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
一、简答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0分)
1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与新古典增长模型有何不同?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对于内生增长理论考察不多。但是,内生增长理论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区别是什么,内生增长理论中的“内生性”体现在什么方面,这些知识点,建议考生一定要掌握,很容易出考题。
【答案】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也称为新经济增长理论,是继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之后的又一经济增长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与90年代初期,代表人物有罗默、卢卡斯和阿罗等经济学家,该理论试图使增长率内生化,用规模收益递增和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和各国增长率的差异。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索洛提出的,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与整个60年代。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区别有以下三个:
(1)假设条件不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假设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则假设资本边际收益不变。这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关键区别。另外,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假设技术是外生的,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则认为技术和资本一样,是“内生”的。
(2)储蓄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在索洛模型中,储蓄引起经济暂时增长,但资本收益递减最终迫使经济达到稳定状态,在这一稳定状态下经济增长只取决于外生技术进步。相反,在内生增长模型中,储蓄和投资可以导致经济持续增长。
(3)结论不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结论是经济增长率是内生的,即促使经济增长的因素是模型内决定的,储蓄和投资会引起经济的长期增长。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结论则是经济增长取决于外生的技术进步,而储蓄只会导致经济的暂时增长,资本边际收益递减最终使经济增长只取决于外生技术进步。
2简要说明在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一国货币政策的效果如何?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在资本完全流动的小型开放经济条件下,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有效。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有效。这个结论要记住,更重要的是能够画图予以证明分析。
【答案】
第一种方法: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作答
(1)资本完全流动是指该国居民可以完全进入世界金融市场。特别是,该国政府并不阻止国际借贷。在这样的假设下,所考察的小型开放经济中的利率r必定等于世界利率rw,即r=rw,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套利资本的存在使小国利率与世界均衡利率水平保持一致。
(2)在固定汇率的小型开放经济中,当政府增加货币供给时,对汇率产生了向下的压力。为了维持本国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卖出外汇、买进本币,引起货币收缩,导致图1(a)所示的LM*曲线回到其初始位置;当政府减少货币供给时,对汇率产生了向上的压力。为了维持本国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买进外汇、卖出本币,引起货币扩张,导致图1(b)所示的LM*曲线回到其初始位置。因此,在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一国货币政策无效。
图1 固定汇率下资本完全流动的货币政策效应
第二种方法:用IS-LM-BP模型作答
如图2所示,由于资本的完全流动,BP曲线为一条水平线,这意味着,当一国利率不等于世界利率rw时,资本流动很剧烈以至于该国的国际收支无法实现平衡,这迫使该国中央银行不得不进行干预以保持原有的汇率制度,这在理论上使LM曲线发生移动。
图2 固定汇率下资本完全流动的货币政策效应
假设经济开始在A1点达到国内外的同时均衡,货币扩张使得LM曲线向右移动到LM2,这时内部均衡点移到A2点,但在该点,发生大规模的国际收支赤字(因该点在BP曲线之下),因此存在使本币贬值的压力。为了稳定汇率,中央银行必须干预,在外汇市场上卖出外汇、买进本币,因此本币供给减少,结果使得LM曲线从LM2的位置向左移动,直到最初的A1点的均衡得到恢复为止。同样可以说明,中央银行任何紧缩性货币政策将会导致大规模的国际收支盈余,这倾向于使得本币存在升值的压力,并迫使中央银行进行干预以保持汇率稳定。中央银行的干预引起本国货币量增加,结果使得最初的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被抵消。因此,在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一国货币政策无效。
3简述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滕森的主要理论贡献。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对于报考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科目的考生,一定要密切注意最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理论贡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名单于每年10月份公布,建议考生到时多加关注。
【答案】
(1)美国经济学家莫滕森因在摩擦性失业以及劳动力市场的搜寻方面做出的原创性贡献而荣获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2)莫滕森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劳动经济学。除劳动经济学外,他还研究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理论。莫滕森最知名之处是他在摩擦性失业理论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工作,从这一成果出发,他进一步研究了劳工移动率和再安置等方面的问题。就像市场大部分交易都是为贸易而进行的,当然会出现一些贸易摩擦,买者很难得到想要买的商品,而卖者很难找到消费者,在劳动力市场上许多公司也发现会有许多工作空缺,而一些失业人员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岗位。针对劳动力市场的搜寻问题,莫滕森在序贯决策理论和动态控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非常强大的分析框架和理论术语。劳动力市场搜寻理论最开始是分析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者对工作职位的搜寻。然后,搜寻理论集中于在职搜寻行为。在此期间,莫滕森教授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是在1970年用工作搜寻与失业的持续时间开始构建菲利普斯曲线的微观基础。
4价格变动的双重效应分别是什么?以正常商品为例,作图说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替代效应有两种:希克斯替代效应和斯勒茨基替代效应。对于报考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科目的考生,应熟练掌握希克斯替代效应,对于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图形,考生一定要能够熟练画出。
【答案】
(1)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其中,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
(2)以商品价格下降为例来说明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如图3所示,假设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X1和X2,初始预算线为AB,消费者的最优消费点在a点,X1的最优消费量为X1′,在商品X1价格下降后,新的预算线变为了AB′,新的最优消费点在b点,X1的最优消费量为X1‴,于是总效应为X1′X1‴。在总的价格效应里,用补偿预算线来分解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补偿预算线的做法就是一条与新预算线平行但与原来效用曲线U1相切的直线,在这里用FG作为补偿预算线,它和原效用曲线U1的切点为c点,那么X1′X1″就是替代效应,表示维持原效用不变但因X1价格下降而带来的消费量的变化;X1″X1‴就是收入效应,表示因实际收入增加而带来的消费量的变化。
图3 正常商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5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但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歉收以后谷物要涨价,收入会增加。对这两种议论,你有何评价?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此题是厦门大学2008年“806宏、微观经济学”考试科目中的一道原题。作答时,考虑到分值,既可以用图形描述,也可以运用数理方法进行论证。这道考题考察的知识点在经济学考研入学真题中出现频率很高。
【答案】
相对于第二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不全面的,因为农民的最终收入取决于两个方面:产量和价格。气候不好必然会导致产量下降,但是这种说法没有考虑价格因素,从而就不能对最终的收入做出准确判断。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存在着一种经济现象: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了,这种现象在我国民间被形象地概括为“谷贱伤农”。这种现象可以用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来分析。
造成“谷贱伤农”这种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是小于1的,即当农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农产品的需求往往是缺乏弹性的。其基本的道理在于,粮食是一种必需品,对粮食的需求最主要的是由对粮食的生理需求所决定的,其不会因为价格的变化而有大幅度的波动。
图4 “谷贱伤农”的经济学分析
如图4所示,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是缺乏弹性的。农产品的歉收使供给曲线由S的位置向左平移至S′的位置,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P1上升为P2。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上升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下降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量增加。总收入的增加量相当于图4中矩形OP2E2Q2和OP1E1Q1的面积之差。
6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导致帕累托最优状态?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这道考题相对简单,是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第九章课后习题第6题的一道原题,暨南大学2007年考卷也考过此题。作答时,应掌握答题技巧:先介绍什么是帕累托最优状态以及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需要满足的三个必要条件,接下来论证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能够满足这三个必要条件(核心原因在于:行为主体是价格的接受者,厂商按照P=MC的原则进行生产)。
【答案】
(1)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用于判断市场机制运行效率的一般标准。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在既定资源配置状态下,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即不存在帕累托改进,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一个经济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满足三个必要条件:①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所有使用这两种商品的消费者来说都必须是相等的;②任何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于任何使用这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者来说都必须是相等的;③任何两种商品对于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等于这两种商品对于生产者的边际转换率。
(2)完全竞争市场之所以总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可以从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三个必要条件分别加以说明。
①从交换的最优条件来看,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单个消费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每个消费者都会调整对商品的需求以满足MRSXY=PX/PY从而实现效用最大化。既然各消费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那么各消费者购买任意两种商品的数量必使其边际替代率等于全体消费者所面对的共同的价格比率。因此,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的消费者都相等。
②从生产的最优条件来看,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单个生产者都是要素价格的接受者,每个生产者都会调整要素的需求以满足MRTSLK=PL/PK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既然各生产者都是要素价格的接受者,那么各生产者购买并使用的任意两种要素的数量必使其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全体生产者所面对的共同的要素价格比。因此,任何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所有生产者都相等。
③从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来看,任何两种产品生产的边际转换率即为两种商品的边际成本之比,每一消费者对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比。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产品的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因此,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边际转换率。
(3)综上所述,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帕累托最优的三个必要条件都可以得到满足。换而言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作用下,整个经济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这样的经济必定是最有效率的经济。
二、计算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7一垄断企业能以常数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生产,AC=MC=5,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为Q=53-P。试求:
(1)该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如果市场产量由两家厂商提供,即Q=Q1+Q2,两家厂商有相同的生产成本,且这两家厂商按古诺模型进行决策,求这两家厂商的反应函数。
(3)计算古诺均衡时,两厂商的产量、利润及市场均衡价格。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此题不难,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教材有类似的课后习题。对于寡头模型求解,建议考生熟练掌握每一种模型(古诺模型、斯塔克伯格模型、伯特兰模型、价格领导模型)的求解步骤。
【答案】
(1)垄断厂商利润函数可写成:π=PQ-TC=(53-Q)Q-5Q=-Q2+48Q。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dπ/dQ=-2Q+48=0,解得:Q=24。
将Q=24代入到反需求函数,可得价格P=53-24=29。
利润π=-242+48×24=576。
(2)两厂商各自利润函数为:π1=(53-q1-q2)q1-5q1,π2=(53-q1-q2)q2-5q2。
由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得:
即厂商1的反应函数为q1=(48-q2)/2,厂商2的反应函数为q2=(48-q1)/2。
(3)联立厂商1和厂商2的反应函数求得q1=q2=16,即为均衡产量。此时市场总需求为Q=q1+q2=32。所以,P=53-Q=21。利润为π1=π2=(53-32)×16-5×16=256。
8假设某国宏观经济关系如下:消费C=90+0.9Yd,税收T=Y/3,投资I=200-1000R,政府购买支出G=710,货币需求为L=Y-10000R,货币供给为m=M/P=500,物价P=1。
(1)求IS、LM曲线;
(2)求均衡收入和利率;
(3)如果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YF=2400,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分别采用增加政府支出及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办法,各需要多少数额?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这一类型的考题相对简单且常见(暨南大学多次考了此类型的考题),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5版)第十四章、第十五章有类似的课后习题,建议考生平时多加练习,掌握解题思路。
【答案】
(1)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为Y=C+I+G,代入相关参数可得:Y=90+0.9(Y-Y/3)+200-1000R+710,整理得IS曲线方程为:Y=2500-2500R。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可得:Y-10000R=500,整理得LM曲线方程:Y=500+10000R。
(2)联立IS和LM曲线方程,得均衡收入水平Y=2100和均衡利率R=0.16。
(3)根据(2)小问,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意味着国民收入必须增加300万元。
设增加政府购买支出ΔG时,经济达到充分就业,重复(1)的运算,得到新的IS曲线方程为:Y=2500-2500R+2.5ΔG。
联立以下三个方程:
解得:ΔG=150,即政府支出应该增加150。
设增加货币供给量ΔM,经济达到充分就业,重复(1)的运算,得到新的LM曲线方程为:Y=500+10000R+ΔM。联立以下三个方程:
解得:ΔM=1500,即货币供给量应该增加1500。
三、论述题(共2题,第9小题22分,第10小题18分,共40分)
9画图并说明只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短期生产中,TP曲线、MP曲线和AP曲线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短期内生产的三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短期生产中厂商的理性选择在生产的第二阶段上?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教材第四章“生产论”介绍了短期生产三阶段。考生一定要能够熟悉画图,并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图形,分析为什么短期厂商会选择在第二阶段进行生产。
【答案】
(1)TP曲线、MP曲线和AP曲线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图5 TP曲线、MP曲线和AP曲线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①边际产量MPL和总产量TPL之间的关系
a.TPL曲线上每一点的斜率表示边际产量。如图5所示,当劳动量在0→L2之间时,MPL不仅是正数,而且是逐渐增加的,对应的TPL曲线向上凹。在L=L2时,MPL达到最大,这时总产量曲线的斜率最大。
b.当投入劳动量为L2<L<L4时,MPL虽然是正数,但是递减的,对应的TPL曲线向上凸。当L=L4时,总产量最大,此时MPL=0。
c.当投入劳动量为L>L4时,MPL为负数,总产量开始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而递减。
②边际产量MPL和平均产量APL之间的关系
就平均产量APL和边际产量MPL来说,当MPL>APL时(图形中为0<L<L3),APL曲线是上升的;当MPL<APL时(图形中为L>L3),APL曲线是下降的;当MPL=APL时(图形中为L=L3),APL曲线达到极大值。数学证明如下:
③平均产量APL和总产量TPL之间的关系
连接TPL曲线上任何一点和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就是相应的APL值。
(2)短期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且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根据短期生产的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可将短期生产划分为三个阶段,如图6所示。
图6 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
在第Ⅰ阶段,产量曲线的特征为:劳动的平均产量始终是上升的,且达到最大值;劳动的边际产量始终大于劳动的平均产量;劳动的总产量始终是增加的。这说明:在这一阶段,不变要素资本的投入量相对过多,生产者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是有利的。或者说,生产者只要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就可以增加总产量。因此,任何理性的生产者都不会在这一阶段停止生产,而是连续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以增加总产量,并将生产扩大到第Ⅱ阶段。第Ⅱ阶段,是平均产量递减阶段。平均产量从最高点开始递减,因为边际产量已小于平均产量,但边际产量仍为正值。
在第Ⅲ阶段,产量曲线的特征为:劳动的平均产量继续下降,劳动的边际产量降为负值,劳动的总产量也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在这一阶段,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过多,生产者减少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是有利的。因此,这时即使劳动要素是免费供给的,理性的生产者也会通过减少劳动投入量来增加总产量,以摆脱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和总产量下降的局面,并退回到第Ⅱ阶段。
(3)厂商不会在劳动的第Ⅰ阶段经营,因为在这个阶段,劳动的平均产量处于递增状态,这意味着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加总会使得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有所提高;厂商也不会在劳动的第Ⅲ阶段经营,因为在这阶段可变要素的增加反而使总产量减少,即边际产量为负。说明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过多,生产者减少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是有利的。所以,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Ⅱ阶段,这时劳动的边际产量都是正的(尽管是递减的)。此时,生产者可以得到由于第Ⅰ阶段增加可变要素投入所带来的全部好处,又可以避免将可变要素投入增加到第Ⅲ阶段而带来的不利影响。在第Ⅱ阶段的起点处,劳动的平均产量曲线和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相交,即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最高点。在第Ⅱ阶段的终点处,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与水平轴相交,即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零。因此,只有在第Ⅱ阶段才存在使利润达到极大值的要素的最优组合。
10运用名义工资黏性模型推导短期常规总供给曲线。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按照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进行调整所要求的时间的长短不同,新古典综合派把短期总供给曲线分为三种,即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和常规总供给曲线。这三种类型的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推导,建议考生熟练掌握。
【答案】
新凯恩斯主义用名义工资黏性推导出短期常规总供给曲线。黏性工资指名义工资无法随劳动供求变化而立即调整,劳动市场不能即刻出清。工人的名义工资通常不能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迅速调整,在短期内表现为迟钝的或黏性的。工资粘性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工会的存在使得工资并不是由当期决定的,而是经过谈判形成一个时期的合同。合同本身就限制了工资调整的灵活性。
黏性工资模型假设:劳动力的需求数量决定就业,以及工人和企业根据目标实际工资和对价格水平的预期来确定名义工资水平。当名义工资是黏性的时候,价格水平提高会降低实际工资,促使企业多雇佣劳动力,从而生产更多的产品,使总供给增加,所以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
根据黏性工资模型,总供给之所以与物价水平正相关,主要是因为劳动力需求能够立即对物价水平做出调整,而劳动力的供给却不能。
图7 短期总供给曲线:黏性工资模型
图7(a)表示劳动需求曲线。由于名义工资W是黏住不变的,物价水平从P1上升到P2,使实际工资从W/P1下降到W/P2。较低的实际工资使劳动需求量从N1上升到N2。图7(b)表示生产函数,劳动量从N1增加到N2使产出从y1增加到y2。图7(c)表示概括了物价水平与产出之间这种关系的总供给曲线。
四、案例分析题(共1题,20分)
11下表是我国2010年1月~10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变化情况。在2010年,“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和“苹什么”等词汇在网络上流行。
中国2010年1月~10月的CPI变化情况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2010年中国多种商品涨价的主要原因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2010年我国出现了温和的通货膨胀,因此在201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众多高校如暨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都考了与之相关的考题。建议考生在复习过程中,特别是强化、冲刺阶段,尝试以专题的方式对宏观经济热点问题予以罗列,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对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的理解。在整理宏观经济热点问题中,查看相关的论文,特别是知名学者的论文,将论文相关内容进行归纳,以便于考试作答。
【答案】
(1)宏观经济学中通常用CPI的增长率来衡量通货膨胀率,根据2010年以来各月CPI同比增长率的数据可以判断目前我国出现了温和的通货膨胀。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指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2010年,我国多种商品涨价的主要原因有:
①货币供应量过大或者说出现了流动性过剩。为了应对2008年底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市场释放了大量流动性。另外,为了振兴经济,中央银行数次下调准备金率和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这无疑加大了货币创造乘数,人民币贷款大幅度增加。2010年,金融机构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72.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7%;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6.7万亿元,增长21.2%;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4.5万亿元,增长16.7%。这些数据无疑支持了上述判断。
②需求拉动。2008年底发生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危机波及到了我国,外贸出口大幅度下降,一些企业倒闭,大量农民工及城镇工人失业,大量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所以中央在2008年底就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拉动内需保证增长和就业。中国政府在2008年底就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包括: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适当调高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等。初步估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为加快建设进度,2008年11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2008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2009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所有这些都无疑拉动了总需求,让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在总供给曲线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物价当然会上升。
③成本推动。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各项成本的上涨。由于美国不断推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泛滥造成了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猛涨,这传导到我国就造成了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成本不断上升。另外,2010年以来,各地频频出现民工荒的现象,特别是像广州等一些沿海城市,这一现象更为严峻。相应地,在2010年,我国政府出台了最低工资标准的相关规定。提高工资对于员工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因为大部分人的收入来源主要还是工资,提高工资就意味着增加了劳动者的收入,消费水平也就相应地得到了改善和提高。但是,对于企业和企业主来说,提高工资水平就意味着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了,给企业生产带来了新的问题。不断提高的工资水平也构成了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一大原因。
(2)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针对货币供给量过大导致的通货膨胀,我国中央银行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收紧流动性,减少货币供应量,表现在中央银行抛售国债回笼货币、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及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等。
2010年以来,中央银行一直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这两大数量型工具来回收流动性。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操作实现资金的净回笼,累计净回笼资金量达到1.1万亿元。整个2010年年度,中央银行一共六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幅度均为0.5个百分点。每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预计可一次性冻结金融机构资金超过3000亿元。同时,大型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也将达到17%的高峰。另外,中央银行还采取了加息的方式紧缩货币供应量,于2010年10月20日加息25个基点,于2010年12月26日再次加息25个基点。
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当经济出现过热苗头,通货膨胀日益加剧的时候,紧缩的货币政策效果较好,从2010年下半年CPI走势看,我国政府采取的上述措施起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预计通货膨胀趋势会有所缓解,但通货膨胀压力依然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