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中国传统文化
1.1 考点归纳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1)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人类面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与自然的斗争中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以及在改造社会、改造人本身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
(2)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有着鲜明的历史性、历时性)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并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中国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
2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划分为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社会意识)四种形态的文化内容。
(1)物质形态
通过考古发掘发现的各种生产、生活工具,以及反映先人思想、观念、习俗、婚姻关系等的艺术作品和实物,都是物质文化产品。
(2)行为形态
凡是用行为举止表现的文化都属于行为形态的文化。
(3)制度形态
制度形态的文化包括各种各样规范人们行为活动的制度。
(4)精神形态
精神形态文化,又称社会意识文化,体现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包括:
①属于社会心理层次的文化。包括人们的要求、欲望、情绪、风尚等在社会大众中流行的心理心态。
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层次的文化。包括政治理论、法权观念、科技、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在内的意识形态观念。
3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1)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传承连续而完整。
(2)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具有地域多样性和民族多元性。
(3)中国传统文化是融合儒家、道家、佛家(魏晋以后)为主体的文化:
①儒家文化主要是政治、伦理道德文化;
②道家文化主要是哲学文化;
③佛家文化则是纯粹的宗教文化。
(4)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广泛,内涵精深。
(5)中国传统文化胸怀广阔、海纳百川、兼收并蓄。
(6)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古代东方文化的代表。
二、中国古代思想流派
1中国古代思想的演变
(1)“公天下”
在夏代之前,产生了尧舜以“禅让”为形式、由部落民主推荐选举首领进行社会治理的思想,被儒家称颂为“公天下”的典范。
(2)“家天下”
夏代开始出现“家天下”的阶级社会统治思想,经商代延续到西周,号称“三代”。
(3)“八卦易学体系”和“阴阳五行体系”
在尧舜至“三代”之时,产生了“八卦易学体系”和“阴阳五行体系”。
①“八卦易学体系”
a.产生渊源及派系
“八卦”的产生传说的时间很早,有伏羲创八卦的说法(可能在父系氏族社会初期)。“易”则有夏代的“连山易”、殷代的“归藏易”、西周的“周易”之分。
b.各派系区别
春秋时期,主要是儒家学派继承了易学,道教产生后,则以太极八卦图为其标记,故有“儒易”和“道易”之分。而研究的流派又有“学理易”和“术数易”之别,“学理易”主要探究易理,“术数易”主要发展占筮之术。
c.“八卦”的涵义
《周易》是古代一部占筮之书,它以乾、坤、坎、离、艮、兑、震、巽八卦,象征天、地、水、火、山、泽、雷、风八种自然事物和现象,每卦由三爻组成。这些卦和爻象征自然界、人类社会的万事万物及其之间的各种关系。
②“阴阳五行体系”
a.产生渊源
“五行”一词在夏代已出现,从夏至商是阴阳五行说萌芽的时期,至春秋战国最终形成体系。
b.“五行”的涵义
五行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万物之元素及其关系的象征性的要素,亦永不停息地处于相生相克的运行中。“阴阳”与“五行”结合,可用来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存在及相互关系。
(4)古代思想的大整理、大结集、大展示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的思想出现了一次大整理、大结集、大展示,成为我国古代学术思想最为开放、流派创建最为众多的黄金时代。
①墨家
a.创派代表人物
墨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墨翟。
b.思想要义
墨家学说可概括为“天志”观基础上的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兼爱、非攻、非命、明鬼等,代表了以手工业者为主的下层百姓利益,与后世农民起义或革命的愿望相通。
②兵家
a.创派代表人物
春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孙武,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孙膑。
b.思想要义
孙武著《孙子兵法》十三篇,孙膑著《孙膑兵法》。两书论证了古代的战争思想、战略战术原则,其中含有丰富的辩证思想。
③法家
a.创派背景
法家学派是继承春秋子产提出法治主张、战国初期魏国李悝主持变法、著《法经》之后,至战国中期形成的学术流派。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韩非子。
b.思想要义
韩非子的“法治”理论是一个“法”“术”“势”三位为一体的体系。法家理论对历代帝王行使政治统治、玩弄权术阴谋,对封建社会改革家的变法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④其他学派
a.农家学派主张以农耕安身立命。
b.名家学派提出“白马非马”的辩证命题。
c.杨朱学派主张“为我”。
d.纵横家学派提出“连横”“合纵”的外交战略思想。
e.阴阳家学派系统阐述阴阳五行学说。
f.齐国的稷下学派。
g.吕不韦门客兼采各家所长,形成杂家思想流派。
2儒家思想流派
(1)儒家思想的代表——孔子学说
①产生背景
儒家思想是两千多年来我国传统文化主体思想中的主流,其创始人是孔子。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中,《易传》《仪礼》《礼记》《春秋左传》等也有涉及。
②主要观点
a.“仁”学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学的提出,既关系到个人人格修养,又关系到家庭伦理,还关系到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政治伦理,最后的落脚点在国家社会。“仁”包含“仁人”“仁政”“仁学”。
b.“礼治”观
“礼”是“仁”的外在表现,是社会制度和礼节仪式。“礼”的功用是“整民”(治民),“政之舆”(推行政治统治的工具)。
c.认知、教育、修养观
第一,孔子主张人要勤奋学习,通过学习获得知识。
第二,孔子的认识观点是主张“学而知之”。
第三,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第四,教育者应当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第五,通过“自讼”“自省”“慎独”实现“修齐治平”的修身观。
(2)儒家流派的发展演变
①孟子的“仁政”“民本”“性善”“气节”说。
a.代表人物
儒家发展到战国时代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孟子被称为儒家“亚圣”。
b.核心观点
第一,孟子把孔子提出的“仁政”学说发展为系统的“仁政”理论。
第二,“民本”思想。孟子提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第三,“性善论”。孟子针对告子的人性无分善恶的观点提出了著名的“人之初,性本善”之说。
第四,“气节”说。孟子提倡“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董仲舒的今文经学与阴阳五行学说结合的谶纬说
a.代表人物
汉武帝时,大儒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皇帝采纳,从此开辟了两千年以儒家之学为统治阶级之学的时代。
b.核心论点
把谶(预言吉凶)语与经学结合,大讲“天人感应”的“灾异”“谴告”。
③宋明理(心)学
a.代表人物
两宋时期,理学出现,以周敦颐、程颐与程颢、张载、朱熹为代表,形成濂、洛、关、闽四大学派。
b.核心论点
理学提出了“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认为理学的要害在于“经世致用”而不是空谈道理。
④现代新儒学
a.代表人物
现代新儒学是20世纪20年代开始形成的,以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等人最为著名。
b.核心论点
以儒家学说为主干,吸收道家、佛家心性之学。以改造后的儒家文化来振兴中国,救治西方文化的失误。
3道家思想流派
道家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战国时发展成以庄子为代表的学派,至魏晋时出现了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玄学”形式。
(1)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①道家思想的核心存在于《老子》一书中。
②老子学说的核心是一个“道”字。“道”是宇宙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又是宇宙间一切事物发展变化运行的规律。
③在哲学上主静、取弱、居柔,因条件的改变而制动、胜强、克刚。体现了正与反斗争转化的辩证思想(“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④老子提出了“无为无不为”的思想方法。“无为”,指不要人为去干预“道”的运行,不要违背规律而动。“无不为”,即“有为”。
(2)庄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①庄子是战国中期继老子之后最著名的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在很多方面发展深化了老子的学说。《庄子》在哲学、美学史上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②庄子以“道”为宇宙本原,主张以此出发去“体道”而得“道”,达到“返璞归真”的境界,得到绝对自由的精神满足。在这一思想支配下,庄子主张:
a.“自恣适己”(自由放任,适己之意)。
b.知“无用之用”之道,即为“大知(智)”。
c.知“庄生梦蝶”的道理,就明白了“物化”(只要自由精神在,无所谓此物化彼物)的精髓。
d.活在人世要从“超世”(孤傲独行)、“顺世”(安时处顺)到达最高境界的“游世”(顺世而不失去自己的独立精神)。
(3)魏晋玄学
①“玄学”从理论上探讨自然与人生的根本问题,以追求明晰自然本原之道理和理想人格为目标。以对《周易》《老子》《庄子》三书的注解为形式,在其中发挥阐述自己的观点。
②玄学中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贵无”派,主张世界的本原是“无”,否定灾异感应和谶纬迷信。
③以裴頠、郭象为代表的玄学家主张“贵有”,认为世界的本体是“有”而非“无”,以“有”生“有”。
④他们调和儒道,提出“名教即自然”的主张,使魏晋玄学的发展在最后得到大总结。从此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儒、道、佛三家构成的主体格局。
4佛教思想流派
(1)佛教学说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
①佛教在西汉年间传入中国,至今已两千余年。
②佛教初传入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大。三国时开始出现佛教思想与中国固有文化结合的趋势。
③从魏晋开始,佛教思想注意与中国固有文化思想相通融。南北朝统治者对佛教非常尊崇并大肆兴建寺院和开凿石窟。
④隋唐时,中原佛教发展到鼎盛时期,佛教也由学派演进到宗派,佛教八大宗派均在此时创立。至此,佛教圆满完成了由外来宗教向本土宗教转化的过程。
⑤此后的元明清,中国化的佛教与儒、道不断合流,最终出现了宋明理学这一社会思潮。
(2)中原佛教的八大宗派
①天台宗
以《法华经》《大智度论》《中论》等经典为依据创立,创始人是隋代的智顗。
②三论宗
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为典据,由隋代的吉藏创立,也称“空宗”。
③唯识宗
又称法相宗、瑜伽宗,以《成唯识论》为典据,宣扬“万法唯识”观,创始人为玄奘。
④华严宗
以《华严经》为根本经典,又因实际创始人法藏号贤首,故又称贤首宗。
⑤律宗
主要依据是用大乘教义阐释小乘《四分律》而形成的宗派,又称四分律宗,创始人是道宣。
⑥密宗
又称密教,此宗的依据是《大日经》《金刚顶经》,创始人是号称唐“开元三大士”的印度高僧武无畏、金刚智和不空。
⑦净土宗
净土宗以专修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为宗旨,实际创立者为善导。认为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可借助佛力与念佛所行之业力结合,往生净土。
⑧禅宗
a.主张以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创始人是菩提达摩,至五祖弘忍下分成南北两派,南宗慧(惠)能,北宗神秀。禅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
b.该宗是完全中国化的佛教,也是目前中国佛教各宗派流传时间最长的一派。
三、中国戏剧
1中国戏剧的产生、发展及特点
中国戏剧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
(1)中国戏剧的产生与发展
①中国戏剧的产生
起源于上古原始社会的民间舞蹈。
②中国戏剧的发展过程
a.奴隶社会时期
祭祀性的歌舞为中国戏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b.西周末年
出现供贵族娱乐的艺人——“优”。他们的扮演开始具有表演性质,是戏剧艺术的萌芽。
c.汉代
物阜民丰促进了艺术的繁荣。包括角抵戏、歌舞、杂技、幻术等各种演出形式的“百戏”在汉代极为盛行。
d.盛唐时期
南北文化的空前融会,主要戏剧样式为“参军戏”和歌舞戏。唐代音乐、舞蹈艺术的发展,叙事文学的出现,促进各种艺术形式互相结合、互相渗透,对于后来戏剧的形成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e.宋代
参军戏和其他歌舞杂戏进一步融合产生了“宋杂剧”。北宋时的杂剧没有严格的艺术内涵,南宋时杂剧有了较严格的规范,已具备中国戏剧的雏形。到12世纪,南方杂剧逐渐演变为南戏,北方杂剧逐渐发展为元杂剧,至此,中国戏剧基本形成。
f.元代
中国古代戏剧史上的黄金时代。元杂剧,在宋代北方杂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逐渐产生深远影响。元杂剧在元灭南宋以后逐渐流传到南方,元代后期趋于衰落。宋代南方杂剧逐渐发展为南戏(宋元南戏),后在流传中不断发展,形成了包括歌、念、诵、舞蹈等组成的综合艺术,成为中国最早成熟的戏剧样式。
g.明代中叶
南戏发展成为新剧种——传奇,传奇戏的出现形成中国戏剧史上的又一个高峰。这一时期产生了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
h.清代
戏剧舞台热闹非凡,形成了昆腔、高腔、柳子腔、梆子腔、皮黄腔五大声腔体系,每一种体系又分许多剧种,“号称三百声腔”。清代中期,“四大徽班”进北京后博采众长,形成了中国戏剧的典型代表——京剧。
i.新中国成立后
在“百花齐放”方针的指导下,中国戏剧继承传统,面向未来,迎来了戏剧百花园的又一个春天。
(2)中国戏曲的特点
①中国戏曲是中国300多个剧种的总称,其剧种之多、剧目之浩繁,居世界第一位。
②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于一身,是世界剧坛上构成要素最为复杂的古老戏剧样式,是高度综合性的艺术。
③虚拟性原则和程式化的表现形式是中国戏曲最突出的特点。
④舞蹈表演程式规范化、音乐节奏板式韵律化、舞美和人物造型的图案装饰化以及剧本文学的诗词格律化。
⑤具有和谐严谨、气韵生动、极富高度美感的文化品格。
2京剧
(1)京剧的产生与发展
京剧最能够代表中国戏曲特点,是在清代地方戏高度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形成于北京。京剧以演历史故事为主,传统剧目有1300多个。
①京剧的产生
a.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四大徽班”(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陆续在北京演出,深得京师观众喜爱。
b.嘉庆、道光年间
以唱西皮腔为主的湖北汉调艺人进京,他们与徽班演员同台演出,相互影响,出现了“徽汉合流”。
c.道光十四年前后(1834年)
湖北艺人余三胜、谭志道等人将西皮腔和二黄腔结合在一起,皮黄腔正式形成,京剧从此出现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
②京剧的发展
a.从道光十四年到19世纪末
号称“老三鼎甲”的程长庚、张二奎和余三胜,以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京剧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b.咸丰、同治年间
同治六年,北京的一些艺人到了上海,使上海渐渐成为又一京剧中心,对南方京剧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老三鼎甲”是这一时期京剧的代表。
c.同治、光绪年间
出现了名列“同光十三绝”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及不同流派的宗师,标志着京剧艺术的成熟。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博采众长,锐意求新,为京剧表演艺术开拓了新天地,称“后三鼎甲”。
d.民国时期
京剧在艺术形式上善于继承传统,并不断创新,以梅兰芳为代表的四大名旦的旦行艺术和以余叔岩、杨小楼为代表的生行艺术都达到了顶峰,代表着京剧艺术的鼎盛时期。
e.抗日战争时期
陕甘宁边区开始了京剧改革工作,编演了《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等新剧目。
f.新中国成立后
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京剧焕发出勃勃生机。
(2)京剧的表演特点
①程式化
京剧在表演形式上的主要特征就是程式化。程式就是法式、规程的意思,是塑造戏曲舞台形象的手段。京剧表演中常见的程式化动作有起霸、趟马、走边、圆场。
②虚拟化
京剧采用表演的虚拟性来以有限的舞台去表现无限的生活。
a.时空的虚拟
京剧舞台的时空是在人物的运动和制约下不断变化的,可以在舞台场景、人物不变的情况下,完成时空的转换。
b.人物的虚拟
京剧舞台上常有龙套不说话,以相同的面孔、相同的动作出现,他们不是表现一个人物,而是表现一个群体。
c.道具的虚拟
京剧的道具非常简单,不便于搬上舞台的道具,就采用完全虚拟的手法。另有一类虚拟的道具,则是将无形的东西有形化。
(3)京剧的角色行当、脸谱、四功与五法
①京剧的角色行当
传统戏曲中常见的角色行当有生、旦、净、丑四种类型。
a.生
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生行又分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4个分支。
b.旦
京剧表演中唯一的扮演女性人物的行当,分为正旦、花旦、武旦、彩旦、老旦等类型。
c.净
一般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男性人物,分为正净、副净、武净三大类。
d.丑
扮演滑稽人物,鼻梁上抹白粉的一个行当,俗称“小花脸”或“三花脸”。
②脸谱
脸谱是传统戏曲演员面部化装的一种程式。不同人物有特定的谱式和色彩,用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对人物的褒贬。如红色表示忠勇,黑色表示粗直,白色表示奸诈等。脸谱主要用于净角。
③四功与五法
中国戏曲表演讲究功法,四功五法是我国戏曲演员的基本修养。
a.“四功”
即唱念做打。
第一,“唱”指唱功,要求字正腔圆,吐字清楚。
第二,“念”指念白,也称“道白”。戏曲界有“千斤话白四两唱”之说。
第三,“做功”即表演,是指各种舞蹈性很强的表演动作和姿势以及面部表情,各种做功都必须是程式化动作。
第四,“打”指武打。
b.“五法”
是“手眼身法步”五种技艺方法的合称。
第一,“手”指手势。
第二,“眼”指眼神。
第三,“身”指身段。
第四,“步”指台步。
第五,“法”指以上四种技艺的规格和方法。
(4)京剧的流派、名家与代表剧目
①京剧的流派
京剧分为“京派”“海派”两大流派。
②京剧名家
a.“京派”名家
第一,“老生三杰”“老三鼎甲”: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
第二,“后三鼎甲”“老生新三杰”: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
第三,“四大须生”: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
第四,“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b.“海派”名家
以上海为基地的著名京剧演员有王鸿寿、汪笑侬、潘月樵、夏月润等人。
③四大名旦及其代表曲目
四大名旦在京剧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国内、海外观众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a.梅兰芳
嗓音圆润,唱腔流畅大方,扮相典雅,他的演唱艺术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美学原则,世称“梅派”。代表作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
b.程砚秋
唱腔幽咽婉转、回肠荡气,世称“程派”。代表作有《青霜剑》《窦娥冤》。
c.荀慧生
扮相俏丽娇媚,做派活泼洒脱,世称“荀派”。代表作有《红娘》《杜十娘》。
d.尚小云
嗓音宽亮,行腔刚健峭拔,吐字清晰爽利,世称“尚派”。代表作有《粱红玉》《昭君出塞》。
3其他剧种选介
表1-2 中国传统剧种简表
四、中国书法
1汉字书体及其演变
(1)汉字的起源
汉字起源于图画和契刻,是在原始的图画记事的基础上由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出来的,一些“史官”加以整理和系统化,创造出最初的系统的文字。
(2)汉字书体的演变
从汉字的发展来看,可以分为古文字时期和今文字时期。古文字时期指自甲骨文至小篆,今文字时期指从隶书到楷书。
①古文字
a.甲骨文
殷墟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古老的成熟的汉字体系。
b.金文
是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古代文字。
c.篆书
是指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官吏使用的文字,也就是官府办公用的文字。篆书一般分大篆和小篆两种。
第一,大篆
广义的大篆,是指先秦所有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战国时代通行于各国的文字。
狭义的大篆,是指籀文。今存石鼓文是这种字体的典范,被称之为“书家第一法则”。
第二,小篆
小篆,是秦统一后推行“书同文”的政策,丞相李斯在秦大篆的基础上吸收各国文字整理而成。小篆是中国文字史上首次出现的全国统一的规范文字。
②今文字
a.隶书
隶书是经过简化、草化篆书演变而来的一种书体。因秦国官吏最先使用并在秦朝时整理,故称秦隶。到了汉代后期,隶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汉字完成了由古文字到今文字的转变。
b.楷书
楷书从隶书发展演变而来,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完全成熟于唐代,一直沿用至今,是通行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
c.草书
草书是一种辅助书体,是隶书的草写体,起源于西汉,称为“隶草”;东汉章帝时盛行,称为“章草”;东晋以后楷书的草体,称“今草”。
d.行书
行书是楷书的一种辅助书体,产生于东汉末年,由楷书变化而来,盛行于晋。行书是魏晋以后日常使用的主要字体。
2中国书法的特色
(1)汉字体势、意蕴是构成书法视觉形象美的基础
①汉字自身的体势特点,正是书法艺术视觉形象的构成基础。
②汉字意蕴多变,单字的意蕴总是随词、句、章的意蕴而有所变化。
(2)笔墨、笔韵是书法视觉形象美的重要因素
①“笔韵”“墨趣”是针对运笔、用墨而产生的审美效果而言的。
②书法的视觉形象,主要是由毛笔带墨运行的笔迹墨相而形成的。
③“笔韵”“墨趣”包含着运动的力感和韵律感。笔韵构成墨趣,含蓄、抽象又耐人寻味。
(3)书法艺术的情感性和个性是书法艺术的灵魂
①前人书论中有“书如其人”“人正则书正”“书为心画”等说法,即重视书法作品中(书家)精神美、性情美的创造。
②广博的文艺修养和全面的智能结构,独立的高尚的人格是书法家成功的基石。
3中国书法流派、代表人物及著名书法作品
中国的书法遗产是一座无比丰富的艺术宝库。
(1)篆书
①发展
中国书法的开端在商代后期,甲骨文中出现了不同的书写风格;到战国时期,秦系书风出现了石鼓文;秦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字的小篆;到清代,篆书异军突起,出现了许多金石文学家兼篆书大家。
②代表人物及著名书法作品
a.小篆的代表作有李斯的《峄山碑》《泰山刻石》。其风格特点是“画如铁石,字若飞动”,字体结构谨严,笔画秀劲圆健。
b.清代邓石如的篆书,挥洒自如,笔势流畅,神采飞动,生气勃勃。
(2)隶书
①发展
东汉碑刻盛行,民间无名书家大量涌现,作品蔚为大观,美不胜收,达到了中国隶书艺术的高峰。
②代表人物及著名书法作品
其代表作按风格区分,遒劲凝练者如《礼器碑》,厚重古朴者如《张迁碑》,飘逸秀丽者如《曹全碑》,工整精细者如《华岳庙碑》,奇纵恣肆者如《石门颂》。
(3)楷书
①发展
东汉之后的三国至魏晋南北朝,是隶书向楷书过渡时期;唐代是中国书法史上楷书的高峰时期。
②代表人物及著名书法作品
a.钟繇,善各体书,尤以楷书见长,后代奉为楷法之祖,与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b.东晋卫夫人,代表作品为《笔阵图》。
c.王羲之,早年从卫夫人(铄)学书,后广泛学习名家作品,于楷书、行书、草书均有创造性的贡献。历来奉为书家典范,传世楷书有《黄庭经》等。
d.王献之,羲之第七子,自幼从父学书最有成就,后世将他与其父并称。传世楷书作品有刻本《洛神赋》,又称“玉版十三行”。
e.欧阳询,字体笔力遒劲,结构险中求稳,法度森严,极尽精致之能事。代表作品为《九成宫醴泉铭》。
f.虞世南,书法外柔内刚,点画圆润。代表作品为《夫子庙堂碑》。
g.褚遂良,代表作品为《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
h.颜真卿,“颜体”的开拓者,代表作品为《多宝塔碑》《颜勤礼碑》。
i.柳公权,“柳体”的开拓者,代表作品为《玄秘塔碑》。
j.宋徽宗赵佶,“瘦金体”的开拓者,代表作品为《杏冥君铭》《信行禅师碑》。
(4)行书
①王羲之代表性作品《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②唐朝颜真卿行书代表作《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③宋代行书的代表者是苏、黄、米、蔡四大家。
a.苏轼,行书用笔圆润,含蓄,精致,特别以气韵见胜。代表作品为《前赤壁赋》《寒食诗帖》《答谢名师论文贴》。
b.黄庭坚,行书气势开张,自成一家风貌。代表作品为《松风阁诗》《寒食诗跋》《伏波神祠诗》。
c.米芾,书法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评。代表作品为《蜀素帖》《多景楼诗》《虹县诗》。
d.蔡襄,行书以温淳婉媚的特色著称。
(5)草书
①张旭,草书连绵回绕,起伏跌宕。有《古诗四帖》传世。
②怀素,创造了“狂草”。传世草书名作有《苦笋帖》《食鱼帖》《论书帖》《自叙帖》等。
③黄庭坚,书法瑰丽多奇,代表作品为《诸上座帖》。
④毛泽东,得怀素笔法而又融入了磅礴气势,代表作品为《娄山关》《满江红》。
4中国书法的欣赏
(1)欣赏书法作品应把握三“性”
①书法作品的抒情性
中国书法要求“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寄情于点画之间”“书者,抒也”“书者,心画也”。在欣赏书法作品时,要从作者的性情入手,理解其表达的情感。
②欣赏进入的同步性
书法是一种视觉艺术,兼具时、空两大属性。在欣赏静止的书法作品时采用“同步式”的欣赏,与作者的感情息息相通、心心相印,去追索、发掘作者丰富的心灵世界和抒情过程。
③书法感受的双重性
字兼有艺术与文学的两重性,书法的欣赏应包括形式美和文字内容美两个重要方面。
(2)欣赏中国书法应把握“五美”
①书法作品的线条美:圆厚的立体感;笔力的力量感;起伏的节奏感。
②书法作品的结体美:和谐自然之美;流转变化之美。
③书法的章法美:阴阳调和,气血贯通;计白当黑,虚实相生。
④书法的墨法美:笔墨情趣。
⑤书法作品的神韵美:“能品”“妙品”“神品”。
五、中国绘画
1中国绘画的特点
中国绘画伴随着中华民族发展的整个过程,分为多种形式与门类。
(1)艺术形式
卷轴、册页等客观样式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基本表现形式。
(2)艺术特征和基本技法
①艺术特征
绘画同书法、篆刻、诗文相互影响,是中国绘画显著的艺术特征。
②基本技法
a.运用线条点簇和墨色的变化等描绘对象,抒发情怀。
b.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构图方法。
c.高度概括,突出主题的表现手法。
d.不断吸收外来艺术的精华,净化丰富自己。
e.中国绘画与诗、书、印有机结合。
(3)中国绘画的题画诗
题画诗是诗画交融的产物,其不但在传统绘画中具有艺术功用和欣赏价值,还具有能够发掘画意,增加画趣的价值。
(4)中国绘画的画款书
画款书一般包括作画的时间、地点、画家姓名(或字号)以及标题、诗文印章等,是传统绘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书画同源
意指中国绘画与中国书法的密切关系,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两者在艺术上又相通相融。
(6)诗情画意
诗如画,画如诗,诗画共构意境,表现了画家与诗人在艺术上的密切关系。
2中国绘画的分类
(1)基本画科的分类
按照绘画题材,中国画主要分为人物、山水、界面、花鸟四大基本画科。
①人物画
是指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从晚周、汉魏、六朝渐趋成熟。
②山水画
是指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出现要晚于人物画,在隋唐时,成为独立的创作题材,尤其五代、北宋时,已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
③界画
是指以宫屋、屋宇、楼台亭阁等建筑物为题材,用界笔直尺画线的绘画,也称“宫室画”或“台阁画”。我国目前现存最早的一幅大型界画是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道西壁的《阙楼图》。
④花鸟画
是指以描写花卉、瓜果、竹石、鸟兽、虫鱼等为主体的绘画。以梅、兰、竹、菊“四君子”画最为传统常见。
(2)基本技法的分类
按照中国绘画的基本技法,中国绘画又可分为工笔、写意、勾勒、设色、水墨等画科。
(3)几种重要类别
①院体画
a.又称院画或宫廷画,由宫廷画院画家为取悦帝王,专依帝王好恶而作画。
b.院体画在南宋时代繁荣一时,以后便一蹶不振。
c.名作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马远的《雪图》《寒江独钓》,夏珪的《长江万里图》、王翚等合制的《康熙南巡图》、董诰的《御制诗意图》等。
②水墨画
a.水墨画是中国绘画重要的一派,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基本要素有三点:单纯性、象征性、自然性。
b.一般认为水墨画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行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
c.水墨画以笔法为主导,巧妙发挥墨法的功能,有很多抽象成分在里面。
③泼墨画
a.泼墨是指中国画的一种技法,后世泛指笔势豪放、墨如泼洒的画法为“泼墨”。
b.一般认为泼墨画始于唐代的王洽。
④壁画
a.壁画是指绘制在土砖木石等各种质料壁面上的图画,按其所绘场所,可分为殿堂、墓室、寺观、石窟等壁画。
b.中国壁画起源很早,遗迹分布地域广泛,数量可观,时间上下绵延两千余年,题材内容十分丰富。
c.壁画制作者多为民间画工。
d.秦咸阳宫殿建筑遗址出土的壁画残片,是考古发掘中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壁画实物。西汉卜千秋墓及洛阳王城公园墓,则为完整的墓室壁画。
⑤年画
a.年画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有在门上画勇士,贴门画的习俗,宋代已有关于年画的记载,清代中期尤其盛行。
b.年画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版水印制作。
c.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气氛热烈愉快、场面热闹。如“五谷丰登”“春牛图”“戏婴图”“看花灯”等。
⑥文人画
a.文人画,泛指封建社会文人、士大夫的绘画,往往比较注重思想性的表达。
b.一般认为文人画兴起于宋代而成熟于元代。
c.主要特征:
第一,作者必须是具有多方面文化修养之人,作画的目的主要用以抒发作者情趣。
第二,作画题材主要是花鸟、竹石、水波烟云,很少画人物,多以物寓意。
第三,作画方法随意而至,形象处理上强调神韵而忽视形态,以有意而思为目的,不似之似为最高境界。
第四,艺术形式强调诗书画印相结合,强调诗文琴棋为不可缺少的画外功,熔多种艺术于一炉。
⑦风俗画
a.风俗画是以社会生活习俗为题材的人物画。始于汉代,绘制在墓室墙壁上或刻制于砖石上。
b.韩滉的《田家风俗图》、李群的《孟说举鼎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均为一代名作。
⑧画像石与画像砖
a.画像石和画像砖是我国古代祠堂、墓室及石阙上的装饰性石刻和砖刻。
b.它始于西汉,风行于东汉,是随着厚葬之风的盛行而发展起来的,具有很强的艺术特色和地域特点。
c.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雕刻技法一般分为“平面浅浮雕”和线条表现手法两种。
3中国绘画的主要流派
(1)历史上的著名画派
①元四家
“元四家”指黄公望、王蒙、倪瓒和吴镇。他们的山水画,以冷落、荒寒、超然逸世的意境为主。对明清两代文人画有重大影响。
②吴门画派
活动于明代中后期的苏州地区,是以文徵明、沈周、仇英、唐寅四大家为代表的画家群,因苏州别名“吴门”,故称吴门画派,又称“明四家”。崇尚北宋和元代山水画风格。
③清代的“四僧”和“四王”
明末清初之际,根据文人画对待传统的态度区别,分为创新与摹古两派。
a.创新一派
以弘仁、髡残、八大山人、石涛四画僧为代表。在绘画上不为成法所束缚,注重个性表现。这一派作品不被时人所重,但今天越来越凸显其艺术的光辉。
b.摹古一派
以王时敏、王鉴、王翚和王原祁为代表。这一派以“正统”自居,领导画坛,左右时风,受士大夫和皇家称赞。
④扬州八怪
该派活跃在清代江苏扬州地区,有金农、黄慎、郑燮、李鱓、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罗聘等十五位画家。大胆革新,注重表现个性,多以山水、人物、花卉为题材,讲究诗书画相结合,不合当时画坛流行的尚古模拟之风。
⑤海上画派
该派活跃于清代末年的上海。该派画家群主要人物有赵之谦、任熊、任颐、虚谷、蒲华、吴昌硕、吴友如,钱慧安等。该派特点是能破格创新,重视人品学养以及在民间艺术上发掘探索,善于借鉴外来艺术,作品多为雅俗共赏之作。
⑥岭南画派
辛亥革命前后创立于广东地区,始于居巢、居廉二人,完善于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三人。该派在继承中国传统绘画精神的同时,融入日本和西方绘画技法,以现代建筑入画,创造出色彩鲜艳,富有南国地方色彩的新风尚。高剑父的《雨景图》等为代表作。
(2)20世纪中国画坛上的流派
20世纪的中国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可分为传统派和中西融合两大派系。
①传统派
a.晋唐宋元的传统派
以吴湖帆、谢稚柳、于非暗、陆俨少、溥儒为代表,消化吸收古代传统,画风谨严规整且形成自身风格,注重所描绘对象的客观真实性,即形神兼备。
b.明清的写意传统派
以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唐云、程十发为代表,画风纵逸恣肆,大都一挥而就,不求形似,注重个性情感的抒发,讲求形式自律的笔墨趣味,以不似之似求神似。
②中西融合派
a.写实派
以徐悲鸿为代表,讲求以“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侧重于客观的“再现”方面,既有西方绘画对形体塑造的追求,又特别强调中国画所具有的神韵追求,注重于美术展览。
b.现代派
以林风眠、刘海粟为代表。讲求形式的构成,侧重于主观的表现,偏重于与国际接轨的艺术交流。
(3)20世纪50~60年代两个画派
①江苏画派
代表人物为傅抱石,还有钱松岩、亚明、魏紫熙、宋文治等画家。代表作有《井冈山黄洋界》《烟雨莽苍苍》《千峰送雨图》等。
②长安画派
以赵望云、石鲁、方济众、康师尧等画家为代表。主张绘画要贴近生活,强调画家要有气骨。代表作有《转战南北》等。
4中国画的欣赏
(1)评价中国绘画
①评价绘画的基本功
a.要了解这个画家。
b.要纵横比较。
②评价绘画的画面语言
一幅成功的艺术作品应该具备独特人格精神、民族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三个要素。
③评价画家的档次
画家的档次决定其作品的价值。
(2)欣赏中国绘画
①欣赏中国绘画的气韵
从整体上把握画家作画时的精神状态和作品完成后给人的感受。
②欣赏中国绘画的意境
意境一半在画面上,一半在画外,一半在画家心灵中,一半在观者心灵中。
③欣赏中国绘画的笔墨
中国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有笔墨。以书法为基础的“用笔”更是在一种深邃的技术基础上,反映内在的字养。
④欣赏中国绘画的画法
中国绘画从画法上,分三类:正规画法、写意画法、商品画法。
⑤欣赏中国绘画的留虚空白
诗、书、画、印合为一体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特点。
(3)中国古代绘画的名品杰作
表1-3 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简表
5中西绘画的比较
(1)中西绘画的范畴
①东方绘画:一般认为,从埃及、波斯、印度和中国等东方文明古国发展起来的绘画称为东方绘画,其中又以中国绘画为典型代表。
②西方绘画:从希腊、罗马绘画发展起来的以欧洲为中心的绘画为西方绘画。这里所讲的西方绘画,主要是指西方油画。
(2)中西绘画的比较
①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
中国绘画:是散点透视。用不同的视点观察物象,然后将不同空间、不同时间内的物象共绘一画。
西方绘画:是焦点透视。即立足一点,描写物象,讲究“写形象真”。
②写意与写实
中国画:追求以貌取神,以抽象之美表达其意。
西方绘画:强调写实,以具象美表达构象。
③“点线结构”与“块面结合”
中国绘画:是用尖锥毛笔通过“平、留、圆、重、变”等笔法筑成“点线结构”。通过点线“模拟”外界事物,在表达“面”的时候,逸笔草草,求得形似。
西方绘画:是用扁平的“刷子”结构成一种“块面组合”形式,这种“块面结合”的技法善于表现物象的“质量感”和“体积感”。
④墨分五色与色彩世界
中国绘画:特别是水墨画,特别讲究用墨、用水。通过用水使墨有浓淡之分,要求有凸凹之形,以线条来表现物象的质感,用“墨分五色”来暗示色彩。
西方绘画:画家用“感觉到的色彩”来表现物体之间形成的色彩关系。往往选择特定的色调或强烈的对比色彩去构成油画的主题和意境。
⑤光影与透视
中国绘画:由于“点线结构”的局限性,无法表现“块面”的“光影”和“透视”效果。
西方绘画:善于将物理学知识应用于绘画艺术,能十分“象真”地表达物象,用光表现物体的立体感、轮廓、深度和空间,追求“环境”和“透视”效果。
⑥构图
中国绘画:在构图布局上要求空灵和单纯,讲究意境和情调,画面要气韵生动;在造型上多以偏侧、仰视和俯视下笔,使画中物象显出主次、虚实的分别,多留白。
西方绘画:在画面上全部绘图着色,用不同色彩表达、烘托主题。一幅西方油画,在完成后,无法再添笔加彩。
⑦诗、书、画、印与签名
中国绘画:讲究诗书画印结合。书画同源,以书入画,印画同辉,几种艺术在同一画面上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中国绘画的艺术语言。
西方绘画:完成后,画家仅在画面一角签名和注明日期。这种签名和日期不构成画面的有机部分。
⑧绘画形式与题材
中国绘画:形式丰富多样,有中堂、挂轴、册页、长卷、通屏、扇面、镜心、横披等。题材有人物山水、花鸟虫鱼等,可反映宗教、民俗、宫廷、园林等社会生活。
西方绘画:形式多为镜框式,形式较少。西方古典油画题材多为宗教、神话、风景和现实生活等。
⑨笔墨美学
中国绘画:由于中国绘画的“点线结构”,中国绘画特别注重笔墨技法的研究,注意笔墨功夫,讲究运笔用墨。
西方油画:运用“块面结合”的技法,因此,没有笔墨项目的美学研究。
⑩留有余地与完美无缺
中国绘画:中国传统绘画,以书法为骨干,以诗景为灵魂,画面留有很多空白处,让人产生美感、产生遐想。
西方油画:以建筑空间为间架,以雕塑人体为对象,以写实主义手法在画布上全部涂上颜色,没有空白,布满颜色让人感到完美无缺。
6中西绘画差异的文化根源
中西方绘画的差异说到底就是文化的差异。
(1)“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差异
①中国人有感情主义传统,持有“一元论”的世界观,主张万物与我为一,以天为本,将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在绘画时主张“师法造化”,常常将山水万物作为自己感情抒发的寄托。
②西方人有理性主义传统,认为天人二分,信奉“二元论”世界观,在画家眼中自然与人类是相分的,他们表达的往往是一种独立的自然。
(2)农耕文化与海岛文化的差异
①中国的地质地理是一种陆地文化,长期以农耕为主。农耕文化强化了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心态,其在绘画上的表现是委婉、静谧和含蓄。
②欧洲的地理特征有明显的海岛地域特征,长期的海岛生活,使人们具有海岛文化的特征,其在绘画上的表现是以“我”为中心的“人本主义”。
(3)“唯心”与“唯物”的差异
①中国绘画以唯心主义思想为主。画家通过绘画表现对自然万物的认识,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到的意向。
②西方绘画以唯物主义思想为主。作品偏向于写实,用笔画眼中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