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课后习题详解
1名词解释:
(1)功能与教育功能
答:①功能是某事物的作用,尤其是指积极的或有利的作用。“功”为“功效”“功绩”“事功”,“能”为“能力”“才能”“特性”。功能作为“功”和“能”的组合,有功效、功绩的“能”才是功能。在功能中,“功”和“能”相互制约。功能既表明一事物对他事物能够发挥的功效、效能和积极作用,也表明该事物具有对他事物发生积极作用的能力和特性。
②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主要涵盖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分别是:a.教育通过传授、训练、陶冶、评价等方式对个体和群体各方面的发展发挥激发、导向、奠基、重构、提高、矫正、完善、增值和选择等功能;b.教育所培养的具有一定素质的人走进社会,成为一定社会的公民,担任一定的社会角色,对社会的维持和发展发挥适应、改革和改造的功能。教育的育人功能是根本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育人功能的延伸和转化。教育功能有多种类型: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划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从作用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教育功能体现了教育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意义,这也是教育价值所在。
(2)本体功能与派生功能
答:①教育的本体功能是教育最根本的功能,是教育固有的功能,是由教育的本质和内部结构决定的。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是教育者通过教育活动、运用教育内容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因此,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本体功能。
②教育的派生功能是由教育的本体功能所引发出来的功能。教育培养各级各类的人才,他们毕业后走入社会,参与社会生产、生活,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作贡献。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就是教育通过本体功能而派生出来的,因此被称为教育的派生功能。明确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派生功能,对于确保教育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固然要发挥社会功能,但社会功能的发挥只能建立在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决不能把教育混同于政治、经济来谈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否则,教育将偏离其本质,而沦为社会的附庸。
(3)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答:①显性功能是与主观目标相符的作用和影响,是有目的实现的功能。显性功能的概念最初是在社会学领域提出的,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的功能分析的一个维度。显性教育功能是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教育目的相符合的结果。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就是显性教育功能的表现。显性与隐性的区分是相对的,一旦隐性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就转变成了显性教育功能。
②隐性功能与显性功能相对,是指主观愿望之外,事先没有筹划、也没有被觉察到的作用和影响。隐性功能的概念最初是在社会学领域提出的,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的功能分析的一个维度。隐性教育功能是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如教育复制了现有的社会关系,再现了社会的不平等,学校照管儿童的功能等,都是隐性功能的表现。一旦隐性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就转变成了显性教育功能。
(4)保守功能与超越功能
答:①保守功能,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结构,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和自身的逻辑性,不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了教育自我保存的功能性和承继性,表现出教育重复、封闭、保守的一面。教育功能的保守性是由教育不变的本质和相对稳定的结构所决定的。“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重复,即重复地把上一代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知识传递给下一代。”正是教育功能的保守性,确保了教育本质、教育自身的规律和对人类文明的继承。
②超越功能,是指通过教育的自我更新和变革,促进和引领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受社会制约,反映着那个社会的主要特征;另一方面,教育也受到外部压力的影响,不断更新自己的内容和结构,并因此促进和引领社会的发展。教育的保守性反映了教育对社会不变和适应的一面,教育的超越性则反映了教育对社会变革和引领的一面。没有教育的保守性,教育将失去自身,缺少“主心骨”;没有教育的超越性,教育将成为“古董”,而失去发展的活力。
2影响人的发展因素有哪些?教育在个体发展中有哪些独特价值?
答:(1)生命成长的过程就是个体发展的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全人生的过程。一般来说,个体发展主要受个体自身因素、环境因素和活动因素的影响。
①个体自身因素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类。个体先天因素有遗传素质和成熟,个体后天因素有个体发展的水平和个体发展的自觉性。个体发展的早期受先天因素的影响较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先天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弱,后天因素的影响逐步增大。
②环境因素是指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自发地对其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从性质上说,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不依赖人而存在的,但社会环境却是人为创造的。
③活动因素是指能够将主体与客体结合起来的中介物,可以分为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个体自身的因素和外部的环境因素均是通过活动结合起来的,并分别成为活动的主体与客体。活动是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独特价值表现在:
①引导个体发展的方向。没有受过教育的个体,其发展是一种盲目的发展。教育作为有意识地引导个体发展的活动,会根据教育目的对个体的发展作出定向,不仅改变个体自然发展的盲目性,而且对个体的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②提升个体发展的速度。没有受过教育的个体,其发展是一种率性的自然发展、自然成熟的过程。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改变个体的发展方式,使之从自在的发展转变为自觉的发展,以一种科学有效的方式,提升个体发展的速度,使个体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③开发个体的特殊才能。教育面对具体的人,而每一个人又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作为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教育就必须依据每个人的特长和发展的需要,提供适合每个人的教育,开发个体的特殊才能,促进个体个性的发展。
④唤醒个体生命的自觉。人是一种有意识的存在,意识使人的发展成为一种自觉的存在。教育需要传授知识技能、开发人的潜力,但更需要唤醒生命发展自觉,使个体发展的过程成为生命自觉行为。
3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有哪些表现?影响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有效发挥的条件有哪些?
答:(1)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主要包括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和个体个性化功能。
①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
人的发展首先是社会性的发展,因此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首先表现为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社会化是个体由一个“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
学校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其次,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最后,教育促进角色和职业的社会化。
②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
个性化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追求独特性、主体性、创造性的过程。教育不是面向抽象的共性人,而是面向具体的个人,为每个个体提供适合他自身的教育。所以,真正的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促进人的个性发展是教育最根本的功能。
学校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其次,教育促进个性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最后,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2)教育促进个体的发展是有条件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育活动必须遵循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人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包括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和互补性。要把个人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加以认识,真正做到教中有“人”,以学定教。
②教育活动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要求。教师是社会的代表者,课程是法定的国家文化,教育就是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培养该社会所需要的、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人。
③有效地组织教育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活动是个体发展的源泉,是生命的成长机制。我们必须把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变教师灌输为学生活动,以学生活动促进他们自主的、生动活泼的发展。
④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动性。教师的作用不是强制性地“主导”学生发展,而是顺势“引导”学生发展。教师必须基于学生发展的需要,调动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4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有哪些表现?影响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有效发挥的条件有哪些?
答:(1)教育的社会功能表现在教育对其他社会子系统的作用,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生态和社会成层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中既有正向功能,也有负向功能。其中正向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育的政治功能
a.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b.教育通过思想传播、制造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c.教育是促进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②教育的经济功能
a.教育使潜在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促进经济的发展。b.教育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c.教育能够产生经济效益,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③教育的文化功能
a.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b.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c.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d.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
④教育的人口功能
a.教育提高了人口质量。b.教育控制人口数量。c.教育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口结构合理化。
⑤教育的生态功能
a.通过环境教育提高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责任和绿色的生活习惯。b.通过发展创造科学技术,提高人们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有效地解决生态问题。c.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生态文明的理念。
⑥教育的社会成层功能
a.人们的教育经历决定着学历,学历又极大程度地影响了人们的职业选择,进而影响着他们的收入和社会地位。b.社会客观上存在不同阶层,每个阶层对人才具有不同的要求,教育就是要根据不同阶层的特性和要求,培养不同阶层所需要的人,从而维护既定社会的分层。
(2)影响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有效发挥的条件
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但这些功能的发挥是需要条件的。总体来说,这些条件是保持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协调一致。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遵循教育发展的社会规律
教育发展是有规律的,只有遵循这些规律,才能保证教育自身和教育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a.教育具有政治功能,但政治功能的发挥必须以社会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为前提。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的社会性质,制约着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利,制约着教育的方针、政策和管理体制,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选择。b.教育具有经济功能,但经济功能的发挥必须以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为前提。生产力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着课程设置、教育方法、手段的运用。c.教育具有文化功能,但文化功能的发挥也受到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一定的文化传统影响着教育观念、影响着对教育的需求、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资料和教育内容取材于社会文化的累积,是对累积文化的选择与利用。d.教育具有人口功能,但人口作为教育对象的来源,直接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口数量影响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影响着教育质量,也影响着人口结构的构成。
②正确地把握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张力
社会对教育有着制约和影响作用,但这种制约和影响,并不意味着教育成为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复制品。社会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必须通过教育自身的转化,转化为教育制度、教育目的、课程内容、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等,教育的发展功能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我们既要看到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又要看到教育自身的独立性;既要看到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又要看到教育与社会的区别,正确地把握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张力。
③正确地处理教育功能间的关系
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的发挥需要正确处理教育的本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教育的保守功能与超越功能之间的关系。a.要正确处理教育的本体功能与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的发挥必须通过教育本体功能的实现。b.要正确处理教育的保守功能与超越功能之间的关系。保守的社会功能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是必要的,但如果只停留在保守性上,教育就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5试描述教育功能形成和释放的路线。
答:教育的两大功能是本体和派生的关系,从形成过程来看,教育通过培养人实现其本体功能,主要发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培养的人才进入社会,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实践,派生出教育的社会功能。社会功能是教育本体功能的释放,主要渗透于其他社会活动过程中。
(1)教育本体功能的形成
教育功能的形成是发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它的起点来自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期待和要求,终点是教育结果的出现。它大体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①教育功能取向的确立
从教育系统承受社会和个人的功能期待到确立自己的功能取向,是教育功能形成所经历的第一个阶段。虽然说教育功能是教育系统作用于社会和人的一种客观结果,但这种结果来自于社会发展的期待和个人发展的愿望,即功能期待。社会和个人对教育如何为自己服务,都有不同的功能期待。
②教育功能行动的发生
教育功能行动,是指可能导致产生一定功能结果的所有教育行动,主要是指入学选拔和培养。入学选拔是选定教育的对象,是教育过程的输入环节;培养是加工环节,是教育本体功能生产的关键。教育能否促进个体的发展以及发展的程度如何,一定意义上是由教育的培养环节决定的。
③教育功能直接结果的产生
这个阶段包括两个过程:一是对社会各系统的直接影响与改变过程;二是对受教育者的影响过程,即教育系统通过其功能行动控制受教育者的发展环境,从而影响其“文化特性”形成的过程。前者形成了教育社会功能的“直接结果”,后者形成了受教育者的文化特性,培养了符合社会要求的人。
(2)教育社会功能的释放
教育功能的结果除了直接发生功能作用外,更多的是以凝固形态储存起来,表现为人才和精神文化产品。从严格意义上说,这已不属于教育功能的形成过程,它超越了教育自身的范围,只能算作教育功能结果的衍生,是教育功能结果的释放。所以,教育功能的释放不同于发生在教育活动之中的教育功能的形成,它是发生在社会系统之中,通过教育功能的结果参与社会活动而实现的。
教育功能释放的场域在社会,主要包括两个环节:①产品的社会输入;②产品的社会利用。教育生成的产品包括毕业生和精神文化产品(如作品、发明、设计方案等)。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首先是这些教育的产品走入社会,有相应的岗位和机会,这才有发挥作用的可能。产品进入社会,寻求到了岗位和机会,接下来就是教育功能释放的第二个环节,人才流向相应的岗位,社会为人才力量的发挥提供相应的条件、待遇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就会使人才身上所蕴含能量得到充分的发挥。
6结合教育实际,列举现实中教育功能的异化,并对其原因进行剖析,提出避免功能异化的建议。
答:(1)教育功能异化的内涵
在教育活动中,无论是放弃自己直接的、基本的育人功能,还是用间接的衍生功能来排挤或取代之,都会阻碍教育功能的整体发挥,从根本上破坏教育事业的运行和发展,这种教育功能扭曲的现象就叫做教育功能的异化。
迄今为止,学校职能呈现日益片面化的趋向,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学校教育以人为对象,其固有的职能是个体的发展。然而,学校之所以得到社会认可的职能,似乎不在个体的发展,而在个体社会化。当学校向着某种工具职能片面倾斜时,事实上就是造就“政治动物”或“经济动物”,或其他形式片面发展的人。
②不仅存在着“教育游离个体发展”的倾向,而且存在着“学校游离教育”的倾向。学校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本身是一个教育机构,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而实际上又不尽如此。
(2)教育功能异化的实例和原因
我国教育实践中的行政化倾向和功利化倾向就是教育功能异化的产物。教育行政化就是教育者用行政的目标排挤或取代育人目标,用行政的组织结构模式取代教育的特有组织结构模式,用行政的运行机制取代教育的运行机制。集权式的管理和划一的培养模式,使学术自由和创造性自主性受到压抑,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听话型的乖孩子成了育人的样本,学校的一切活动跟着行政的指挥棒转。办学的功利化倾向,表现为一切以利益为导向从事教育活动,学校领导把眼光集中在行政部门制定的评价框架下去争取升位,并谋得更多的拨款;教师把眼光集中到行政部门制定的评职评奖条例下去争取获奖、晋职、加薪;学生把眼光集中到文凭的获取上,把学习的目标定位在谋得个好职位,不费力地拿到更多的金钱和更好的社会地位。总之,功利化办学的共同倾向是忽略育人目标,重视功利的获取,结果是阻碍了育人目标的实现和教育功能的全面发挥。
(3)建议与对策
实行教育家办教育是改变教育功能扭曲、防止教育功能异化最直接的办法。教育家应当掌握教育规律,善于将教育思想家、理论家的先进理念融植于教育实践活动中,善于处理好教育与社会诸因素的关系,既能充分利用政治、经济、文化各种因素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又能培养社会需要的各型人才,发挥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家还善于利用教育内部诸因素,有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优质高效地进行育人活动,使教育的育人功能得到充分发挥。