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714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考试科目:714新闻传播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舆论
2党性原则
3算法新闻
4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5华商报晚刊
二、简答题
1为什么新闻被称作一门选择事实的艺术?
2简述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理论。
3谈谈新中国初期对私营新闻机构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
三、论述题
1后真相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媒体与公众该如何应对?
2如何看待“中国威胁论”?
3分阶段论述从清末到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闻业务的改革。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舆论
答:舆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所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舆论作为公众意见(公共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并因此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具体表现在:①公开性;②公共性;③急迫性;④广泛性;⑤评价性。
2党性原则
答:新闻业的党性原则,是指传播者站在一定政党的立场上,以该政党的利益和主张作为选择和评价新闻事实的标准,以维护本党的利益和要求。在中国,党性原则是新闻工作的根本性问题,是中国新闻业的第一原则、生命原则。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要求:①把新闻业当作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组织上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严格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规范办事,必须实行“政治家办报”,把新闻业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里”;②所有新闻媒体必须在思想上,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特别要与时俱进,用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成果作为指导新闻工作的根本思想,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科学的态度展开新闻工作;③所有新闻传播活动必须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始终为党的全局和大局工作服务。
3算法新闻
答:算法新闻是指运用智能算法工具自动生产新闻并实现商业化运营的过程、方法或系统,它包括信息采集、储存、写作、编辑、展示、数据分析及营销等业务的自动化实现。与传统新闻生产及运营模式相比,算法新闻有三大特征:①算法软件的引领性;②数据资源的基础性;③智能操作的自主性。算法新闻的崛起将给受众认可度、媒体接受度、传统新闻传播业态及新闻伦理与法规等带来新课题,它不仅挑战了传统新闻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也挑战了传统新闻的价值理念、理论规范和法律法规。在算法新闻的不断“倒逼”下,新闻记者有望实现职责的转型与升级,传统的“消息型”记者将让位于算法新闻,调查性新闻、解释性新闻等高品质新闻类型才是新闻记者的主战场,人机协同或成为未来传媒生产的主流。
4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答: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也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发端,它成立于1918年10月14日,以“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为宗旨,由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兼任会长、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徐宝璜和《京报》社长邵飘萍担任导师,研究内容包括新闻的范围、选题、采访、编辑、通讯方法以及报社和通讯社的组织等。该研究会曾举办两期研究班,培养会员百余人,为新闻界输送了优秀人才;研究会仅出版三期的《新闻周刊》,是我国早期采用横排式编排的报纸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业务刊物。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开始把新闻作为一门学科来进行研究,但研究会在历史上持续活动的时间不长,至1920年12月结束只有不到三年的时间。
5华商报晚刊
答:《华商报》晚刊是一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报纸。该报创刊于1941年4月8日,日出对开一大张,在廖承志的主持下,由邹韬奋、茅盾、范长江、夏衍、乔冠华、金仲华、胡仲持等人筹办。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于12月12日停刊,仅出版了8个月。《华商报》在宣传上以团结抗日为宗旨,创刊开始即连载邹韬奋撰写的长篇纪实报告《抗战以来》,3个月内共发表70余篇。随后,该报还发表了范长江撰写的《祖国十年》等佳作,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二、简答题
1为什么新闻被称作一门选择事实的艺术?
答:新闻是指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然而大千世界每日每时发生的事件实在太多,把新近发生的事件都报道出来,媒体不胜负担,而且也做不到。面对难以尽数的新近发生的事实与有限版面的矛盾,需要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这就是新闻选择。
(1)新闻选择仅仅是对事实的选择
选择事实是新闻工作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环。如果说文学的基本任务是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塑造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那么新闻的基本任务就是从大千世界每日每时变动的无穷事实中挑选事实。新闻学关注于挑选事实。新闻工作者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选择事实上。
(2)从整个社会来看,新闻工作者是社会的把关人
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是人们了解世界的四大窗口。新闻工作者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提供什么样的新闻,这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人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关系到人们思考什么,怎样思考以及思考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人们的思想和情绪。
(3)新闻业务的三个主要环节,都和新闻选择有着密切关系
①新闻采访的过程是不断挑选事实的过程。记者获得新闻素材的来源主要是两种途径,一是在新闻现场亲眼目睹,一是听别人介绍。这两种情况都意味着记者会接触大量的事实,必须加以遴选,才能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
②新闻写作的过程是重新挑选事实的过程。新闻写作是组织事实、描述事实。为此,就必须对采访到的事实作一番梳理、挑选:哪些事实应该淘汰,留下哪些事实写入新闻稿;哪些事实非常重要,在新闻稿中要突出;哪些事实只需一笔带过。
③新闻编辑的过程是再一次挑选、审视事实的过程。编辑面对的是新闻稿,一篇新闻稿能不能用,当然要考虑到写作技巧。但取舍一篇新闻稿的标准,首先不是写作技巧,而是新闻稿中的事实。“稿件的分量”指的是新闻稿中的事实,“有分量”是指这篇新闻稿所提供的事实重要,可以放在显要的位置上发表。事实有分量,写得也好,这当然是最理想的新闻稿。
综上所述,新闻是一门选择事实的艺术,新闻选择的标准不是一种,而是有多种,像有许多把筛子,对事实进行一次次筛选,最后记者才把符合要求的事实写成新闻稿。当一名记者、编辑,仅有生花妙笔是远远不够的,首要的是有挑选事实的过硬本领。人们经常所说的“新闻敏感”就是迅速地判断事实的价值的本领,善于选择事实的本领。
2简述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理论。
答: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新出现的一种信息社会学理论,这种信息社会学理论一经问世,便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学术和社会反响。
(1)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的主要观点
①网络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普遍范式
网络的物质基础是信息技术,它客观存在于网络社会的各个角落。要分析现代社会的经济、社会、文化特征,信息技术是最基本的元素。社会的信息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主义再结构进程不断发展,信息主义模式逐步形成,信息资本主义应运而生。
②网络社会的属性
网络社会是新的社会形态和新的社会模式的结合体。一方面,网络社会构成了新的社会形态,在于网络是构成新信息时代功能的基础,是社会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网络社会具有支配作用。另一方面,网络社会又呈现一种新的社会模式,其特征表现为经济行为的全球化、组织形式的网络化、工作方式的个体化、职业结构的两极化。
③网络社会的结构模式
a.网络企业是组织形式网络化的载体;
b.网络社会的就业结构发生新变化;
c.网络社会的就业结构发生新变;
d.网络社会的社会文化模式呈现新特征。
④网络社会的作用
a.网络社会促成经济新体系
这种新经济体系的基础组织形式是网络,其内在构成是由信息知识、信息基础与全球化组成的相互关联,其运作机制是信息等各个关联要素与信息科技革命之间的相互作用,其核心价值强调以知识为基础的生产力所带来的获利功能。
b.网络社会形成新认同
网络化的企业模式,有助于提升不同阶层中人们对不同社会文化的认同感,能促进新社会机制的重构和发展。主要原因在于网络是个体化的组织形式,它可以游离中心组织,并发挥自身的干预作用,能促成新的社会运动形式。社会网络的作用不仅体现为组织活动和信息分享,还具备生产并传播各种文化符号的功能。各种各样的社会意义要经过多种网络形式进行组织、整合、加工、传播,新的社会认同感便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
c.网络社会构建新时空
网络社会延展了地理空间,构建了新的空间形式——流动空间。流动空间是经由信息流动形成的特殊的空间形式,为信息社会中至关重要的物质形式,以电子网络为基础,具有社会、文化、环境等特征。
(2)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的特点
①注重现实问题
网络社会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现实具体的信息社会和现实具体的网络社会。卡斯特一直遵循唯物认识论的理论范式从事社会学的研究,因而注重研究现实社会问题成为他学术理论的一个鲜明特色。
②超越已有理论
卡斯特看到了社会信息化和社会网络化的具体过程,看到了社会信息化和社会网络化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及其它各方面的具体影响。由此他提出了现实的社会理论,这是对已有理论的超越。
③学术色彩浓重
卡斯特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色彩十分浓重的学术概念和理论范式,如信息主义、信息主义精神、信息资本主义等概念和网络社会的信息技术范式,揭示了当代社会文明和社会变迁的信息技术逻辑及网络逻辑。他还依据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分析框架,建立了信息主义与信息主义精神、信息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理论。
④引起重大反响
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理论是世界上目前影响最大的信息社会学理论之一,他利用社会技术、经济、政治等各个层面的数据和材料,通过理论分析综合,提炼出信息时代网络社会论。
(3)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的局限性
①卡斯特虽然注重概念的创新,但他所采用的某些术语过于抽象,不易理解。例如,信息主义、信息主义精神、信息资本主义、信息城市、流的空间、无时间之时间这些词语,在卡斯特那里,就不完全是一些经过明确定义的概念,在严格意义上它只是一种抽象的说法,更多的是一种意识形态意义上的表达。
②卡斯特虽然研究了信息时代或者说网络时代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问题,但它进行分析研究的视角有时是一种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而不完全是一种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正因为如此,他所探讨的问题不少是信息时代或者说网络时代的政治经济学方面的问题。
③卡斯特虽然对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进行广泛的研究,但他的主要着眼点和着力点却在城市社会。卡斯特除了是一个信息主义者之外还是一个城市主义者,他最为了解的是城市,最为关注的是城市,他的理论中饱含“城市中心论”的思想观念,这与他早年专事城市社会学研究不无关系。
④卡斯特虽然是一位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的社会学家,但其思想观念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是有较大出入的。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研究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理论的时候,必须对此有充分的认识。
3谈谈新中国初期对私营新闻机构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
答:建国后不久,党和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新闻机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据1950年3月的统计,全国共有私营报纸58家,私营广播电台34座。
(1)建国之初,党和政府根据公私兼顾的政策,在经济上积极扶助私营新闻机构
①对于私营新闻机构的宣传报道活动,实行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对新闻、言论不实行事前检查的办法,而是采取团结教育的方式,帮助它们改进宣传报道内容。
②对于私营广播电台,其播出节目则须经有关部门审查,并须按规定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
③对于私营新闻机构出现错误或失实的报道,则由有关方面函请更正,必要时予以适当的批评。对于反对或者损害人民的利益、无视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进行反动宣传报道的私营新闻机构,则坚决予以制裁。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私营新闻机构自身遇到了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
①业务上难以适应新的形势,缺乏思想性和群众性,还像在旧社会时登载一些低级、庸俗的东西,甚至出现“歪曲党的政策”的报道。
②社会信任度远远不及公营新闻机构,采访新闻、获取广告都十分困难,内部工作人员也大多数不愿继续留下工作。
③私营新闻机构虽能在新中国生存,但生存空间极为狭窄,自行停办者越来越多。据统计,全国私营报纸在1950年3月为58家,6月减至43家,11月减至39家,12月减至34家,翌年4月减至31家,8月下旬只剩下25家。
(3)针对私营新闻机构面临的困境,党和政府开始采取新的改造措施
①党和政府开始采取合并改组等新措施,并通过公私合营这一形式对私营新闻机构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即在经济上除保留私股外,由政府给予适当的投资或贷款作为公股,以扶持报纸发展。《大公报》是第一家走上公私合营道路的私营报纸。至1953年,私营报纸除停办者外,全部实行了公私合营。此后,人民政府又逐渐退还私股,进一步将公私合营报纸改造成公营报纸。
②私营广播电台的经历与私营报纸基本相同,至1953年全部实行公私合营,后又并入当地的国营广播电台。
三、论述题
1后真相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媒体与公众该如何应对?
答:后真相是指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其本质含义是,情感战胜事实、情绪的影响力大过事实本身,人们不再关注事实为何物,是因为事实本身变得不再重要。“后真相时代”,真相没有被篡改,也没有被质疑,只是变得很次要了,人们不再相信真相,只相信感觉,只愿意去听、去看他们想听、想看的东西。
(1)后真相兴起的原因
①社交媒体成为后真相的推动力
a.社交媒体赋予人们话语权,刺激信息的传播需求
社交媒体的属性充分刺激了人们的需求,释放了人们的欲望,满足了人们在传统媒体时代无法实现的信息传播、意见表达以及社交需求。
b.社群化传播下,社会成员倾向于观点固化
社交媒体聚合了相同观点、兴趣的人们,形成了网络社群。网络社群以兴趣、观点、情感、价值观等为共同规范和连接纽带,和社群化传播互为条件。社交媒体的信息生产者利用算法机制精准地生产和推送信息,这不仅满足了用户个性化、社群化的信息兴趣和需求,而且还加固了社群。社群化传播很可能使社群成员生活在信息孤岛之中,强化其各种认识甚至偏见,成为加剧后真相的推动力。
c.社交媒体审核证实环节缺失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或者说信息是由专业性较强的组织机构和专业从业人员筛选过再往下传递。这种“把关人”的存在虽然被指责是对信息和真相的“集权把控”,却能够查证信息的真实。然而,这恰巧是如今“人人都是麦克风”的社交媒体时代所缺乏的一环,任何消息都可以在未被证实的情况下传播,甚至越离奇、越虚假的新闻,所造成的影响力越大。以往充当“把关人”角色的审核机制和专业人员作用在社交媒体时代不断被弱化消减,乃至缺位。
②信息技术塑造后真相的语境
信息技术更新带来的传播形态变化,也参与了后真相语境的形塑。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及其终端的多样与完善,去中心化的理念得以不断实现,人人都是传播节点的设想走入现实。信息大量生成,观点呈现多元,在算法驱动下,它们被精确地传送到高度分众化的目标群体中间。反过来,借助技术的赋权,用户同样可以在庞大的信息流和驳杂的观念丛中准确地定位、抽取、吸收特定的内容。它可能带来的后果是,用户在各自的口味和偏好中逐步内卷化,无形中促进了持有同质观念的用户集聚。这样的传播形态有可能构造观念的回音室或过滤泡效应,阻碍异质观念的交流。
(2)应对后真相的方式
①对于媒体来说
a.加强传统媒体的引导力,介入事实查验。事实查验的目标是向用户提供清晰的、严格审阅的信息,可以起到制约和监督权力、维护民主政治体制、关照公共利益的作用。在以新技术为场景的新传播形态下,事实查验是新闻从业者继续维护特定社会系统运转的试验。
b.新闻媒体应重拾专业主义。虽然我们提倡新闻媒体应该着眼于从事实到价值的转换,但基本事实是价值延伸的基础,情感赋予太多,理性就会丧失。因此新闻媒体应当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特别是主流媒体更要积极进行舆论引导,将社会意见引入到同一个方向上。
c.社交媒体平台和自媒体增强社会责任感。社交媒体平台应该通过改进算法设计,加强人工监控等手段强化事实核查,防止过度的“信息茧房”。另外,自媒体也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杜绝煽动和传递虚假事实。
②对于公众来说
受众应该寻求多方信息源,增强辨识和批判能力,培养网络时代的媒介素养,而不只是满足接受一方提供的消息。与之前依赖新闻媒体等其它社会权威机构过滤信息不同,我们越来越多地需要自己从一大批相互竞争的信源中过滤信息。对于不确定的消息应该保持怀疑的态度,并且做到不传播。我们正成为自己的编辑、自己的把关人和自己的新闻聚合器。“新闻素养”应该成为公民素养的一部分,全民都要掌握必要的新闻知识。这要求我们判断碰到的新闻是什么内容;新闻的内容是否完整;以及信源是谁,是否可靠;新闻提供了哪些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要有怀疑精神;有没有其他可能性的解释或理解以及有没有必要知道这些信息。
2如何看待“中国威胁论”?
答:“中国威胁论”由来已久、版本众多,其中一些观点由误解使然,但很多观点是企图以此丑化、妖魔化中国。如果任由“中国威胁论”喧嚣尘上、蛊惑人心,就有可能削弱中国和平发展在国内国际的认同度。因此,应对中国发展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阐明国强必霸的逻辑不适用于中国。
(1)从历史进程来看,中国没有国强必霸的文化基因
中华文化本质上是和谐文化。儒家的“仁”和“礼”均以“人和”为基础,礼乐教化以和为贵;道家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既指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也指人与人之间和平相处;佛家的“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则蕴含着宽容、互助、和谐的价值理念。古代中国虽有战乱,但一直是文明礼仪之邦,而非野蛮侵略之国。近现代中国在抗击外国侵略、谋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过程中孕育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纲领是反帝、反殖民、反封建,以建设和平、民主、富强、繁荣的新中国为首要目标。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以促进社会和谐、推动世界和平发展进程为己任。中华文化的发展史雄辩地证明:和谐是中华文化的本质属性,是中国的文化基因。
(2)从现实需要来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合作共赢的国际环境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既面临迎头赶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机遇,又面临“中等收入陷阱”“西化分化陷阱”的严峻考验,面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阻挠破坏。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矛盾和挑战更加多元复杂,迫切需要一个和平、安宁、稳定的发展环境。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倡导合作共赢的和平外交理念,体现了对当今世界发展形势的深刻认识、对当今时代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对中华民族发展使命的责任担当。中国梦视域下的全面深化改革、深度对外开放、“一带一路”建设等,都以合作共赢的国际环境为前提,既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增进世界人民的共同福祉。
(3)从国际视域来看,中国具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情怀
当今世界,虽然霸权强权、地区纷争仍然存在,但稳定的“存量”和“增量”明显大于动乱的“存量”和“增量”,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在这一大势下,习近平同志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这一构想的现实依据是,人类的共同利益正在不断扩大,需要共同应对的全球性问题也在不断增多,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需要同呼吸、共命运,需要求同存异、休戚与共,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心态共谋发展、共同进步。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的提出,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共鸣,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胸怀和担当,成为中国人民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美好梦想互融互通的纽带和桥梁。
总而言之,不结盟、不称霸,是中国的一贯主张;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是中国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他国构成威胁,而是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追梦、圆梦的重要机遇和强大助力。
3分阶段论述从清末到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闻业务的改革。
答:从清末到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闻业务改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清末新闻业务的改革
①内容上,报纸一般已具备新闻、评论、副刊和广告四大要素
a.新闻报道开始为报纸特别是商业性报纸所重视。
b.评论工作进一步改进。辛亥革命特别是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期间,由于政治形势的发展和受到西方报刊的影响,报纸评论的形式日益多了起来,有“社论”“社说”“时论”“代论”“编者按”等。
c.文艺副刊也有新的发展。《申报》的“自由谈”、《新闻报》的“庄谐丛录”等著名的文艺副刊,都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
d.广告在报纸上占据重要地位,广告文字的编写和美术设计也有很大的改进。
②形式上,大多数报纸已由近代形态的报纸发展成为现代形态的报纸,结束了“报”“刊”不分的时代
报纸编排方面,早期的报纸仍然沿袭《京报》的书册式,19世纪50年代后,《循环日报》和《上海新报》开始用单张印刷,但仍按中文书写习惯由右到左上下直行编排。1898年《时务日报》为了与《申报》竞争,开始用机制白报纸两面印刷,分版分栏编排,句读加点,从而揭开了我国报纸版面革新的序幕。
(2)民国初年新闻业务的改革
①体制上,创建了自由新闻体制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革命党人进一步通过立法手段保障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建立起与西方先进国家接轨的自由新闻体制。
a.政治性报刊的由盛转衰
以袁世凯为代表的中国封建势力上台后,袁世凯及其继任者对自由新闻体制的扭曲以及对新闻事业的摧残,迫使由政党等各种政治势力主办的政治性报刊由盛转衰,并结束了中国历史上的政党报刊时代。
b.商业性报刊的空前发展
袁世凯政府并未大办官报以垄断报业市场,民族资产阶级主办的商业性报刊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获得了良好的机遇。《申报》《新闻报》等资产阶级商业性大报先行一步,率先实行企业化经营方针,朝着现代企业化报业的方向发展。
②内容上,副刊和报道方式有了新的变化
a.副刊有了大的发展。鸳鸯蝴蝶派小说在报纸上大行其道。
b.图片报道的改进与发展。一些有实力的大报如《申报》《新闻报》等,开始增加摄影图片的刊登量。这一时期还创办了一些以摄影图片为主的刊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创办的《诚报》,是中国第一个报纸型的新闻摄影画刊。
③事业上,新闻通讯崭露头角,通讯社开始发展起来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新闻通讯事业开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1912至1913年间,上海、北京、广州、长沙、武汉、哈尔滨、杭州、开封、成都等地都创办起了新闻通讯机构,出现了第一个国人自办通讯社的高潮。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两家通讯社是:邵飘萍创办的新闻编译社和胡政之创办的国闻通讯社。
(3)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闻业务的改革
①自由讨论风气的出现与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
五四时期,由于讨论之风兴起,带来了政论的活跃与繁荣。《新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后,广泛采用社论、专论、代论、来论、外论等多种形式,打破民国以来报刊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政论重新受到重视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新青年》等宣传新文化的报刊,正是通过政论提倡民主、科学,批判旧思想、旧文化。《新青年》发表大量批判尊孔复辟的文字,有力动摇了封建统治。《每周评论》《湘江评论》等常用的述评形式,政论和新闻报道相结合,夹叙夹议,及时评论国内大事,是一大发明。《新青年》的《随感录》专栏发表的短小犀利的时评,又称杂文,是一种“匕首”“投枪”式的评论文体,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常用文体之一。
②副刊的重大革新
长期以来,中国报纸副刊的格调不高,多为消闲性读物,低级无聊东西很多,甚至还有不少黄色的记事文章。直到五四时期,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报纸副刊才突破消闲性质,成为介绍新文艺、新知识、新思想的园地。不少报纸运用副刊宣扬民主与科学思想,甚至传播社会主义新思潮,并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政治文化实际;同时强调文化娱乐性、知识性,宗教、科学、哲学、文学、美术各类稿件兼收并蓄,特别注重介绍新文学,发表大量新诗、散文、短篇小说、知识小品等文艺作品。在这方面最有影响的是北京《晨报》副刊、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北京《京报》副刊和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
③白话文和标点符号的广泛使用
新文化运动高举文学革命的旗帜,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是文学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白话诗、白话小说纷纷出现,引起了中国报刊文体的空前变革。《新青年》从第4卷第5号开始,全部文字改成白话文,对其他报刊起到了榜样的作用。在提出白话文的同时,新式标点符号也在《新青年》等报刊的提倡下逐步推广开来,改变了过去报刊文章不分段落、没有标点的结构形式。
④报纸版面编排的改进
在报纸版面编排方面,头版头条安排最新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新闻,原先作为头版头条的“大总统命令”已被排在不重要的位置,甚至当作补白性材料来充填版面。报纸版面分为4栏、5栏、6栏、7栏、8栏等多种形式,专栏增多,且注意创新,如各种时事述评专栏、《要闻》《社论》《随感录》《新文艺》《通信》《译丛》《国内劳动状况》《新刊批评》等比较新鲜的栏目。标题的制作努力做到醒目。
⑤国际新闻采访和报道的出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革命运动高涨,中国与国际政治斗争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们非常关注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各大报馆开始重视向国外派遣特派员或聘请留学生担任特约通讯员。这种大规模的向国外派遣记者,是中国新闻界的一大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