门厅、正厅、前楼、后楼、厨房等组成,该堂虽不足一亩,建筑体量不大,但非常紧凑和精致。
(4)三桥
“三桥”指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太平桥,跨于东柳、漆字两圩,梁式;吉利桥跨漆字、秵䆂两圩,处太平桥、长庆桥中间,拱形桥,桥之南北两侧都有桥联;长庆桥,俗名谢家桥,跨东柳、秵䆂两圩,旧名福建桥,又称广利桥。
(5)陈去病故居
陈去病故居为清代民居,占地1364平方米,门楣上方原有“孝友旧业”匾额,进门有半亭、家祠旧迹,百尺楼、浩歌堂等建筑。其中,浩歌堂面阔三间,1920年此屋落成时,陈去病适阅香山的“浩歌行”,欣然神会,取名“浩歌堂”,为会客之所,堂中原悬有“女宗共仰”及“浩歌堂”横匾。“女宗共仰”匾系孙中山先生褒扬陈去病之母倪老夫人“鞠育教诲,以致于成”而亲笔所题。百尺楼藏书和写作的地方,一楼一底,十分简朴。所著《百尺楼丛书》即以此楼定名。
(6)同里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位于同里镇东北部,东南与江南水乡古镇周庄为邻,北依澄湖,南邻白蚬湖,是同里与周庄旅游线路的必经之地。园内已初步建成水杉林、池杉林、枇杷园、香樟园、银杏园、桃园、药草园、翠梨园、竹林园、苗圃、鱼塘等。
(7)同里前八景
长山岚翠、九里晴澜、林皋春雨、莲浦香风、南市晓烟、西津晚渡、野寺昏钟、水村渔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