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历年真题及详解
2010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韦伯定律中,韦伯分数越小,表示( )。
A.绝对感受性越好
B.绝对感受性越差
C.差别感受性越好
D.差别感觉性越差
【答案】C
【解析】韦伯定律,即感觉的差别阈限随原来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表现为一定的规律性,用公式来表示:ΔI(差别阈限)/I(原来刺激量)=k(常数/韦伯分数)。由此公式可以看出,韦伯分数越小,说明辨别就越灵敏,即差别感受性越好。
2大脑中负责言语接收(如分辨语音、理解语义)的是( )。
A.角回
B.中央前回
C.布洛卡区
D.威尔尼克区
【答案】D
【解析】A项,角回处于颞叶颞上沟末端,它是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角回若损伤,视觉不会出现障碍,但原来识字的人不能阅读了,不能理解呈现在眼前的文字的意义,临床上成为失读症。B项,中央前回,也称皮质运动区,位于大脑半球中央沟前面,接受来自皮肤、关节等的本体觉,控制机体随意运动。C项,布洛卡区位于左额叶后部,靠近大脑外侧裂的一个区域。它是语言运动中枢,编制发音程序。D项,威尔尼克区在大脑左半球颞叶颞上回处,它的主要作用是分辨语音,形成语义,因而和语言的接收(或印入性语言)有密切的关系。
3长时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是( )。
A.语义编码
B.声音编码
C.视觉编码
D.形象编码
【答案】A
【解析】长时记忆中信息的编码方式很多:语义、视觉、语音编码,其中主要编码方式是语义编码。
4由光波的波长决定的颜色特征是( )。
A.亮度
B.明度
C.色调
D.饱和度
【答案】C
【解析】A项,亮度由反射或折射光的强度决定,可理解为反射(或折射)光引起视觉刺激的程度。B项,明度由物体照明程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决定。C项,色调由物体反射(或折射)光的波长决定。对光源来说,由于占优势的波长不同,色调也就不同。D项,饱和度由反射(或折射)光中所混入白色的数量决定,物体颜色中纯光谱色的含量愈多,饱和度愈高。
5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是( )。
A.比纳-西蒙量表
B.斯坦福-比纳量表
C.韦氏智力量表
D.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答案】A
【解析】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发表于1905年,是法国教育部为了设计一种鉴别儿童学习能力的工具而聘请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编制的,称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6以下测验中属于投射测验的是( )。
A.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B.主题统觉测验(TAT)
C.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D.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EPPS)
【答案】B
【解析】ACD三项都是自陈测验:让被试按自己的意见,对自己的人格特质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B项,投射测验是指采用某种方法绕过受访者的心理防御,在他们不防备的情况下探测其真实想法的测验。其包括多种形式和结构,如:联想和构造法(语句完成法、逆境对话测验等)、墨迹测验(罗夏克墨迹测验)、图画故事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等,但最常用的是罗夏克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
7以时间取样为误差变异来源的信度类型是( )。
A.分半信度
B.同质性信度
C.重测信度
D.评分者信度
【答案】C
【解析】信度按照误差来源可分为: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分半信度、同质性信度和评分者信度。A项,分半信度表示同一测验两部分测量内容或特质的一致性程度。B项,同质性信度是反映测验内部题目得分一致性程度的统计指标。C项,重测信度是指把同一被试者、同一个测验在不同的时间测量两次所得结果的相关系数,是以时间取样为误差变异来源的信度类型。D项,评分者信度是指不同评分者对同样对象进行评定时的一致性。
8下面四种策略中,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
A.计划策略
B.监控策略
C.调节策略
D.复述策略
【答案】D
【解析】ABC三项,元认知策略是指控制信息的流程,监控和指导认知过程进行的策略,主要包括:①计划策略;②监控策略;③调节策略。D项,复述是一种记忆策略。
9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 )。
A.命题
B.图式
C.产生式系统
D.命题网络
【答案】C
【解析】ABD三项,陈述性知识主要通过网络化和结构性(如命题、命题网络、图式)来表征的。C项,程序性知识是以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的方式表征的。
10反映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适用性的效度类型是( )。
A.内部效度
B.外部效度
C.构思效度
D.统计结论效度
【答案】B
【解析】A项,内部效度是指研究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的明确程度。B项,外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够一般化和普遍适用到样本来自的总体和其他的总体中的程度,即研究结果、变量条件、时间及背景的代表性和普遍适用性。C项,构思效度又称结构效度,是指测验能够测量到理论上的构想和特质的程度。D项,统计结论效度是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的程度。
11测得某大学生和专业篮球运动员组被试的体重和身高,已知体重与身高存在高相关,若要比较两组被试体重的差异,最合适的统计方法是( )。
A.t检验
B.Z检验
C.方差分析
D.协方差分析
【答案】D
【解析】因为身高与体重存在高相关,若要比较两组被试体重是否存在差异,需要排除身高对体重的影响,因此,应将身高作为协变量,采用协方差分析。
12将一组数据按数值大小排序,位于序列中间的是( )。
A.众数
B.中数
C.算术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答案】B
【解析】A项,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B项,中数是指对一组数进行排序后,正中间的一个数(数字个数为奇数);或者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数字个数为偶数)。C项,算术平均数是全部数据的算术平均。D项,几何平均数是指n个观察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
13普莱尔所著《儿童心理》一书所记录的研究,主要采用(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问卷法
D.测验法
【答案】A
【解析】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以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在该书中,普莱尔通过对自己孩子从出生到3岁的系统观察与描述,肯定了儿童心理研究的可能性,并阐述了遗传、环境、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4吉布森的“视崖”实验,主要用来研究婴儿的( )。
A.深度知觉
B.视敏度
C.方位知觉
D.图形知觉
【答案】A
【解析】吉布森的“视崖”实验,主要用来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该实验表明,2个月的婴儿已能分辨出视崖的两边。当他们探寻视崖的深侧一面时,通常表现为心率变慢,这说明年龄小的婴儿对深侧一面不是感到害怕而是感到好奇;当婴儿的年龄稍大,能爬的时候,他们在接近深侧时,心率加快,表现出恐惧。这两种情况均说明婴儿具有深度知觉。
15以摄氏温度计测得的温度属于( )。
A.等比数据
B.等级数据
C.分类数据
D.等距数据
【答案】D
【解析】A项,等比数据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B项,等级数据是指可以就事物的某一属性的多少或大小按次序将各事物加以排列的变量,具有等级性和次序性的特点。C项,分类数据只说明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在名称、类别或属性上的不同,并不说明事物与事物之间差异的大小、顺序的先后及质的优劣。D项,等距数据有相等单位,但无绝对零点。摄氏温度计测得的温度没有绝对零点,但有相等单位。
16若已建立了用某种能力测验分数(X)预测学生数学成绩(Y)的直线回归方程,且已知两者的积差相关系数为0.80,则该回归方程的测定系数应为( )。
A.0.80
B.0.64
C.0.40
D.0.32
【答案】B
【解析】回归方程的测定系数即为相关系数的平方。
17由5名教师对某班级30名学生的行为表现做等级评定,若要考查这5名教师评定结果的一致性,应计算( )。
A.积差相关系数
B.多系列相关系数
C.肯德尔和谐系数
D.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
【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此题要求评分者信度。当评分者人数为2时,评分者信度可用积差相关或等级相关进行计算。当评分者人数多于两个时,评分者信度可用肯德尔和谐系数进行估计。若被评对象多于7个,则可计算卡方值,作卡方检验。
18标准正态分布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分别为( )。
A.1和0
B.1和1
C.0和0
D.0和1
【答案】D
【解析】正态分布是一簇连续型的概率分布。其位置和形状依两个参数(μ,σ2)不同而不同。μ决定曲线的位置,σ决定曲线形状。当均值μ=0,方差σ2=1的正态分布称为标准正态分布。
19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是( )。
A.第一印象
B.首因效应
C.印象形成
D.近因效应
【答案】B
【解析】A项,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B项,首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C项,印象形成是指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D项,近因效应是指最新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20海德提出的态度改变理论是( )。
A.平衡理论
B.调和理论
C.分阶段变化理论
D.认知不协调理论
【答案】A
【解析】A项,海德提出改变态度的“平衡理论”。他认为在人们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使某些情感或评价趋向于一致的压力。如果单元内各个方面的动力特征都是相同的,则它处于平衡状态,不存在引发变化的压力。如果单元内各成分不能协同存在,则单元处于不平衡状态。状态不平衡的单元内会存在压力,使认知组织发生变化,以实现平衡状态。B项,调和理论由奥斯古德提出。C项,分阶段变化理论由凯尔曼提出,认为态度改变分为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D项,费斯廷格提出认知不协调理论。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1表象
答: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表象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的特征。表象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①根据表象创造性程度的不同,可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前者指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该事物的形象;后者指对知觉形象或记忆表象进行一定的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形象,这些形象可能从未经历过,或者世界上还不存在,因而具有新颖性。②根据其形成时其主导的感觉通道不同,可将其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嗅觉表象、味觉表象和触觉表象等。
2品德
答: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特征或倾向,在个体的个性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其形成是在社会交往中,通过社会规范的学习,内化社会准则,将外在于主体的社会要求转化为主体自身的行为需要,获得对社会规范的遵从经验。实质上这是一个接受社会规范,执行规范行为,并从社会反馈中强化对规范的必要性认识,获得规范行为的情感体验,从而确立规范行为的自觉机制的过程。
3β错误
答:β错误又称假设检验的第二类错误或取伪错误,指的是虚无假设为假时,接受虚无假设所犯的错误的概率。与之对应的是α错误。
4效标效度
答:效标效度又称实证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景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程度,即对于研究者所感兴趣的行为能够预测得怎么样。其中,被预测的行为是检验测验效度的标准,简称效标。
5概念同化
答:概念同化是指在课堂学习的条件下,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生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属于接受学习的范畴。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概念同化多发生于课堂教学中,是学生获得概念的典型方式。概念同化需满足主客观条件,客观条件即新学习的概念对学习者必须具有潜在意义,即新概念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同时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同化新概念的适当观念。主观条件即学习者应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6观点采择
答:观点采择是指儿童能采取别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①弗拉维尔认为观点采择能力是以了解别人观点为目的,由不同的环节所组成的认知加工过程,它包括四个阶段:a.存在阶段;b.需要阶段;c.推断阶段;d.应用阶段。②塞尔曼通过两难故事法测查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认为分以下几个阶段:a.社会信息角色采择;b.自我反省式观点采择;c.相互性角色采择;d.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观点采择作为一种社会认知能力,不仅与儿童的智力发展存在一定的联系,更对儿童脱离自我中心、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亲社会行为的形成与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7社会影响
答:社会影响是指由于社会压力使他人的态度或行为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广义的社会影响包括人际相互作用与人际关系的影响、群体影响和大社会的文化影响等多个方面。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作用,其效果与程度受影响的发生者、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制约,如传播者的可信赖程度、人格魅力和传播技巧,发生者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接受者的主观状态如智力水平、性格特点等。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它不是单个人的属性,而是人们的相互作用。影响的深浅、范围大小,取决于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目标是否相互依存。
8去个性化
答:去个性化的概念是由费斯廷格于1952年提出的,它是指个人在群体中因丧失个性特征、自我理性和责任意识而表现出来的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无理智状态。可使人处于个性化状态的原因有:①匿名性。在临时聚成的群体中,个人的身份特征不为他人所知,行为上的约束力减少。②责任感丧失。在集群情境下,个人往往把行为后果推卸到群体身上,不像平日单独行动时那样考虑自己的责任。③情绪感染。由于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个体的自我意识变弱,表现出与其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④极端自我卷入后心理活动暂时高度集中于外界事物。⑤药物、酒精或催眠等。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6分)
1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含义。
答:(1)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了遗忘的发展进程。艾宾浩斯采用了无意义音节作记忆材料,以自己作为被试,采用机械重复的记忆方法对词表进行系列学习。在记忆保持量的测量方面采用节省法,又称重学法,即学习材料到恰能成诵时,间隔一段时间再重新进行学习,达到同样能背诵的程度,然后比较两次学习所用的时间和诵读次数,就可以得出一个绝对节省值,这个值说明了学习的效果。艾宾浩斯对记忆的研究是一种首创性的工作,他使记忆这种比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得到了数量化的研究。
(2)他将实验的结果绘成曲线,得到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根据遗忘曲线,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进程并不均匀,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艾宾浩斯得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
2简述影响测验信度的主要因素。
答:测验信度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测量信度是测量过程中随机误差大小的反映。因此,在测量过程中凡是能引起测量的随机误差的因素——被试、主试、测试内容、施测情境等都会影响测量信度,现具体讨论如下:
(1)被试方面
①就单个被试而言,被试的身心健康状况、应试动机、注意力、耐心、求胜心、作答态度等会影响测量误差,因为这些因素往往会影响被试心理特质水平的稳定性。
②就被试团体而言,整个团体内部水平的离散程度以及团体的平均水平都会影响测量信度。这是因为,我们所计算的信息估计值大都是以相关为基础的,而相关系数的大小往往取决于全体被试得分的分布情况。
(2)主试者方面
①就施测者而言,若他不按指导手册中的规定施测,或故意制造紧张气氛,或给考生一定的暗示、协助等,则测量信度会大大降低。
②就阅卷评分者而言,若评分标准掌握不一,或前紧后松,甚至是随心所欲,则也会降低测量信度。
(3)施测情境方面
在实施测验时,考场是否安静,光线和通风情况是否良好,所需设备是否齐备,桌面是否合乎要求,空间阔窄是否恰当等等都可能影响到测量的信度。
(4)测量工具方面
以测验为代表的心理与教育测量工具是否性能稳定是测量工作成败的关键。因此,弄清楚影响测量工具稳定性的因素是十分重要的。一般地,试题的取样、试题之间的同质性程度、试题的难度等是影响测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①如果一个测验的试题取样不当(或题目数太少、或考察的方面不全面),则难以测查到被试心理特质的全面情况。
②如果一个测验内部的试题之间彼此异质(即测查的是不同的心理特质),则无法使测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提高。
③如果测验的题目太难,则会引起被试的随机猜答,并使得大部分人的得分偏低,整个分数的分布变窄,从而影响测量的信度。如果题目太容易,则大部分被试都将获得高分,同样会使测验分数的分布变窄,影响测量的信度。
(5)两次施测的间隔时间
在计算重测信度和稳定性与等值性系数(复本信度之一)时,两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其信度值越大;间隔时间越长,其他因素带来影响的机会就多,因而其信度值就可能越小。
3简述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答:不随意注意又称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两方面:刺激物自身的特性和个体本身的状态。
(1)刺激物自身的特点
刺激物自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强度、运动变化等。
①新异性是指刺激物的异乎寻常的特性,是引起不随意注意最重要的原因。它可以分为绝对新异性和相对新异性两类。
②强度是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又一重要的因素,环境中出现的强烈刺激也容易引起不随意注意。刺激物的强度有绝对和相对之分。在不随意注意中,刺激物的相对强度有时比绝对强度更有意义。
③在静止的背景上各种运动着的物体,也容易引起人们的不随意注意。
(2)个体本身的状态
不随意注意不仅由外界刺激物被动地引起,而且和人自身的状态、需要、情绪状态、兴趣、过去经验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相同的外界刺激的影响下,由于人自身的状态不同,不随意注意的情况也不同。需要既是人们主动地探索环境的内部原因,也是引起不随意注意的重要条件。凡是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都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期待也是引起不随意注意的重要条件。这些因素也可以称为刺激物的意义性,即刺激物的客观特性对主体生活的意义。由于意义性的作用,某些在物理强度上异常微弱的刺激,也能引起人们的不随意注意。
4简述方差分析的使用条件。
答:方差分析又称变异分析,用于确定不同来源变异对总变异贡献大小。应用方差分析对资料进行统计推断之前应注意其使用条件,包括:
(1)总体正态分布
方差分析同Z检验及t检验一样,也要求样本必须来自正态分布的总体。在心理与教育研究领域中,大多数变量是可以假定其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一般进行方差分析时并不需要去检验总体分布的正态性。当有证据表明总体分布不是正态时,可以将数据做正态转化,或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
(2)变异的相互独立性
总变异可以分解成几个不同来源的部分,这几个部分变异的来源在意义上必须明确,而且彼此要相互独立。这一点一般都可以满足。
(3)各实验处理内的方差一致
在进行方差分析时,要求各实验组内部的方差彼此无显著差异,这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条件,为了满足这一假定条件,往往在做方差分析前首先要对各组内方差做齐性检验。这与t检验中方差齐性检验的目的意义相同,只有处理内方差一致时,才能够进行比较,只是在具体方法上由于要比较的样本方差多于两个而有所不同。
5简述确定样本大小需要考虑的因素。
答:最佳的样本大小既要满足统计学上的要求,又要考虑实际上搜集资料的可能性,并使取样误差减到最低限度。样本大小通常取决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1)研究的类型
在心理学研究中,一般量化研究需要大量的样本数据作支撑,而质性研究则需要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其次,当研究对象为特殊群体时,由于被试总体数较少,所以样本抽取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样本大小。
(2)预定分析的精确程度
研究所需要的精确度越大,样本数越大;反之样本数小。
(3)允许误差的大小
研究允许的误差越大,所需样本数越小;反之所需样本数越大。
(4)总体的同质性
总体中被试差异越小,同质性越高,所需样本数越小;反之所需样本数越大
(5)研究者的时间、人力和物力
研究者有足够的时间和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可以尽可能地寻找多的被试进行施测,以保证研究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6)取样方法
常用的取样方法有简单随机取样法、系统随机取样法、分层随机取样法、整群随机取样法、多段随机取样法。如果要求的精度高,允许的误差值小,研究总体的异质性大,就要考虑使用较大的样本。
6如何对研究报告的方法部分进行评价?
答:对研究报告的方法部分进行评价需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作者的研究方法是否能够检验研究假设;
(2)研究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是什么,被试如何取样,是否合理;
(3)按照作者的研究方法,预测将取得怎样的结果;
(4)自己提出的检验假设方法是否比作者的好。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动机的含义及其功能。
答:(1)动机的含义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武德沃斯1918年最早将其应用于心理学,动机被认为是决定行为的内在动力。
(2)动机的功能
①激活功能
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动机激活力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强度决定的。一般认为,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②指向功能
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动机不一样,个体活动的方向和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不一样的。
③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动机的维持作用是由个体的活动与他所预期的目标的一致程度来决定的。当活动背离了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个体就会在动机的支配下调整行为以适应目标,表现出动机的调整功能。
2论述幼儿思维的基本特点。
答:幼儿的思维发展具有具体形象性以及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其基本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指思维活动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的,而不是凭借对事物的内在关系和本质的理解,即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的。例如,一个幼儿能够正确回答:“6个苹果,2个人平分,每人能分到几个”,却不能回答“3+3=?”。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还派生出幼儿思维的经验性、表面性、拟人化等特点。幼儿的这种思维特点与其知识贫乏及第一信号系统占优势是分不开的。
(2)思维的抽象性开始萌芽
在整个幼儿期,儿童的思维水平是不断提高的。幼儿初期,儿童更多地运用直觉行动思维;幼儿中期以后,开始出现抽象思维的萌芽。在解决同一个任务中,幼儿园小班儿童更多的是在感知水平上解决问题,而中班和大班儿童逐步地学会在词的水平上解决问题。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这三种思维形式在幼儿思维中所占的地位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比婴儿期有明显的提高,具体形象思维有很大程度的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只是刚刚发展,幼儿对其经验范围内的熟悉事物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思维。
(3)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最初只是行动的总结,然后能够伴随行动进行,最后才成为行动的计划。与此同时,思维活动起初主要依靠行动进行,后来才主要依靠言语来进行,并开始带有逻辑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