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会计电算化和税收征管电算化方向每题6分,共36分)
1劳动二重性
答:劳动的二重性理论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理解关于资本和剩余价值等一系列理论的基础。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具体劳动就是人们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不同的具体劳动,生产不同的使用价值,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永久性条件。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根源于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分工的存在使得商品生产者之间必然结成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每个生产者的劳动都成了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因而劳动就取得了社会劳动的性质。同时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是私人的事情,劳动因而也就具有私人性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两重性质。
2通货膨胀
答:通货膨胀是指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理解通货膨胀这个概念的关键在于:通货膨胀这个概念引入了时间维度,价格水平的变化是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价格水平的变化在该时间段内是持续的;价格水平的变化是显著的。
宏观经济学用价格指数来描述整个经济中的各种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总体平均数,也就是经济中的价格水平。宏观经济学中常涉及的价格指数主要有GDP折算指数、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有了价格水平(价格指数)这一概念,就可以将通货膨胀更为精确地描述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价格水平持续地和显著地上涨。通货膨胀的程度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就是:πt=(Pt-Pt-1)/Pt-1,式中,πt为t时期的通货膨胀率;Pt和Pt-1分别为t时期和t-1时期的价格水平。
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进行分类,通货膨胀可以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和超级通货膨胀;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类,通货膨胀可以分为平衡的通货膨胀和非平衡的通货膨胀;按照人们的预期程度加以区分,通货膨胀可以分为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和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3平均利润率
答:平均利润率是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与全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平均利润率是通过市场竞争和资本转移,由各个生产部门的不同利润率平均化而形成的。平均利润率不是各个生产部门不同利润率的绝对平均,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并非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毫无差别,只是部门之间竞争中的一种趋势,其实质是不同生产部门的企业对剩余价值即利润的一种再分配。它表明,不同生产部门的企业要按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利润。影响平均利润率的因素有:不同生产部门的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以及社会总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等。从资本主义较长发展时期来看,平均利润率存在下降的趋势。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
4结构性失业
答:结构性失业是指因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结构性失业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某些具有劳动力的工人,由于他们工作的产业进入萧条而失去工作机会,而他们不一定适应新工业部门的技术要求,因而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二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落后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因地理位置的限制,不能迅速流动到发展迅速的地区,因而也有一部分劳动者失业。
根据凯恩斯的观点,结构性失业既有失业,也有职位空缺,两者并存,但不匹配。结构性失业的一个来源是工资刚性,即工资不能调整到使劳动市场的供给等于需求从而消除失业的水平。在工资刚性的情况下,工人失业并不是因为他们积极寻找最适合于他们个人技能的工作,而是因为愿意工作的人数与可以得到的工作人数之间存在根本性的不匹配。在现行工资水平下,劳动供给量超过劳动需求量,所以许多工人只是在等待招工。西方学者给出了工资刚性的三个原因:最低工资法、效率工资和工会的垄断力量。
结构性失业经常被认为是摩擦性失业的极端形式,它不能通过扩大总需求予以解决。一般认为对就业有严重影响的比较重要的结构变化有:消费者偏好的变化、技术水平的变化、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以及政府政策的变化。消费者偏好和技术水平的长期变化会新产生一些行业,也会淘汰一些行业,从而造成失业。由于人口的增长既能影响生产又能影响劳动力供给,所以也会影响失业。随着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政府的开支和税收政策对失业影响也在增加。
5零和博弈
答:零和博弈是指博弈参与者得到的支付结果加总起来为零,即参与者中一些人的所得刚好满足另一些人的所失的博弈。这意味着双方的利益在博弈中是相互冲突的,零和博弈属于非合作博弈,在零和博弈中各博弈方决策时都以自己的最大利益为目标,结果既无法实现集体的最大利益,也无法实现个体的最大利益。
6国内生产总值
答: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的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之和;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会计电算化和税收征管电算化方向每题20分,共80分)
1简论经济周期。
答:(1)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周期或商业循环,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现代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一般是指经济增长率的上升或下降的交替过程,根据这一定义,衰退不一定表现为GDP绝对量的下降,只要GDP的增长率下降,即使其值不是负数,也可以称为衰退。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理论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
(2)图1是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的曲线图,图中正斜率的曲线是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由于经济在总体上总是保持着或多或少的增长,所以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是正斜率的。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解释,假定开始时,经济处于繁荣时期,这时经济处于高水平阶段,就业增加,产量扩大,社会总产出逐渐达到最高水平。繁荣不可能长久,当消费增长放慢引起投资锐减,或者投资本身的下降,经济就开始下滑,使经济处于衰退阶段。在衰退初期,首先是消费需求的下降和现实生产能力的偏离,使投资增加的势头受到抑制。随着投资的减少,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家庭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减少,这使得企业产品滞销,价格下降,进而使企业利润减少,相应的收入不断下降,最终会使经济跌落到萧条阶段。萧条阶段是经济处于低水平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大量的失业,大批生产能力闲置,工厂亏损,甚至倒闭,但萧条也不可能持续太久,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企业现有设备的不断耗损,以及由于消费造成的企业存货的不断减少,致使企业考虑增加投资,使得就业开始增加,价格也有所提高,整个经济呈上升的势头。随着就业和产出的继续扩大,价格上升,整个经济又逐步走向繁荣,然后又开始经济的又一个循环。
图1 经济周期
经济处于什么阶段,主要依据GDP、工业生产总值、就业和收入、价格指数、利息率等综合经济活动的波动。经济周期的类型依据时间的长短可以划分为:基钦周期(3到4年)、朱格拉周期(9到10年)、库兹涅茨周期(15到25年)、康德拉季耶夫周期(50到60年)。
(3)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主要有凯恩斯主义的和非凯恩斯主义的。前者主要是乘数-加速数模型,后者主要有纯货币理论、消费不足理论、投资过度理论、创新理论、心理周期理论、太阳黑子理论、政治周期理论、实际周期理论。
(4)几个主要的经济周期理论:
①乘数-加速数模型。这个模型又称为“汉森-萨缪尔森”模型,是说明乘数和加速原理结合而产生经济周期波动的数学模型。乘数原理说明了投资的变动可以引起收入多倍的变动,加速原理说明了收入的变动对投资变动的影响。将两者结合起来用以解释在国民收入过程中,消费、投资、收入的相互影响,相互加速,进而解释了经济中扩张与衰退的交替并形成经济周期的现象。这一模型可以部分的解释西方经济出现周期波动的原因,其相互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对经济周期的变动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②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这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普雷斯科特,是在20世纪70、80年代发展起来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周期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宏观经济经常受到一些实际因素的冲击,如石油危机和农业歉收,还有诸如战争、人口增减、技术革新等。尽管冲击的原因很多,但是引起经济波动的途径有限,或者改变人们的偏好,或者改变技术状况,或者使可利用的资源发生变动等。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其中最常见的、最值得分析的是技术的冲击,其核心思想是较小的技术冲击就可以产生较大的经济波动。真实经济周期是理性个人对实际冲击最优选择的结果,均衡结果是帕累托最优,政府干预并不能增进人们的福利水平。实际经济周期的主要观点是:技术冲击是经济波动的源泉;经济周期中所产生的产出波动不是实际产出对潜在产出的偏离,而是潜在产出本身的偏离;即使在短期货币也是中性的。
③熊彼特的创新周期理论。熊彼特认为“创新是资本主义的永动机”。在他的著作中,创新和发明、创造的含义是不完全一样的。一种发明只有当它被应用于经济活动时,才能成为创新。所以创新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概念。在他看来,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所做的重新组合”,它具体包括以下五种情况:生产出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一种新的原料;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在熊彼特看来,市场经济是一个创造性的破坏过程,它不断从内部革新,不断地破坏旧的经济结构,不断的创造新的结构。正是这些“破坏”和“创造”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波动。
2简论市场竞争与垄断。
答:竞争是指商品生产者或经济利益主体为了争取有利的生产、销售等条件,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的角逐。垄断指少数企业为获取垄断高额利润而联合起来,对某个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实行控制或独占。市场竞争与垄断的关系在于:
(1)垄断产生于竞争。
垄断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的最本质的经济特征,垄断产生于竞争。
①市场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造成生产集中。
②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造成垄断。
③当垄断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时,市场竞争的资本主义就发展为垄断的资本主义。
(2)垄断没有消除竞争。
垄断是在市场竞争的基础上作为竞争的对立物而产生的,但垄断并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存在竞争的主要原因:
①垄断没有消除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
②不存在由一个垄断组织囊括一切部门、一切企业的绝对垄断。社会经济活动中仍存在大量的非垄断企业,它们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3)垄断下的竞争新特点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竞争不仅存在而且在竞争内容、形式、目的、手段上都有新的特点。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内容有:垄断组织内部为争夺产销份额和领导权的竞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非垄断的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竞争不同于市场竞争,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要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以及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在市场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企业之间竞争的目的在于获取超额利润,为此各企业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但结果是形成平均利润率,得到的是平均利润。在垄断时期,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目的是为了占领市场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并且这种垄断利润能够长期、稳定地维持下去。为实现这一目的,采取的方式就不仅仅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是包括一切有利于这一目的实现的手段。
②竞争的规模比过去空前扩大而且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在市场竞争时期,由于各企业的数量众多并且规模也较小,因而企业之间的竞争是相对平等和自由的。但是,垄断竞争是以少数大企业在某部门中的垄断为基础的,在垄断大企业与非垄断的中小企业之间进行的竞争,已不是相对平等和自由的竞争关系,而是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排挤、掠夺和控制关系。
③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在市场竞争时期,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运用价格手段。在垄断时期,垄断竞争更加多样化,除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采取的手段还包括垄断技术、垄断原料来源等,甚至运用政治的和暴力等手段,以达到打垮对手的目的。另外,非价格竞争,如品种、服务方面的竞争,新产品、新技术、广告宣传和促销手段上的竞争已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④竞争的范围扩大。市场竞争的主要场所在国内。在经济领域,垄断竞争则已由国内扩展到国外,而且除了经济领域的竞争之外,在政治、军事、文化领域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⑤垄断竞争时期的竞争更加激烈、持久,竞争造成的破坏作用更大。
3简论公共物品的主要分类及特点。
答:公共物品是指那些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产品。
(1)公共物品的主要分类是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纯公共物品是指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如国防就是纯公共物品。
准公共物品是指只具有局部非竞争性和局部非排他性,或者具有如下特征的称之为准公共物品:
①在一定范围内无竞争性,即增加消费者无须增加提供成本,但消费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消费则具有竞争性。
②可以有效地做到排他性。
医疗、教育、交通和基础设施都是准公共物品。
(2)公共物品的两个重要特点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①非竞争性是指对于任一给定的公共产品产出水平,增加额外一个人消费该产品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任何增加,即消费者人数的增加所引起的产品边际成本等于零。非竞争性意味着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增加一个或多个消费者,并不影响他人从消费该商品中得到的福利。
②非排他性是指只要某一社会存在公共产品,就不能排斥该社会任何人消费该种产品。非排他性表明要采取收费的方式限制任一个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消费是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4简论资源配置无效率与资源运用无效率的区别。
答:(1)资源配置效率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各投入要素在各产出主体的分配所产生的效益。对合理使用资源的忽视或者滥用资源,就是浪费资源或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
(2)资源运用效率,也之为生产效率。这就是狭义上的效率概念,其含义是指一个生产单位、一个区域或一个部门如何组织并运用供给有限的资源,使之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从而避免浪费现象,用既定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最大价值的产品。资源运用无效率指生产无效率。
(3)资源配置无效率与资源运用无效率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①资源配置的无效率,意味着各种产品的相对价格与有效率的相对价格不符。资源配置无效率多由资源价格的不合适造成,资源运用无效率多由资源控制主体的组织结构不合适造成。
②资源配置是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是在资源充分运用,即实现了充分就业的前提下讨论的。资源运用是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是在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下讨论如何实现充分就业的,二者的区别实际上即是宏观和微观的区别之一。
三、论述题(每题30分,任选两题,共60分。会计电算化和税收征管电算化方向任选一题,题分为34分)
1试论“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
答:(1)按劳分配即以劳动为尺度来决定劳动者的报酬,是指社会总产品在作了必要的扣除之后,按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有效劳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主要分配原则。按劳分配的主要内容有:
①按劳分配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劳动者对共同劳动的成果进行分配。只要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以参加劳动作为获取消费品的前提条件。
②用于按劳分配的产品只是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或称为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那部分个人消费品,而不是全部社会产品。社会产品中的生产资料依然归社会所有,社会还要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用于社会和劳动者共同需要的部分,剩下的部分才在劳动者个人之间进行分配。
③社会或集体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这里作为分配依据的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在质上是被社会承认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在量上是社会平均劳动。
按劳分配的理论依据: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所决定的,归根到底是受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的。
按劳分配的理论依据如下:
①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劳动产品分配关系的基础。
②旧式分工和劳动差别的存在以及现阶段劳动仍是劳动者谋生的手段,这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重要依据。
③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社会主义阶段只能实行按劳分配的根本条件。
(2)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根据各个生产要素在商品、劳务的生产和流通中的投入比例及贡献大小来分配国民收入。生产要素就是在物质生产和提供劳务过程中投入的资源,它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以及技术、专利、信息等。按要素分配是凭借要素所有权,从生产要素使用者那里获得报酬的经济行为。通过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者取得工资收入,土地所有者取得地租收入,资本所有者取得利息、红利收入,技术、专利、信息的所有者也得到相应的收入。
在我国,按要素分配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①实行按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
②按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③按要素分配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
④按要素分配也是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
⑤生产要素所有权决定了该要素所有者的收益权。
(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所有制结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决定的。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除了作为主体的公有制以外,还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企业等非公有制形式。产品的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我国现阶段的多种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而必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②市场经济有效运行,要求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进入市场,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原则。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权或占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也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原则,即凭借要素所有权或占有权获取收益。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并行不悖的,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按劳分配的收入和私人企业中劳动者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收入,主要是产品价值中的可变资本v。国家、集体、劳动者个人及私人资本所有者等不同投资主体,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主要是产品价值中的剩余价值m。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既可以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又可以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公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的收益,最终归公有制经济单位占有和支配,按劳动者的根本利益进行分配。其中,一部分通过积累基金形式扩大再生产和基础建设,为劳动者长远利益服务;另一部分通过消费基金形式用于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国防等,供全体劳动者共同享用,有利于提高劳动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2结合现实问题,试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答:(1)效率作为经济学上的一个概念,是指人们对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提高经济效益。具体来说,效率是指资源最合理的配置,使生产出的产品对社会福利最大化。效率表现在三方面:生产之前要素的配置、生产之中要素的使用以及生产之后要素报酬的分配以及由此决定的消费。尽管效率主要体现在生产中的要素配置和使用上,但决定要素配置和使用的是要素的价格,而要素的价格即是要素所有者的报酬,这必须由分配来决定,因此分配对效率的影响意义极大。分配与效率的关系要求分配是市场导向的分配,并且只有市场导向的分配才能保证市场的效率。
公平本是伦理学上的概念,是指人们对既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认识和评价,其原则和标准因时代和社会制度而异,内容涉及政治、法律、文化等各个领域。由于经济是基础,因此对经济关系的评价是公平的核心。市场决定的分配是以个人拥有要素的多少以及这种要素的稀缺程度决定的,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以致产生越来越严重的贫富分化。分配中的公平要求分配以政府为主体,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福利政策来影响社会的收入分配,使社会的收入分配趋于平等。
(2)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是相互依存和互相促进的关系,但也有对立的一面。主要表现为:
①经济效率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前提。社会公平问题是在经济效率提高到剩余产品出现以后才产生的;在经济效率极其低下,没有剩余产品,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原始社会中,不存在社会公平与否的问题。不仅社会公平问题的产生以一定的经济效率为前提,而且经济效率可以使社会公平建立在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上,社会公平的最终实现也要以经济效率的极大提高为基础。社会公平的最终实现就是达到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富裕,这如果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经济效率的极大提高是不可想象的。
②社会公平也会促进经济效率。一般来说,社会公平有利于减少人们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形成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能够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③要进一步分析社会公平对经济效率到底起促进或是阻碍作用,关键在于对社会公平程度的把握。具体地说,如果出现极度的不公平,就会影响经济效率的实现。这是因为,当社会存在着极度的不公平,造成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不平等现象,就必然削弱劳动者的积极性,降低经济效率,甚至可能最后导致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无效率”状态。如果绝对的公平,也同样会影响经济效率。一般来讲,只有适度的社会公平,才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
④分配中的效率要求分配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而分配中的公平要求分配以政府为主体,因此在分配中存在着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公平和效率矛盾的存在不是偶然的,是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本身决定的。在市场经济中,要有效率,就必须给生产要素所有者即供给者以相应报酬。这些报酬构成他们的收入。而人们占有要素的状况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占有的资本、土地等要素多些,有的人则少些甚至完全不占有;有的人的劳动力强些,有的人则差些。根据要素供给分配收入,则人们的收入必然有差别。如果取消或缩小这种差别以实现收入均等化,则必然损害效率。
(3)按照通常的理解,效率最根本的(不是全部)是指生产效率,是人们在解决人和自然关系中所表现出的水平,生产力的外在表现;公平主要是指社会公平,是人们在解决人和社会的关系中所表现出的性质,生产关系的外在表现。因此,在效率和公平之间,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具有普遍的意义,效率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在现实中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
当然,这决不意味着公平无足轻重。公平是影响效率诸多要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事实说明,只有当人们从切身利益中感受到社会公平时,他才能主动、积极地投入劳动,一项公平的社会政策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更主要的是,公平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当社会极不公平时,通过改革、革命的方式解决公平问题,就可能成为一个时期工作的重心。
(4)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要求平等,但又不能过分平等。公平和效率必须兼顾,兼顾的原则有以下三条:
①在效率优先的前提下兼顾公平。历史上,只有当效率提高到剩余产品产生以后,社会才会出现公平问题。在效率极低、根本没有剩余产品的情况下谈公平显然没有任何意义。可见,效率决定公平的产生,公平增长的条件是效率的提高。
②要针对公平和效率在不同时期所表现的不同特点,抓住问题的主要倾向来协调两者关系。公平和效率的矛盾在任何时候都存在,但有时候公平可能更重要,而另一些时候,效率则更突出。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平均主义一直是主要倾向,因此改革后强调拉开差距,以增进效率,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证明政策是合理的。但随着改革的深入,目前我国经济在收入分配方面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两极分化,贫富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公平问题如再不引起重视,必将损害效率的提高。
③要首先保证遵循公平和效率兼顾的某些原则,如保证各种要素尤其是劳动力的正常流动,尽可能地消除各种进入壁垒,保证各行业的自由竞争;反对行业垄断,对自然垄断的企业实行政府监管,使其收入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基本保持一致;消除就业中的性别、年龄、种族、宗教信仰等各种歧视,以保证劳动者收入由其贡献决定。
(5)中国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只有提高效率才能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因此,还应继续坚持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市场经济“效率优先”,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为社会公平和公共服务奠定物质基础;收入分配和社会发展“公平优先”,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保证经济增长健康发展。经济增长通常有两种结果:①少数人口收益增长,效率与公平尖锐对立。②全民收益共同增长,效率与公平协调统一。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可以兼得,依靠效率市场原则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依靠公平社会原则使大多数人共同富裕,这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重要特征。
3分析“囚徒困境”博弈及其经济学意义。
答:(1)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指两个被捕获的囚犯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这是博弈论中的一个经典例证,具体情况如下:两囚徒被指控是一桩罪案的同案犯。他们被分关在不同的牢房且无法互通信息。各囚徒都被要求坦白罪行。如果两囚徒都坦白,各将被判入狱5年;如果两人都不坦白,则很难对他们提起刑事诉讼,因而两囚徒可以期望被从轻发落为入狱2年;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囚徒坦白而另一个囚徒不坦白,坦白的囚徒就只需入狱1年,而另一个将被判入狱10年。那么囚徒将会怎么选择呢?表1归纳了各种可能的结果。(其中“得益”是负的,表格右下角单元格意思是两个囚徒各2年徒刑)。该表说明,这两个囚徒面临着一种困境。如果他们都不坦白(以一种会遵守的方法),那么两人只需入狱仅仅2年。但他们不能相互讲话,如果囚徒A不坦白,他就冒着被B利用的危险。因为不管囚徒A怎么选择,囚徒B坦白总是最优方案。
表1 囚徒困境的博弈矩阵
同样,囚徒A坦白也总是最优方案,所以囚徒B必须担心要是自己不坦白,就会被利用。因此,两囚徒大概都会坦白并入狱5年。总之,在上述囚徒两难处境的模型中,对囚徒个人而言,选择坦白总比选择抵赖有较高的收益,但从两人支付的总和来看,双方都抵赖(合作或串谋)的结果是最优的。
(2)囚徒困境的经济学意义
①囚徒困境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普遍情形,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占优策略均衡虽然是唯一可以预见到的结果,但这种策略组合却不一定是帕累托有效率的策略。在“囚徒困境”中,(坦白,坦白)是帕累托无效率的策略,因为每个人都被判5年徒刑,并不是博弈者共同的最优结果。他们共同的最优结果应该是各判2年,但却是无法实现的。于是“囚徒困境”常常被经济学家作为一个经典案例来说明:自利的个人理性行为并没有导致一个社会的最佳结果,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冲突。
②“囚徒困境”反映的是个人理性导致集体理性的缺失,但是由于集体性质未定,即集体利益的缺失对整个社会影响也是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的。当集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矛盾且有损社会整体利益的时,应该设计制度形成囚徒困境,设法让博弈的双方走进囚徒的困境,制止他们的合作,从而避免形成垄断,造成社会净福利的损失,很多行业间的价格与产量的竞争就属于这种情况。而当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相一致时,就应该设法摆脱囚徒困境,从而形成合作,促进整个社会效率的提高。
③无限重复的囚徒困境博弈可以实现有效率的结果。在重复博弈中,囚徒困境可能会出现非合作性的共谋。尽管每个囚徒都冒着被囚徒出卖的风险,但如果他选择不合作,那么就会失去获得长期合作收益的可能性,如果重复博弈的次数足够多,未来收益的损失就会超过短期被出卖的损失,因此,可能会出现参与者彼此合作的情况,采取帕累托有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